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398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弯曲模设计要点.docx

弯曲模设计要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

连接棒弯曲模具设计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系咅

学籍号:

2013051317

姓名:

弯曲工艺的基本运动是卸料板先与板料接触并压死,凸模下降至与板料接触,并继续下降进入凹模,凸、凹模及板料产生相对运动,导致板料变形折弯,然后凸、凹模分开,弯曲凹模上的顶杆(或滑块)把弯曲边推出,完成弯曲运动。

卸料板及顶杆的运动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保证弯曲的质量或生产效率,必须首先控制卸料板的运动,让它先于凸模与板料接触,并且压料力一定要足够,否则弯曲件尺寸精度差,平面度不良;其次,应确保顶杆力足够,以使它顺利地把弯曲件推出,否则弯曲件变形,生产效率低。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弯曲件,应特别注意一点,最好在弯曲运动中,要有一个运动死点,即所有相关结构件能够碰死。

弯曲是冲压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零件,,如飞机机翼、汽车大梁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小型机器及电子仪器仪表零件,如铰链、点子元器件等。

根据弯曲件的

不同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

最常用的是以弯曲模具在通用压力机上进行压弯,此外也有在折弯机、滚弯机、拉弯机上进行的折弯、滚弯、及拉弯。

、八、、》

刖言

第一章工艺分析3

1.1材料分析4

1.2结构分析4

1.3精度分析5

第二章工艺方案拟定6

2.1毛坯展开6

2.2方案确定7

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8

3.1冲压力计算8

3.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第四章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9

6.1后侧导柱模架的选用9

6.2其它零件结构9

第五章总工程图10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能够简化弯曲工艺过程和提高弯曲件的精度,并有利于模座的设计和制造。

弯曲件的工艺涉及材料、结构工艺和弯曲件的精度内容。

一、材料分析。

如果弯曲件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塑性,屈服比小,屈服点和弹性模的比值小,则有利于弯曲成形和工件质量的提高。

所以,所选材料为10号钢,10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零件结构工艺

零件结构比较简单,比较适合弯曲。

工件弯曲半径为5mm查

表3.1.5(垂直于纤维),查表rmin=0.1t=0.5mm,即能一次弯曲成功。

工件的弯曲直边高度为28-5-5=18mm远大于2t,因此可以弯曲成功。

该工件是一个弯曲角度为90o的弯曲件,所有尺寸精度均未标注公差,而当r/t<5时,可以不考虑圆角半径的回弹,所以该工件符合普通弯曲的经济精度要求。

三、精度分析

零件图上的尺寸均未标注尺寸偏差,为自由尺寸,选定IT15为

零件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数值见表1。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良好,可以弯曲。

公桶尺寸/

mm

标准公差等豔

m

IT2

IT3

1T4

ITS

IT6

IT7

ITS

ITS

IT10

IT11

IT!

2

1T13

IT14

ms

me

IT17

IT13

大于

mm

3

Q.8

1.2

2

3

4

6

10

14

35

4Q

60

0.1

0.14

CL25

0.4

o.e

1

1.4

3

6

LS

2.5

4

5

&

12

IS

30

48

75

0.12

0¥1£

0,3

0.48

Q.7S

1.2

LB

e

J10

1,5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5

0,50

0.9

1.5

2.2

10

18

1.2

2

3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Q.43

0.7

1,1

l.S

2,7

18

30

1.5

2.S

4

«

9

13

21

33

52

&4

130

0.21

0.33

052

0.S4

1,3

2.1

3.3

50

l.S

2.5

4

7

11

16

25

39

100

16Q

625

0.39

0+62

1

1,6

2.5

3.9

50

80

3

S

g

13

19

30

4存

74

120

190

03

0”46

0,74

1.2

1,9

3

4同

30

12D

2,5

4

6

10

J5

Z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

2.2

3,5

5.4

120

lfiO

3r5

5

6

12

IS

25

40

63

100

160

Z5D

0.4

0.S3

L

1.6

2.5

4

反3

!

«□

250

4.5

7

ID

14

20

4€

72

US

185

290

O,4fi

672

115

1,S5

2t9

4,6

7.2

250

315

6

8

12

16

23

32

52

SI

L30

210

320

0.52

0,81

L3

2.1

3,2

5.2

&1

336

400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

23C

360

0*57

0.S9

X4

2.3

3.6

5.7

fl.9

400

500

10

IS

20

37

40

&3

97

155

250

400

663

155

2.E

4

6.3

9.7

500

B30

9

It

16

2Z

32

44

70

110

175

2S0

440

0.7

1.1

175

Z.8

4.4

1

11

630

800

10

13

18

25

36

50

80

125

200

32C

500

0.&

1-25

2

3.2

5

B

12.5

S00

1000

11

15

Z1

?

8

40

56

90

140

230

350

560

0.9

1.4

2,3

3.6

5.6

9

14

1ODD

1250

13

18

33

47

66

105

165

260

420

660

1t05

1.65

2?

6

4?

2

「讥

10.5

Ifi.5

1250

1600

15

21

29

39

55

78

125

195

310

5皿

780

1.25

1.95

3.1

S

7,8

12.5

19.5

1600

2000

18

25

35

46

65

92

ISO

230

370

600

920

1.5

2,3

3.7

6

9.2

15

23

2000

2500

22

30

41

55

78

110

^75

280

440

700

1100

1.75

2.8

4-4

7

1J

17.5

Z8

2500

3150

26

3&

SO

68

96

135

210

330

54Q

860

1350

2.1

3.3

5,4

3.6

13.S

21

33]

注齢公称尺寸天于500mm的1T1-TTS的标准公誥敘值为试行的.注阶公需尺寸小于裁嶂于1mm时,无IT14-rTlfi.

表1

第二章、工艺方案的拟定。

一、毛坯展开

如图3-1所示

毛坯总长度等于各直边长度加上各圆角展开长度,即:

nn

L=l「121314—(rVr2r3)孑(x1x2x3)t

由此可得:

L=28+95+30+10+n(3X5)+n(3X0.32)X5-6X6.6

22

=154.5

为中心层曲率半径(mm);

r为弯曲件内圆角半径(mm);

X为试验测定的应变中性层位移系数,如表2所列;

t为材料厚度(mm)

表3.1.1应变中性层删系数池

r/t

OJ

Q.2

0.3

0.4

0.5

0.6

0.7

O.«

LO

I厂

I

0-21

0.22

0.23

0.24

—■

0.25

0.26

0.28

OJJ

1—

t/i

13

L5

10

2.5

10

5.0

6.0

ro

减Q

0.34

0.36

0J8

0.39

0.4

0.+2

0.44

0.46

0.4S

0.5

表2

二、方案确定

由图3-1分析看出,该产品需要的基本冲压工序为落料、弯曲。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生产该产品的工艺方案为先落料,再弯曲。

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

、冲压力计算

1、

弯曲力的计算。

弯曲力的大小不仅与毛坯尺寸、材料的力学性能、凹模支点间的间距、弯曲半径及凸凹模间隙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弯曲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

生产中常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FZ=0.7Kbt2(Tb/叶t=0.7X1.3X95X5X5X400/5+5=86450N

b弯曲件的宽度,mm;

t弯曲材料的厚度,mm;

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mm;-材料强度极限,Mpa;

安全系数,一般取K=1.3

 

2、顶件力计算

对于设置顶件装置或压料装置的弯曲模,其顶件力(或压料力)Fd(或Fy)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即

Fd=(0.3〜0.8)Fz

Fd=0.6Fz=0.6X86450W51870N

二、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凸、凹模间隙计算。

由式由c=(1.05〜1.15)t可取c=1.1t=5.5mm。

2、凸模圆角半径rp

因r/t=/5/5=1<5~8

故rp=r=5mm

3、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影响弯曲力、弯曲件质量与弯曲模寿命,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一致且合适,过小,弯曲力会增加,会刮伤弯曲件表面,模具的磨损加大;过大,支撑不利,其值一般根据板厚取或直接查表。

t<2mm寸,rd=(3〜6)t

t=2~4mm寸,rd=(2〜3)t

t=>4mml寸,rd=2t

rd由表查得为10mm。

第四章、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

一、后侧导柱模架的选用。

标准模架的选用依据为凹模的外形尺寸,所以因首先计算凹模周界的大小。

查表的凹模周界大小为200mM160mm

模具采用后侧导柱模架,查的模架的规格为,上模座:

210mmx

195mr^45mrp

下模座210mrX195miX55mm

导柱28mrX200mm

导套28mrX110mX43mm

二、其它零件结构。

垫板:

此模具中需采用垫板,垫板厚度h=10。

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43〜48HRC

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关系,平面尺寸与凹模外形尺寸相同。

固定板的厚度为16mm。

材料选用Q235

定位板:

定位板尺寸与毛坯的长度尺寸有关,其外形尺寸

与凹模尺寸相同。

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43〜48HRC。

顶件板:

顶件板尺寸与凹模孔相配合,平面尺寸与凹模内

形尺寸相同。

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43〜48HRC。

模柄:

模具采用材料为A3的压入式模柄GB/T2862.1—81根据设备的模孔尺寸,应选用规格为A32X95的模柄。

销钉:

模具的销钉选用圆柱销GB/T119.1,根据设备尺寸分别为:

销?

6X20,销?

10X50,销?

12X60。

材料选用35钢,热处理28〜38HRC不经表面处理的圆柱销。

镙钉:

模具采用圆柱头内六角螺钉GB/T70.1,根据尺寸分别为:

螺钉M12X85,螺钉M10X71,螺钉M8X38,螺钉M12X64,螺钉M10X122,材料为35钢,热处理:

硬度28〜38HRC表面氧化。

导柱:

模具导柱选用直径d=28mm长度h=200mn!

勺A型导柱。

材料为20钢,热处理:

渗碳深度0.8〜1.2mm,硬度58〜62HRC导柱A28X200GB2861.1—90。

导套:

模具导套选用内径d=28mm长度L=100mm外径D=43mm

的A型导套。

材料为20钢,热处理:

渗碳深度0.8〜1.2mm硬度58〜62HRC导套28X110X43GB2861.6。

上模座:

模具上模座选用后侧导柱上模座,根据凹模边界

L=200mm,B=160mm,查表可得,材料为HT200的后侧导柱上模座:

上模座210X195X45GB/T2855.5•HT200

下模座:

模具下模座选用后侧导柱下模座,凹模边界

L=200mm,B=160mm,查表可得,材料为HT200的后侧导柱下模座:

下模座210X195X55GB2855.6•HT20Q

凸模:

模具凸模的材料选用Cr12,热处理56〜60HRC凹模:

模具凹模材料选用Cr12,热处理56〜60HRC

第五章、总工程图

总结

本次设计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中和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冲压模具的设计资料,这位我在后来的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减去了不少麻烦。

也更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系统的翻阅了两年半时间以来所学的专业知识,重现的学习和掌握,让自己发现到更多的不足之处。

在这次的毕业设计中,我综合了两年多来所学的所有专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不仅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所发挥并且掌握的更为熟练,也加强了在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在设计和绘图都遇到方面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再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对冷冲压模具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不仅把大学所学到知识加深了,还学会了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能够把各科灵活的运用到设计中去。

更是锻炼了自己的查阅资料的能力。

这次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自己的考核,也是在工作之前对自身的一次全面、综合型的测试。

这为今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政坤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2]王立人,张辉主编.冲压模设计指导.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于长春.关于制定增值税会计准则的探讨[J].税务与经

济,2000.5.

[4]戴德明,张妍,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一一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5.1.

[4]胡晓东.增值税会计中实行权责发生制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5.5

[5]吴东霞.对修订后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几点体会[J].交通财会,

2009

(2):

87-88.

⑹闰玮我国行增值税制转型分析[1]山东经济,200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