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223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2,0,2},N={x|x2=x},则M∩N=(  )

A.{﹣1,0,1} B.{0,1} C.{1} D.{0}

2.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

A.2﹣3i B.﹣2﹣3i C.﹣2+3i D.2+3i

3.已知,sin,则tan()=(  )

A. B. C. D.

4.甲乙两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俯视图不同,如图所示,记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则(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V甲、V乙大小不能确定

5.已知O是坐标原点,若点M(x,y)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则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是(  )

A.0 B.1 C.3 D.4

6.设m、n为空间的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空间的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m∥β,则α∥β;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α,n∥α,则m∥n;

④若m⊥α,n⊥α,则m∥n.

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阅读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31,则①处应填的表达式为(  )

A.i≤3 B.i≤4 C.i≤5 D.i≤6

8.设x,y∈R,则“x,y≥1”是“x2+y2≥2”的(  )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充分不必要条件

9.在[﹣3,4]上随机取一个实数m,能使函数f(x)=x2+mx+1在R上有零点的概率为(  )

A. B. C. D.

10.若点A(a,b)在第一象限且在x+2y=4上移动,则log2a+log2b(  )

A.最大值为2 B.最小值为1

C.最大值为1 D.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11.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3)f′(x)≤0,则必有(  )

A.f(0)+f(6)≤2f(3) B.f(0)+f(6)<2f(3) C.f(0)+f(6)≥2f(3) D.f(0)+f(6)>2f(3)

12.已知双曲线与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P,若函数y=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过双曲线左焦点F(﹣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答.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若()∥(),则λ=      .

14.已知不等式,照此规律,总结出第n(n∈N*)个不等式为      .

15.在△ABC中内角A、B、C所对边分别是a、b、c,若a=﹣ccos(A+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0)在圆C:

(x﹣m)2+(y﹣2)2=40内,动直线AB过点P且交圆C于A、B两点,若△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7.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5=﹣3,S10=﹣40.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4,8,…,2n,…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18.在某校科普知识竞赛前的模拟测试中,得到甲、乙两名学生的6次模拟测试成绩(百分制)的茎叶图;

(Ⅰ)若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1人参加该知识竞赛,你会选哪位?

请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Ⅱ)若从甲的6次模拟测试成绩中随机选择2个,求选出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超过87分的概率.

19.如图,在底面为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已知AD∥BC,∠ASC=60°,AD=DC=,SA=SC=SD=2.

(Ⅰ)求证:

AC⊥SD;

(Ⅱ)求三棱锥B﹣SAD的体积.

20.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且椭圆C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已知过点T(0,2)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在x轴上存在一点E,使∠AEB=90°,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21.已知函数f(x)=2lnx﹣(x﹣1)2﹣2k(x﹣1).

(Ⅰ)当k=1时,求f(x)的单调区间及极值;

(Ⅱ)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使得存在x0>1,当x∈(1,x0)时,恒有f(x)>0.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22.如图所示,圆O的两弦AB和CD交于点E,作EF∥CB,并且交AD的延长线于点F,FG切圆O于点G.

(Ⅰ)求证:

△DEF∽△EFA;

(Ⅱ)如果FG=1,求EF的长.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6永州模拟)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0≤α<π),射线θ=φ,θ=φ+,θ=φ﹣与曲线C1交于(不包括极点O)三点A、B、C.

(I)求证:

|OB|+|OC|=|OA|;

(Ⅱ)当φ=时,B,C两点在曲线C2上,求m与α的值.

 

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24.=|x﹣1|﹣2|x+1|的最大值为m.

(Ⅰ)求m;

(Ⅱ)若a,b,c∈(0,+∞),a2+2b2+c2=m,求ab+bc的最大值.

 

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2,0,2},N={x|x2=x},则M∩N=(  )

A.{﹣1,0,1} B.{0,1} C.{1} D.{0}

【分析】求出集合N,然后求解交集即可.

【解答】解:

集合M={﹣2,0,2},N={x|x2=x}={0,1},则M∩N={0}.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2.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

A.2﹣3i B.﹣2﹣3i C.﹣2+3i D.2+3i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

复数Z====2+3i.

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2﹣3i.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

 

3.已知,sin,则tan()=(  )

A. B. C. D.

【分析】求出余弦函数值,利用两角和的正切求解即可.

【解答】解:

,sin,可得cosα=,tanα=

tan()===.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函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4.甲乙两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俯视图不同,如图所示,记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则(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V甲、V乙大小不能确定

【分析】甲几何体为四棱锥,乙几何体为甲几何体切去一个三棱锥后剩下的三棱锥.

【解答】解:

由三视图可知甲几何体为四棱锥S﹣ABCD,乙几何体为三棱锥S﹣BCD.其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平面ABCD,SA=AD=1,

∴甲几何体的体积大于以几何体的体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作出几何体的直观图是解题关键.

 

5.已知O是坐标原点,若点M(x,y)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则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是(  )

A.0 B.1 C.3 D.4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

由z=﹣x+2y得y=x+z,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平移直线y=x+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z过点A时,

直线y=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由,解得,

即A(0,2),代入目标函数z=﹣x+2y,

得z=0+2×2=4,

∴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是4.

故答案为:

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基本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6.设m、n为空间的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空间的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m∥β,则α∥β;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α,n∥α,则m∥n;

④若m⊥α,n⊥α,则m∥n.

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①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判断面面关系.②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面面关系.③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判断线线关系.④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线线关系.

【解答】解:

①若m∥α,m∥β,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也有可能相交,所以①错误.

②若m⊥α,m⊥β,则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知α∥β正确,所以②为真命题.

③若m∥α,n∥α,则根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也有可能是相交或异面,所以③错误.

④若m⊥α,n⊥α,则根据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可知④为真命题.

所以正确的命题是②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要熟练掌握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方法.

 

7.阅读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31,则①处应填的表达式为(  )

A.i≤3 B.i≤4 C.i≤5 D.i≤6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求S的值,我们用表格列出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的变化情况,不难给出答案.

【解答】解:

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

Si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11/

第一圈32是

第二圈73是

第三圈154是

第四圈315否

故最后当i≤4时退出,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8.设x,y∈R,则“x,y≥1”是“x2+y2≥2”的(  )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充分不必要条件

【分析】若x,y≥1”,则“x2+y2≥2”;反之不成立,如取x=0,y=3.即可判断出.

【解答】解:

若“x,y≥1”,则“x2+y2≥2”;

反之不成立,如取x=0,y=3.

因此“x,y≥1”,则“x2+y2≥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9.在[﹣3,4]上随机取一个实数m,能使函数f(x)=x2+mx+1在R上有零点的概率为(  )

A. B. C. D.

【分析】求出函数f(x)有零点时对应的区域长度,再将其与[﹣3,4]比较,求出对应的概率

【解答】解:

若f(x)=f(x)=x2+mx+1有零点,

则△=m2﹣4≥0,解得﹣2≤a≤2,

则函数y=f(x)有零点的概率P==,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10.若点A(a,b)在第一象限且在x+2y=4上移动,则log2a+log2b(  )

A.最大值为2 B.最小值为1

C.最大值为1 D.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由题意结合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求得ab的最大值,再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得答案.

【解答】解:

由题意可得,,

则4=a+2b,

∴ab≤2.

∴log2a+log2b=log2ab≤log22=1.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是基础题.

 

11.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3)f′(x)≤0,则必有(  )

A.f(0)+f(6)≤2f(3) B.f(0)+f(6)<2f(3) C.f(0)+f(6)≥2f(3) D.f(0)+f(6)>2f(3)

【分析】分x≥3和x<3两种情况对(x﹣3)f′(x)≤0进行讨论,由极值的定义可得当x=3时f(x)取得极大值也为最大值,故问题得证.

【解答】解:

依题意,当x≥3时,f′(x)≤0,函数f(x)在(3,+∞)上是减函数;

当x<3时,f′(x)>0,f(x)在(﹣∞,3)上是增函数,

故当x=3时f(x)取得极大值也为最大值,即有

f(0)≤f(3),f(6)≤f(3),

∴f(0)+f(6)≤2f(3).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解不等式的形式,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同时灵活应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道好题.

 

12.已知双曲线与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P,若函数y=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过双曲线左焦点F(﹣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分析】设出切点坐标,通过导数求出切线方程的斜率,利用斜率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切点坐标,然后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答】解:

设P(m,),

函数y=的导数为y′=,

可得切线的斜率为,

又在点P处的切线过双曲线左焦点F(﹣2,0),

可得=,解得m=2,

即P(2,),

可得﹣=1,又c2=a2+b2.c=2,

解得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e==,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过曲线外一点作曲线切线的基本方法,结合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离心率,对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答.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若()∥(),则λ= 0 .

【分析】利用向量坐标运算、向量共线定理即可得出.

【解答】解:

=(2λ+3,3),=(﹣1,﹣1),

∵()∥(),

∴﹣3+(2λ+3)=0,

解得λ=0.

故答案为:

0.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坐标运算、向量共线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已知不等式,照此规律,总结出第n(n∈N*)个不等式为 1+< .

【分析】从已知的三个不等式分析,从左边各加数的分母以及右边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入手得到规律.

【解答】解:

由已知三个不等式可以写成1+,

1+,

1+,

照此规律得到第n个不等式为

1+<;

故答案为:

1+<(n∈N+).

【点评】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关键是由已知的三个不等式发现与序号的关系,总结规律.

 

15.在△ABC中内角A、B、C所对边分别是a、b、c,若a=﹣ccos(A+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直角三角形 .

【分析】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化简可得a2+b2=c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判断△ABC的形状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

∵a=﹣ccos(A+C)=﹣ccos(π﹣B)=ccosB=c×,

∴整理可得:

a2+b2=c2,

∴△ABC的形状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直角三角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0)在圆C:

(x﹣m)2+(y﹣2)2=40内,动直线AB过点P且交圆C于A、B两点,若△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3<m≤﹣1或7≤m<9 .

【分析】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利用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确定直线的位置,利用直线和方程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

圆C:

(x﹣m)2+(y﹣2)2=40,圆心C(m,2),半径r=2,

S△ABC=r2sin∠ACB=20sin∠ACB,

∴当∠ACB=90时S取最大值20,

此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r=4,

则C到AB距离=2,

∴2≤PC<2,即2≤<2,

∴20≤(m﹣3)2+4<40,即16≤(m﹣3)2<36,

∵圆C:

(x﹣m)2+(y﹣2)2=40内,

∴|OP|=,即(m﹣3)2<36,

∴16≤(m﹣3)2<36,

∴﹣3<m≤﹣1或7≤m<9,

故答案为:

﹣3<m≤﹣1或7≤m<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利用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三、解答题

17.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5=﹣3,S10=﹣40.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4,8,…,2n,…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分析】(Ⅰ)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与公差,由此能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由已知得bn==﹣2×2n+7=﹣2n+1+7,由此能求出数列{bn}的前n项和Tn.

【解答】解:

(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5=﹣3,S10=﹣40,

∴,解得a1=5,d=﹣2,

∴an=﹣2n+7.

(Ⅱ)∵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4,8,…,2n,…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bn},

∴bn==﹣2×2n+7=﹣2n+1+7,

∴Tn=﹣(22+23+…+2n+1)+7n

=﹣+7n

=4+7n﹣2n+2.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组求和法的合理运用.

 

18.在某校科普知识竞赛前的模拟测试中,得到甲、乙两名学生的6次模拟测试成绩(百分制)的茎叶图;

(Ⅰ)若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1人参加该知识竞赛,你会选哪位?

请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Ⅱ)若从甲的6次模拟测试成绩中随机选择2个,求选出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超过87分的概率.

【分析】(Ⅰ)由茎叶图分别求出学生甲、乙的平均成绩和成绩的方差,由=,>,得选择乙参加知识竞赛.

(Ⅱ)从甲的6次模拟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利用列举法能求出选出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超过87分的概率.

【解答】解:

(Ⅰ)由茎叶图,得:

学生甲的平均成绩:

==82,

学生乙的平均成绩:

==82,

学生甲的成绩的方差:

=[(68﹣82)2+(76﹣82)2+(79﹣82)2+(86﹣82)2+(88﹣82)2+(95﹣82)2]=77,

学生乙的成绩的方差:

=[(71﹣82)2+(75﹣82)2+(82﹣82)2+(84﹣82)2+(86﹣82)2+(94﹣82)2]=,

∵=,>,

∴甲、乙的平均水平一样,但乙的方差小,即乙发挥稳定,故可选择乙参加知识竞赛.

(Ⅱ)从甲的6次模拟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有以下15种情况:

(68,76),(68,79),(68,86),(68,88),(68,95),(76,79),(76,86),(76,88),

(76,95),(79,86),(79,88),(79,95),(86,88),(86,95),(88,95),

其中选出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超过87分的有9种情况,

故选出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超过87分的概率p=.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的应用,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

 

19.如图,在底面为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已知AD∥BC,∠ASC=60°,AD=DC=,SA=SC=SD=2.

(Ⅰ)求证:

AC⊥SD;

(Ⅱ)求三棱锥B﹣SAD的体积.

【分析】

(1)取AC中点O,连结OD,SO,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SO,AC⊥OD,故AC⊥平面SOD,于是AC⊥SD;

(2)由△ASC是等边三角形可求得SO,A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AD⊥CD,SO⊥OD,故而SO⊥平面ABCD,代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证明:

(1)取AC中点O,连结OD,SO,

∵SA=SC,∴SO⊥AC,

∵AD=CD,∴OD⊥AC,

又∵OS⊂平面SOD,OD⊂平面SOD,OS∩OD=O,

∴AC⊥平面SOD,∵SD⊂平面SOD,

∴AC⊥SD.

(2)∵SA=SC=2,∠ASC=60°,∴△ASC是等边三角形,∴AC=2,OS=,

∵AD=CD=,∴AD2+CD2=AC2,∴∠ADC=90°,OD==1.

∵SD=2,∴SO2+OD2=SD2,∴SO⊥OD,

又∵SO⊥AC,AC⊂平面ABCD,OD⊂平面ABCD,AC∩OD=O,

∴SO⊥平面ABCD,

∴V棱锥B﹣SAD=V棱锥S﹣ABD=S△ABDSO==.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棱锥的体积计算,属于中档题.

 

20.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且椭圆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