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69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docx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2018届毕业设计工作在本学期开始,今年我院将使用教务处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届时将由老师们从教务系统进行毕业设计申报。

本届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共有773人,其中电子信息工程112人,通信工程181人,物联116人,自动化169人,生物医学工程52人,电气143人。

为了保证我院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经召集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开会讨论,针对2018届毕业设计特别作出或重申以下规定: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审定本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拟题和选聘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组织各阶段检查、领导答辩工作、确定各答辩小组人选等工作。

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

姚远程

组员:

楚红雨、王军、李强、黄玉清、胡莉

秘书:

乔静

具体工作由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实施,并将落实结果汇报给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类型、规范及大纲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类型可以包括:

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工程(如CAI课题等)。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规范:

参照《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西南科大教字[2005]35号)。

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见附件。

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和审题

1.我院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老师均可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不具备上述条件,但是确有能力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老师,可以和具备条件的老师联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己作为主负责人,别的老师作为副负责人。

副负责人主要协助主负责人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方案制定、学生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论文指导等工作。

2.鼓励我院各教学管理部门、各位教师及学生联系校董事单位、兄弟部门、校外科研单位和厂矿企业参与我院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首先需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阶段向所在学院提交《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到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只有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同意,学院与指导单位和学生分别签署指导和安全协议后,学生方可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

校外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的第四教学周后不再受理学生的申请。

3.毕业设计题目申报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10日(第15教学周周日)。

4.学生选题的时间为2017年12月18日至2017年12月31日(第17、18教学周)。

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题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必须具体,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内容适中、每个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工作强度,能独立完成一项任务。

1.毕业设计初审:

毕业设计初审由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及教学骨干对各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初审,审核题目难度是否合适、设计内容是否适中、工作强度是否合适、能否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初审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3日。

各系初审小组把控初审过程,形成初审建议书,向学院终审小组提供。

2.毕业设计终审:

由学院组织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本系所有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终审工作,负责全面审核全院所有拟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要求。

终审小组给出审查结论,然后向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公布毕业设计题目。

四、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分配

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分配的基本原则为:

每位指导教师作为第一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能超过8人,(不具备讲师或工程师职称的导师不超过4人),同一个指导教师在同一个班级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3人,每个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人。

五、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资格及要求

1.学生必须修完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先行课程,未取得学分原则上第六学期末不超过15学分,方有资格申请做毕业设计(论文)。

特殊情况须经学院和教务处领导批准。

2.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无故缺席,在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因事、因病离岗,应根据各学院相关规定完成请假手续,禁止参加传销等非法活动。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缺席时间达三分之一以上者,指导教师及院(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有权取消该生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由学院组织报教务处批准,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进行。

3.根据任务书要求,拟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并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的第3周前完成,交指导教师。

最后由学院各系组织开题报告答辩,检查学生开题完成的情况,对开题答辩不合格者延期一周进行补答辩,补答辩不合格者终止其毕业设计。

4.独立进行设计(论文)研究的全过程,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随时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在第8~10周填报中期检查表。

5.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因不听从指导,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造成的自身伤害,应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国家或他人财产损失,或伤害他人者,应由当事学生本人和家长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

6.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结束时应协助老师做好材料归档工作。

7.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应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报告(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可以对外发表。

六、毕业设计(论文)经费

毕业设计的具体支配办法为:

在毕业设计前夕,由指导教师从学院借出毕业设计(论文)经费,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统一报帐。

该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元器件、设计制作、原则上不购买资料,如需购买资料必须由指导教师仔细审核,实属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新资料才可以购买,在报账时必须要入库。

七、毕业设计场地保证

学院支持指导教师安排学生进入自己所在的本科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机带进实验室使用。

对于没有设计场地的学生,需要指导教师向学院教学办公室提出申请,教学办公室汇总后集中学院所有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并扣除每个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作量的10%给相关管理单位。

八、毕业设计(论文)结果的要求

所有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答辩前都必须完成符合《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及模板》的要求的论文一份,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用实在的研究成果,即:

1.毕业设计(论文)为工程设计类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电路设计,且由计算机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制作出相应的电路模块,完成调试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为理论研究类的学生必须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要有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的最终结果。

3.毕业设计(论文)为计算机软件类的学生须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完成调试工作。

要写出软件说明书。

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

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4.毕业设计(论文)为综合类的学生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

如有工程设计内容,程序编制、标准制图等。

5、毕业设计查重。

(1)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对象

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学院收齐论文正文电子稿后,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检测。

以学院本届毕业设计学生总人数的20%(只入不舍)确定参加查重的学生总数,查重名单由教科办老师通过软件随机产生并公示后报教务处备案。

(2)检测要求与结果处理

提交论文要求

待检测的毕业论文均需提交word格式的电子版材料,要求为:

论文的正文部分(第一章至最后一章,除去封面、目录、注释、致谢、附录),电子文档命名为:

“姓名_学号_论文题目”,例如“张三_0305133_信息系统研究.doc”。

论文检测步骤

a)自检。

毕业论文检测前需经学生自检、导师检查并签字后将电子版提交给学院教学办(自检阶段不启用检测系统)。

b)系统检测。

学院教学办将待检论文电子版收齐并检查无误后,用所分配的账号(待分配)进入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

c)复检。

根据学院的具体管理办法(检测前应向学生说明),系统检测未通过的论文,经修改(一般为1周)后,可向学院申请一次复检,复检通过者可进行答辩。

d)终检。

复检未通过者须再次修改或重新撰写毕业论文,原则上半年至一年后再次申请论文检测,重复以上流程。

终检不合格者,取消答辩资格。

(3)检测结果处理

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毕业论文,视为通过检测,可直接参与答辩,是否需要进行修改由导师决定。

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毕业论文,视为未通过检测,须由学生和导师商定修改方案,经修改后申请下一次检测。

学院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加检测。

第一次系统检测文字复制比高于30%者,取消其评优资格,该检测结果的性质认定及其处理按上述办法执行。

九、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要求及评分

学院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专业类别成立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并确定一名负责人。

每个答辩小组除按常规进行质疑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确认学生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承担了适当的工作量,亲自且独立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

2.着重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书写规范,是否符合《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3.每位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并且由答辩小组进行验收和保存,不得让学生私自带走。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毕业设计过程评分(占40%)、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30%)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30%)三部分组成。

其中,有任何一项考核不合格(即单项指标考核分数低于单项总分的60%),均以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不及格计算。

十、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于学生选题后一周内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任务书。

2.毕业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负责统一收取,内容包括与项目相关的参观、认识实习的完成情况。

(要求2000字,手写稿,),导师审查给出成绩后,与毕业论文一起装袋存档。

3.学生在接到任务书后第四周向导师提交一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文献阅读内容提要及与项目相关的要点(至少三篇以上英文文献);

项目所需的实验及器件条件;

项目的实现方案。

(要求3000字,A4打印稿),导师通过方案后,文本与毕业论文一起装袋存档用于检评。

4.开题报告通过学院组织的开题答辩后进入设计阶段。

过程管理由教学办组织人员进行随机抽查。

5.完成项目要求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理论研究性项目要发表相关文章、设计性项目要有符合工程标准化要求的图纸、制作性项目要有样机实物,软件项目要提供可运行的软件,课件必须是网络多媒体课件。

6.撰写毕业论文,格式和内容按照学校论文要求执行。

十一、毕业设计优秀教师的评选

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由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按本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人数确定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名额。

由各专业教研室推荐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名单,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根据推荐名单确定最后的名单。

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满足如下要求:

1.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

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要保证与学生的联系,掌握每名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避免学生受骗上当。

2.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设计题目应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内容新颖,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所带毕业设计题目必须新颖,不能重复申报往届题目。

3.指导教师必须按学院规定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下达、开题答辩、过程指导、指导学生论文撰写。

参与整个设计(论文)过程的学生管理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所指导的毕业生没有查重不通过,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应在75分以上。

十二、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由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信息工程学院教科办

2017年11月1日

附件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GraduationDesignforElectr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

课程编号:

223940030

课程类别:

集中实践教学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分:

11

学时/周数:

176学时/11周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部门:

信息工程学院

一、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是专业培养计划中一个必修和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总结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素质、能力、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

通过毕业设计为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有关的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以及研究开发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利用文献和表达展现等综合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本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点,围绕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筑电气等专业方向,以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计和系统仿真类课题为主。

2、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要求“一人一题”原则,设计题目的大小和难易要适度,设计工作量要饱满,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2)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各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

毕业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内容、数据必须真实、可信。

 

3)指导教师要把握和检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按时安排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

 

三、教学组织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专业特点及毕业设计题目性质可采用以下方式:

1)在本科实验室内完成相应设计,及时和指导老师交流;

2)集中统一组织指导答疑;

3)单独辅导答疑。

重点:

1)毕业设计原始资料的分析、整理和计算;

2)毕业设计方案的比较和对所采用方案的论证;

3)设计内容的实现,包括工程图纸、实物作品、软件演示等;

难点:

设计方案的比较和对所采用方案的论证;

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毕业设计总时间11周。

主要时间分配:

设计阶段

设计任务

学时/周次

1

查阅资料、理解设计题目要求

1周

2

设计方案论证

1周

3

系统设计,包括相关计算、硬件电路设计、程序编制、设计图纸的绘制等

6周

4

设计结果及硬软件调试结果分析

1周

5

设计报告的撰写

2周

合计

11周

具体时间分配还需要指导老师根据题目性质进行合理分配。

五、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格式要求

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汇报和总结,也是一份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

论文撰写的过程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的一次重要训练。

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按照论文规范认真撰写。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撰写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表及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使用A4打印纸,上、下页边距为3cm,左右边距为2.5cm,宋体,小四号字。

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

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资格审查表、成绩考核表、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或设计总说明)、目录、前言或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封底,然后与译文及原文影印件、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光盘(或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

2、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字数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15000字。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或引言、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前言或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重复开题报告,但应详细论述上述问题。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

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可以是上述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或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六、成绩考核标准与评定方式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毕业设计过程评分(占40%)、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30%)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30%)三部分组成。

其中,有任何一项考核不合格(即单项指标考核分数低于单项总分的60%),均以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不及格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评分由指导教师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评分成绩表”做出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及项目的进展及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由教研室负责人指定熟悉相应课题内容的教师评阅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不评阅本人指导学生的设计(论文),按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表”的内容评定设计(论文)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是:

学生携带必需的材料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向毕业答辩专家组如实报告所设计的课题名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设计的前人工作基础、设计过程、重要结论及其理论价值、关键技术价值、本设计不足及其可能完善方向、方法等,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毕业答辩专家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质疑:

现场报告中的疑、错点;设计、论文中存在的疑、错点;调阅软盘中发现的疑、错点;课题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阶段成果的价值;课题包含相关的国内、外动态;本设计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和方法。

要求质疑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

毕业答辩专家组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表”评定毕业答辩成绩(满分30分)。

毕业答辩小组有权调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七、选用教材、讲义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由指导教师确定。

八、审核意见

 

课程负责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分管院长签字:

执行日期:

附件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GraduationDesign(Thesis)for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22394004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分:

11

学时:

176/11周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部门:

信息工程学院

一、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是专业培养计划中一个必修和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解决一般工程技术和有关专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工程制图、方案设计、理论计算、算法分析、程序编制、实验研究、外文阅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课题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

能体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尽可能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结合,满足综合训练目标要求。

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

原则上一人一题,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使各类学生在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2、指导教师任职资格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助教不单独承担指导工作,但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虚心接受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指导。

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论文)进展情况。

独立完成规定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成绩以不及格计。

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得无故缺席;确有事者,应按规定请假。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设计室各项规章制度。

对长期(三周及以上)不到位参加毕业设计,不履行毕业设计(论文)中各个教学环节,严重不遵守毕业设计纪律,经教育仍不改正者,由教研室提出名单,报教学科研办公室并经主管院长批准,可提出警告直至取消参加本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

4、文献检索与应用要求

文献检索范围和数量:

检索的文献应当涵盖图书、学术期刊论文、专利和网络文献等,重点阅读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外文文献的翻译:

毕业生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应提交3000词以上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一篇,并附原文复印件。

三、教学组织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选题步骤

(1)指导教师提出课题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在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电子教研室审定,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报教科办公室备案。

(2)网上公布课题;学生选题;由教学科研办公室会同电子教研室确定选题学生名单。

课题确认后,指导教师应尽快给出符合要求的任务书。

(3)毕业设计(论文)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