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会考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72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语文会考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会考试卷.doc

《语文会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会考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会考试卷.doc

语文学科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③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第①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简洁、明了、准确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内涵。

B.本段中“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个词为并列关系,顺序可

以调换。

C.“运用脑髓”的意思指思考,需要啥要先拿定主意。

D.“放出眼光”指分辨好坏,认真挑选;“自己来拿”是说有目的地动手。

2.第②段中哪句强烈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无耻之人()

A.祖上的阴功

B.做了女婿换来的

C.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了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D.而这回接受一切,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3.对第②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对“送去主义”作深入批判

B.推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C.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拿来主义”的实质

D.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4.文段中划线词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C.“姨太太”供剥削阶级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D.“鸦片”有害无利的东西,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5.对②段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极因素。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a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b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填到文中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A.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伤心,又是喜欢

B.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C.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喜欢

D.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伤心

2、“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在《红楼梦》人物描写中极为精彩,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的出场是一种“宣告”:

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

老祖宗,我迟到了。

B.与大家的“敛声屏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得宠专权的特殊身份地位。

C.王熙凤觉得确实来晚了,真诚地向大家道歉,也见其性格开朗、平易近人。

D.写出了王熙凤的大胆泼辣,放诞无礼,也为后面刻画她的性格作铺垫。

3、“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可谓工笔细描,浓墨重彩,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盛装打扮,是为了表示她对远道而来的林黛玉的重视。

B.作者分别从服饰和容貌上进行描写,写出了王熙凤雍容华贵、姿容俏丽。

C.一身的服饰,珠光宝气,暗示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及其贪婪与俗气。

D.“丹凤眼”“柳叶眉”美丽的容貌下“三角眼”“吊梢眉”则隐藏着王熙凤刁钻、狡黠的性格特征。

4、“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此处语言描写的作用是:

()

A.称赞林黛玉的风姿B.阿谀讨好贾母

C.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D.前三项都有

5、对文中a、b两处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的戏谑之言,除了说明王熙凤的性格泼辣以外,更是为了缓和这种尴尬的气氛。

②贾母的一番话看似贬斥王熙凤,实际此语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宠爱。

③王熙凤对黛玉的安排体现出凤姐对寄人篱下的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④王熙凤对黛玉大献殷勤,实际上是她在贾母面前故意讨好,依此来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

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的出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D(A、B、C项均用作介词,D项用作连词,表承接。

)7.D(否定判断句)8.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

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成为疆界”。

)9.D(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1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15.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

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

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

说明情况

1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国无主,其能久乎

18、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0、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第II卷(书面表达题共80分)

三、填充下列诗文名句(共7句,任选且仅选5句,不选的题目用“ⅹ”划掉)(5分)

2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2.,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3.桑之未落,。

(《诗经·氓》)

24.,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5.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2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7.,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四.课外阅读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1题。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

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

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

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

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

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

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

这,就已足够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

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

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

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

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闽南日报》有删改)

28.阅读②一⑦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并说说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7分)

2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4分)

30.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4分)五.作文(60分)

 31.下面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一。

(一)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

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

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请把“生活因______更精彩”补充完整并以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两题均要求:

(1)自选角度,主题积极健康。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3)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4)若文中出现校名人名,请用“ⅹⅹ”代替。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C

二、(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A

B

D

B

B

D

第II卷(书面表达题共80分)

三、(5分)(每题1分,每小题错1字便不得分)

21.渺沧海之一粟。

22.千呼万唤始出来23.其叶沃若

24.无边落木萧萧下25.金石可镂。

26.烽火扬州路

27.落霞与孤鹜齐飞

四、(15分)

28、

(1)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

树冠高;躯干挺拔;

叶子稀拉;枝干不繁茂;

花朵硕大且红艳,花落后会长出椭圆形的葫果;

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写出4点即可,每点1分)

(2)不计较得失,不追求个性张扬,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

(写出3点,每点1分)

29、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特点。

(能从修辞或词语的运用的角度来欣赏,即可酌情给分。

30、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五、31.作文(60分)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56-60分)

审题准确,立意深刻,文理清晰

确切、流畅

完整、

严谨

以5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49-55分)

审题准确,

立意明确,文理清楚

确切、连贯

完整、

条理

清楚

以5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42-48分)

审题基本准确,中心基本明确,文理基本清楚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4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两项稍差一些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31--41分以下)

审题有偏差,中心不明确,文理不够清楚

不够通顺,语病较多

不够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以3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的,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30分以下

严重偏离题意

词不达意

结构混乱,条理不清

以30分为本类卷最高分: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②兼有上述两项情况的,酌情减分。

说明:

1、评卷宜从三类卷入手,以此为分界线,确定类别。

2、不足600字的,每少20字扣1分。

3、1个错别字扣1分,不重复扣分。

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