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399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2卷理科数学与答案.doc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逐题解析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1.()

A.B.C.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及共轭复数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解法二:

对十法

可以拆成两组分式数,运算的结果应为形式,(分子十字相乘,

分母为底层数字平方和),(分子对位之积差,分母为底层数字平方和).

解法三:

分离常数法

解法四:

参数法

,解得

【知识拓展】复数属于新课标必考点,考复数的四则运算的年份较多,复数考点有五:

1.复数的

几何意义(2016年);2.复数的四则运算;3.复数的相等的充要条件;4.复数的分类及共轭复数;

5.复数的模

【题目2】(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2)2.设集合,.若,则()

A.B.C.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以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为目

的.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1是方程的一个根,即,∴

解法二:

韦达定理法

∵∴1是方程的一个根,∴利用伟大定理可知:

,解得:

,故

解法三:

排除法

∵集合中的元素必是方程方程的根,∴,从四个选项A﹑B﹑C﹑D

看只有C选项满足题意.

【知识拓展】集合属于新课标必考点,属于函数范畴,常与解方程﹑求定义域和值域﹑数集意义

相结合,集合考点有二: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基本运算.

【题目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3)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

”意思是:

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1盏B.3盏C.5盏D.9盏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通向公式及其前项和,以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为主目

的.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即;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即

,塔的顶层为;由等比前项和可知:

,解得

.

解法二:

边界效应

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则有,∴,解得,∴.

【知识拓展】数列属于高考必考考点,一般占10分或12分,即两道小题或一道大题,其中必

有一道小题属于基础题,一道中档偏上题或压轴题,大题在17题出现,属于基础题型,高考所

占分值较大,在高中教学中列为重点讲解内容,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主要是平时教学题型难

度严重偏离高考考试难度,以及研究题型偏离命题方向,希望能引起注意;考试主线非常明晰,

1.等差数列通向公式及其前项和;2.等比数列通向公式及其前项和.

【题目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4)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学科&网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C.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三视图及体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主目的.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从三视图可知:

一个圆柱被一截面截取一部分而剩余的部分,具体图像如下:

切割前圆柱

切割中

切割后几何体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可出剩余几何体形状,该几何体的体积分成两部分,部分图如下:

从左图可知:

剩下的体积分上下两部分阴影的体积,下面阴影的体

积为,,,∴;上面阴影的体积是上

面部分体积的一半,即,与的比为高的比(同底),

即,,故总体积.

第二种体积求法:

,其余同上,故总体积

.

【知识拓展】三视图属于高考必考点,几乎年年考三视图,题型一般有五方面,1.求体积;2.求面

积(表面积,侧面积等);3.求棱长;4.视图本质考查(推断视图,展开图,空间直角坐标系视

图);5.视图与球体综合联立,其中前三个方面考的较多.

【题目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5)5.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

A.B.C.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以考查考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为目的,

属于过渡中档题.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图中阴影部分),作直线,平移直线,

将直线平移到点处最小,点的坐标为,将点的坐标代到目标函数,

可得,即.

y=-3

2x+3y-3=0

2x-3y+3=0

解法二:

直接求法

对于封闭的可行域,我们可以直接求三条直线的交点,代入目标函数中,三个数种选其最小的

为最小值即可,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所求值分

别为﹑﹑,故,.

解法三:

隔板法

首先看约束条件方程的斜率

约束条件方程的斜率分别为﹑﹑;

其次排序

按照坐标系位置排序﹑﹑;

再次看目标函数的斜率和前的系数

看目标函数的斜率和前的系数分别为﹑;

最后画初始位置,跳格,找到最小值点

目标函数的斜率在之间,即为初始位置,前的系数为正,则按逆时针旋转,第一格为

最大值点,即,第二个格为最小值点,即,只需解斜率为和这两条线的交点

即可,其实就是点,点的坐标为,将点的坐标代到目标函数,

可得,即.

【知识拓展】线性规划属于不等式范围,是高考必考考点,常考查数学的数形结合能力,一般

变化只在两个方向变化,1.约束条件的变化;2.目标函数的变化;约束条件变化从封闭程度方面

变化,目标函数则从方程的几何意义上变化,但此题型属于高考热点题型(已知封闭的约束条

件,求已知的二元一次方程目标函数),此题型属于过渡中档题,只需多积累各题型解决的方法

即可.

【题目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6)6.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12种B.18种C.24种D.36种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以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为主.

【解析】解法一:

分组分配之分人

首先分组

将三人分成两组,一组为三个人,有种可能,另外一组从三人在选调一人,有种可

能;

其次排序

两组前后在排序,在对位找工作即可,有种可能;共计有36种可能.

解法二:

分组分配之分工作

工作分成三份有种可能,在把三组工作分给3个人有可能,共计有36种可能.

解法三:

分组分配之人与工作互动

先让先个人个完成一项工作,有种可能,剩下的一项工作在有3人中一人完成有

种可能,但由两项工作人数相同,所以要除以,共计有36种可能.

解法四:

占位法

其中必有一个完成两项工作,选出此人,让其先占位,即有中可能;剩下的两项工作

由剩下的两个人去完成,即有种可能,按分步计数原理求得结果为36种可能.

解法五:

隔板法和环桌排列

首先让其环桌排列,在插两个隔板,有种可能,在分配给3人工作有种可能,按分

步计数原理求得结果为36种可能.

【知识拓展】计数原理属于必考考点,常考题型有1.排列组合;2.二项式定理,几乎二者是隔一

年或隔两年交互出题,排列组合这种排序问题常考,已经属于高考常态,利用二项式定理求某一

项的系数或求奇偶项和也已经属于高考常态,尤其是利用二项式定理求某一项的系数更为突出.

【题目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7)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

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学科&网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

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推理与证明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推理论证能力.

【解析】解法一:

假设法

甲看乙﹑丙成绩,甲不知道自己的成绩,那么乙﹑丙成绩中有一人为优,一人为良;乙已经知道

自己的成绩要么良,要么优,丙同样也是,当乙看到丙的成绩,一定知道自己的成绩,但是丙一

定不知道自己的成绩;而丁同学也知道自己的成绩要么良,要么优,只有看到甲的成绩,才能判

断自己的成绩,丁同学也一定知道自己的成绩,故只有乙﹑丁两位同学知道自己的成绩.

解法二:

选项代入法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则从选项入手,一一假定成立,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略

【知识拓展】推理与证明近两年属于热点考题,2016年的第15题(理)﹑第16题(文),今年

的理(7)﹑文(9),属于创新题,突出新颖,但题的难度不大,需要考生冷静的思考,抓住主

要知识要点,从而能够快速做题,属于中档题.

【题目8】(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8)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

A.2B.3C.4D.5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与应用.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执行第一次循环:

﹑﹑

;执行第二次循环:

﹑﹑;执行第三次循环:

﹑﹑

;执行第四次循环:

﹑﹑;执行第五次循环:

﹑﹑

;执行第五次循环:

﹑﹑;当时,终止循环,输出,

故输出值为3.

解法二:

数列法

,,裂项相消可得;执行第一次循环:

﹑,当时,即可终止,,即,故输出

值为3.

【题目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9)9.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2,则的离心率为()

A.2B.C.D.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与化归思想.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求得渐近线方程为,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求得圆心到

渐进线的距离为,∴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即,解得.

解法二:

待定系数法

设渐进线的方程为,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求得圆心到渐进线的距离为,

∴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即,解得;由于渐近线的斜率与离心率

关系为,解得.

解法三:

几何法

从题意可知:

,为

等边三角形,所以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较为,

由于,可得,

渐近线的斜率与离心率关系为,解得.

解法四:

坐标系转化法

根据圆的直角坐标系方程:

,可得极坐标方程,由可得极

角,从上图可知:

渐近线的倾斜角与圆的极坐标方程中的极角相等,所以,

渐近线的斜率与离心率关系为,解得.

解法五:

参数法之直线参数方程

如上图,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求得渐近线方程为,可以表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代入圆方程中,

解得.

【知识拓展】双曲线已成为高考必考的圆锥曲线内容(理科),一般与三角形﹑直线与圆﹑向量

相结合,属于中档偏上的题,但随着二卷回归基础的趋势,圆锥曲线小题虽然处于中档题偏上

位置,但难度逐年下降.

【题目10】(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0)10.已知直三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角度的求解,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在边﹑﹑﹑上分别取中点﹑

﹑﹑,并相互连接.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平移功能,异面

直线和所成的夹角为或其补角,

通过几何关系求得,,

,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异面直线

和所成的夹角余弦值为.

解法二:

补形

通过补形之后可知:

或其补角为异面

直线和所成的角,通过几何关系可知:

,,,由勾股定理

或余弦定理可得异面直线和所成的

夹角余弦值为.

解法三:

建系

建立如左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解法四:

投影平移-三垂线定理

设异面直线和所成的夹角为

利用三垂线定理可知:

异面直线和所成的夹角余弦值为.

【知识拓展】立体几何位置关系中角度问题一直是理科的热点问题,也是高频考点,证明的方

法大体有两个方向:

1.几何法;2.建系;几何法步骤简洁,但不易想到;建系容易想到,但计算

量偏大,平时复习应注意各方法优势和不足,做到胸有成竹,方能事半功倍.

【题目1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1)11.若是函数的极值点,则的极小值为()

A.B.C.D.1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极值概念及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判定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运

算求解能力.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导函数

∵∴

∴导函数

令,∴,

当变化时,,随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极大值

极小值

从上表可知:

极小值为.

【知识拓展】导数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极值点的问题是非常重要考点之一,大题﹑小题都

会考查,属于压轴题,但难度在逐年降低.

【题目12】(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2)12.已知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的最小值是()

A.B.C.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意在考查考生

转化与化归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解法一:

建系法

连接,,,.

,∴

∴,∴

∴最小值为

解法二:

均值法

∵,∴

由上图可知:

;两边平方可得

∵,∴

∴,∴最小值为

解法三:

配凑法

∴最小值为

【知识拓展】三角形与向量结合的题属于高考经典题,一般在压轴题出现,解决此类问题的通

法就是建系法,比较直接,易想,但有时计算量偏大.

二、填空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题目1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3)13.一批产品的二等品率为,从这批产品中每次随机取一件,有放回地抽取次,表示抽到的二等品件数,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分布概念及其数字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解法一:

一般解法

随机变量,

【知识拓展】离散型随机变量是高考考点之一,随机变量分布是热点话题,正态分布和二项分

布都以小题出现,且在基础题位置,难度较低,在平时复习时不宜研究难题.

【题目1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4)14.函数()的最大值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同角基本关系及函数性质—最值,意在考查考生转化与化归思

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解法一:

换元法

∵,

设,,∴

函数对称轴为,∴

【知识拓展】此类问题属于热点题型,2016年二卷(文11)﹑2010年和2014广西卷均出现此

题型,解决方法相同,但二卷近几年不会再出了.

【题目1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5)1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通向公式及其前项和以及叠加法求和,

【解析】解法一:

常规解法

∵,,∴

∵,∴∴

∵∴∴

【知识拓展】本题不难,属于考查基础概念,但有一部分考生会丢掉这个条件,此处属于

易错点.

【题目1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6)16.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是上一点,的延长线交轴于点.若为的中点,则.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与

化归思想运算求解的能力

【解析】解法一:

几何法

∵点为线段的中点

【知识拓展】本题从抛物线定义入手,定比分点求坐标,这是基础概念题,课本习题常有练习.

三、解答题:

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解答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60分。

【题目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7)17.(12分)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

(2)若,面积为2,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

【试题分析】在第(Ⅰ)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将转化为角的方程,思维方向有两个:

①利用降幂公式化简,结合求出;②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两边约去,求得,进而求得.在第(Ⅱ)中,利用(Ⅰ)中结论,利用勾股定理和面积公式求出,从而求出.

(Ⅰ)

【基本解法1】

由题设及,故

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解得

【基本解法2】

由题设及,所以,又,所以,

(Ⅱ)由,故

由余弦定理及得

所以b=2

【知识拓展】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高频考点,命题大多放在解答题的第一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解题时要灵活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边转角”“角转边”,另外要注意三者的关系,这样的题目小而活,备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题目18】(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8)18.(12分)

淡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学|科网,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

kg)某频率直方图如下:

(1)设两种养殖方法的箱产量相互独立,记A表示事件:

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kg,估计A的概率;

(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箱产量<50kg

箱产量≥50kg

旧养殖法

新养殖法

(3)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新养殖法箱产量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命题意图】概率统计,独立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基本解法】

(Ⅰ)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的频率为0.012×5+0.014×5+0.024×5+0.034×5+0.040×5=0.62,由于两种养殖方法的箱产量相互独立,

于是P(A)=0.62×0.66=0.4092

(Ⅱ)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的有100×0.62=62箱,不低于50kg的有38箱,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kg的有100×0.66=66箱,低于50kg的有34箱,得到2×2列联表如下:

箱产量<50kg

箱产量≥50kg

合计

旧养殖法

62

38

100

新养殖法

34

66

100

合计

96

104

200

所以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III)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kg的频率为0.038×5+0.046×5+0.010×5+0.008×5=0.66>0.50,不低于55kg的频率为0.046×5+0.010×5+0.008×5=0.32<0.50,于是新养殖法箱产量的中位数介于50kg到55kg之间,设新养殖法箱产量的中位数为x,则有

(55-x)×0.068+0.046×5+0.010×5+0.008×5=0.50

解得x=52.3529

因此,新养殖法箱产量的中位数的估计值52.35。

【知识拓展】首先,先表示事件,再写出其发生的概率,将未知事件用已知事件表示,依据事件间的关系,求出未知事件的概率.统计的基本原理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独立性检验,先填2*2列联表,再计算,与参考值比较,作出结论;中位数的计算要根据中位数以左其频率和为50%.求面积和计算频率.

【题目1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19)19.(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等比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E是PD的中点.

(1)证明:

直线平面PAB

(2)点M在棱PC上,且直线BM与底面ABCD所成锐角为,求二面角M-AB-D的余弦值

【命题意图】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角、二面角的求解

【标准答案】

(1)证明略;

(2)

【基本解法1】

(1)证明:

取中点为,连接、

因为,所以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所以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平面

(2)取中点为,连接

因为△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

以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则,所以

设,则,

因为点在棱上,所以,即

所以,所以

平面的法向量为

因为直线与底面所成角为,

所以

解得,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令,则

所以

所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基本解法2】

(1)证明:

取中点为,连接

因为,所以,即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平面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平面

因为,所以平面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直线平面

(2)同上

【知识拓展】

线面平行的证明一般有两个方向,线面平行的判定或面面平行的性质。

角的求解多借助空间直角坐标系,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题中没有现成的三条线两两垂直,需要先证明后建系;

(2)是指两个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相等或互补,需要观察所求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

【题目20】(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理20)20.(12分)

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M在椭圆C:

上,过M做x轴的垂线,垂足为N,点P满足.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设点Q在直线x=-3上,且.证明:

过点P且垂直于OQ的直线l过C的左焦点F.

【命题意图】椭圆,定值问题的探索;运算求解能力

【基本解法】

(Ⅰ)解法一:

相关点法求轨迹:

设,,,则:

.

又,所以:

,则:

.

又在椭圆C上,所以:

所以:

.

解法二:

椭圆C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设,,,

则:

.

又,所以:

,则:

.

则:

.

(Ⅱ)解法一:

设,,,则,,,.

又,所以:

即:

.

那么:

.

所以:

.

即过垂直于的直线过椭圆C的左焦点。

解法二:

设,,,则,,,.

又,所以:

.

又在上,所以:

.

又.

所以:

.

即过垂直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