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73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样题.docx

山东省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样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10道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涂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细雨中,暮色里,柳树叶子开始簌簌的飘落,在风中翩翩起舞,把斑驳的石板路飘落成金黄的小河,把神秘的美感飘落进我的心田,兴奋了我小小的心灵。

我(小心翼翼/漫不经心)地捡起一片落叶,捧在手中,全神灌注地(欣赏/鉴赏)着: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弯的,①。

我在雨中(徘徊/彷徨),情不自禁地捡拾着一片又一片精灵般的落叶。

岁月如梭,二十年过去了,遥望故乡,我似乎又听到了遥远的西风以及②,又看见那只载着梦的小船,航行在我童稚的希望里。

1.文中划线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斑驳翩翩起舞B.神秘全神灌注

C.精灵情不自禁D.遥望岁月如梭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鉴赏彷徨B.小心翼翼欣赏徘徊

C.漫不经心欣赏彷徨D.漫不经心鉴赏徘徊

3.依次填写到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②西风里簌簌的落叶声

B.①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②落叶声在簌簌西风里

C.①像一把金灿灿的小刀②落叶声在簌簌西风里

D.①像一把金灿灿的小刀②西风里簌簌的落叶声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辆先进的综合性网络服务车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

B.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C.在社会现代化的名义下,农村教育的“空心化”和“被城市化”造成了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危机正在浮出水面。

D.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

二、(9分,每小题3分)(2013年1月会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园林营造的天地是世人的性灵所寄,乐意所归,它实际上是人达于宇宙境界的审美媒体。

造园家是将天地之无限生机和博大雄奇收摄于壶天勺地之中,并借其来领略天地宇宙的无限奥妙,抒发自己的审美情趣。

中国园林强调活泼的风致。

大化流衍,贵在生机,园林作为缩小了的微型宇宙,特别注重以一泉、一石、一隅等极有限的空间来表现天地的生生之韵。

像苏州留园的“活泼泼地”、北京颐和园的“观生意亭”,就袒露了中国园林家独特的审美追求。

中国园林艺术在追求生命力表现的同时,还强调提升性灵、愉悦性情。

像历代园林的命名就是一种体证。

诸如宋代司马光的“独乐园”、明代潘允端的“豫园”、张宝臣的“熙园”、清时苏州的“怡园”等,可谓数不胜数。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的《游园诗》云:

“托性本禽鱼,栖情闲物外。

萝径转连绵,松轩与杳霭。

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

”诗人与自然万物悠然心会,在游园之中发现了“真趣”,即自我与大自然的真实生命。

中国园林艺术还强调一种流动感。

园林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必然会受到静态空间的束缚,而重视流动方能静中显动,以在空间中体现时间,并在流动中展露生机。

中国绘画创造中常常以水作为画中生机之源,所谓“山不能动,以水缭绕之”,“山以水为血脉”。

一泓清泉绕山村,给画面带来了清新,也显示出游移飘动之态,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就借鉴了这种绘画艺术。

中国园林家也视水为造园之要事。

无水之园则不足成园,有水仅为止水也不足成园林之趣。

山与水相配,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径。

水道之达,理其山形”。

古人云:

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

园林之水有池、瀑、泉、涧、湖、潭等镶嵌于景点之中。

在山、水二者之间,山以静,水以动。

“山实水虚”,有了水,园林即有空茫迷幻的感觉;“山强水弱”,山势嶙刚崎岖,水体轻柔缱绻,阴阳相谐,造就出和谐的生命空间。

中国园林的营造者认为,山体往往有限,难尽自然山峦绵延之态;而有水环绕,则能伏脉龙蛇,势通万里,能使假山也产出真势。

因而,水可谓是中国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

中国园林中“水景”的命名,可以看出文人骚客对水的一份深情。

譬如流碧、清音、渊涵、碧漪、漱玉、凝玉等,强调水的清新洁净;濯缨、沧浪、太液、醒心等,注重荡涤灵府;回溪、转翠、净深、涵映、环玉等,崇尚水的回环往复。

中国园林艺术为造生机之境,大多引水导泉。

园林之水与人文景观融汇一体,营造出月夕澄波、雨后霞影、晨起清烟等诸般景观,并给整个园林带来生机和灵韵。

5.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艺术是微缩的自然景观,是空间造型艺术。

B.中国园林艺术强调活泼的风致,追求艺术生命力。

C.中国园林艺术关注动静结合,静中显动,突出动感。

D.中国园林艺术注重和谐,没有和谐,园林就不能称其为艺术。

6.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水对“园林营造”有重要作用的一项是

A.园林营造中无水则不成园林,而仅有止水,也难成园林之趣。

B.园林的池、瀑、泉、涧、湖、潭等,能显示灵性,体现生命的活力。

C.园林中各具特色的“水景”命名,透露出的是文人骚客对水的一份深情。

D.园林内的山体难尽绵延之态,有水环绕则伏脉龙蛇,山因水而生出真势。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三段中列举古人对园林命名的例子是为了强调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生命力。

B.中国园林艺术中,山势嶙刚崎岖,水体轻柔缱绻,山强水弱,刚柔相济,阴阳结合。

C.中国园林艺术借鉴了中国的绘画艺术,说明二者在艺术追求上是完全相通的。

D.把园林之水与人文景观融汇一体来营造园林景观,是今后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方向。

三、(9分,每小题3分)(2013年1月会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

其幼时,俊警异甚。

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

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

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

绍圣立局编元祐①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②执政意,通判广信军。

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

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

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③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

尝言:

“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

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伯伦《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

【注释】①绍圣、元祐:

均为宋哲宗年号。

②戾:

违反。

③陵轹(lì):

超过。

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使兼他官,谢不可谢:

感谢B.天下治乱之候也治:

安定太平

C.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迁:

晋升D.以党籍罢罢:

免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吾其还也

D.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格非幼年就机敏出众,他潜心研究经学,写《礼记说》几十万言,得中进士。

B.李格非写《洛阳名园记》,提出“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的观点。

C.有道士能准确预测人的祸福,致使百姓迷信他,李格非亲自把他捉来,并施以杖刑。

D.李格非认为写文章贵在诚心,不能随意,只有做到字字从肺肝出,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II卷(7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三个大题,共70分。

2.第II卷所有试题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答案不得分。

四、(16分)

1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

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吴书》)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史记·项羽本纪》)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5个小题,10分)

(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劝学》1)

(2)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

(《兰亭集序》3)

(3)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难》5)

(4)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2)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6)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地青未了朱以撒

①车在齐鲁大地上奔跑,让坐在车里的人看到了开阔和辽远。

又是一年农历的七八月了,这个充满强烈阳光的时段,成片成片的绿色植物,充分地享用着阳光给予的生长能量,拔节展叶,果实渐渐趋于硕大。

在我长居的地方,目光常被山岭阻隔,不能尽其目力。

而这里开阔辽远,目力延展无休,一直到远方幻化般地朦胧。

②青纱帐,这个只能属于北方原野上的优美的词,在孩童时我是无法体会的,估计我的语文老师也缺乏亲见,不能确切地描述青纱帐为何物,只是含糊地一笔带过。

很多年后,我远行,才把这个充满诗意的词和实物联系起来。

到农历七八月,青纱帐显示了它的厚实和绵密,无边的绿意,如波涛一样地起伏。

无数的虫豸伏于其中,跃动其上,趁着秋兴未浓,过一段天堂般的日子。

③我喜欢看到这种生长的状态。

此时土壤内充满热量,而植根于其中的各种植物也充分地吮吸着土壤中的营养,如果静夜中倾听,一定可以听到长大的声响。

生长之物多是以站姿出现的,以不停向上的高度来证明生长的力量,如果是同一批下种的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大体相近,同样的姿态,同样的色调,如果有一两株尤其高大者,那只能说是其中的精品。

面对青纱帐,更多的是欣赏它的姿态、色泽,尤其是风过,交错中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是最亲昵的絮语。

④我喜欢见到地面上那些高过人的植物,高粱、玉米、甘蔗,需要我略微抬头看它们。

在初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差别,没想到后来势不可挡,齐刷刷地上来了,当风有声,摇曳有致,是很好入画的。

开门见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清爽的事,很多希望就在这种色调上,驱散愁苦。

此时,田畴上没有一个农人的影子,前期的农作已经完成,现在净等它们成熟。

这些植物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走向,不是那种需要引导、让人不安的时段,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种趋势。

当然,这么下去,青纱帐就会转为黄纱帐了,就像一个在世事中成熟的中年人,内容厚重起来,外在也转为朴实。

⑤我们面对青纱帐时,迷恋着这种延伸的幅度,没有人探询一亩地能收多少。

⑥那些匍匐于地的红薯秧子,不能算是青纱帐的组成部分,傍地而走,难以站立。

谁也不清楚它们在地下的长势,外表来看永远是不动声色的,忽一日却见秧子越过了田埂,延伸到另一块地界上了。

它们的果实藏于泥土之中,在土层未刨开时,难有定论。

这一类植物对我来说带有一种谜语的性质,谜底有时让人惊喜,超出了猜谜人的意料;有时则让人失望,谜底与谜面相差太远。

而生长于上的高粱、玉米,果实则是敞开的,可视可抚,不存悬念。

⑦当田野又一次的平静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空空荡荡了。

这一茬的生长周期已经结束,下一茬的生长远未开始,这无疑是土地最为轻松的时刻。

表现这一时刻最成功的当推米勒,他笔下的《拾穗者》《晚祷的钟声》就展示了这种空旷中的安宁、寂寥和深远。

画面上人不多,三两个人,在土黄色的田野上,粗劣的服饰、粗糙的皮肤和质朴的土地浑然一体。

她们不是来欣赏田野的空旷的,而是来劳作的,试图从收获过的土地上再找寻一点果实。

像《晚祷的钟声》,表现的农耕生活似乎艰辛,又透露出亮色,背景广大,人却踏实自信。

远处的教堂钟楼上隐约传来了晚祷的钟声,这对年轻夫妇这么自然地扔下农具应和着钟声,相对而立,面对脚下的大地,在安宁中虔诚祈祷,感恩土地的生生不息。

每个人都会相信,在这么宁静的旷野,她们的祈祷能打动土地,能飞升而上,为神所知。

⑧我喜欢阅读这类与土地有关的艺术品,土地与土地相连,没有边界,每一棵植物都可以找到自己落脚的地方,毫无顾忌地汲取土地中的养分,日不私照,对于挺立的、爬伏的,热量充足。

⑨待到晚霞收起它最后一抹嫣红,再回家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4.文中有多处直接赞美“青纱帐”的句子,请找出一句并摘抄下来。

(3分)

15.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出一种,并结合原文简单分析。

(3分)

16.文章第⑦段写了米勒的《拾穗者》和《晚祷的钟声》,其作用是什么?

(4分)

17.本文题目是“大地青未了”,请简要分析其含意。

(4分)

六、(40分)

18.以“起点”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文样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全神贯注: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灌注:

多指液体的浇进、流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注入,如“这些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

贯注:

指精神、精力、感情等抽象事物集中,如“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

浇灌液体用灌注,集中精力用贯注。

  

2.B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鉴赏: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徘徊: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A句子连贯规则:

①陈述对象(主语)要一致②事理逻辑要一致③情调氛围要一致④前后照应要周全⑤时空转换要一致⑥句式结构一致⑦韵律节奏一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4.BA.成分残缺。

“担负着......任务”C.句式杂糅。

“造成了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危机”“使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危机正在浮出水面”杂糅。

D.搭配不当。

校正目标,提高质量。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

二、(9分,每小题3分)

5.D5-倒1无中生有

6.C7-1不符题干

7.BA.追求生命力(应为提升性灵愉悦性情)3-1C.说明二者在艺术追求上是完全相通的。

4-倒2.1太绝对D.8-1已然变未然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

三、(9分)

8.A谢:

谢绝

9.D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和“受”结合,共同表被动/介词,比C.代词,这,那/语气助词,表婉商语气D.代词,他,指道士/代词,他,指李蟠

10.C李格非亲自把他捉来原文:

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

第Ⅱ卷(共70分)

四、(16分)

11.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对一处得1分。

12.现在项庄拔出剑来表演剑舞,他的目的是(杀掉)沛公。

【评分标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

13.

(1)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2)茂林修竹/映带左右(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5)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评分标准】本题10分。

每空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五、(14分)

14.①到农历七八月,青纱帐显示了它的厚实和绵密,无边的绿意,如波涛一样地起伏。

②面对青纱帐,更多的是欣赏它的姿态、色泽,尤其是风过,交错中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是最亲昵的絮语。

③当风有声,摇曳有致,是很好入画的。

④开门见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清爽的事,很多希望就在这种色调上,驱散愁苦。

⑤这么下去,青纱帐就会转为黄纱帐了,就像一个在世事中成熟的中年人,内容厚重起来,外在也转为朴实。

⑥而生长于上的高粱、玉米,果实则是敞开的,可视可抚,不存悬念。

【评分标准】本题3分。

答出一处即可得满分;其他回答意思对即可。

15.示例:

拟人。

如用“走”“站立”“不动声色”等词语来写红薯秧子。

比喻。

把红薯秧子的果实比作“谜底”。

衬托。

以红薯秧子的低矮、果实难有定论衬托出青纱帐的高耸和果实敞开的特点。

【评分标准】本题3分。

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其他回答意思对即可。

16.①丰富作品内容。

②点明并升华主旨,突出表现了土地旺盛的生命力和人们对这生生不息的土地的无比热爱。

【评分标准】本题4分。

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7.①齐鲁大地满目青绿,开阔辽远。

②齐鲁大地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③“青”与“情”谐音,抒发了作者对广袤土地的敬重、喜爱和感恩之情。

【评分标准】本题4分。

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③的调整:

【调整一】③化用电影名称“人鬼情未了”,借助“青”与“情”的的谐音,抒发了作者对广袤土地的敬重、喜爱和感恩之情,用语灵动,涵义丰厚。

【调整二】

③化用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抒发了作者对广袤土地的敬重、喜爱和感恩之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六、(40分)

18.评分标准:

一类卷(40—34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二类卷(33—28分)符合题意,感情真实,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大体符合文体要求;语句通顺,偶有语病;书写较清楚,卷面较整洁。

三类卷(27—20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很清楚;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书写不工整。

四类卷(19分以下)文不对题,观点错误;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书写潦草。

其他说明:

1.不写题目或题目不当2分;2.字数不足700的,根据情况每少50字扣1分,此项最多扣3分;3.错别字每一处扣1分,重复出现不计;此项最多扣3分。

第11页共11页高二语文会考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