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72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docx

奉化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

1.来园离园篇

2.正确洗手篇

3.自主如厕篇

4.午餐午点篇

5.健康饮水篇

6.温馨午睡篇

7.户外运动篇

8.集体活动篇

9.开心游戏篇

一、来园离园篇

来园离园篇——小班

习惯养成

来园: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小手洗干净

2.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能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3.尝试将自己得物品摆放在自己得小橱内

离园:

1.能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待家长的到来

2.离园时,能有礼貌地与老师道别

时间

来园

离园

观察要点

1.幼儿来园时的情绪

2.幼儿的身体状况

3.幼儿着装的适宜程度

1.幼儿着装

2.幼儿个人物品

3.不随意奔跑,能安静等待家长

4.能否有礼貌地与老师道别

保教支持策略

教师

1.面带微笑,主动向幼儿问好

2.关注幼儿来园的情绪,对情绪不佳的幼儿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并给予安慰

3.通过晨检牌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孩子的总体情况

4.对家长的特殊需求做好记录,并及时让搭班、保育员知晓

5.与家长简短交接或交流,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1.为幼儿整理衣裤

2.提醒幼儿不要遗忘自己的物品

3.按时带领幼儿进入离园等候区

4.将每个孩子安全送至家长手中

5.面带微笑,主动与幼儿挥手道别

6.家长晚来时,安慰孩子耐心等待

保育员

1.面向幼儿和家长,主动向幼儿问好

2.引导幼儿向家长道别

3.指导幼儿辨识自己的标记并摆放物品

1.检查每一位幼儿的衣物,帮助幼儿整理

2.提醒个别幼儿能“亲亲”自己的小椅子,不离开自己的小椅子

3.面带微笑,主动与幼儿挥手道别

保健教师

1.热情招呼每一位幼儿

2.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对口腔、手部、腮腺部位做重点的检查

3.根据幼儿的体征发放不同颜色的晨检牌

4.及时登记吃药幼儿的信息

环境创设

1.小班幼儿晨间板上可黏贴幼儿的照片、数字标记等,便于幼儿辨认

2.在幼儿的橱柜上黏贴幼儿的照片,便于幼儿摆放自己的物品

3.播放轻松的音乐,营造温馨的环境

创设离园等候区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主动问好

2.关注幼儿在幼儿园门口的情况,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3.关注教师能否热情接待幼儿

4.对待情绪不佳,身体不适的幼儿,关注教师的应对策略是否合适

1.教师能否组织好幼儿有序地离园

2.班级幼儿的穿戴是否整齐

3.幼儿能否跟好家长离开幼儿园

来园离园篇——中班

习惯养成

来园:

1.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将小手洗干净

2.能主动向老师问好、问早,并和家长说“再见”

3.能自主选择,参与班级所开展的活动

离园:

1.离园前能拿好自己的物品,不遗漏

2.离园时能主动地与老师道别

3.离园时不奔跑

时间

来园

离园

观察要点

1.是否认真洗手,不玩水

2.能否主动向老师问早

3.能否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

1.能否自主将自己的物品带回家

2.能否安静离园,不随意奔跑

保教支持策略

教师

1.关注幼儿洗手情况,适时进行提醒,鼓励幼儿认真洗手

2.热情接待幼儿,与幼儿互道“早上好”,提醒幼儿与父母道别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

4.通过晨检牌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孩子的总体情况

5.对家长的特殊需求做好记录,并及时让搭班、保育员知晓

6.与家长简短交接或交流,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1.引导幼儿离园前能检查自己的小橱

2.提醒幼儿离园时跟好家长,安静地离开

3.开展离园前的安全谈话,让幼儿初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保育员

1.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幼儿摆放个人物品

2.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对待身体不适的幼儿,能确保在一天的保育护理中做到适宜、适度、适切

1.提醒个别幼儿不要遗漏自己的物品

2.安抚晚接幼儿的情绪,带领参加护导活动

保健教师

1.热情招呼每一位幼儿

2.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对口腔、手部、腮腺部位做重点的检查

3.根据幼儿的体征发放不同颜色的晨检牌

4.及时登记吃药幼儿的信息

环境创设

创设“来园任务”小贴士,让幼儿知道来园后要做哪些事情以及它们的先后顺序

创设图示“离园几件事”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主动问好

2.关注幼儿在幼儿园门口的情况,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3.关注教师能否热情接待幼儿

4.对待情绪不佳,身体不适的幼儿,关注教师的应对策略是否合适

1.教师能否组织好幼儿有序地离园

2.班级幼儿的穿戴是否整齐

3.幼儿能否跟好家长离开幼儿园

来园离园篇——大班

习惯养成

来园:

1.正确掌握来园后所要做的事情的先后顺序

2.能将自己的物品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小橱内

3.能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并和老师简单地进行交流

离园:

1.能将自己的衣裤整理好

2.离园时能主动地与老师道别

3.离园时不奔跑

时间

来园

离园

观察要点

1.能够有序完成来园后的各项任务

2.物品摆放是否整齐

3.能否根据晨检牌的颜色,主动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状况

1.能否自主将衣物整理好

2.能否安静地离园,不做危险的动作

保教支持策略

教师

1.观察幼儿能否有序地完成来园的系列活动,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2.提醒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按类整齐摆放

3.通过晨检牌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孩子的总体情况

4.对家长的特殊需求做好记录,并及时让搭班、保育员知晓

5.与家长简短交接或交流,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1.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衣裤整理好

2.鼓励幼儿两两结伴互相检查,整理衣物

3.提醒幼儿离园时要注意安全,不奔跑打闹

保育员

根据幼儿晨检牌的颜色,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待身体不适的幼儿,能确保在一天的保育护理中做到适宜、适度、适切

提醒个别幼儿离园时要注意安全

保健教师

1.热情招呼每一位幼儿

2.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对口腔、手部、腮腺部位做重点的检查

3.根据幼儿的体征发放不同颜色的晨检牌

4.及时登记吃药幼儿的信息

环境创设

1.创设“小小检查员”,通过幼儿之间互相检查,督促,让幼儿自主完成来园的各项任务

2.创设“健康观察表”,引导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将相应颜色的牌子插到自己的名字下

设立“小小安全员”,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能互相提醒,不做危险的事情与动作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主动问好

2.关注幼儿在幼儿园门口的情况,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3.关注教师能否热情接待幼儿

4.对待情绪不佳,身体不适的幼儿,关注教师的应对策略是否合适

1.教师能否组织好幼儿有序地离园

2.班级幼儿的穿戴是否整齐

3.幼儿能否跟好家长离开幼儿园

特殊事例及对策

预测问题

成因分析

实施对策

教师

保育员

保健教师

来园哭闹

幼儿情绪不稳定

1.对小年龄幼儿可以搂一搂、亲一亲、抱一抱

2.用游戏的口吻或用幼儿感兴趣的事例吸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带领幼儿四处走走,缓解幼儿不安情绪

幼儿身体不适

1.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了解幼儿的情况

2.对身体不适幼儿搂一搂、亲一亲、抱一抱,让幼儿先休息

陪伴幼儿稍事休息,等幼儿情绪平复后再让幼儿参与活动

对身体不适幼儿多加关注。

进教室看幼儿的情况,酌情采取适当的措施

离园时间,家长没来接孩子

1.家长之间没有交接好

2.忘记时间

3.路上堵

1.及时打电话和家长进行联系

2.安抚幼儿情绪,陪伴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

二、正确洗手篇

正确洗手篇——小班

习惯养成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式

2.自己试着或请老师帮忙,将长袖变短袖,不弄湿衣袖

3.能用毛巾擦手,一次只拿一块毛巾

4.知道洗好手后把袖子拉下来,不着凉

时间

洗手前

洗手中

洗手后

观察要点

1.洗手所需物品是否就绪

2.幼儿衣袖长度和宽松程度

3.幼儿洗手时站立位置是否合适

1.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2.幼儿能否专心洗手

3.幼儿能否一次只拿一块毛巾擦手,并将小手擦干净

1.幼儿衣袖是否缩在上面

2.幼儿能否转换至下一环节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站位1(盥洗室)

1.检查毛巾数量

2.检查肥皂大小、位置是否方便幼儿取放

3.将防滑垫调整至适当位置

4.冬季需调节水温,避免烫伤等意外现象出现

1.引导幼儿站在防滑垫子上,与台盆保持一定空隙

2.观察幼儿是否遗漏洗手步骤(淋、擦、搓、冲、甩、擦),有遗漏时,及时用语言提醒

3.引导幼儿不玩水、不玩肥皂

4.引导幼儿一次只拿一块毛巾,并用儿歌形式指导幼儿将小手擦干净

1.鼓励幼儿将衣袖拉下来,当幼儿有需要时,老师给予帮助

2.提醒幼儿不在盥洗室内逗留

保教人员站位2(走廊)

1.引导幼儿在走廊上看看数码相框中的洗手动画,巩固洗手的步骤

2.用儿歌“长袖变短袖”鼓励幼儿卷起或提起衣袖

3.根据幼儿袖口松紧程度及多少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1.引导等待的幼儿在走廊上看看数码相框,巩固洗手、卷袖子等步骤

2.根据盥洗室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1.帮助幼儿拉袖子、整理衣物

2.引导幼儿不在走廊内逗留

3.指导幼儿进入下一环节

环境创设

1.将盥洗室分为使用区和等待区,并用标记区分

2.数字相框播放幼儿洗手、卷袖子等相关活动步骤图

3.人手一条毛巾,备不同形状或样式的肥皂、洗手液、毛巾筒等

4.冬季调节水温至适当温度

1.数字相框播放洗手步骤动画

2.位置适当的防滑垫

3.等待线

已用毛巾投放处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保教人员的站位是否能关注到每位幼儿

2.是否关注幼儿洗手的方式

3.是否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洗手

4.提示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正确洗手篇——中班

习惯养成

1.能看懂示意图,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

2.洗手时,愿意尝试拉、卷袖口,洗手后袖口不湿

3.能将毛巾打开擦手

时间

洗手前

洗手中

洗手后

观察要点

1.洗手所需物品是否就绪

2.幼儿衣袖长度和宽松程度

3.幼儿洗手时站立位置是否适中

1.幼儿能否根据图示洗手

2.幼儿是否存在玩水情况

3.幼儿能否用毛巾将手擦干

1.幼儿衣袖是否缩在上面

2.幼儿能否转换至下一环节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站位1(盥洗室)

1.检查毛巾数量,毛巾摆放方便幼儿取放

2.肥皂大小、位置方便幼儿取放

3.将防滑垫调整至适当位置

4.冬季需调节水温,避免烫伤等意外现象出现

1.注意观察,用语言提示幼儿根据洗手图示洗手,不遗漏步骤

2.提醒幼儿不玩水,可开展“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3.提醒幼儿擦手时将毛巾打开,并将手心手背都擦干

1.提醒幼儿将衣袖拉下来(冬季需老师帮忙)

2.提醒幼儿洗好手后不在盥洗室内逗留

保教人员站位2(走廊)

1.引导幼儿将长袖变短袖,并根据季节特征给予适当帮助,如冬季老师提醒并帮助幼儿卷袖子,春秋季可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卷袖子或请好朋友帮忙卷

2.引导幼儿在等待时做一些休闲小游戏

1.引导幼儿在等待时做一些休闲小游戏

2.根据盥洗室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1.提醒或引导幼儿请同伴帮忙拉袖子、整理衣物

2.引导幼儿不在走廊内逗留

3.提醒幼儿进入下一环节

环境创设

1.将盥洗室分为使用区和等待区

2.毛巾、肥皂

3.防滑垫

4.盥洗室通风良好

1.洗手步骤图

2.防滑垫

3.等待线

已用毛巾投放处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保教人员的站位是否能关注到每位幼儿

2.是否关注幼儿洗手的方式

3.是否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洗手、减少等待

4.提示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正确洗手篇—大班

习惯养成

1.能自觉地用正确的方式洗手

2.洗手时,能主动拉起、卷起袖口,洗手后袖口不湿

3.能将毛巾打开擦手,特别注意将手指缝里擦干

时间

洗手前

洗手中

洗手后

观察要点

1.洗手所需物品是否就绪

2.幼儿衣袖长度和宽松程度

3.幼儿洗手时站立位置是否适中

1.幼儿洗手过程中搓的动作是否遗漏

2.幼儿洗手后擦毛巾的方式是否正确

3.提醒幼儿将擦过的毛巾放在指定位置

1.幼儿衣袖是否缩在上面

2.幼儿能否转换至下一环节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站位1(盥洗室)

1.检查毛巾数量,毛巾摆放方便幼儿取放

2.肥皂大小、位置方便幼儿取放

3.将防滑垫调整至适当位置

4.冬季需调节水温,避免烫伤等意外现象出现

1.用洗手关键步骤图示提醒幼儿手心、手背、手指缝、手指甲、手腕、手指头都要搓干净,不遗漏

2.设计检验小手干净程度的小实验,让幼儿感受认真洗手的重要性

3.鼓励幼儿边默念儿歌边洗手,不遗漏洗手步骤

3.鼓励幼儿自己或相互检查小手是否擦干净

引导幼儿洗好手后不在盥洗室内逗留

保教人员站位2(走廊)

1.引导幼儿根据袖口情况,用合适的方式(卷、拉、提)将袖子卷起

2.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或同伴互相帮忙使长袖变短袖,冬季可给予适当帮忙

2.引导幼儿在等待时做一些休闲小游戏

1.引导幼儿在等待时做一些休闲小游戏

2.根据盥洗室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1.提醒或引导幼儿请同伴帮忙拉袖子、整理衣物

2.引导幼儿不在走廊内逗留

3.引导幼儿主动进入下一环节,如饮水、集体活动等

环境创设

1.将盥洗室分为使用区和等待区

2.毛巾、肥皂

3.防滑垫

4.盥洗室通风良好

1.洗手步骤图

2.防滑垫

3.等待线

已用毛巾投放处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保教人员的站位是否能关注到每位幼儿

2.是否关注幼儿洗手的方式

3.是否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洗手、减少等待

4.提示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特殊事例及对策

预测问题

成因分析

实施对策

教师

保育员

推挤

1.盥洗室中人数太多

2.幼儿太着急

3.盥洗室内区域划分不清

1.分组进入盥洗室

2.为幼儿留有充分的洗手时间,提醒幼儿不要着急、慢慢来

3.将盥洗室划分为等待区和使用区,提醒推挤的幼儿到等待区等候

4.开展“盥洗室安全小贴士”讨论活动,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图示

1.待盥洗室内人数较少时,再引导幼儿进入

2.用语言提醒幼儿遵守先后顺序

玩水

1.幼儿对水的喜爱

2.台盆下水口没有开放

1.开展“保护水资源”活动

2.用语言提示幼儿“节约用水”

3.提醒幼儿将台盆下水口打开

将撒落至地上的水及时清理干净

捏肥皂

1.肥皂太大,幼儿需要用力才能拿稳

2.幼儿涂肥皂的方法不正确

1.对于小年龄的幼儿,可提供皂液海绵,既满足幼儿捏的欲望、又方便冲洗

2.指导幼儿涂肥皂的方法

将肥皂切成小块,方便幼儿取放

衣服弄湿

1.距离台盆太近

2.衣袖太松太长

1.安抚幼儿

2.调整防滑垫的位置

3.加强对幼儿衣袖、站位的观察

安抚幼儿,并帮助幼儿换上干净衣物

三、自主如厕篇

自主如厕篇——小班

习惯养成

1.有便意会自己去盥洗室

2.会自己脱、提裤子

3.女孩子学者使用厕纸

4.在同伴使用盥洗器具时愿意等一等

5.如厕后愿意冲一冲、并洗手

时间

如厕前

如厕中

如厕后

观察要点

1.幼儿如厕所需材料是否准备就绪

2.幼儿面部表情,是否有如厕需要

1.幼儿裤子是否脱到相应位置

2.幼儿使用厕纸的方法是否正确

3.幼儿是否愿意等一等

4.幼儿脱下裤子的时间是否合适

1.幼儿是否愿意自己提起裤子

2.幼儿盥洗后的衣着是否整齐

3.幼儿是否知道便后冲厕、洗手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

站位1

(盥洗室)

1.检查厕纸是否充足

2.检查便器是否安全完好

3.检查地面干湿情况

l.全面观察,及时语言提醒并提供帮助

2.个别指导女孩用厕纸的方法(一次拿一张,从前往后擦,用完扔进垃圾桶)

3.用等待标记和语言提醒幼儿等一等

4.提醒幼儿“前面幼儿开始提裤子的时候再脱裤子”

5.家园沟通,请家长在夏季为幼儿穿着比较宽松的裤子,方便穿脱

1.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是否有异常

2.提醒幼儿便后冲一冲

3.提醒幼儿提起裤子后再离开,避免摔跤

4.鼓励幼儿自己提起裤子,并用语言指导提裤子的方法,

5.当幼儿有帮助需要时,先鼓励幼儿一件一件拉,老师再帮忙整理

6.提醒幼儿洗手

保教人员

站位2

(走廊)

1.引导幼儿分组进入盥洗室

2.提醒容易尿湿的幼儿及时如厕

1.根据盥洗室内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2.引导等待的幼儿观看盥洗图示

1.观察、帮助(冬季)幼儿束裤子,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整理衣服,避免着凉

2.引导幼儿不在走廊逗留,洗好手后进入下一环节

环境创设建议

1.厕纸垃圾桶

2.等待标记

3.数字相框播放如厕步骤

1.等待标记

2.厕纸

3.数字相框

1.如厕后的料理提示

2.冲水图示

3.冲水按钮可装上能发出声音的“小手”,激发幼儿冲水的兴趣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保教人员照料是否到位、提供的如厕用品(如便纸)是否齐全

2.是否及时发现孩子大小便的异常情况

3.是否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为孩子提供自理的机会

自主如厕篇——中班

习惯养成

1.能自己束裤子

2.便后自觉使用厕纸

3.学者用不同的方式如厕,如厕后会根据图示冲厕、洗手

4.男孩能根据如厕需要脱裤子

时间

如厕前

如厕中

如厕后

观察要点

1.幼儿如厕所需材料是否准备就绪

2.幼儿面部表情,是否有如厕需要

1.幼儿使用厕纸的情况

2.能否熟练运用不同的如厕方式

3.男孩脱裤子是否合适

1.幼儿便后能否自己束裤子

2.便后的衣着是否整齐

3.便后能否主动冲厕、洗手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

站位1

(盥洗室)

1.检查厕纸是否充足

2.检查便器是否安全完好

l.提醒女孩便后要使用厕纸,从前往后擦一擦

2.提醒幼儿坐便时尽量往上坐,不将小便弄在马桶上

3.引导幼儿蹲便时两脚放在便池两边的脚印上,将裤子往前拉

4.及时处理蹲便器的尿液,保证蹲便器干净

5.提醒男孩用正确的方式如厕

1.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是否有异常

2.提醒幼儿提起裤子后再离开,避免摔跤

3.用幼儿能读懂的图示引导幼儿便后冲水、洗手、束裤子

保教人员

站位2

(走廊)

1.引导幼儿分组进入盥洗室

2.提醒容易尿湿的幼儿及时如厕

1.根据盥洗室内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2.引导等待幼儿做一些小游戏

1.观察幼儿束裤子情况,给予帮助或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并及时给予言语肯定,满足幼儿与老师个别是交流的心理

2.引导幼儿不在走廊逗留,洗好手后进入下一环节

环境创设建议

1.厕纸垃圾桶

2.等待标记

1.蹲便器上贴有脚印

2.厕纸

1.盥洗几件事图示

2.束裤子图示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保教人员是否在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学习使用厕纸与提裤子的方法

自主如厕篇—大班

习惯养成

1.会用不同的如厕器具如厕,如厕后能主动冲洗干净

2.大小便后会用厕纸擦干净

3.能有序如厕,学会依次等待

4.能自觉整理衣裤,穿戴整齐

时间

如厕前

如厕中

如厕后

观察要点

1.幼儿如厕所需材料是否准备就绪

2.幼儿面部表情,是否有如厕需要

1.能否正确使用不同如厕器具

2.能否正确使用厕纸

3.能否有序如厕

1.幼儿能否自己整理衣服、穿戴整齐

2.如厕后能否自觉冲水、洗手

保教支持策略

保教人员

站位1

(盥洗室)

1.检查厕纸是否充足

2.检查便器是否安全完好

l.建议女孩便用蹲式如厕法,提示幼儿站稳了再脱裤子,避免摔跤

2.提醒女孩如厕时把裤子拉一下,避免碰到地面

3.建议男孩子尽量用挖洞的方式小便(冬季),鼓励他们只脱掉外裤

4.提醒幼儿站在等待线或小脚印处耐心等待

1.提醒女孩子小便之后提好裤子再到外面来整理衣裤

2.用图示、儿歌等方式提示幼儿束裤子的关键步骤

3.用图示提醒幼儿主动冲水、洗手,并学会节约用水

保教人员

站位2

(走廊)

1.引导幼儿分组进入盥洗室

2.提醒容易尿湿的幼儿及时如厕

1.根据盥洗室内人数,适时引导幼儿进入盥洗室

2.引导幼儿在走廊、教室内看看图书,或在植物角等待如厕

1.鼓励幼儿互相检查帮助,将背后的衣服穿整齐

2.鼓励幼儿穿好衣服后照照镜子

3.引导幼儿不在走廊逗留,洗好手后进入下一环节

环境创设建议

1.厕纸垃圾桶

2.等待标记

1.厕纸

2.如厕图示

1.镜子

2.束裤子图示

行政巡视观察要点

1.保教人员是否关注孩子使用厕纸的方法

2.保教人员是否鼓励孩子如厕后自己整理衣裤

3.孩子等待的情况

特殊事例及对策

预测

问题

成因分析

实施对策

教师

保育员

推挤

1.盥洗室内幼儿过多

2.幼儿过于着急

3.等待区域设置不合理

1.分组进入盥洗室

2.为幼儿留有充分的如厕时间,提醒幼儿不要着急、慢慢来

1.待盥洗室内人数较少时再引导幼儿进入

2.用语言提醒幼儿遵守先后顺序

衣服弄脏

1.尿急,来不及脱裤子

2.衣服没有拉好

1.安慰幼儿,寻找原因

2.在一日活动中关注幼儿面部表情,提醒容易尿湿的孩子及时如厕

3.指导幼儿如厕时要将裤子拉到适当位置

安抚幼儿,并帮助幼儿整理衣服

 

四、午餐午点篇

午餐午点篇——小班

习惯养成

1.会正确使用小勺进餐,愿意独立进餐

2.用餐时坐姿正确,愿意学说食物的名称

3.餐后愿意将餐具分类送回并漱口、擦脸

时间

餐前

餐中

餐后

1.幼儿是否将手洗干净

2.幼儿情绪是否愉悦

3.幼儿对食物是否有兴趣

4.幼儿能否自己选择餐桌

5.饭菜的量、温度是否适

6.桌椅之间的空间是否适中,是否方便幼儿行动

1.幼儿是否愿意自己独立进餐

2.幼儿是否有打翻饭菜、汤泡饭、边吃边玩等不良进餐习惯

3.幼儿的坐姿是否正确

4.幼儿能否正确使用餐具

5.幼儿是否需要添饭、菜、汤

6.幼儿饭菜的冷热程度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加热

1.幼儿是否愿意送还餐具

2.幼儿是否会先漱口后擦脸

3.冬季能否对间子擦面油

4.进餐较慢幼儿是否有不良的情绪

支持策略

1.播放轻音乐

2.穿反穿衣、洗手、戴口罩

3.指导幼儿洗手

4.激发幼儿进餐兴趣:

“今天的***好香啊,一定很好吃。

5.帮助幼儿学说食物名称:

餐前小广播,介绍饭菜

6.指导自选餐桌:

“今天你想在哪里吃饭呢?

1.引导幼儿根据标记正确摆放碗和骨盆

2.全面观察幼儿进餐情况,了解饭菜温度,及时提供帮助

3.鼓励幼儿独立进餐:

“小牙齿要工作,咯吱咯吱动起来。

4.指导幼儿坐姿:

“小脚小腿茂起来,身体靠近小桌子。

5.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调羹:

“大拇指、食指、中指一起来帮忙,紧紧捏住小调羹。

1.观察幼儿送餐具的情况,给予扭结:

“餐具宝宝家不同,请你把它送回家。

2.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指导幼儿漱口擦脸:

“先漱口的擦脸,对着镜子照一照,做只干净的小花猫。

3.指导幼儿涂面油:

“点一点,搓一搓,照一照,抹了香香真舒服。

保育员

1.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帽子

2.分骨盆和小点心

3.分菜

4.待幼儿坐下后再分适量的饭

5.激发幼儿进餐兴趣:

“这是你最爱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