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367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

一.选择题

1.小张正处于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经常出现腿抽筋。

他可能需要补充

A.Na+B.Ca2+C.Mg2+D.Zn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

无机盐

功能

含量异常

I-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Fe2+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贫血

Ca2+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Mg2+

 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

K+

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

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

Na+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详解』血钙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图的低倍镜局部视野中,可以正确读到细胞长度数据的细胞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显微测微尺是测量微小生物体或结构的有效工具。

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变,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不需移动装片,要转动目镜,即使视野中物像清晰,也存在测量误差。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一个完整细胞的长度的位置在显微测微尺中③处,因此在③处可以正确读到细胞长度的数据。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运动成绩与许多因素有关。

根据图信息,以下建议中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是

A.增加运动时间

B.减少睡眠时间

C.确保正常体重指数和睡眠充足

D.确保较高体重指数和睡眠充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识图分析可知,在睡眠充足和体重指数正常的条件下,耐力跑优秀率约为14%,在睡眠不足和体重指数正常的条件下,耐力跑优秀率约为12%,在睡眠不足和超重的条件下,耐力跑优秀率约为6%。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在睡眠充足和体重指数正常的条件下,耐力跑优秀率约为最高,因此确保正常体重指数和睡眠充足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图表示胰岛素原形成胰岛素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数量增加B.氨基酸空间结构改变

C.肽链的数量减少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由胰岛素原经过加工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中剪切掉了部分肽段,形成后的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两条肽链之间通过两个二硫键相连。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素原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中剪切掉了部分肽段,因此氨基酸的数目减少了,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改变并不影响氨基酸的空间结构,B错误;

C、胰岛素原形成胰岛素后,由2条肽链构成,因此肽链数目增加,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素原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中剪切掉了部分肽段,形成了含有两条肽链的胰岛素,因此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5.图表示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①胞吞功能②信息交流功能③一定的流动性

A.仅①B.仅②

C.仅③D.仅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示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该过程为胞吐,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体现了细胞膜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即②③正确。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图为细胞局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箭头所指的结构是

A.细胞核B.大液泡

C.线粒体D.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组成:

1.核膜

(1)结构:

由双层膜组成。

(2)成分: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核孔:

大分子物质的通道。

2.核仁:

细胞核内折光性较强的结构。

3.染色质(l)染色质: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上深色的物质。

(2)组成成分:

是蛋白质和DNA分子。

(3)是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4)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期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物质,是细胞分裂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结构具有明显的核仁存在,因此该结构为细胞核。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酶在催化水解过程中会与底物形成复合物,把底物水解成产物。

如图,从5mim到15min,产物生成量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

C.直线上升D.直线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酶的催化水解过程中,曲线开始一个阶段(5min前)斜率不变,说明反应速率不变,底物充足,在底物充足的这一时间段,当酶-底物复合物中的底物被反应掉之后,立刻有新的底物结合上来,因此在5min内酶-底物复合物浓度不变;随着底物逐渐被分解,当底物的量过低,部分酶分子接触结合底物的概率下降,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的浓度逐渐降低;当底物反应完毕,复合物量减少至0,最终把底物水解,形成产物,酶-底物复合物的浓度也会为0。

『详解』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随着产物生成量的增加,底物逐渐减少,酶-底物混合物的浓度逐渐减少,最后底物完全分解,酶-底物混合物的浓度为零。

因此从5mim到15min,产物生成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上升。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下列装置均置于37℃环境,在X处能收集到CO2最多的装置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均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

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氧气浓度、温度等。

『详解』A、酵母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

B、石蜡油造成了无氧环境,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的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乳酸,图示装置中的无菌水不能提供呼吸底物,因此乳酸菌不能进行细胞呼吸,也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C不符合题意;

D、石蜡油形成无氧条件,乳酸菌利用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无氧呼吸,但是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人的瞳孔是虹膜中间的开孔,当外界光照强度突然增加时,瞳孔括约肌收缩以减少进光量。

其中的感受器是

A.视网膜上的视细胞B.瞳孔括约肌

C.角膜上的神经末梢D.虹膜平滑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感受器分为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物理感受器包括皮肤感受器、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

1、皮肤感受器:

人和高等动物皮肤中有许多神经末梢,当受到压力、温度、针刺等刺激时,便会将各种刺激转换为神经信号,从神经末梢传递到神经中枢,这些神经末梢统称为皮肤感受器。

2、光感受器:

眼球壁的最外层结构致密,称为巩膜,使眼球保持一定的形状,眼球壁的最内层称为视网膜,其中,视细胞(光感受细胞)是眼球中唯一感光部分,光是穿过不感光的神经细胞后投射到视细胞上。

人和高等动物的视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中前者能感受光亮,后者除能感受光亮外,在强光下还能感受色彩。

视细胞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神经冲动),必须由视神经传到脑的视觉中枢后才能形成视觉。

3、声波感受器:

陆生脊椎动物通过耳感受声波。

人和哺乳动物的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

内耳三部分。

外耳收集声波,通过外耳道向内传递,声波可以引起位于外耳道底部的鼓膜振动。

鼓膜内侧是中耳,内有3块彼此以关节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将来自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

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组成,耳蜗是声音感受器,将声波转化成神经冲动。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①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是光感受器。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某成年男子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90cm,其身材矮小的原因最可能是幼年时缺乏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的生长。

年幼时缺少,会引起侏儒症。

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年幼时缺少时,会引起呆小症。

『详解』年幼时缺少甲状腺激素时,会引起呆小症,患者不但个子小,而且智力低下;年幼时缺少生长激素,会引起侏儒症,智力正常但身材矮小,根据试题信息“某成年男子,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90cm”该病为侏儒症,是幼年期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电刺激会引起小鼠的僵立。

用电刺激和铃声对小鼠建立条件反射后,仅给予铃声刺激测得僵立时间为P。

之后,不改变环境仅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再给予铃声刺激测得僵立时间为Q。

A.P>QB.P=QC.P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电刺激和铃声对小鼠建立条件反射后,仅给予铃声刺激测得僵立时间为P,此时为条件反射下的僵立时间;而不改变环境仅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并持续一定时间后,由于条件反射建立后没有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会很快消失,因此再给予铃声刺激,那么小鼠反应不明显,测得僵立时间Q应该较短,故P>Q。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这种调节方式是

A.拮抗B.协同C.正反馈D.负反馈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的过程为负反馈调节。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左图表示一横放盆栽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③处生长素的浓度范围符合右图中的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分析右图可知,图中d点的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则小于d浓度促进该植物生长,大于d点浓度则抑制该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分析左图可知,由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在根部①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②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①侧长得快,②侧长得慢,所以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在茎部④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③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因此④侧长得快、③侧长得慢,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在茎部④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③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因此④侧长得快、③侧长得慢,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因此③<④侧,且处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结合坐标曲线图的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①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得到新植株②,也可以利用其根部细胞③通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④。

①~④中遗传信息相同的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

2、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的过程,植物组织培养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繁殖。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①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得到新植株②的过程是扦插,属于无性繁殖的方式;利用其根部细胞③通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④的方式为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的方式。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①②③④的遗传信息都和最初亲代的体细胞相同。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a、b)的切面变化及运行图,①→②→③表示a、b位置的依次变化。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上一般会存在等位基因

B.①时,染色体数目最清晰

C.②→③的变化,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D.②→③过程,DNA含量加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a、b属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其上一般不会存在等位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时有等位基因的出现,A错误;

B、识图分析可知,②时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最清晰,B错误;

C、识图分析可知,②→③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牵拉的作用下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C正确;

D、识图分析可知,②→③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含量加倍,DNA的加倍发生在间期,D错误。

故选C。

16.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的配子并能用于形成正常受精卵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雌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X,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3+X);雄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Y,因此产生的精子有两种:

3+X和3+Y。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根据性染色体的情况,应该为雄果蝇的体细胞,A错误;

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内有2条性染色体,即X、Y同时存在,不是正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B错误;

C、该图细胞中虽有4条染色体,但是含有2条性染色体,少了一条常染色体,不是正常的配子,C错误;

D、该图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其中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属于果蝇的雄配子,可以参与受精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D。

17.图为某人一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图像,可据此判断其中发生了

A.重复

B.倒位

C.染色体数目整倍化变异

D.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化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观察图示可知:

人体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X、Y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X在形态、大小上基本相同。

而图中有一对XX染色体,故该图为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其中21号染色体有三条,与正常人相比多了一条,即21三体综合征患者,这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中的非整倍化变异。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8.科学家根据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推测鲤→马→人的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

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D.化石证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有共同祖先,其证据包括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细胞生物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详解』科学家测定了鲤、马、人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测定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证据,这是生物化学证据。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对闵行区某公园的东、南、西、北4个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a~e表示5个不同的物种,各物种柱高代表其个体数。

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是

A.东区B.南区

C.西区D.北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种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有2个:

①是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多样性就越大;②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密度越均匀,多样性就越高。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东区和南区的物种数目有5个,而西区物种数目有3个,北区有2个,东区和南区比较柱高可知,南区的物种的相对密度更均匀,因此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是南区。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某植物的花色受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W(红色)>Wd(红色花斑)>w(白色)。

现有一红花植株与一红色花斑植株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花植株。

则亲本红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为

A.WWdB.WdwC.wwD.WdW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植物的花色受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W(红色)>Wd(红色花斑)>w(白色),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WWd、Ww,红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为Wdw,白花的基因型为ww。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WWd、Ww,红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为Wdw,而亲代红花植株与一红色花斑植株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花植株(ww),则亲代的基因型中都有w基因,则亲代的基因型为:

红花植株Ww、红色花斑植株Wdw。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

(一)微生物与茶

黑茶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保健价值的微生物发酵茶。

渥堆处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在细菌、霉菌、酵母菌等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茶原料经过发酵形成叶色黑润、香气纯正的品质。

21.下列不参与黑茶发酵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A.

B.

C.

D.

22.黑茶加工过程中,优势菌种的鉴定很重要。

下列不能用于区别霉菌和细菌的结构有__________。

A.线粒体B.细胞膜C.细胞核D.核糖体

23.下列茶叶成分中,可作微生物生长所需氮源的有__________。

A.水溶性糖类B.蛋白质C.氨基酸D.NaCl

茶叶中含多种物质,其中茶多酚具有杀菌消炎作用。

为研究茶多酚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抑菌实验。

表1是不同pH条件下、茶多酚浓度为40g/L时的实验结果。

菌种

抑菌圈直径(mm)

pH=4

pH=5

pH=6

pH=7

pH=8

pH=9

pH=10

沙门氏菌

14.0

13.7

13.8

14.3

15.5

14.6

12.5

蜡状芽孢杆菌

16.0

15.5

14.7

15.7

17.4

15.6

13.5

大肠杆菌

11.8

12

9

12.7

13.8

15.0

14.4

12.8

24.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微生物培养和抑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培养基的配制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调节pH→定容→灭菌

B.培养基在62℃下灭菌15~30分钟

C.用无菌玻璃刮铲将细菌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D.培养时培养皿不能倒置

25.结合表1中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___。

A.不同pH条件下,茶多酚对同一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

B.相同pH条件下,茶多酚对三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相同

C.pH=8时,茶多酚对三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均最强

D.可推测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制效果在pH=8时最强

『答案』21.C22.BD23.BC24.C25.AC

『解析』

『分析』

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2、病毒:

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活动,病毒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包括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其内的核酸,有的病毒的核酸是RNA,有的是DNA。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1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茶原料的发酵是在细菌、霉菌、酵母菌等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酵母菌,B为细菌,D为霉菌,而C为病毒,病毒不能参与黑茶的发酵。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题详解』

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众多细胞器,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具有拟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拟核内没有染色质,只有裸露的大型患者DNA分子。

二者共同点是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综上所述,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