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29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7 大小:30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7页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7页
亲,该文档总共2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2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全册教学案例大全每课时提供两个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做人首先从“德”做起,道德为先。

引出课题:

学会做人道德为先

引用至理名言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又能深入浅出的揭示本课的主题,引出本课的学习。

探究与总结:

道德的内涵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一词。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

“德”表示对“道”的认识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请根据上述描述,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给“道德”下个概念。

1.简单概括: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过渡:

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学生通过对情景材料的自主探究,揭释:

“道德”的内涵,了解“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能力。

合作探究:

道德的力量

1.合作探究下列四组“镜头”,思考回答问题:

镜头一:

校园内一水龙头没有关闭,水哗哗的流着,却没有人去关闭。

镜头二:

上课铃响了,许多学生还在大声叫嚷,严重影响了学习秩序。

镜头三:

城市的十字路口,由于有人乱闯红灯,车俩拥堵动弹不得。

镜头四:

行驶的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在站着,却没有人给他让座。

⑴你能举出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

你能从道德层面上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吗?

⑵在你看来,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2.探讨理解下列名言: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⑴讨论说明“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⑵请总结道德的作用。

1.分析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能动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即通过人们的信念、良心、义务感、责任感、善恶观、爱憎观等,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为调整社会关系服务,为巩固经济基础服务,发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进步作用;

同时,这种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那就是落后的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甚至起着破坏的作用。

可以说,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兴衰。

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2.总结与引导: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无形的。

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道德的力量:

充分发挥积极道德的力量;

克服落后道德带来的消极影响。

树立道德为先的观念特别是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贡献。

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使学生对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的所见所闻的感性材料中,切实体会到道德的力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小事入手,感悟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利用胡锦涛的名言来进一步认识的道德的巨大作用。

同时利用提供的探究活动情境材料,提供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

探究下面道德现状,思考下列问题:

▲一些中学生,利用节假日,义务上街清除城市“牛皮癣”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心为民,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还无偿提供资金和转让致富技术。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节衣缩食,用蹬三轮车挣来的钱资助大学生。

▲一位干部为救一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

▲一些中学生,随便吐痰,随便乱扔纸屑和瓜子皮。

▲街坊邻里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别人家里遇到困难,从来不闻不问。

▲一些被资助的大学生连封感谢的信都不写,被资助人停止了资助。

▲一些人看见集体的或别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视而不见,溜之大吉。

1.面对上述道德现状,你有何感想?

请结合材料说一说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2.你能为自己的学校或社区的道德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吗?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重点分析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

可以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三个方面来回答:

⑴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

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远未消除。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尤为重要和紧迫。

2.引导:

反省自我,并为自己的学校或社区的道德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道德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领悟到自身肩负的责任。

进一步理解和感悟道德的力量和作用,体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合作讨论下列四个探究,明确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感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道理。

探究1:

探究教材第4页虚框内的漫画:

⑴小林和孙某的行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⑵评析两人的行为,从中找出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差别?

探究2.阅读和探究教材第5页的漫画:

人们常用:

“道德法庭”来强调道德规范的作用,而道德审判的“法庭”就在人们内心里和社会舆论中。

这个比喻说明了道德与法律有异同,你能结合这幅漫画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吗?

探究3.理解说明下列《论语.为政》一句话的道理:

“道之以政,齐之一刑,民死而无耻;

道之一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探究4.议一议:

党和政府确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正确性。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

1.教师分析:

首先引导学生对两人的行为作深入的讨论,再回到道德与法律的异同比较。

1道德与法律各具特点:

首先,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

而法律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其次,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

而法律一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就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施行。

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

第三,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

而法律调节的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

(利用探究2来学习)

⑵道德与法律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从个人的生活来看,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

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总以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了自身的“自由”,他的法治观念必然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

党和政府确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的积极作用。

探究一的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讨论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

然后总结概括道德与法律的异同比较,培养学生的明辨是非和总结归纳能力。

探究二是从一幅漫画入手,反映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即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却不违犯法律的行为。

这样的设计旨在引发学生对法律与道德在调节人们行为的方式上、发挥作用的形式上的不同的思考。

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硬约束力”。

探究三是“理解说明”的设置,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探究四:

设置党和政府确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正确性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治国方略,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

探究1.探究教材第6页虚框内的漫画:

你怎样看待道德对人的保护和约束?

探究2:

阅读和探究教材第6页虚框内“对同一事物两种不同观点”:

这个人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成什么事!

这个人连红灯都敢闯,谁好干用他!

⑴请评析以上两种观点

⑵在你看来,遵守社会公德与个人成就事业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3:

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在他的日记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牛玉儒,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

“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

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

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然绕的背影,让精神穿越世代长青。

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

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请结合上述人物的事迹,说说你所知道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试分析高尚道德对他们的成功和幸福有什么作用?

成功和幸福的支柱(板书)

⑴道德对个人的作用:

①从我们个人的生活来看:

道德与法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一个缺泛道德观念的人,总以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了自身的“自由”,他的法制观念必然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

(利用探究1来学习)

②从我们个人的成长来看:

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道德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对于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

⑵.树立正确道德观的意义:

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

道德在个人生活、成长中的作用。

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于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探究3来学习)

2.教师引导:

人望幸福树望春。

我们要全面发展,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

探究一是在对漫画背景材料的讨论中,辩证地看待道德在对人的约束和保护的双重作用。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深刻理解道德对于公民个人生活的作用。

探究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同一事物两种不同观点的讨论、分析,得出社会公德与个人成就事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公民个人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约束。

探究三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高尚道德对他们取得成就的积极作用的事例,使学生明确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道德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本探究活动应事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

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感悟和践行“八荣八耻”: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为代表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要求,具有深刻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出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为了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意识,我校举办了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此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学校、奉献社会的热情与激情。

1.合作讨论:

结合材料1,谈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2.你能用学过的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知识来解读一下“八荣八耻”的提出来的依据吗?

3.作为我们高中学生你打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点什么?

教师分析与引导:

古人云: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荣辱观,推陈出新,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八荣八耻”既有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有对个人私德的提倡;

既有对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巩固的要求,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的要求;

既有对中华文明的秉承,也有对世界文明的吸纳;

既有对不文明行为的摒弃要求,更有对文明行为的遵守要求。

“八荣八耻”是胡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优秀伦理传统在新时期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新时期的深刻解读。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公德观和社会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果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能用“八荣八耻”作为标杆,社会风气必将得到根本改善,生活环境必将越来越好。

也为重塑中华民族的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就是一种比金钱更重要的做人需要的道德精神,是真善美的体现。

在全社会倡导“八荣”反对“八耻”,必将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本环节是对“道德的力量”的延伸与运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规律来分析时政,以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知识逻辑与现实生活逻辑的统一。

探究活动:

请起草一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议书或道德公约:

操作建议:

1.每个小组从本地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搜集典型事例,发现本地区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在搜集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本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罗列几项;

存在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

3.每个小组对起草的倡议书或公民道德公约要进行充分交流,最终形成一份较为全面、合理、可行的倡议书或道德公约。

指导学生起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议书或道德公约,并主持与交流。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号召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去。

本探究活动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即从学生生活的班级、学生,扩展到了解所在地区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

发动学生有针对性的起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议书或道德公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不良行为对在校青少年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么去做。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景材料,教师要结合实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或要让学生搜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对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自我感悟和领会道德的巨大力量,道德在我们生活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切忌泛泛的空讲理论。

板书设计:

道德的含义、影响区别

道德的力量道德与法

道德建设的意义、必要性联系

成功和幸福的支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案例二:

【自学导航】

1.阅读教材P2—P3,总结道德的含义;

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加强道德建设的原因。

2.阅读教材P3—P5,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总结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探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3.阅读教材P5—P7,说说道德在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并结合道德在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知识梳理】

学习本框知识,要结合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热点问题,予以全面理解。

一、道德的力量

本目主要分析了道德的含义以及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阐述了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探究:

⑴探究教材P2虚框内的材料,举例说说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并结合教材P2的胡锦涛的名言,总结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⑵探究教材P3虚框内的材料,说说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喜与忧,结合P3中的“专家点评”,从公民道德的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方面来总结为什么要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

你认为应怎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教师分析点拨:

探究分析:

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使学生对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道德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点拨:

学习本目知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行为,正确理解道德的重要作用;

要结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⑴道德的含义:

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⑵道德的作用:

①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道德,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②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

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学生可以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方面来谈怎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比如:

国家:

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以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政策保障和加强领导;

社会:

积极倡导遵守社会公德,按社会公德要求去做;

公民:

按照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去做等。

二、道德与法相辅相成

1、学生探究活动:

探究教材P4的两个虚框内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⑴第一虚框内小林和孙某的行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评析两人的行为,从中找出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差别?

⑵第二虚框的比喻说明了道德与法律有异有痛,你能结合材料中的漫画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吗?

分析:

本目主要分析道德与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同时,道德与法律在产生、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调解的范围方面又各有其特点。

社会主义的法律与道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本探究活动是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道德以及违法的行为问题,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

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对两种行为作深入地讨论,再回到道德与法律的异同比较上。

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硬约束力”

点拨:

要从二者的产生时间和评价标准、发挥作用的形式以及调解范围等方面理解他们的区别;

要从二者的高度一致性角度,正确理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

⑴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①从道德的产生来看:

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

②从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来看:

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

而法律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实施。

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

③从道德调节的范围来看:

道德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

而法律调节的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

⑵联系: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公民既要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也要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

⑵从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判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这也是我国要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理论根据。

三、成功和幸福的支柱

1.学生探究:

⑴探究教材P5,虚框内材料回答:

⑵探究教材P6,在讨论第一虚框内两种观点基础上回答,在你看来,遵守社会公德与个人成就事业之间有什么关系?

⑶探究教材P6第二虚框内材料,试分析高尚道德对他们的成功和幸福有什么作用?

并总结出道德在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