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119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doc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

课程代码:

3001020102

课程类型:

全校公共必修课

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授课对象:

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

编写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订时间:

2016年6月

前言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贵州大学思想政策理论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根据《贵州大学本科课程建设标准》(讨论稿),特制订《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标准》详案。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概述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特点 -5-

三、课程理念 -6-

四、学时与考核 -6-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建设思路 -7-

一、课程目标 -7-

1.知识目标  -7-

2.能力目标  -7-

3.素质目标  -8-

二、课程建设思路 -8-

第三部分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9-

一、课程负责人 -9-

二、教师选拔 -9-

三、团队结构 -9-

四、师资培养 -10-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建设标准 -11-

一、教学大纲 -11-

二、课程内容 -12-

1.教材建设 -12-

2.教学内容设计 -12-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3-

四、实践教学 -13-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建设标准 -14-

一、教学组织 -14-

二、课堂教学 -15-

三、课时分配 -15-

四、成绩考核 -16-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17-

一、教材选择 -17-

二、参考资料 -17-

三、教学条件 -17-

第七部分教学研究与改革 -18-

第八部分教学评介 -19-

一、学生评价 -19-

二、同行评价 -19-

三、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情况 -19-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教育部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和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社会视野,把握时代发展脉动,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形成坚定的爱国立场、社会负责与较强的社会分析能力及适应能力。

二、课程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它四门课程关系密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等课程为本课程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原则与政治导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为本课程直接提供历史和现实的素材。

本课程还和其它学科有密切联系,它以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才学、美学、历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立足于正确地认识世界与社会,具有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统一、系统性与多学科融合性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三、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将国家的意识形态传播意志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目标相结合,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社会,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客观地看待社会,积极地认识自我,树立热爱世界、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的济世情怀,提高学生理性的社会认识能力、勇敢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学时与考核

根据贵州大学第三学期的学制特点,本课程设计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8学时,实践教学为24学时;考核评价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建设思路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基本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四个全面”的核心战略,增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将中国梦与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并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思想素质。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标 

 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从而提升对形势的正确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社会素质与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二、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相结合,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生与生的合作、学校与社会对话、人生与国家相联的课程文化,体现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强调课程的民主性。

课程本身就是对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当作是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

没有一支思想素质、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教材、教案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标准:

一、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形势与政策》课、100个以上学时的教学经验;发表《形执与政策》教改论文不少于2篇;主持或参加省教育厅级别的《形势与政策》课题至少1项;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科学地组织课程建设工作。

二、教师选拔

主讲教师必须具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教师在思想上要与国家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教学要有热情;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在教学素养上,有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课程学习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与学生沟通,正面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三、团队结构

根据贵州大学每年级本科学生人数达7000人计,《形势与政策》课要专职教师不少于10人,其中教授不少于4人,副教授不少于5人,讲师不能多于2人;博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不能少低于40%。

教师队伍在年龄上要做到老、中、轻三结合;从业教师尽量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有社会实践背景的教师不能少于50%。

四、师资培养

团师建设重在培养。

重在培养团队教师的责任感与团结协作精神;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

一是要集体备课,加强教学传帮带。

教学团队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教研,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学习。

每年要安排至少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每年一度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每年团队成员要至少有30%参加兄弟院校同类课程的学术调研与考察;三是要鼓励教师热爱教研。

每人每年至少发表1篇与《形势与政策》相关的教学改革论文或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1项;对于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或CSSCI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相关教研专著的教师,要分别给予1000元、3000元、5000元的奖励。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建设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讲授近些来国内外的形势与国家相应的政策。

其中教育部每年两度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是教学的总内容与总依据。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

但国家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与形势下,基本上具有稳定性,许多主题基本上在内容上在两三年内相对固定。

为了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标准即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进行标准化建设。

 一、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大板块:

政治形势与政策、经济形势与政策、外交形势与政策、社会文化形势与相关政策。

教学大纲主要依此四大板块来建构。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每年要在六月份之前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与国内外的热点事件、热点问题对教学大纲的年度修订。

教案要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想的;要充分将前沿性理论与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案纳入大纲设计思路中来,强调对学生社会综合素质、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学大纲要体现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形势的热点性、政策的及时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二、课程内容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符合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并及时有效地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有相对体系化的教纲外,还有要相对成熟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并且要注意避免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内容互相重复。

1.教材建设

2015年6月,贵州大学在校党委书记姚小泉的领导下主编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主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编写了第一本《形势与政策》教材。

该教案共分九章: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

(二)依法治国与依宪执政、(三)我国的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战略、(五)反腐倡廉的形势与政策、(六)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重要财富与优势、(七)宗教及我国的宗教政策、(八)生态环境形势与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九)加强文化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等。

第六章与第七章为任选章节。

只需上八章内容即可。

为了立足国内外现实与发展形势,紧跟党和国家政策,教材要做每两年更新一次。

2.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之外,还包括其它相关的材料,尤其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师在按教材授课时,一定要将当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纳入对应的章节来讲。

统一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料。

在开课前,教学团队要统一备课,形成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大纲、教案与讲义,并统一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为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本课程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或案例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上,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注重师生互动与丰富的多媒体资料的展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将知识传授转变成能力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探索科学的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强调讨论法、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多利用最新的新闻材料、最新的音像资料等,制作PPT课件或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四、实践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主要内容,占四分之一的学时(含小论文写作),也是本课程的物色与亮点。

实践教学在目标上要尽可能能满足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分析社会问题、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在内容上既要有校内实践,更要有社会实践。

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内容规划

校内实践

必修

英模(劳模)报告、成功人士报告、优秀学生事迹报告、学生专题研讨、主题辩论、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观看教学资料片等

选修

专题调查、校园勤工助学、党团学习、社团活动等

社会实践

必修

 

参观访问、社会调研、假期“三下乡”、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建设标准

《形势与政策》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的前两周;每周2次课,每次2学时。

每章1学时。

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的后两周,由学生分组自由组织开展。

一、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工作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学习与对外交流的组织与听课检查活动的组织。

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与教学有关的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有统一保证教学安排及保证计划执行的措施;有听课检查等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组织主要分教师组织与学生组织。

教师组织包括四类:

一是要组建由本课程教师组成的教研室,任命教研室主任1名,所有主讲教师皆是教研室成员;二是组建至少一个常规性的教学科研小组,小组成员为本课程教研室的主要成员组成,由教研室主任任小组组长;三是本课程教研室还要每年至少组织教师参加3人次的实践考察、兄弟院校学习、业务水平培训等教研活动;四是本课程教研室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听课检查与教学评估。

检查小组由教研室组长带队,成员不少于3人,且皆是有2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

学生组织分两类,即课程教学组织与实践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组织。

指课堂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与学生干部对学生的组织。

理论教学目前采取大班授课形式,即可以由三个以下自然班组成不多于120人的大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由各自然班的班长及班委组织大家根据教务处制订的课表,按时上课。

实践教学组织。

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团委、学生委的组织下实施。

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学院校园网络要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

相关经费由学校、学院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共同拨付。

各承担50%。

二、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制订统一的教案,并且根据新形势与新政策进行年度的修订与补充;所有教师都要根据《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案》(修订版)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师必须布置课前的预习作业与课后的复习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课后教师要根据教案要求,填写教学总结与反馈表,及时改进教学;教学方法科学,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概念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清楚。

三、课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小计

第一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

1学时

校内实践8学时

第六、七章为二选一,14

第二章

依法治国与依宪执政

1学时

第三章

我国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

1学时

第四章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外交战略

1学时

第五章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政策

1学时

第六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重要财富与优势

1学时

第七章

宗教及我国的宗教政策

1学时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形势与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学时

校外实践16学时

18

第九章

加强文化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

1学时

合计

8学时

24学时

32学时

四、成绩考核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及学生利用这些政策来客观认识社会、理性分析社会,提出其社会实践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放在注重学生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及实践性论文的写作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

(一)考核形式:

实行考查制,由学生根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选题,写一篇2000--3000字之间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二)成绩评定:

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期末总成绩由四个部分组成:

学生平时成绩为占4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生社会实践成绩占20%(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表现、作业、成果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小论文或调研报告成绩占40%。

但如果学生累计3次旷课或无实践成绩,总成绩为0分。

不及格不能补考,需要第二年重修。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一、教材选择

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姚小泉主编:

《形势与政策》,贵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

要对此教材每两年进行一次更新与修订。

二、参考资料

1.有关中央重要的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2.《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3.《时事》VCD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4.报刊类: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瞭望》等;

5.网站类:

人民网、新华网等。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相关电影或纪录片、报纸、杂志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社会。

第七部分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研究与改革,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必要环节。

设立教研与教改工作任务。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应每五年有1项省部级教研项目或出一部相关专著;每三年要发表5篇CSSCI期刊论文;每年要发表普通论文5篇;每年项目资金不小于2万元;教改经费不少于3万元。

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研工作。

贵州大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每年提供3万元的课题支助,鼓励主讲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另外对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形势与政策》教研类课题的教师,给予配套50%的科研支助;对于获得国家级教研项目的,要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奖励;对于发表《形势与政策》课题教研教改相关论文的教师(无论是否挂有课题),皆给予资金奖励:

发表在一般学术期刊(含会议论文集)上的论文,奖500元;对于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或CSSCI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相关教研专著的教师,分别给予1000元、3000元和5000元的奖励。

以上奖励可以与学院或学校的奖励重叠。

第八部分教学评介

教学评介为分学生评介、同行评介与学生素质能力提升情况三项。

一、学生评价

每学年由学校对所有主讲教师经过一轮的学生评价,学生总体满意率90%以上的教师要占60%以上。

二、同行评价

接受专家和同行教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优良。

这可以通过同行互相考察与学习时,相互评介。

与三家兄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建立互学互评合作。

每年进行一度的互评活动。

对于互评中提出的建议要在一个月内提出改革方案。

方案提出人由本课程教研室主任担任。

三、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情况

学生思想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最好证明。

这主要反映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为积极、抬头率更高、讨论参与度更高;课后作业更为认真、准确率更高;实践课更立足当地实践与社会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小论文的写作能力皆有明显提升。

这也需要教学互相听课与考查学生的作业与作文来评定。

根据评定结果,对教学效果明显上升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荣誉与奖励。

编写单位: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盖章)

编制日期:

2016年11月8日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