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334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章空气与生命本章复习Word格式.docx

(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得到的气体就是所需气体。

2.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3.验满与检验

(1)如果气体是用排水法收集的,可以通过观察知道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一般不需要验满;

如果是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则需要在集气瓶口进行验满的操作。

(2)检验气体必须以它的特征为依据。

①验证氧气的方法:

是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

是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例2(宁波中考)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中,若产生氧气的速率太大,不利于收集。

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以进行的合理操作是。

(2)若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将装置A产生的氧气通过干燥装置后再与(填“B”、“C”或“D”)相连。

(3)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有。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专题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计算

【专题解读】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核心是“三守恒(三不变)”:

元素(原子)种类守恒、原子个数守恒、元素(原子)质量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依据原子种类和个数守恒配平)、反应物(或生成物)元素种类的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等。

例3(台州中考)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为原料的绿色水泥。

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

新型绿色水泥与传统水泥对比如图。

(1)传统水泥和绿色水泥的生产过程分别涉及以下反应:

CaCO3

CaO+CO2↑

Mg3Si2O5(OH)4

3MgO+2SiO2+2H2O↑

以上两个反应都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与传统水泥相比,每生产和使用1吨绿色水泥能够减少排放吨二氧化碳。

(3)传统水泥生产中,高温煅烧某种石灰石50吨,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已知该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为80%,杂质不反应。

 

专题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专题解读】本专题重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生理意义的比较,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水、二氧化碳和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温度变化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等知识,往往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呈现。

例4(嘉兴、舟山中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移动(填“上”或“下”)。

综合应用

例5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文不小心把硫酸铁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铁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Fe3+),小文想知道硫酸铁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文一起通过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

,理由是。

(2)检验实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

(3)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不起催化作用。

(4)小文如果要确定硫酸铁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5)经证明硫酸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硫酸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小文通过实验发现,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常温下,他在a、b、c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5%过氧化氢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滴2滴5%、10%、20%的硫酸铁溶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请你观察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②若实验中所得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请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

巩固提升

1.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3.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向充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4.如图装置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水为热水

B.②中白磷燃烧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6.(桐城中考)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用锡箔纸遮盖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部位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a和bB.a和cC.c和dD.b和d

7.(天水中考)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8.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

2M+S

M2S。

甲、乙两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M的质量/g

S的质量/g

M2S的质量/g

6.0

2.5

7.5

7.0

1.5

A.64B.56C.39D.23

9.(泰安中考)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0.(济南中考)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验证:

(1)A装置的优点是。

(2)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写出B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3)C处澄清石灰水变,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4)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12.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和普通汽车发动机对比如下:

发动机

类型

发动机混合气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

发动机运转时温度

尾气中CO的含量

尾气中NOx的

含量

普通

1∶15

较高

稀薄燃烧

1∶40

较低

(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知“稀薄”的含义是。

A.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

B.发动机混合气中的空气含量低

C.发动机混合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D.发动机混合气中氮气的含量低

(2)为何稀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CO含量会减少?

(3)某种减少尾气中CO与NOx的方法是使用催化转换器,转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Ox→CO2+N2(未配平)。

若x=1.5,则化学方程式中CO2与N2的系数之比为。

13.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

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

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车间,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运输到根部。

(2)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填字母:

A、不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右移动)。

(4)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

该光照强度下

14.(武威中考)甘肃祁连山水泥厂是我省规模较大的水泥厂,该厂的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10%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34.4g

10g

141.1g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消耗10%的盐酸的质量。

参考答案

本章复习

【重点专题】例1

(1)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实验结果

(2)铁粉能进一步与烧杯中氧气反应

例2

(1)减少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2)C(3)BC

例3

(1)分解反应

(2)0.6(3)通过分析题中的反应关系可知,石灰石中含CaCO3质量=50吨×

80%=40吨,

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100     44

40吨     m

=

,m=17.6吨

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7.6吨。

例4

(1)气孔

(2)酶的活性(酶)(3)上

【综合应用】例5

(1)水分子过氧化氢溶液中已经含有水分子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3)SO42-(4)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2H2O2

2H2O+O2↑(6)①硫酸铁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越大;

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不会影响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②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变大(合理即可)

【巩固提升】1—5.BBBAC

6—10.DCADD

11.

(1)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H2O+CO2=H2CO3(3)浑浊CaCO3(4)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

12.

(1)A

(2)发动机内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完全燃烧(3)3∶1

13.

(1)筛管

(2)二氧化碳(3)黑暗B(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趋于平衡

14.

(1)75%

(2)54.7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