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192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整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清源镇学区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

清源镇学区

小学音乐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

组长:

王禄

成员:

叶成德王晓梅李平庆王晓霞顾金寿

梁大英叶鹏程武玲陆金华毛晓风

叶菊萍张华庆

备课要求:

1.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于本周五将教案下传各校。

2各校教导处将教案打印下发上课教师,学校教研组必须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后,经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审批后,方可进行课堂教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能从音乐中感受各种精神。

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唱好课本歌曲以外,能自学三首以上的儿童歌曲,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

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每堂课的设计新颖。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2、听评课方面:

努力吸取他人的长处,和同学科老师积极交流和沟通。

每周在积极准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至少听课一至二节,尽量克服困难,加强同学科的交流。

  

3、读书计划:

不断的在书中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涵养。

及时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整理到个人工作博客当中。

积极回复本学科其他老师的工作博客,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科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专业训练计划:

在工作的过程中忽略了专业的训练,在本学期自己尽量多抽取时间练琴、练声,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明显的进步。

  

5、活动的组织:

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一个锻炼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活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养兴趣、发挥特长。

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第一课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

2

第三课时

第二课难忘的歌

第一课时

2

3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2

4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2

5

第三课《童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

6

第三课时第四课时

2

7

第五课时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2

8

第二课时

2

9

复习

2

10

期中考试

2

11

第五课《兽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2

12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2

13

第三课时

第七课动画城

第一课时

2

14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2

15

第四课时

第八课小音乐家

第一课时

2

16

第二课时

第九课《静静的》

第一课时

2

17

第二课时

第十课:

飞呀飞

第一课时

2

18

第二课时

第十一课跳起舞

2

19

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2

第一单元

教学

内容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

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课时

安排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

教学

教学

难点

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

教具

准备

教学方法: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

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

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

“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

(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

(学生回答:

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

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

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

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

a、春天在哪里呀?

(学生回答: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10、教师导入:

“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

(唱歌、跳舞、郊游……)14、分组活动听《滴哩滴哩》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

三、课堂小结:

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教学

反思

 

第二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内容:

表演《小树快长高》、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树快长高》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

”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休止一拍,“”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三、课堂小结

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教学

反思

 

 

第三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郊游》、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表演《郊游》

1.完整地聆听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达到轻松地学会歌曲。

2.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

为什么去效游?

心情是怎样的?

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二、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

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确定节奏型,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

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

教学

反思

 

第二单元

教学

内容

难忘的歌

教学

目的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课时

安排

五课时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

难点

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师:

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员不但机智、勇敢,而且他们乐观坚定,他们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听!

他们又在开始歌唱了!

1、媒体播放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学生聆听歌曲。

师:

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跟随音乐一起律动,深入体验感受音乐。

师:

同学们,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呀?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吗?

为了纪念这些发生在儿童团员们身上的难忘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

你知道哪些?

生:

自由回答。

师:

共产儿童团员们人小志气大,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个个都是红色的小英豪。

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吧!

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来表演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境。

三、编创与活动通过创编表演再一次深入体会儿童团员们的生活(站岗、入哨、上学、唱歌、与敌人斗争等)。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

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

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四、课堂小结:

师:

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身边的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

反思

 

 

第二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

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儿童团放哨歌》声中进入教室。

二、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师:

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

(红星,五角星)

师: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它?

你能讲述一个红星的故事吗?

生:

(回答问题,讲述)[形象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师生互动。

](介绍历史背景)师:

今天请大家看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

(播放《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边播放,边讲述历史背景)。

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影片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及了解历史的兴趣。

](初步产生情感体验)

师:

影片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

你能说出影片中歌曲的名字吗?

生:

(答)

师: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

(激动等)

师:

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

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

师:

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

愿意师:

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两条节奏。

)(学生动作:

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2、学唱歌曲师:

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

(CAI播放歌曲)

a、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

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c、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三、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身边的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

反思

 

第三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儿童团放哨歌》声中进入教室。

二、编创与活动学会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

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三、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

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

生: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CAI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

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

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

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师:

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课堂小结

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

教学

反思

 

 

第四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卖报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

课件和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卖报歌》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

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

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三、编创与活动

听辨音高的练习:

1、教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

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

并模唱出来。

2、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四、课堂小结

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

教学

反思

 

第五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卖报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卖报歌》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

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1、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

提示:

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提示:

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3、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

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听辨音高的练习:

1、教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

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

并模唱出来。

2、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四、课堂小结

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身边的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

反思

 

第三单元

教学

内容

《童趣》

教学

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

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课时

安排

三课时

教学

重点

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

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

教具

准备

钢琴,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聆听《玩具交响曲》、聆听《出发》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

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导入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导入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

[出示《出发》图文]

2初听音乐提示:

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

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

教学

反思

 

 

第二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目的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师:

“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

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

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

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

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

教学

反思

 

 

第三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

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故事导入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

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

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

“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

”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二、学唱歌曲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听。

(放课件VCD)(边听边带着学生摇摇身体,摆摆头,感受音乐的美感。

)同学们一定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吧!

(生:

是)那就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