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生平简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67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生平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韩愈生平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韩愈生平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韩愈生平简介.doc

《韩愈生平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生平简介.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韩愈生平简介.doc

韩愈生平简介

1、生平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

3岁丧父。

受兄韩会抚育。

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

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

后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

先登进士第。

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

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

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

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

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

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

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南山诗》、《秋怀诗》、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

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

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

他一生排斥佛教。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

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

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

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2、命名趣话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

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

”郑氏道:

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

“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

“愈字有何佳意?

”韩愈道“愈,超越也。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

”嫂嫂听后,拍手叫绝:

“好!

好!

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

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

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

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恃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

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

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

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

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

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

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

“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

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

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

”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

”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

“你真是个聪明人啊!

”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

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

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

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

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3、传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

(《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