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09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E1,E2,SubstitutionVsElimination

7.醇、醚:

醇、硫醇、醚、环氧

8.烯、炔的加成反应:

构对比;

亲电、自由基、亲核加成

9.烯、炔:

氧化、还原、聚合反应

10.醛、酮:

羰基、亲核加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氧化、还原、wittig反应

11.羧酸、羧酸衍生物、胺:

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卡宾

12.缩合反应:

烯醇、烷基化反应、与羰基反应

13.共轭、芳香性:

共轭体系、分子轨道理论、芳香性

14.共振、芳环的取代反应:

共振论、芳环亲电取代、芳环亲核取代

15.周环反应:

前线轨道、经典周环反应机理举例

16.重排反应:

经典重排反应机理举例

17.有机波谱分析:

IR、MS、NMR在有机产物和中间体结构表征中的综合应用。

重点是NMR。

无机元素和结构

1.元素化学:

常见主族元素和第一过渡周期元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等

2.晶体结构:

晶体、晶胞、晶系、等径圆球密堆积、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3.配合物结构:

pei合物基本概念,配合物立体化学,晶体场理论,配位反应

 

2020年河北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密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3分,共30分)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国内也不断上调成品油价格。

为了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目前国内和国际汽车行业中,正在大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

A推广以酒精和汽油混合而成的燃料B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

C使用以氢气为能源的汽车D用太阳能汽车代替现有汽车

.法国化学家伊夫·

肖万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发现了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形象地描述为交换舞伴:

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是金属卡宾(如CH2=M),金属卡宾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

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

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

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AC6H5CH2CH=MBCH2=CH2

CC6H5CH2CH2C6H5DC6H5CH2CH=CHCH2C6H5

.下列温室气体中,和CO2一样,既是非极性分子,所有的原子又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N2OBCF2=CF2CCCl2F2DSF6

.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0O2,其可能有的芳香酸的异构体有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ADNA分子BNH3·

H2O分子中的NH3与H2O之间

C丙酮和氯仿的混合液D可燃冰CH4·

nH2O中的CH4与H2O之间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有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⑦用碘酒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A3个B4个C5个D6个

.组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由此可以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和氨基酸个数依次为(假定肽链之间无化学键连接)

A3和44B3和51C2和44D2和51

.在一定条件下,把amolX、bmolY混合,发生反应:

X(g)+3Y(g)

2Z(g)达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是40﹪。

则a︰b的范围是

A1/5<a/b<2B1/4<a/b<3/2C1/3<a/b<1D1/6<a/b<4/3

.将xmolO2、ymolCH4、zmolNa2O2投入一密闭容器中,在150℃条件下以电火花不断引发反应。

当容器内的压强为零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x+z)=3yBx︰y︰z=2︰1︰6Cx︰y︰z=1︰2︰4D2x+z=4y

.向200mL0.1mol/L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使Fe2+恰好完全沉淀,小心加热此混合物,直到水分蒸干,然后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为

A4.36gB5.54gC4.84gD5.00g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正确答案,各4分,共40分。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BClO-+H2O

HClO+OH-是酸碱反应

C2Na+2H2O=2NaOH+H2↑是酸碱反应

D碱性强弱顺序:

C2H5O->OH->C6H5O-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是高温超导物质研究的热点。

某过渡元素A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叫金红石,其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右图。

则下面有关金红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它的化学式为AO2D它的化学式为A3O2

.未知元素M、N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M,它们可形成常见化合物MN2,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M、N可能在同一周期BM在N的下一周期

CM肯定是金属元素DN可能在第三周期的VIA族或VIIA族

.为了使宇航员在神舟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了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有关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

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氧气时,需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不相同

D与CO2、H2O反应耗Na2O2的质量相同时,转移电子数相同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

△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molSO2(g)和1molO2(g)所具有的内能大于2molSO3(g)所具有的内能

B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如将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被氧化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2++2NO3-+2NO2↑+2H2O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C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水:

2Fe2++Cl2=2Fe3++2Cl-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

AB32-、A2B42-

BE的氢化物的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C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D这5种元素形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多于5种

班级:

姓名:

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L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Rn

[222]

Fr

[223]

Ra

[226]

Ac-La

Rf

Db

Sg

Bh

Hs

Mt

Ds

一、二、选择题(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密闭容器中,有反应:

A2+B2

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

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已知NaHSO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后加热煮沸能产生CO2气体。

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两溶液中各粒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R表示S或C)

Ac(Na+)>c(HRO3-)>c(H+)>c(RO32-)>c(OH-)

Bc(Na+)+c(H+)=c(HRO3-)+c(RO32-)+c(OH-)

Cc(H+)+c(H2RO3)=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9分)校办厂漂白车间需22.4L(标准状况)SO2。

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

ZnSO4+SO2↑+2H2O计算后,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ρ=1.84g/cm3)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即将收集所得气体如数送至车间,不料经质检科检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气体随即被退回。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填分子式)。

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退回气体(X)取样进行认真探究(遇有气体吸收过程,视为全吸收)。

①组装好仪器后,盛放药品前,必要的一个操作是。

②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③可证实气体X中混有较多量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3)对上述装置略加改进,可粗略测定X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

改进时可选用的下列仪器为(填代号)。

A导管B水槽C广口瓶D容量瓶E量筒F单孔塞G双孔塞

.(9分)某学生做了如下一个实验:

取0.1mol/LFe3+试液2滴,加入过量的8mol/L浓度的NaOH溶液,离心分离,取离心液酸化,滴加K4[Fe(CN)6]溶液(已知:

FeCl2与K3Fe(CN)6、FeCl3与K4Fe(CN)6都生成兰色晶体——铁蓝:

KFeFe(CN)6)。

(1)滴加K4[Fe(CN)6]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从本实验中可得到有关铁化合物的什么新性质?

(3)写出上述反应方程式;

(4)对离心液酸化应选何种酸(盐酸、硫酸、硝酸)?

为什么?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11分)已知A、B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J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X为无色液体。

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

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1)写出化学式:

ABJ。

(2)反应③中每生成1molF,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反应②;

⑤。

(5)反应①中,每1.00gC与足量的F作用,恢复到25℃放出55.6kJ热量,写出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

.(8分)根据右图水被电解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TiO2除做电极外,还有什么作用?

(2)说明该装置中能量转化形式;

(3)用1个理科名词描述右图转化过程;

(4)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5)判断2个槽内pH变化情况;

(6)标出电阻R上的电流方向。

五、(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3分)

.(12分)在一定条件下,醇和醛能发生如下的加成反应:

R-OH+R’-

-H→R’-

-OR(产物统称半缩醛)

(1)已知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以链状分子和六元环半缩醛分子两种同分异构体形式平衡共存,相互转化。

请写出葡萄糖环状分子的结构简式;

(2)聚乙烯醇(C2H4O)n与甲醛反应可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维尼纶(C5H8O2)n。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②实际生产中可用A和B加成反应生成C(C4H6O2),C通过2步反应得到聚乙烯醇。

写出A、B、C的化学式;

C的名称;

后2步反应类型。

(3)醛与过量醇反应可进一步得到缩醛(R’CH(OR)2),产物又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得到醛。

缩醛在有机物分类中属于哪类物质?

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11分)已知:

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A跟氯气反应,在铁粉存在下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时能得到两种有机产物,而在光照下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时,只能得到一种有机产物;

A跟NaHCO3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A在NaOH存在下水解后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会立即生成白色沉淀。

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D和F;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C:

D:

F:

(2)指出下列变化的反应类型:

①A→B:

②C→D:

③C→E:

六、(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1分)如图所示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00mol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B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9/10。

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

(1)①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g,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L?

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②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mol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B处。

则a值必小于0.0100,其理由是。

(2)若改变干燥管中的Na2O2质量,可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CO2的量,使活塞发生从B到C,又从C到B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

.(9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广谱消毒剂,是抗“非典”中一种重要消毒剂,可用过氧化氢与乙酸反应制取,调节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浓度可得到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如下:

准确称取0.5027g过氧乙酸试样(含有杂质H2O2),置于预先盛有40mLH2O、5mL3mol/LH2SO4溶液和2~3滴1mol/LMnSO4溶液并已冷却至5℃的碘量瓶中,摇匀,用0.02366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Ⅰ)至溶液呈浅粉色(30s不退色),消耗了12.49mL;

随即加入10mL20%KI溶液(反应Ⅱ)和2~3滴(NH4)2MoO4溶液(起催化作用并减轻溶液的颜色),轻轻摇匀,加塞,在暗处放置5~10min,用0.1018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Na2S2O3=2NaI+Na2S4O6),接近终点时加入3mL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保持30s不重新显色,为终点,消耗了Na2S2O323.61mL。

(1)写出与测定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Ⅰ和Ⅱ。

(2)计算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要求3位有效数字)。

(3)滴定过程中KMnO4滴定有什么作用?

(4)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受热分解。

写出热分解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06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