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10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

①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核心词: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确立: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2.主要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3.评价

(1)积极:

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

片面发展重工业;

忽视消费品生产;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

考点三 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苏共二十大、军备竞赛、苏联解体

1.三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带来了社会的混乱

经济继续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农业

(1)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

(2)开垦荒地

(3)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1)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2)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1)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工业

(1)扩大地方和企业生产自主权

(2)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积极

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收到一定的成效

经济持续下滑,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消极

(1)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2)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入停滞

(1)过程:

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质变。

③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2)原因:

①根本原因:

“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根深蒂固。

②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部原因:

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 ×

 )

点拨 违反经济规律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措施是余粮征集制。

( √ )

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 √ )

4.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

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

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5.“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这一模式在苏联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 ×

点拨 错在“一直发挥积极作用”。

6.1922年苏联成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建成。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 √ )

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 )

8.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 √ )

9.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重点发展集体农业。

( ×

点拨 不同之处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

10.斯大林体制最主要的缺陷是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 √ )

1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 √ )

12.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

而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

( ×

点拨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分别是农业和工业。

1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 √ )

14.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 ×

点拨 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16.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但在改革的前期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一定成效。

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突破了斯大林体制,但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各种矛盾激化,最终使苏联解体。

考向一 列宁追随“理想”与面对现实的两次社会主义建设实验

典例1 (2013·

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知识定位 新经济政策——新的内涵

关键点 读懂“投机倒把活动从政治经济学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来”的本质含义是承认农民商品贸易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涵一致。

辨析选项 可用排除法解题,农业集体化不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排除B项;

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美国不存在禁止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排除;

余粮征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A

巧用排除法扫除遮挡正确选项的浮云

排除法:

又称归谬法、筛选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做选择题的方法。

它以题干为条件,对备选项进行逐一筛选,排除那些自身表述错误的或者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错误选项,一般是用绝对的说法(如全部、所有、一直、完全等)来叙述、评价、概括、归纳,稍加鉴别就能将其排除。

运用排除法,有的题目一次筛选即可成功,有的需要几次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典例2 (2013·

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

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知识定位 新经济政策——土地政策变化——影响

辨析选项 准确判明材料立意、主旨是解题关键,“土地由禁止出租到允许出租”是材料有效信息,土地是否允许私有、买卖,个体经济是否承认合法、商品经济是否巩固了主导地位,均无法从材料中直接体现,由此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

强调 不要想当然盲目选择答案,立足材料信息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唯一决窍。

答案 C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

1.追随“理想”的实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

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①农业由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②工业由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业由取消贸易→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由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2)核心:

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

3.不同结果:

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政治经济危机;

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考向二 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建设模式探索

典例3 (2013·

全国卷Ⅱ高考)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

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知识定位 工业化建设的目的、特点——斯大林模式

调动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

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

答案 B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

(1)时间:

1925—1928—1936—1953年。

(2)主题:

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3)措施:

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权化。

(4)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⑤优先发展重工业。

⑥工业化资金受惠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

(5)结果:

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6)二战后对斯大林体制的调整

①主题:

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②措施:

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特点:

前者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

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失之偏激,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考向三 从现代化途径的多样性审视苏联工业化建设

典例4 (2013·

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知识定位 工业化模式——苏、英、中模式比较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

(1)问注意从苏维埃政权是新生的政权及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分析说明。

(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及具体措施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

第(3)问第一小问要说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第二小问注意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例说明。

第(4)问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与苏联的工业化比较,说明两者间的差异。

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

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

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

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

征收农业税;

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区分解答方式的答题术语

(1)指出、举出: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而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二者区别在范围上,前者范围相对小,后者相对宽泛些,但都应概括精炼的解答历史史实或者结论。

(2)说明、表明:

二者的含义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

”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的隐性要求。

押题1 (立意:

重要概念——计划经济)

2012年7月9日《苏联解体20年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最初形态。

”以下史实不能证明此立场的是(  )

A.取消商品贸易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解析 “国家资本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故选C。

押题2 (立意: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计划与市场)

2013年5月24日,法国《解放报》指出:

“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

”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

B.国家统一地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

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

答案 D

解析 “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无序性,列宁时代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一方面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市场、货币、经济规律,比较备选项,只有D项与题意一致。

押题3 (立意:

历史意识——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人文关怀)

2012年6月29日《从民心指数高扬到苏联政权垮台》指出:

“新经济政策采取了顺乎民意、尊重客观规律的措施,仅五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分别增产2倍、1倍以上。

”以下不能体现此政策顺乎民意的是(  )

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建设

C.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

D.实行五年计划方式规划发展方向

解析 五年计划方式是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式,与“新经济政策”主题不符,故选D。

押题4 (立意:

主干知识——斯大林体制的贡献)

2012年7月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

“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排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

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解析 轻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错误。

押题5 (立意: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史定位)

2013年3月30日,82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讲座中,认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俄共反思苏联解体》一文则认为“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

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有道理——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存在是根源

B.后者有道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C.二者皆有片面性——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D.两者皆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共党内反动势力破坏才是主因

解析 按辩证观点原理,内因起决定因素,而D项则是外部因素,故答案选D。

押题6 (立意:

主干——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

“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

”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

解析 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明显与史实不符,故选D。

押题7 (立意: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是研究历史的新趋势。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融创新的过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融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1)“……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的哪些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文思想?

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文明的创新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

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

答案 

(1)主张君主立宪,实行维新变法;

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

主张民主、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

(2)苏俄:

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

美国:

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新政,改变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一、选择题

题点1 列宁——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

1.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

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解析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协约国的外来干涉和国内的叛乱。

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苏俄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后来战争结束,该政策中许多超出战时需要限度的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遭到农民的抵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2.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总结道: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

”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

B.苏维埃政权受到国内外敌人的围攻

C.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存在科学性问题

D.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经验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时期对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和平建设时期继续使用该政策并不合适,并出现严重社会问题。

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结束后未能及时废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见其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经验。

3.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