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35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相关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思想观念等内容。

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发展性、形态的多样性。

三要素的关系:

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

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四书: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制约学校机构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

1……决定教育的目的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

制约: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促进: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

环境对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2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11-18岁,相当于初中到高中毕业这个阶段

(1)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增长,体重增加、

(2)内脏器官机能逐步健全

(3)第二性征出现和性成熟(4)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

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义务教育:

是根基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特点:

强制性(义务性),最为国民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的。

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国家法律机关将强制执行;

免费性(公益性),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学校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父母和监护人负有保护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普及性(统一性),面向所有的适龄儿童。

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规定吧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

是把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事项。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有导向作用2对贯彻方针有激励作用3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

其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等人。

社会本位论从社会需求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完全抹杀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

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这种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性,在反对封建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反对封建专制强加于人的教育要求,提出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要求,人的价值等。

但是,片面强调个性发展也是极其错误的。

马克思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据

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就是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

素质教育基本观点: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4要观察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课程流派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1.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代表: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主要有卢梭、杜威。

3.社会中心课程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课程:

只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年该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指导思想,培训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等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

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

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课程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的保证2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是儿童、社会和学科。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影响学校课程的门类、广度深度、方向和内容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课程开发3学生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影响课程编排方法4课程理论对课程开发起理论指导作用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性质分)

1.分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分科课程特征:

1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织课程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活动课程(卢梭杜威),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注重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3.综合课程(怀特海)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征:

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

优点在于有利有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教科书编写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有一点难度

(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修习)

1.必修课程:

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

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愿选择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多样性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

强制性

2.地方课程:

就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区域性和本土性

3.校本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形态)

1.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2.隐性课程(杰克逊):

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

包括1学校物质环境2学校长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3学校的人际关系。

特点:

1影响方式无意识性2空间广泛性3内容全面性4表达隐蔽性

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课程改革的目标:

 改变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的意义:

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

认识——发展说;

认识——实践说;

交往说;

多重本质说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

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检测)、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按时检查、认真批改、仔细评定、及时反馈、重点辅导)。

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3)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备课老师要做好三种计划

(1)学年教学计划

(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2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

要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一下要求。

(1)明确教学目标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后作业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主要包括①培养学生计划学习,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②经常提醒和督促学生挂进学习,防止慵懒或松懈③了解学生独立作业与自学的情况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①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或补课②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及时向学生提示作业的要求,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进行帮助③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自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

循环渐进(系统性);

巩固性;

量力性(可接受性);

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差异;

面向每一个学生)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

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

进一步优化教学机构;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终生发展的教学思想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注教学的组织:

统整与衔接;

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向教学的渗透;

关注教师的发展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

理解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质:

选择性;

整体性;

恒常性;

理解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注意分为三类: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

(1)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影响广度的因素有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活动效率。

影响因素①对象的特点②精神状态③意志力水平(3)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志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分配的条件: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注意的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个体因素(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

组织目的与活动。

遗忘的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的很快,以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下降,即“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

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压抑说;

提取失败

提高记忆效果:

信息编码阶段(记忆材料的特点、位置、组织加工与学习程度、个体状态);

信息存储阶段(采用有效的记忆术、复习);

信息的提取阶段(当提取的线索与编码时的线索越相似,提取的效果越好)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思维的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

常规思维;

创造性思维。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久性,无我两分

(2)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不守恒,单维性,不合逻辑,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守恒,多维性,可逆,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

假设-演绎,系统思维

该理论是划分学制的基础

问题解决的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对问题有一个恰当的理解和表征,就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思维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4)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

学习者信念;

教师的反馈;

目标导向与环境创设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迁移的分类:

按影响效果: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

按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按迁移范围:

远迁移和近迁移:

按内容: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相同要素说:

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

概括化理论:

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关系转换理论: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知识经验的丰富性、概括与组织性、可利用性);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教授学习方法。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复述策略:

为了保持信息而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略:

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元认知主要是通过监视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