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103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7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APJ-(国)-444二0一五年一月

编号: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价项目负责人:

前 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及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建设单位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委托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该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我公司项目评价组,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结合建设项目的特性和运行方式,依据国家现行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进

行了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以及定性、定量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和减弱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给出预评价结论,编制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本报告将为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设计提供依据,为建设期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还将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设施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目 录

1概述 1

1.1评价对象 1

1.2评价范围及性质 1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

1.4评价依据 2

1.5评价程序 4

2建设项目概述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

2.2自然条件 7

2.3原辅材料及产品 7

2.4技术方案 8

2.5生产设备 11

2.6总图布置 12

2.7工程方案 12

2.8公辅设施 13

2.9人力资源配置 14

2.10管理机构 14

2.11安全投入 15

3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7

3.1物料危险性分析 17

3.2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1

3.3建构筑物危险性分析 22

3.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3

3.5自然灾害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7

3.6生产作业场所及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8

3.7施工期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9

3.8重大危险源辨识 31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33

4.1评价单元划分 33

4.2评价方法 33

5定性、定量安全评价 35

5.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35

5.2建(构)筑物单元 37

5.3工艺系统单元 39

5.4公辅设施单元 44

5.5工程施工单元 48

6事故案例与事故应急预案 51

6.1事故案例 51

6.2事故应急预案 52

6.3建设项目事故应急预案 53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4

7.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54

7.2建(构)物单元 54

7.3工艺系统单元 55

7.4公辅设施单元 56

7.5工程施工单元 57

7.6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59

8安全预评价结论 60

8.1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60

8.2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 60

8.3危险有害因素受控程度 61

8.4评价结论 61

附件:

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2)营业执照;

3)《关于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准予备案的通知》(肃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文件肃工信(备)[2014]86号);

4)土地征用补偿协议书;

5)《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6)《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修改说明。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1概述

1.1评价对象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以下简称

“建设项目”)。

1.2评价范围及性质

评价范围:

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加工车间、库房等建(构)筑物;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及其设备设施;供排水、供配电等公辅设施;作业场所以及工程建设施工等。

说明:

建设项目涉及到的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问题,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详见各自专题报告。

评价性质:

安全预评价。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以拟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危害的对策措施建议,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为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

1.3.2评价原则

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合法性和独立性原则,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工艺系统、设备设施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从实际技术、经济条件出发,给出客观的评价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结论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

1.4评价依据

1.4.1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7)《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9)《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30号);

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

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3号);

15)《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3月29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7)《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和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甘安监政法[2011]38号);

15

18)《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甘政发[2010]88号);

19)《甘肃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1]

193)。

1.4.2技术标准

1)《沥青储存、熔化和加热装置术语》(GB/T7920.15-2003);

2)《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JT/T270-2002);

3)《沥青混合料拌和机》(JJG(交通)064-2006);

4)《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GB/T29051-2012);

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6)《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1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2013);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1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

1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

2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1)《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2010);

2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23)《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24)《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25)《带式输送机》(GB/T10595-2009);

26)《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

1.4.3企业提供的资料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2)营业执照;

3)《关于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准予备案的通知》(肃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文件肃工信(备)[2014]86号);

4)其它技术资料。

1.5评价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整个评价工作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八个步骤。

安全预评价程序见图1-1。

前期准备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安全预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图1-1:

安全预评价程序图

2建设项目概述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企业简介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册资本2100万元。

公司拟在肃州区果园乡小坝沟养殖园区新建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为当地公路工程建设服务。

2.1.2企业基本情况

名称: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住所: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雄关路16号;法定代表人:

万兴红;

注册资本:

贰仟壹佰万元整;成立日期:

2011年09月23日;

营业期限:

2011年09月23日至2031年09月22日;

经营范围:

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凭有效期内资质证经营)。

2.1.3地理位置及交通

建设项目行政隶属酒泉市肃州区管辖,位于肃州区果园乡小坝沟养殖园区,厂区距肃州城区12km,有城乡公路相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详见区域位置图。

建设项目东侧为建丰预制厂,西侧为空地,南侧为耕地,北侧为园区道路。

2.1.4立项情况

2014年11月17日,肃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以肃工信(备)[2014]86

号文件下发关于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登记备案的通知。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条件

建设项目地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其特点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

年平均气温7.9℃,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1.6℃,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9.2℃,湿度:

最高值56%,年平均46%;主导风向西北风,最大风速

26m/s,平均风速2.3m/s;年平均降雨量84mm,最大降雨量158mm,年平均降雨日数62d,年平均蒸发量2141.4mm;最大积雪厚度25mm;最冷时冻土深度1.43m;冰冻期11月至次年4月;年平均日照时数3056.4h,日照百分率平均69%,最高日照百分率(10月份)78%,当地年雷暴日为12天。

2.2.2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0.25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2.3原辅材料及产品

2.3.1原辅料

沥青混凝土拌合和乳化沥青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辅材料见表2-1。

表2-1:

原辅材料明细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储存量

储存场所

备注

1

砂石料

3000m3

800m3

料场

当地石料厂采购

2

石粉

2000m3

600m3

料场

当地石料加工成采购

3

乳化剂

3t

0.5t

库房

成品采购

4

沥青

150

300

沥青储罐

成品采购

5

15t

8t

煤堆场

哈密采购

2.3.2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有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其中年产热拌沥青混合料

5000m3;年产量乳化沥青10t。

2.4技术方案

2.4.1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

沥青混凝土生产采用专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合机,将砂石料烘干、加热、筛分、计量,并加入适量的填充料(石粉),与热沥青液按一定配合比均匀搅拌成沥青混合料的设备。

1)工艺参数简介

⑴将砂石料烘干至160℃~200℃,筛分后按比例称量;

⑵将沥青加热融化至120℃~160℃,保温,按容量或质量称量;

⑶将热砂石料(加入适量的石粉)与热沥青均匀拌和成所需的混合料,出料温度为:

110℃~170℃。

2)工艺简述

沥青的加热采用导热油加热系统,该系统由导热油锅炉、循环热油泵和电气及控制柜组构成。

导热油锅炉采用煤加热。

砂石料的烘干、加热和混合料的搅拌在一个滚筒内连续进行,喷燃器装在滚筒的进料端中央,顺料流加热,热沥青液经电子称计量后喷入搅拌缸,与热砂石料一起进行旋转式搅拌后卸出,卸出的成品放在成品仓内储存备用。

该生产系统可实现生产自动化和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了成品质量。

3)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2。

2.4.2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图2-2:

生产工艺流程

1)首次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使用100#沥青时,沥青温度控制在130~135℃范围;使用70号沥青时,沥青温度控制在140~145℃范围;启动导热油加热系统,导热油油温

控制在140~160℃范围,即温控器的上限调整到160℃,下限调整到140℃。

将水放入皂液箱并计量,按乳化剂技术要求调整好水的PH值,边加边检查PH值,直至PH值达到要求后停止加入;打开皂液箱导热油控制阀门,将水温加热到40~50℃。

根据试验确定的乳化剂用量,将乳化剂加到水里,启动皂液箱搅拌器让乳化剂充分溶解到水中,形成均匀的皂液;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可根据经验或试验确定),启动皂液箱搅拌器让稳定剂充分溶解到水中;按图2-3,关闭阀门2,打开阀门1;调整好定子与转子的间隙。

关闭导热油循环系统,启动乳化机;启动皂液泵,打开皂液泵电机调

速器,将速度调整到300转/分;观察乳化机工作状况,出料口出料顺畅后,启动沥青泵电机,打开沥青泵电机调速器,缓慢提高电动机转速,当颜色

与试验产乳化沥青颜色相近时,记下皂液泵与沥青泵电机的读数,取样作沥青含量检测;停止沥青泵电机运转;停止皂液泵电机运转;停止乳化剂电机运转;启动导热油循环系统。

依据检测结果,重复黑体字操作工序,调整皂液泵与沥青泵电机转速,直至沥青含量合格,生产乳化沥青。

2)确定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⑴工艺参数简介

①依据掺配比例制配皂液,选择加入稳定剂,且皂化液温度调整到

40~50℃范围;

②加热沥青,70#沥青控制在140~145℃范围,90#沥青控制在130~135℃范围;

③将准备好的皂液和沥青按皂液∶沥青=40∶60的比例(总重不超过

10kg)。

⑵生产工艺

依据掺配比例制配皂液,选择加入稳定剂,皂液温度调整到一定范围内;加热沥青至一定温度;启动导热油循环系统,确保乳化剂充分预热,以用手能自由转动乳化机转子为准。

按要求调整乳化机定子与转子的间隙;将准备好的皂液和沥青按皂液

分别装入两个储罐内;按图2-4,关闭阀门1,打开阀门2,并启动乳化机

(禁止启动皂液泵和沥青泵);待乳化机运转正常后,将计量好的皂液和沥

青同时缓缓地倒入漏斗(注意皂液应稍微提前进入漏斗),让乳化机反复研磨;观察乳液情况,乳液被研磨均匀后打开阀门1,将研磨好的乳化沥青放入一个容器里。

对乳化沥青进行各项指标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决定如何调整乳化剂的用量,决定乳化剂是否适用于工程。

若需要调整乳化剂用量,应重复黑体字操作工序。

3)生产工艺流程图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5。

沥青

加热到一定温度

加入乳化剂、稳定剂和水

高速剪切

乳化沥青产品

图2-5: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2.5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2。

表2-2:

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单台(设备功率)

1

冷配料机构

1

20kW

2

冷料皮带输送机

2

16kW

3

烘干加热滚筒

2

20kW

4

主燃烧装置

1

25kW

5

集尘装置

1

12kW

6

空气压缩机

2

7.5kW

7

热料提升机

2

15kW

8

振动筛分装置

1

12kW

9

计量装置

3

11.5kW

10

搅拌器

2

7.5kW

11

石粉储存供给

1

20kW

12

变压器

1

250kVA

13

装载机

1

柴油

14

沥青储罐

1

300t

2.6总图布置

厂区设两处进出口,其一位于厂区北侧,其二位于厂区西南角。

厂区按功能区分分为办公生活、生产区。

沥青拌合站露天布置在厂区中央,沥青储存罐位于拌合站南侧,临边露天布置,料场位于拌合站东、西两侧;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东北侧,配电室、车棚位于厂区东南侧。

详见总平面示意图。

2.7工程方案

1)工艺设施

建设项目工程方案工艺设施包括沥青储罐,其容量为300t,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合站露天布置,占地面积为300m2,乳化沥青生产线露天布置,占

地面积100m2。

2)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包括两处露天堆场,东侧料堆2000m2,西侧料堆1000m2;实验室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30m2;办公室和宿舍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240m2,配电室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0m2,库房及料棚占地面积

1000m2。

3)厂区道路

厂区道路环形布置,宽度为6m,为沥青路面。

2.8公辅设施

2.8.1供配电

1)电源

电源由肃州区果园乡10kV变电所,架空引入厂区,厂区内一台250kVA

的节能型厂用变压器。

2)供电电压等级

厂区进线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0.38/0.22kV。

3)配电系统及用电量

在沥青搅拌站设配电控制器,0.4kV采用单母线分段,通过配电柜放射式向各用电负荷供电。

全厂无功补偿采用集中补偿方式。

配电室主要设备选型为低压配电GCS系列成套开关柜。

建设项目年总用电量为128390kWh。

4)供配电线路

建设项目电缆采用YJV-0.6/1kV、VV-0.6/1kV全塑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采用KVV-500V铜芯电缆;模拟电流信号采用计算机屏蔽双绞线传输,均采用塑料绝缘铜芯电缆,以桥架敷设为主,局部穿钢管敷设。

5)控制方式及控制水平

搅拌站生产线采用机旁优先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由计算

机控制的每台设备在机旁均设有按钮盒或控制箱,并装有控制方式选择开关,设有集中、零位、机旁三种选择方式。

6)防雷保护及接地系统

厂区拌合站装设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0Ω,系统母线上装设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

配电室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4Ω。

2.8.2供排水

1)供水设施

建设项目用水水源由该养殖园供水管网接口接入厂区,用水包括生产和生活用水,预计年耗水量为97.92t。

2)排水设施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

雨水采用厂区道路排水,排至场外,生活污水由厂区内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2.8.3消防工程

沥青拌合站露天布置于厂区中央,周围设有环形通道。

厂区内设有消防水系统,从养殖园管网经DN150接厂区消防给水管网,干管直径为DN150,消防水压约0.3MPa。

环状管网沿道路设置DN100室外消火栓,共设4处。

配电室、办公室等作业场所配备手提式灭火器。

2.8.4供气工程

选用2台7.5kW空气压缩机,为厂区内气动设备提供动力,供气压力范围为0.6MPa~0.7MPa。

2.9人力资源配置

建设项目劳动定员18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5人,岗位作业人员10人。

工作制度为单班制,每班8h,年运行天数20d。

生产期主要集中在6-9

月份间断生产。

2.10管理机构

公司管理机构详见图2-5。

2.11安全投入

图2-5:

管理机构管理图

建设项目总投资5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3万元,安全专项投资估算28.65万元,安全专项投资估算分布见表2-3。

表2-3:

建设项目安全投入估算明细

序号

名称

估算(万元)

1

帷幔

0.35

2

避雷设施(含检测费)

4.0

3

防护栏杆

0.8

4

消防设施

4

5

施工安全措施费

3.5

6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费用

0.1

7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0.2

8

劳动防护用具

0.4

9

作业人员的培训体检费用

1.2

10

锅炉等级备案费用

0.8

11

压力表、安全阀校验费用

0.3

12

安全技术咨询费用(含安全评价)

7

13

其它(含安全技术咨询服务费用)

6

合计

28.65

16

3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规定,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