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198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甲在大西洋,乙在太平洋;

甲在南温带,乙在热带,故选B。

故答案为:

(1)D;

(2)A;

(3)B。

【点评】

(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七大洲的位置及轮廓辨析,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2)该小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别,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结合方向判读技巧以及所给图示综合分析。

(3)该题考查地图的基础判读,包括经线特点、大洋位置及温度带划分等内容,有一定难度,需从多个角度解答。

2.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

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阿尔卑斯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

【点评】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

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据图2EHT(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西班牙语、日语 

英语、汉语 

英语、西班牙语 

汉语、英语

(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

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ef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位于欧洲大陆上

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选项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

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

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

d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选D。

(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4.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北美洲、亚洲、欧洲

非洲、亚洲、北美洲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1)A

(2)C

(1)根据陆地轮廓可以识别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①②③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选项A正确。

(2)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显示北极熊无家可归,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融化,生态环境恶化。

选项C正确。

(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5.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

读“欧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中海( 

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主要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北部沿岸均为发达国家 

受板块运动影响面积在缩小

(2)近年来,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推测A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货物可能有( 

汽车、葡萄酒、化妆品 

石油、瓷器、稻米

普通服装、家电、铁矿石 

纺织品、药品、煤炭

【答案】

(1)D

(2)A

(1)由图可知,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

北部沿岸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受板块挤压碰撞的影响,海域范围在不断缩小,故选D。

(2)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国是欧洲发达国家-法国,该是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最可能是汽车、葡萄酒、化妆品等工业制成品,故选A。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之间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

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2)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子、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钢铁、汽车和建筑业为三大工业支柱。

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

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钢铁、纺织业居世界第六位。

6.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形容海陆面积比例,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D

【答案】D

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

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D。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埃及位置和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临红海

B.位于尼罗河下游

C.跨非、亚两大洲

D.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2)图中运河沟通了(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3)由图可推知,埃及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 

A.湿热

B.干旱

C.高寒

D.暖湿

(1)从图中可知,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

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跨非、亚两大洲;

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该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A、B、C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

(2)图中的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同时,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A。

(3)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干旱。

B。

【点评】

(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埃及的首都是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并向内陆地区延伸,如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就是典型代表。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

8.(昆明)如图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太平洋位于北美洲东部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寒带

亚非分界为苏伊士运河 

南极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太平洋位于北美洲西部,A错误;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错误;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C正确;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D错误。

故选: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A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

《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0.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亚洲、非洲、欧洲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北美洲、欧洲、亚洲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3)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大陆漂移假说 

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2)B

(3)A

(1)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乘轮船从②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

(3)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B;

(3)A;

(1)考查大洲轮廓图,非洲轮廓图和南美洲轮廓图具有相似性,学生要注意区分,非洲有一个大的岛屿,南美洲没有。

(2)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位置,因为大西洋两岸是非洲和南美洲,所以从非洲去南美洲的巴西经过大西洋最短。

(3)考查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从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地层,古生物化石以及动植物的相似性来证实了两个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11.根据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西南92千米处北京时间2018年2月26日1时44分发生7.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人们不当的生产活动

B.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

C.地处板块交接处,地壳活动活跃

D.过度采矿,滥砍滥伐 

(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

B.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

C.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

D.如果在室外则应在空旷的地方蹲下 

【答案】

(1)C

(1)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在板块内部较稳定。

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

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和室外在空旷的地方蹲下都是有效减少伤亡的可行措施。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2)地震时不要惊慌,冷静面对。

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

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

12.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

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3.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经度0°

北纬38°

下图为陆半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陆半球的中心是图中的( 

甲 

乙 

丙 

(2)在陆半球图上( 

七大洲都有分布 

能看到地球上的五带

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3)图中( 

①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②亚欧大陆所跨经度不到180°

③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

④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2)C

(1)由图可知,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经度0°

,说明陆地的中心是位于图中甲地,故答案为:

(2)在陆半球的图上,没有南极洲和大洋洲的分布;

看不到地球上的南寒带;

可以看出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答案为:

C。

(3)由图可以看出,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亚欧大陆所跨经度超过了180°

北冰洋被亚欧北美三大洲包围;

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故答案为:

(1)我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作大陆,地球表面共分为六块大陆,即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大洋洲大陆。

其中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的大陆。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

(2)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部分。

(3)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热带、温带、寒带;

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温带和寒带;

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属于热带、温带;

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跨热带、温带;

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跨热带、温带、寒带;

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跨热带、温带、寒带;

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属于寒带。

14.瑞士的Toblerone巧克力设计灵感来自阿尔卑斯角峰,以其新颖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是很多“吃货们”的最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角峰的形成是哪种大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 

流水 

冰川 

风力 

海浪

(2)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Toblerone巧克力生产厂家所需要的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 

南美洲

(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丘陵、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个湖泊等;

多瑙河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B符合题意。

(2)题中欧洲和北美洲没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少,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合种植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10°

以内较狭窄地带;

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

故D符合题意。

(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

本区冰川作用显著,受冰川侵蚀作用海岸线十分曲折。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貌。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2)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