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265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语交际(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docx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即席发言

l了解什么是即席发言、即席发言的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

l通过训练,让学生克服发言时的紧张心理,学习即席发言的快速构思技巧。

l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法建议:

口语教学要注重实战演练,即席发言是在特定情景下事先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它的特点是就事而发、缘情而发、因人而发、借机而发,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竞赛、表演、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

1.“口语交际·即席发言”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通过丰富的案例学习即席发言的相关知识,重点是介绍即席发言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快速构思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从正反两方面展示大量的案例,师生共同探讨分析,总结出即席发言的特点和技巧。

在品鉴精彩案例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即席发言的兴趣。

3.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实战演练,形成能力。

4.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胆怯心理。

比如,播放小品《不差钱》或《农民火炬手》片断,讨论分析丫蛋、黑土的获奖感言的成败得失,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即席发言的特点和意义。

5.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可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同时要创造条件,或同桌演练,或小组演练,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6.教学基本环节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通过评析案例了解什么是即席发言和即席发言的特点。

1.反面案例展示,活跃课堂气氛;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本课学习意义。

播放小品《不差钱》中丫蛋获奖感言片断。

学生讨论分析其失败原因,并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即席发言的重要意义。

2.精彩案例评析,了解即席发言的特点和方法。

(案例详见教学资料)

⑴顾维钧智挫牧野伸显

⑵周总理智对苏联大使

⑶薄熙来妙解“沾老子光”

⑷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在大学同学会上的即席发言

二、师生总结即席发言方法

1.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每个场合都有自己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要在二者之间找到连接,这样才能讲出吻合于场景的话。

如果你被突然喊到要发言,而自己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可以说一下此时的心情、来到这个地方最大的感触,或发表一下对前几个发言者观点的认识等。

2.从实际出发,为发言寻找一个切入点。

如:

诗词(歌词)切入法、名人名言切入法、事例(故事)切入法、即景即事切入法等。

3.开头干净利落,直接入题,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情景、会议的主旨等作为开场白;结尾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

4.捕捉时机,即兴发挥。

发言者要利用现场的条件和特点,善于借题发挥,渲染气氛。

如:

借会旨发挥、借地名(人名)发挥、借场景(情景)发挥、借季节(天气)发挥

5.体现发言者的个性特点。

6.克服紧张心理,充满自信,从容不迫,随机应变。

如:

心理暗示法、感情调节法、呼吸松弛法等。

第二课时

一、借鉴名人案例,训练快速思维能力

1.指导思维训练。

即席发言的构思技巧实际上属于思维方法问题。

思维敏捷,构思也就迅速。

(1)逆向思维。

反其道而思考,不人云亦云,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思维、固定思维挑战。

(2)发散思维。

多角度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求同思维。

努力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确定主题,生发议论。

2.借鉴名人巧对故事,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如:

一次,歌德正在公园一条狭窄的小道上散步,遇到一个对他怀有敌意的评论家。

两人都停了下来,盯着对方。

这个评论家说:

“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我正好相反。

”说完歌德退到一边。

有位戴着华丽礼帽的绅士看见爱因斯坦衣衫不整,头戴一顶旧帽子,于是讥笑道:

“你脑袋上的那玩艺儿也能叫帽子吗?

”爱因斯坦当即还击道:

“你帽子底下的那玩艺儿也能叫脑袋吗?

1945年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代表对以周恩来为首席谈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协议难以接受。

一官员恼羞成怒地对我方代表咆哮道:

“对牛谈琴!

”周恩来神态自若,不缓不慢地应了一句:

“对,牛弹琴。

一个西方记者说: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

有18元8角8分。

”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二、创设情境,训练学生即席发言能力

1.“命题式”,把事先准备的题目做成纸签,让学生抽签后略加思考即讲。

如:

⑴针对某一新闻或某一社会热点话题,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孙伟铭案”、“甲感”等。

⑵介绍自己的家乡;

⑶推销一种商品;

⑷讲解一幅漫画或介绍一首流行歌曲等。

2.“生活场景式”活动,设想在“节日庆祝晚会”、“教师节师生座谈会”、“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场景下发言,你该讲些什么。

3.先小组活动,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参加全班活动。

最后组织同学们集体评议,教师讲评。

讲评时主要就讲话人的表情动作、思维方向和口语特点发表意见,要指出具体的表现。

一、即席发言的方法和技巧

(一)从容应对即席发言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会遇到即席发言的机会。

这时,如果你是一位巧辞令、善言谈的“老手”,那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你是一位缺乏辞令、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新手”,那也不必紧张、回避,要敢于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能说出完全表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通常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即席发言:

1.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通常是在会议上、法庭上或学术性的讨论、答辩会上,它大多是被动式的发言。

这种发言受发问内容或发问主题的限定,这种答复式的发言,应问一答一,问二答二,将所需回答的问题,作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而又是非曲直分明的阐述就可以了。

如果是被人质疑,那就将“疑点”所在,做出符合事实和理由充分的回答;如果是法庭上的答辩,就将所涉及问题的时间、地点、在场人、事实的经过等加以阐明,或陈述你的申辩理由;如是学术上的答辩或解释,那就将你的观点或研究成果,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述或阐明;倘若遇到深奥艰涩难懂的问题,可用浅显易懂的形象性的语言加以说明……这样,你便能将你所答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了。

2.必须加以说明的即席发言

这种即席发言,通常是一个问题、一件事情在被人误解、曲解,群众或听众不甚明白或不明真相的一种解释性发言,这种即席发言既可以是指出、纠正他人的问题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澄清事实的目的,也可以是为自己或世人作辩白,一是和盘托出事实,以明真相,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二是要在道理上充分地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抓住问题或事实的实质。

切忌使用“描绘”“铺张”之类发挥性言词,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本该容易说明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致使听众反感。

3.“灵感”勃发时的即席发言

什么是“灵感勃发”呢?

就是指触景生情、由二连三或见鸟思鸽的联想、遐想。

这种情况,常在讨论会、酒席间、聚会上碰到。

由一位讲演者或谈话者的一席话或一句话而发生联想、勾起情思;或见到一位老同学、老同事、老部下或老上级时所勾起的回忆;或是因酒兴奋、情思奔流、话语的闸门开启等情况下而发等等。

这种“灵感”涌流式的讲话,通常要视场合、情景而定,应以幽默、趣事、欢乐的内容、语调和气氛为宜。

要把握简洁、得体、高雅、乐趣这四个原则。

切忌酒后失言,更不要讲那种扫兴或长篇大论的废话、赘话。

4.被邀请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邀请的发言,一是应该谦逊;二是应该讲出于众有益的话来;三是应该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说出受人欢迎的话来;四是要简短、干练。

“谦逊”,就是对主人(单位、团体)适当地说些谦卑的语言。

如感谢主人的热情好客,赞扬主人的成绩、善举、为人风格和精神品德等。

“说出于听众有益的话来”,就是讲话的内容能使听众获得思想上的启蒙和知识上的启迪;要注意讲者的自我形象和美的感染力,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以“楷模”出现在讲坛上。

“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就是说,听众需要面包,你就不要去描绘天堂如何美好;听众需要安抚,你就不要去激怒听众;面对需要“疏导”的一帮青年人,你就不要去“堵塞”或横加干涉。

“要简洁,不要空饶舌”,大凡一句话能讲完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喋喋不休地大讲空话、大话和废话。

做到了上述四点,如果再能艺术地发挥一下演讲技巧,那你的邀请发言是会成功的了。

(节选自成功书吧《女人口才魅力书》)

(二)讲究开头

相传,在鸟的世界里,许多鸟彼此之间都互不服气。

麻雀却对孔雀很佩服,羡慕孔雀有一精美的头和五彩缤纷的尾巴。

孔雀却对麻雀说:

“你只是看到了我的优点,却没注意到我的脚是那样的粗糙。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有意将头高昂,尾部开屏,以转移人们的视线……

孔雀是聪明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心理学上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说,指的是人们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最佳时段,是接触某一事物时的一前一后。

按此原理,要想当众讲话生动且有吸引力,开好头、结好尾,尤为重要。

开头的几句话,最好有新意,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引起人们的兴趣、挑起人们的欲望、或让人有悬念。

总之,让听你讲话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愿意听你讲下去。

开头方式有多种,关键是要结合具体场合灵活运用。

下面列举几种,仅供参考。

(1)直入法:

即第一句话就点出“主题”。

如:

“我的爱好是读菜谱”、“我谈的话题是昆虫与人类”等等。

直接了当地把要说的话题点出来,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的。

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话题本身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比如:

当听到“爱好是读菜谱”时,会觉得有些另类,愿意听下去;谈到“昆虫与人类”,会让人产生好奇心。

P122

(2)请求法:

即以一个请求来开始、例如:

“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都有几个生日?

”以引起听众的兴趣,随即再把话题展开讲。

(3)悬念法:

即一开头说话,就提出一个悬念,以引起人们的好奇。

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孩。

当然,我也不例外。

朋友,你是否知道,爱美有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听到这里,听众必然会想听听有时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带着一种寻求答案的心理去倾听你所讲下去的内容。

(4)对比法:

即一开口就提出两个相对的概念,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

“常听人讲,应聘者在主考官面前,一般都像‘老鼠见了猫’,我的经历却是‘猫见了猫’。

”这话听起来新鲜,能激起人们听个究竟的兴趣。

(5)提问法:

即开口就向现场听众提问题,一种是让听众回答,听众回答后要给以肯定,以此增强与现场听众沟通的气氛;另一种是自问自答,如:

“朋友们好,请大家猜猜我爱好啥?

告诉您——走路。

”这种提问法的运用,并非真的要听众回答,只是表达上的一种技巧,意在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6)引用法:

即一开口就引用一句名人的名言,或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引出话题。

比如:

“古语云: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每逢想起这句话,我……”

以上就当众讲话开头的具体方法举例说明了6种,但实际上远不止这几种,如:

制动法,是当台下没安静下来时,你可以站在台上,以静止动,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还有代入法,把个人的经验代入话题,例如:

“最近我被一个难题困扰着,我想,同样的难题也会困扰着你……”等等,旨在提供一个思路,个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精彩的开头。

(节选自中国书籍出版社《敢说会说巧说——当众讲话三部曲》,作者黄大钊)

二、即席发言成功的标准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流畅。

3.观点明确。

4.内容吸引人。

5.能用具体可信的事例说服人。

6.上场镇静。

7.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8.动作自然。

9.口头语少。

10.目光交流。

三、精彩的即席发言选

1.顾维钧智挫牧野伸显

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伸显坚持要求继承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益,面对气焰嚣张的日方代表,中方代表顾维钧强忍心头怒火,冷静地说:

“西方有一位圣人,名叫耶稣。

他被处绞刑的耶路撒冷成为了基督教的圣地,不可侵犯。

大家说对不对?

”众人回答“对”。

“我们东方也有一位圣人,他叫孔子,日本人也承认他是圣人,你说对不对?

”牧野伸显只得说“对”。

顾维钧接着说: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地,不容侵犯!

”顾维钧掷地有声的话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

2.周总理智对苏联大使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以后,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

他阴阳怪气地问道:

“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周总理平静地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

”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

“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

”总理答道:

“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

”苏联大使有些恼怒:

“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

既是这样,那么请问:

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

”周总理冷笑道:

“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

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

”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3.薄熙来妙解“沾老子光”

1993年3月,93大连(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在香港举行。

这是大连新任市长薄熙来在香港举办的一次大型招商活动。

他心里似乎有底,然而,他的自信很快迎来了考验。

开幕前举办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一些记者似乎对做另外一类文章兴趣更浓。

一位记者一上来劈头盖脸就问:

“薄先生,你的父亲是中共高官,你做市长,是不是并非主要因为政绩,而是沾老子光?

”全场所有眼睛、摄像镜头都对准薄熙来,看他如何回答。

薄熙来微微一笑,说:

“我欣赏这位记者先生的直率,也许他提出的问题不止是他一个人想问的。

我不否认‘沾老子光’,而且还乐意告诉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终身受益!

当我还是个正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中学生时,因为家庭牵连,我被关进了监狱。

五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命运在这五年里给予我的馈赠,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的。

如果没有一个倒过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这份礼物,这岂不是沾了大光?

至于个人政绩,我不便评价,这是我的市民的事,但有个事实我想在这里提醒:

我是由大连人民推举的代表选出的市长,而大连人民是不会视他们的权利为儿戏的!

”这番应对,使在场的记者们立即对这位风度翩翩的年轻市长刮目相看。

4.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在大学同学会上的即席发言

有名人讲,人生有三大遗憾,有名师不拜、有好友不交,有好工作不做;我在重庆大学拜了这么多名师,他们教会了我做人和知识,我不遗憾;我在重庆大学,结识了这么多特别好的同窗至友,我不遗憾;我能够在重庆大学这么好的学校工作,我不遗憾。

“夫复何求,此生足也”。

我要把对老师的爱、对同学好友的爱、对重庆大学的爱,对我自己教书的爱,进行到底,直到永远永远。

5.高尔基的即席发言

1935年,高尔基参加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代表们要求他讲话,当他上台时,与会者长时间鼓掌。

高尔基灵机一动,即兴发挥说:

“如果把花在鼓掌上面的全部时间计算起来,时间就浪费得太多了。

”全场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讲话也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开场了。

6.奥斯卡获奖者的精彩致辞

反战影片《西线无战事》曾获第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该电影由环球电影公司出品,该公司总经理雷姆利接过金像时的致词是:

“除了抱孙子那一回,这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

1949年获第2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美国演员珍惠曼因在电影《心声泪影》中成功扮演一个聋哑人而获奥斯卡奖,她在颁奖时只说了一句话:

“我因为在影片中一言不发而获奖,我想我应该再一次闭嘴。

”这样的即席发言不落俗套,意味深长,堪称妙语。

1954年玛利塞特因在影片《码头风云》中演技出色获得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她怀着身孕上台领奖,极兴奋地说:

“我可能就在这儿把孩子生下来!

英国导演里恩1957年获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他在领奖时感慨地说:

“当我们在丛林中挥汗如雨时,谁也不曾想到过这座‘桥’会通往奥斯卡奖台。

1958年雷德利克获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歌曲奖。

他刚动过心脏手术,他说:

“我从我那颗有点破碎的心的深处感谢大家。

1984年,音乐片《莫扎特》荣获8项大奖,得奖者莫利挪揄道:

“我今天之所以获奖,因为莫扎特本人没有参加竞选。

美国已故服装设计师爱迪丝,生前曾经多次荣获金像奖。

有一次领奖时,她两眼看着一丝不挂的金像说:

“我要把他带回家,好好为他设计一套服装。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得主为影片《大河奔流》的摄影师,他在领奖台上答谢道:

“这是我从河里捞到的第一条大鱼。

7.袁浩在南京市《大家语文》首次网友活动上的发言

今天,在《大家语文》网友活动中,我认识了《大家语文》。

《大家语文》是我们南京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的家,宽松、亲切、温暖。

这个家里有客厅,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正在举办学术沙龙。

振兴阅读计划的实施,语文课堂的返朴归真,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课改的前景,人生的真谛……热烈的讨论应和着时代前进的节拍,透发出我们对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这个家有书房,有工作室,开放语文,快乐语文,自主课堂,对话课堂,科学认读,潜能识字,情趣作文,体验作文……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语文课题,一则则精心设计的教学预案,在这里汲取营养,在这里呱呱问世,在这里孕育着,创造着动态生成的精彩课堂。

在这个家的餐厅里,老师们带着学生正饭后小憩,品茗聊天,备课时萌发的“灵感”,课堂里生成的“趣事”,活动中蕴育的“诗情”,孩子们稚嫩的“佳句”,甜美的梦境……茶香飘溢,清新怡人,融着多少轻松、快乐、惬意。

在这个家的暖意融融的卧室里,意气风发的丈夫正与志同道合的妻子亲昵地说着悄悄话,事业成功的妻子正向“模范丈夫”动情地娓娓述说,自己是被他“宠坏了的孩子”,年轻的妈妈正用那支批改作文的笔记录着宝宝的牙牙笑语和蹒跚步履……

这就是我们的《大家语文》!

这就是南京市小学语文教师自己的“博客”!

七彩缤纷,率真坦诚!

网友们起初的语言,抒写着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课堂,真实的人生。

思想在这里放飞,情感在这里交流,心灵在这里碰撞,智慧在这里闪耀光辉。

在座的,在线的《大家语文》的网友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很感动。

我敬佩你们也十分羡慕你们,你们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新课堂把挑战和机遇都放在你们面前,我们市教研室又为大家的发展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

我衷心祝愿:

《大家语文》的设计者、组织者芮琼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创建的《大家语文》的初衷能够早日实现——大家参与《大家语文》,大家建设《大家语文》,从《大家语文》中早日走出一位位,一群群“语文专家”“语文大家”。

我们南京小学语文教育的明天一定阳光更璀璨,风景更迷人。

2005·12·9

(袁浩:

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联谊会暨教学研究会会长、《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四、名人名言

把言论变成行动要比把行动变成言论困难得多。

——高尔基

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

——塞万提斯

开口就该说出胜于沉默的话,否则,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勒伯克

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最容易使那次的失败更耀眼。

——莎士比亚

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佩恩

锋利的刀剑可以刺出很深的伤口,但是恶毒的语言刺出的伤口要深得多。

——毕希勒

我争取听者和赢得一场论战的方法,就是从演讲一开始就寻找与他们有共同语言的地方。

——林肯

世上没有天生站起来就能侃侃而谈的天才。

当众讲话其实轻而易举,只要遵循一些简单而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就行了。

当然,还要训练。

——卡耐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