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90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V=X/t

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

Vt=Vo+a0t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t是时间(s);

X=Vot+(1/2)at²

X是位移(m)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²);

Vt²-Vo²=2aX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X是位移(m);

h=(1/2)gt²Vt=gtVt²=2gh

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

G=mg

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f=μFN

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FN是支持力(N);

F=kX

F是弹力(N)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F=ma

F是合力(N)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²)。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a向=V²/r=ω²r=(2π/T)²r=(2πf)²r=ωV(ω=φ/t)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

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F合=F向=ma向=m(V²/r)=mω²r=m(2π/T)²r=m(2πf)²r

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

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

F引=F向=m(2π/T)²r=G(Mm/r²)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T是周期(s)r是半径(m)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

推导公式:

∵F引=F向∴g=G(M’/r’²)

∴G(Mm/r²)=m(V²/r)=>V=

=mω²r=>ω=

=m(2π/T)²r=>T=

=m(2πf)²r=>f=

=ma向=>a向=GM/r²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

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

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

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M’是该天体的质量(kg)

r’是该天体的半径(m);

5.

ρ是天体密度(kg/m³)R是天体半径(m)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T是周期(s);6.W=FScosθ

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

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

7.P=W/t=FV

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

V是速度(m/s);

8.W=ΔEp=mgΔh=mg(h1-h2)

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p是重力势能(J)

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Δ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

h2是终止(末)高度(m);

9.ΔEp=(1/2)kX²

ΔE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10.Ek=(1/2)mV²

Ek是动能(J)m是质量(kg)V是速度(m/s);

11.动能定理:

W总=(1/2)mVt²-(1/2)mVo²

机械能守恒:

E=Ep+Ek+Ep’

W是总能量(J)m是质量(kg)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E是机械能(J)Ep是重力势能(J)

Ek是动能(J)Ep’是弹性势能(J)。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1.

F是电场力(N)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1、q2是电荷带电量(C)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

2.E=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F是电场力(N)q是电荷量(C)

*点电荷:

EQ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是点电荷带电量(C)r是半径(m);

3.φ=

φ是电势(V)E是电势能(J)q是电荷量(C);

4.

=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q是电荷量(C)

WAB是从A点到B点做的功(J)

EpA是A点的电势能(J)EpB是B点的电势能(J)

φA是A点电势(V)φB是B点电势(V);

5.UAB=Ed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d是距离(m)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6.C=

C是电容(F)Q是电荷量(C)U是电势差(V);

7.推导公式:

E=

=

=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U是电势差(V)d是距离(m)Q是带电量(C)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ε是相对介电常数;

8.q=It

q是电荷量(C)I是电流(A)t是时间(s);

9.I=

(欧姆定律)I=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是电流(A)U是电势差(电压)(V)R是电阻(Ω)

E是电动势(V)r是内电阻(Ω)

推导公式:

E=U外+U内=IR+Ir

U外是外电路电势差(电压)(V)

U内是内电路电势差(电压)(V)

串联电路总电阻:

R=R1+R2+

并联电路总电阻:

=

+

=>R=

*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串正并反”!

10.P=UIW=UIt=Pt

P是电功率(W)U是电势差(电压)(V)I是电流(A)

W是电功(J)t是时间(s)

推导公式:

∵I=

,P=UI∴R=

,P=I²R

U额是额定电压(V)U实是实际电压(V)

P额是额定功率(W)P实是实际功率(W)

R是纯电阻电路的电阻(Ω)

Q=I²Rt,R=ρ

Q是电流产生的热量(焦耳热)(J)L是导体长度(m)

ρ是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Ω•m)

S是导体横截面积(m²);

*欧姆定律中的所有公式要求是在纯电阻电路中使用。

注意电动势(电源)的内阻r不可忽略!

11.F=BIL

F是安培力(N)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12.Φ=BS

Φ是磁通量(Wb)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13.f=qVB

f是洛伦兹力(N)q是电荷量(C)V是速度(m/s)

B是磁感应强度(T);

推导公式:

∵f=F向∴qVB=m

∴R=

T=

=

f是洛伦兹力(N)F向是向心力(N)q是电荷量(C)

V是速度(m/s)B是磁感应强度(T)m是质量(kg)

r是半径(m)T是周期(s)。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公式

1.Φ=BSsinθ

Φ是磁通量(Wb)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sinθ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2.E=n

E是感应电动势(V)n是匝数(匝)

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Δt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

推导公式:

E=n

=nS

=nB

=BLVsinθ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ΔS是变化面积(m²)ΔB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L是有效长度(m)V是速度(m/s)

sinθ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推导公式:

F安=

q=n

P安=P电=

F安是安培力(N)Vm是最大速度(m/s)

R是外总电阻(Ω)r是内总电阻(Ω)

r’是导体本身电阻(Ω)P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

P电是电功率(W)V是速度(m/s);

3.E自=L

E自是自感电动势(V)L是自感系数(H)

ΔI是变化自感电流(A)Δt是变化时间(s);

4.e=Emsinωt

e是电动势(电压)(V)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t是时间(s);

5.Em=nBSω

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n是匝数(匝)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6.T=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7.I=

=0.707ImUm=

=0.707Um

I是电流的有效值(A)Im是电流的峰值(A)

U是电压的有效值(V)Um是电压的峰值(V);

8.

U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U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

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推导公式:

n1I1=n2I2

I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I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

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力学

1、胡克定律:

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mg(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求F、的合力的公式:

F=

 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

tgα=

注意: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⑴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或∑Fx=0∑Fy=0

推论:

①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②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③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

M=FL(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⑴滑动摩擦力:

f=μN

说明:

a、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b、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⑵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ρVg(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⑴适用条件⑵G为万有引力恒量

⑶在天体上的应用:

(M一天体质量R一天体半径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a、万有引力=向心力

G

错误↑应为mv2/(R+h)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G

g=G

c、第一宇宙速度

mg=m

V=

8、库仑力:

F=K

(适用条件)

9、电场力:

F=qE(F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⑴洛仑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B⊥V)方向一左手定

⑵安培力: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BIL(B⊥I)方向一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或者∑Fx=max、、∑Fy=may

理解:

(1)矢量性

(2)瞬时性(3)独立性

(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V0+atS=vot+

at2

几个重要推论:

⑴Vt2-V02=2as(匀加速直线运动:

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

a为负值)

⑵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2=

=

⑶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⑷匀速:

Vt/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Vt/2

⑸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22:

32……n2;

⑹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2n-1);

⑺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⑻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aT2(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⑴上升最大高度:

H=

⑵上升的时间:

t=

⑶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⑷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⑸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t=

⑹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Vot一

gt2Vt=Vo一gt

Vt2一Vo2=一2gS(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ωR=2

fR=

角速度:

ω=

向心加速度:

a=

2f2R

向心力:

F=ma=m

2R=m

m4

n2R

注意:

⑴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⑵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⑶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的库仑力提供。

15直线运动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vot水平分速度:

vx=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t2竖直分速度:

vy=gt

tgθ=

、Vy=VotgθVo=Vyctgθ

V=

、Vo=VcosθVy=Vsinθ

在Vo、Vy、V、X、y、t、θ七个物理量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动量和冲量:

动量:

P=mV冲量:

I=Ft

17、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mv’一mv(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

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

m1v1+m2v2=m1v1‘+m2v2′或∆p1=一∆p2或∆p1+∆p2=0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功:

W=Fscosθ(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0、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重力势能:

Ep=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Ek=Ek2一Ek1=

22、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

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或者∆Ep减=∆Ek增

23、功率:

P=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3、简谐振动:

回复力:

F=一KX加速度:

a=一

单摆周期公式:

T=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T=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24、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λf=

(适用于一切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