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8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38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管公式大全0623232852Word文档格式.docx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它有三种表示方式:

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与收入比。

1•总资产周转率及其计算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1/总资产周转次数

四、盈利能力比率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X100%

(二)资产利润率

1•资产利润率及其计算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X100%

2•资产利润率的驱动因素

资产利润率=总资产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总资产

影响资产利润率的驱动因素是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

(三)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X100%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

(一)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

XX

销售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

=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

、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一)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主要概念

1•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概念

基本等式:

净经营资产二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其中: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2•利润表的有关概念

净利润=经营利润-净利息费用其中:

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X(1-所得税税率)

净利息费用=利息费用X(1-所得税税率)

权益净利率

经营利润股东权益

净利息

股东权益

(三)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该体系的核心公式如下:

净利息净负债

X

净负债股东权益

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

经营利润X(1+净负债)-净利息X净负债

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净负债股东权益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X净财务杠杆

(五)杠杆贡献率的分析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利息率)X净财务杠杆财务预测的步骤销售百分比法

各项目销售百分比=基期资产(负债)宁基期销售额。

各项经营资产(负债)=预计销售收入X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额X计划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销售增长与外部融资的关系

假设可动用的金融资产为零: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X新增销售额)-(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X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X计划销售额X(1-股利支付率)]

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X基期销售额

所以:

外部融资额=(基期销售额X增长率X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

-(基期销售额X增长率X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

-[计划销售净利率X基期销售额X(1+增长率)

X(1-股利支付率)]

两边同除“基期销售额X增长率”: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X[(1+增长率)十增长率]X(1-股利支付率)内含增长率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靠内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

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0=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X[(1+增长率)十增长率]X(1-股利支付率)可持续增长率

1.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股东权益本期增加

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本期收益留存率

期初权益资本净利率X本期收益留存率

本期净利本期销售期末总资产

X本期收益留存率

Xx本期销售期末总资产期初股东权益

=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次数)X收益留存率X期初权

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企业增长所需资金的来源有增加负债和增加股东权益两个来源

资产增加二股东权益增加+负债增加

(1)

假设:

资产周转率不变即资产随销售正比例增加

则有:

资产增加/本期资产总额=销售增加/本期销售额

资产增加=(销售增加/本期销售额)X本期资产总额

(2)

不增发新股,销售净利率不变

股东权益增加=收益留存率X(净利润/销售额)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3)

财务结构不变即负债和股东权益同比例增加

负债的增加额=股东权益增加X(负债/股东权益)=[收益留存率X(净利率/销售额)]X(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X(负债/股东权益)(4)

(2)、(3)、(4)代入

(1):

(销售增加/本期销售额)X本期资产总额=收益留存率X(净利率/销售额)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收益留存率x(净利率/销售额)X(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X(负债/股东权益)

整理以后得:

可持续=销售增加

增长率=基期销售

=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1负债/股东权益)

资产/销售额[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1负债/股东权益)]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销售/资产):

可持续=收益留存率(净利/销售)(资产/权益)(销售/资产)

增长率1收益留存率(净利/销售)(资产/权益)(销售/资产)

财务预算

预计期末存货=下季度销售量X10%

预计期初存货=上季度期末存货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利润-本期股利

弹性预算

货币的时间价值

1•复利终值

S=[P(1+i)](1+i)=P(1+i)

其中:

P—现值或初始值;

i—报酬率或利率;

S—终值或本利和。

2.复利现值

Sn

=s(1+i)-

3•复利息

I=s-P

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是:

1+i=(1》M

式中: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i—实际利率。

1.

普通年金终值

2.

 

(4)递延年金

(5)永续年金

1

p=A・r

债券估价

(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I1丨2InM

PV=i+厂+…"

+—+—

(1+i)(1+i)(1+i)(1+i)

PV-债券价值;

I—每年的利息;

M—到期的本金;

i—折现率,一般采用当时的市场利率或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n—债券到期前的年数。

V=PV(利息)+PV(本金)

纯贴现债券的价值:

F

PV=-

(1+i)

平息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m—年付利息次数;

n—到期时间的年数;

i—每期的折现率;

I—年付利息;

M—面值或到期日支付额。

永久债券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_利息额

PV=

折现率

债券的收益率

计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折现率的方程,即:

购进价格=每年利息X年金现值系数+面值X复利现值系数。

V=I•(p/A,i,n)+M-(p/s,i,n)

V——债券的价格;

I——每年的利息;

M——面值;

n到期的年数;

i――折现率。

股票估价

股票的价值:

DiD2DnD

V=L+厂+…+—=

(1+Rs)(1+Rs)(1+Rs)“(1+Rs)

D——t年的股利;

Rs――折现率,即必要的收益率;

T――折现期数。

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

零增长股票的价值

Po=D^Rs

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Do•(1+g)t

(1+Rs)t

当g为常数,并且FS>

g时,上式可简化为:

分是增长率g,叫做股利增长率。

由于股利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股价的增长速度,因此g可以解释为股价增长率或资本利得收益率。

D

FT+g

预期值(K)

N

=(F

i1

Ki)

F――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Ki――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报酬率;

N――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

4.离散程度

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平均数。

它是离差平方的

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n

—2

(KiK)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1n

标准差(c)=、(KiK)2Pi

(一)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

1•预期报酬率

两种或两种以上证券的组合,其预期报酬率可以直接表示为:

m

rp=rjAj

j1

\是第j种证券的预期报酬率;

Aj是第j种证券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

m是组合中的证券种类总数。

(一)投资组合的风险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不是各证券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数,那么它如何计量呢?

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标准差是:

f

mm

AjAkjk

j1k1

m是组合内证券种类总数;

A是第j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

A是第k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

cjk是第j种证券与第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该公式的含义说明如下:

1.协方差的计算

两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用来衡量它们之间共同变动的程度:

CTjk=rjkCTjCTk

rjk是证券j和证券k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tj是第j种证券的标准差,Tk是第k种证券的标准差。

XiXyiy

相关系数(r)=——i1

Xi

2n_2

X\yiy

(六)资本市场线

、i1

总期望报酬率=QX(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X(无风险利率)其中:

Q代表投资者自有资本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M的比例,1-Q代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如果贷出资金,Q将小于1;

如果是借入资金,Q会大于1。

总标准差=Qx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分子CO(Kj,Km)是第J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差。

它等于该证券的标准差、市场组合的标准差及两者相关系数的乘积。

(二)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

投资组合的p等于被组合各证券B值的加权平均数:

=X

pii

(三)证券市场线

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单一证券的系统风险可由B系数来度量,而且其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可由证券市场线来描述。

证券市场线:

Ki=Rf+(Km-RJ

%是第i个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Rf是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国库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Km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指B=1的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也是指包括所有股票的组合即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

在均衡状态下,

(Km-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即风险价格.

二、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

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

债务利率(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权益成本

债务所有者权益

债务利率(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权益成本

+

债务所有者权益债务所有者权益

=债务比重X利率X(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比重X权益成本

三、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对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折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

另一类是非折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

根据分析评价指标的类别,投资项目评价分析的方法,也被分为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种。

Ik

1ik

净现值=

k0

n投资涉及的年限;

Ik――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

Ok――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折现率。

k

1i

现值指数=

3.内含报酬率法

(二)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1.回收期法

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净流入量相等时:

2

•会计收益率法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1)营业现金流入

增加的生产线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企业销售收入增加。

扣除有关的付现成本增量后的余额,是该生产线引起的一项现金流入。

营业现金流入=销售收入-付现成本

付现成本在这里是指需要每年支付现金的成本。

成本中不需要每年支付现金的部分称为非付现成本,其中主要是折旧费。

所以,付现成本可以用成本减折旧来估计。

付现成本=成本-折旧

=销售收入-(成本-折旧)

=利润+折旧

平均年成本=投资摊销+运行成本-残值摊销

设:

C――固定资产原值;

Snn年后固定资产余值;

Ct第t年运行成本;

n――预计使用年限;

i――投资最低报酬率;

UAC――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SnC

贝U:

UAC=C岭十(p/A,i,n)

1iti1i

税后成本的一般公式为:

税后成本=支出金额x(1-税率)

税后收入=收入金额x(1一税率)

(三)税后现金流量

在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方法。

1•根据直接法计算

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所得税是一种现金支付,应当作为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的一个减项。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1)

这里的“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未扣除营运资本投资的营业现金毛流量。

2•根据间接法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二税后净利润+折旧

(2)

公式

(2)与公式

(1)是一致的,可以从公式

(1)直接推导出来: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

=营业利润+折旧-所得税

=税后净利润+折旧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根据前边讲到的税后成本、税后收入和折旧抵税可知,由于所得税的影响,现金流量并不等于项目实际的收支金额。

税后收入=收入金额x(1-税率)

折旧抵税=折旧X税率

因此,现金流量应当按下式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收入X(1-税率)-付现成本x(1-税率)+折旧X税率(3)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公式

(2)直接推导出来:

营业现金流量二税后净利润+折旧

=(收入-成本)X(1-税率)+折旧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X(1-税率)+折旧

二收入X(1-税率)-付现成本X(1-税率)-折旧X(1-税率)+折旧

=收入X(1-税率)-付现成本X(1-税率)-折旧+折旧X税

率+折旧

二收入X(1-税率)-付现成本X(1-税率)+折旧X税率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方法

对项目的风险有两种处置方法:

一种是调整现金流量法;

另一种是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前者是缩小净现值模型的分子,使净现值减少;

后者是扩大净现值模型的分母,也可以使净现值减少。

(一)调整现金流量法

at是t年现金流量的肯定当量系数,它在S1之间

预期现金流量风险调整折现率

(二)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调整后净现值=-

101

(二)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

1•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

根据B公司股东收益波动性估计的值,是含有财务杠杆的权益oB公司的

资本结构与A公司不同,要将资本结构因素排除,确定B公司不含财务杠杆的值。

该过程通常叫“卸载财务杠杆”。

卸载使用的公式是:

资产=权益*[1+(1-所得税税率)X(负债/权益)]

资产是假设全部用权益资本融资的值,此时没有财务风险。

或者说,此时

股东权益的风险与资产的风险相同,股东只承担经营风险及资产的风险。

2.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

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值,该过程称“加载财务杠杆”。

加载使

用的公式是:

资产=权益X[1+(1-所得税税率)X(负债/权益)]

3.根据得出的目标企业的权益计算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此时的权益既包含了项目的经营风险,也包含了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可据以计算权益成本: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利率+权益X风险溢价

如果使用股东现金流量法计算净现值,它就是适宜的折现率。

4.计算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负债成本X(1-所得税税率)X

负债

资本

+权益成本X

权益

如果使用实体现金流量法计算净现值,还需要计算加权平均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成本分析模式

(二)存货模式

(1)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用T表示。

(2)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用F表示;

一定时期内出售有价证券的总交易成本为:

交易成本=(T/C)XF

(3)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用K表示;

一定时期内持有现金的总机会成

本表示为:

机会成本=(C/2)XK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C/2)XK+(T/C)XF

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即:

(C/2)XK=(T/C)XF

整理后,可得出:

C*=(2TXF)/K

等式两边分别取平方根,有:

C*=2TF/K

(3)

R=3I

■3b2

+L

随机模式

H=3R-2L

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可根据历史资料测算)。

而下限L的确定,则要受到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应收账款管理

1•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X单位边际贡献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收账费用增加坏账损失增加

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3)现金折扣政策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X单位边际贡献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X新的现金折扣率

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

X旧的现金折扣率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5.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存货管理

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与储备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一)取得成本

1•订货成本

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i表示;

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

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

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订货成本=Ft—K

Q

2•购置成本

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DU订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于存货的取得成本。

其公式可表达为: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TCaFiDKDU

(二)储存成本

利息费用,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通常用TCC来表

示。

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常用F2表示。

变动成本单

位成本用《来表示。

用公式表达的储存成本为: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TCC=F2+Kc-

2

(三)缺货成本缺货成本用TC袁示。

如果以TC来表示储备存货的总成本,它的计算公式为:

DQ

5心+寸认+*尹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即是使上式TC值最小。

(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是:

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

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既无缺货成本,TC为零,这是因为良好的存货管理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缺货成本。

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即D为已知常量。

5.存货单价不变,即U为已知常量。

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设立了上述假设后,存货总成本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TC=F+DK+DU+F+KcQ

Q2

当Fi、KDU、F2、K=为常数量时,TC的大小取决于Q。

为了求出TC的极小值,对其进行求导演算,可得出下列公式:

y2KD

Q=

VKc

这一公式称为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求出的每次订货批量,可使TC达到最

小值。

这个基本模型还可以演变为其他形式:

最佳订货周期公式:

t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U

2KD

(2)基本模型的扩展L•订货提前期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不能做到随用随时补充,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