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437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1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环山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

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项目总体情况概述

1.1项目概况

......位于牛首山南,东善桥镇祖堂村北,高约256米,系牛首山分支。

该山有南唐二陵、弘觉寺等众多景点。

......山势陡峻,是牛首山风景区最为陡峻的山体。

为了重现牛首美景,江宁区政府积极打造牛首山景区,对牛首山的公路进行了完善和修建,新修建的南唐二陵风景区道路全长3495.338米,道路宽12米,该道路的修建使得游客到达弘觉寺和南唐二陵风景区更为便利。

新修建的......环山公路蜿蜒曲折,所经路段大都地势险峻。

......环山路滑坡位于环山路的北侧,滑坡所处路段道路在历史上曾多次毁坏,经调查确定该道路位于一个古滑坡体上,整个滑坡由三个相对独立但又关联密切的滑坡组成,即后缘滑坡、中部滑坡、前缘滑坡,分别位于古滑坡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其发育规模为:

后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上部,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7~32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后缘宽约5米,坡体前缘约71米,该滑坡体面积约4200平方米,滑坡体体积约9000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近南北向。

整个坡体周边均可见明显的变形裂缝,根据调查访问得知,该滑坡裂缝形成于两年前,目前仍在缓慢蠕动。

中部滑坡位于山脊的中部,为......北侧公路经过路段,该滑坡后缘紧邻后缘滑坡,中间仅隔一道挡墙,相距约10~15米,滑坡后缘标高约106米,前缘标高约80,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12700平方米,滑坡体积

近12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40度。

该滑坡在历史上曾多次产生滑动,在2009年底环山道路修建完成后又产生了新的滑动,滑坡后缘和围界可见多处裂缝,本次勘查期间,裂缝的宽度还在逐渐增加,目前该滑坡还在快速变形中,急需进行整理处理。

前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坡的剪出口约31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4.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

根据现场调查,该滑坡后缘和围界可见多处地面裂缝,为新近形成,目前仍在发展变形中。

根据整个滑坡坡上各个滑坡的变形特征,确定古滑坡后缘标高约142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360米,坡长高差约92米。

该滑坡体面积越31000平方米,滑坡体积约1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

纵观整个坡体可见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以及路面开裂等变形现象。

1.2项目治理目标及期限

工期目标:

本项目施工工期为75个日历天。

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且符合设计要求。

环境管理目标:

本工程环境管理目标为:

无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事件,固废100%分类处理,粉尘、噪声达标排放率100%,作业泥浆100%定点排放。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零死亡事故,零重伤事故,零重大交通事故,零火灾爆炸事故,轻伤事故小于5%,无新增职业病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1.3滑坡特征

(1)滑坡体形态特征

①后缘滑坡位于古滑坡体的最顶部,其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约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36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后缘宽约5米,坡体前缘宽约71米,该滑坡体面积约4200平方米,滑坡体体积约9000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近南北向。

最深滑动面深度约2.5米,滑面为折线型。

②中部滑坡后缘标高约106米,前缘标高约80米,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127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12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40度。

最深滑动面深度约16.5米,滑面为折线型。

③前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坡的剪出口约30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4.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

最深滑动面深度约10米,滑面为折线型。

(2)根据勘查资料,滑坡体主要由以下土层组成:

①后缘滑坡主要由表层耕填土和残坡积土组成,耕田土厚约0.5米左右,残坡积土厚约1.5米,整个滑体平均厚约2米,总体呈前部较薄、中后部厚,两侧薄的特征。

②中部滑坡主要由人工填土和粘土组成,填土厚约1.7~8.5米,粘土厚约3.0~8.0米,最厚处达16.5米,总体呈前部、后部较薄、中部厚,两侧薄的特征。

③前缘滑坡主要由表层耕填土和残坡积土组成,填土厚约1.0~1.5米,粘土厚约4.5~7.7米,最厚处达9.0米,前部剪出口较薄,中后

部较厚,两侧薄的特征。

(3)滑带

从钻孔揭露和探槽情况来看,在滑坡体中部普遍分布一层全风化的凝灰岩,已呈高岭土化,不易透水。

该层浸水后强度急剧降低,结合地面调查综合分析确定为滑面。

(4)滑床

这几处滑坡床均为岩层,岩层为侏罗系龙王山组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其中后缘滑坡床面岩性为全风化凝灰岩,滑面较陡,整体坡度25-30°;中部滑坡滑床面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坡度上陡下缓,整体坡度7-9°;前缘滑坡滑床面岩性为全球化凝灰岩,前缘和后缘部分位于残坡积土中,整体坡度15-20°。

(5)滑坡体变形特征

工作区滑坡体变形特征主要有地面裂缝、下沉、塌陷,并引起道路变形见表1所示。

场区地面裂缝点基本情况一览表表1

裂缝点编号

裂缝点位置

性质

长度(米)

宽度(厘米)

错距(厘米)

备注

Dlf1

后缘变形带后缘

拉张裂缝

100

15~20

35~50

裂缝形成时间较早,已停止变形。

Dlf2

后缘变形带中部

鼓胀裂缝

30

20~30

30

裂缝形成时间较早,已停止变形。

Dlf3

后后缘变形带后缘

鼓胀裂缝

90

12

30~50

剧烈变形

Dlf4

中部变形带围界

拉张裂缝

15

2~5

8~10

剧烈变形

Dlf5

中部变形带围界

拉张裂缝

11

2~3

6~8

剧烈变形

Dlf6

中部变形带围界

拉张裂缝

3

2~4

变形缓慢,有加剧的趋势

Dlf7

中部变形带围界

拉张裂缝

4.7

10~15

变形缓慢,有加剧的趋势

Dlf8

前缘变形带围界

拉张裂缝

74

30

100

剧烈变形

Dlf9

中部变形带围界

鼓胀裂缝

19

30

100

剧烈变形

(6)滑坡类型

按照滑坡形成因素指标,工作区内的滑坡可划为以下几类,分别见表2、3、4

后缘变形带分类表表2

分类指标

类型

①按滑坡岩土体性质

粘性土滑动

②按滑体的厚度

浅层滑坡

③按滑动面的成因

卸荷结构面的滑坡

④运动形成

牵引式滑坡

⑤发生原因

工程滑坡

⑥稳定程度

活动滑坡

⑦发生年代

新滑坡

⑧滑坡规模

中型滑坡

 

中部变形带分类表表3

分类指标

类型

①按滑坡岩土体性质

粘性土滑动

②按滑体的厚度

深层滑坡

③按滑动面的成因

堆载滑坡

④运动形成

推移式滑坡

⑤发生原因

工程滑坡

⑥稳定程度

活动滑坡

⑦发生年代

新滑坡

⑧滑坡规模

中型滑坡

 

前缘变形带分类表表4

分类指标

类型

①按滑坡岩土体性质

粘性土滑动

②按滑体的厚度

浅层滑坡

③按滑动面的成因

卸荷结构面的滑坡

④运动形成

牵引式滑坡

⑤发生原因

自然滑坡

⑥稳定程度

活动滑坡

⑦发生年代

新滑坡

⑧滑坡规模

中型滑坡

1.4影响滑坡的不良地质作用

古滑坡体上的三处滑坡分别位于同一山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产生滑动有其特定的岩土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所在地区基岩为火山凝灰岩,该火山岩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较大,部分钻孔揭露的风化层厚度可达20多米,尤其是5-1层全风化凝灰岩已呈高岭土化,属于膨胀率极高(自由膨胀率为46.6%),遇水后强度极低的土层,土体易沿该层面产生滑动。

工作区内地下水位埋藏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在1~2米之间,表现出山高水高的特征,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一北北西340度方向断裂,其平面位置见工作区实际材料图,属于富水性断裂。

在断裂的两侧可见多处泉水出露点,该断裂控制了工作区地下水的富集程度,导致工作区地下水位居高不下。

1.4.1后缘滑坡

(1)地形、地貌

后缘滑坡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约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36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前缘因人工切坡,地形坡度较陡,上述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

(2)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

滑坡体分布区为山前斜坡带,地表植被较发育,致使地表水流动由快变缓,为地表水下渗创造了条件。

滑坡右侧围界在雨季经常接受冲刷,致使下部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

(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后缘滑坡前缘紧邻道路,曾有切坡痕迹,切坡后前缘土体临空,该滑坡体土岩接触面较浅,切坡后导致坡体临空。

1.4.2中部滑坡

(1)地形、地貌

中部滑坡后缘标高约106米,前缘标高约80米,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前缘地形坡度较陡,中部较平缓,但荷载较大,上述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

(2)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

滑坡体中部地势低洼,汇水条件比较好,目前已经积水成塘。

该区域曾有大量堆填土,填土中形成了一些渗流通道,为地表水的入渗创造了条件,由于雨水下渗,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

(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中部滑坡坡体中部原为取土区,因建路需要,近期堆填了大量的填土,填土厚度最大达到8米以上,尤其是本次道路修建中,在坡体中部堆填了含大量块石的杂填土,进一步增加了坡体荷载,加剧了滑坡的发生。

1.4.3前缘滑坡

(1)地形、地貌

前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坡的剪出口约31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体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上述的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

(2)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

前缘滑坡前缘位于山脚,坡脚为一个溪沟,一年四季均有流水,导致坡脚土体较为疏软,坡脚塌土现象严重。

该区域植被发育,表层填土松散,为地表水的入渗创造了条件,由于雨水下渗,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受地表水长期冲刷,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

(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前缘滑坡前缘也有一定的切坡,但切坡高度不大,仅2米左右,该滑坡的发生,自然因素占了主导作用。

1.5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层分层与特征:

根据勘查揭示,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积根据沉积时代、成因、状态及其特征,划分为四个大层7个亚层。

各岩土层描述如下:

1-1层耕填土:

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夹有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分布与植被覆盖地段。

①-2层杂填土:

褐黄色,可塑~强塑,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大量碎石、块石,砾径一般为1.8×2.4×3cm,最大达25×35×55cm,碎石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中部滑坡路基段。

③层粘土:

黄褐色,湿,硬塑,含有高岭土团块,局部夹粉质粘土,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低压缩性,中高强度,分布与中部滑坡体段。

④层残(坡)积土:

黄褐色,可塑~强塑,夹少量碎石,砾径一般为2×2.5×4cm20×40×60cm,含量约10%,风化岩块多呈粘土状,分布于山体部分。

⑤-1层全风化凝灰岩:

灰白色~灰黄色,已风化成高岭土,采芯率80~85%,局部分布。

⑤-2层强风化凝灰岩:

灰黄色、紫红色、青灰色,上部呈密实砂土状夹风化岩块,下部呈碎石状,手折易断,锤击声闷易碎,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发生变化,岩体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Ⅴ级,浸水易软化,采芯率80~85%,局部分布。

⑤-3层中风化凝灰岩:

灰黄色、深灰色、紫红色,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长柱状,手折不易断,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采芯率80~85%,RQD60~8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该层未钻穿。

1.6滑坡区水文地质概况

(1)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特征

根据地下水赋存、埋藏条件,本次勘察揭示的滑坡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

空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层填土空隙、3层下蜀土中和4层残坡积土中,透水性、富水性均较差,由于受滑坡的影响,工作区填土层中出现多处渗水通道,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滑坡灾害。

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2.0米左右,设计时年最高水位埋深按1.0米考虑。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径流滞缓,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为主。

(2)地层渗透性

根据室内渗透性试验,场地内除1-2层填土渗透性均较差,尤其是5-1层全风化凝灰岩已风化成高岭土状,为天然的隔水层,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8,各层土渗透系数详见表2所示。

 

各层土体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表5

层号

垂直渗透系数

Kv(cm/s)

水平渗透系数

Kh(cm/s)

渗透性评价

1-2

3.29×10-4

3.48×10-4

弱透水,极不均匀

3

2.63×10-7

2.77×10-7

不透水

4

3.44×10-5

6.27×10-5

不透水

5-1

(4.81×10-8)

(2.01×10-8)

不透水

注:

()中为经验值,余为统计平均值

(3)水质及其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判断,场地属Ⅲ类环境,勘察时在钻孔zk12、zk13孔采集图样进行易溶盐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详见“易溶盐检测报告”。

根据土中易溶盐检测报告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

1.7治理设计方案

1.7.1设计依据:

(1)《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1.7.2参照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9)《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范》(JGJ120-99);

(10)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环山路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1.7.2设计原则

(1)综合治理与长期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2)治理设计目标:

安全可靠、长期有效、治理手段合理可行、节约造价。

(3)全面考虑边坡承载状态下的荷载取值,保证边坡在使用期内的安全;

(4)考虑地震和降水影响下的边坡安全问题。

(5)充分考虑边坡的耐久性,保证边坡的长期使用。

1.7.3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方案以及现场调查,结合我公司以往边坡治理设计经验,确定该段边坡治理方案。

考虑到此边坡纵向长度较大,宜采用分级治理的措施。

稳定分析表明,本场地边坡大部分地段为不满足永久性稳定要求边坡的土体,需采取整治措施,避免坡体滑塌失稳,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1)后缘滑坡体滑面埋藏浅,下滑力不大,且部分路段基岩出露,可采用抗滑锚杆+格构的支护方案。

即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与锚杆共同作用支护坡体,在格构框格中进行植草绿化,从而保证支护处理后坡面的美观;设置坡面和坡体排水系统,加强坡面地表水的疏排。

(2)由于中部滑坡滑动面埋深大,滑体厚度较大,重力式挡墙、浆砌块石,锚杆桩等措施均不太适宜,宜采用抗滑桩进行止滑。

考虑设置四排抗滑桩进行抗滑,第一排桩位于5-5’剖面上部,布桩范围超过滑坡围界之外5米,布桩段长度约90米,第二排桩位于上部填土前缘,紧靠6-6’号剖面,布桩段长度约100米,两排桩之间通过砼拉梁连接,可确保上部坡体的稳定,保障道路的安全度。

第三排桩平行于7-7’剖面布置,布桩段桩长约110米,第四排桩紧靠8-8’剖面布置,布桩段长度约110米,两排桩之间通过钢筋砼拉梁连接,提高道路的安全度。

(3)下部滑坡体体若继续发展的,会对道路稳定性产生影响,由于其滑坡面较深,采用抗滑桩进行止滑。

口岸旅前缘滑坡布置两排抗滑桩,第一排桩位于1-1’剖面的中部,桩长约70米,第二排桩位于1-1’剖面的下部,桩长约85米。

抗滑桩桩长应满足抗滑和抗倾覆要求,持力层选择进入5-3层。

(4)除上述防治措施以为,应辅以排水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地表水:

①在滑坡后缘构筑截水沟,阻止地表水进入滑坡范围,在滑坡体范围内修筑各种排水沟,使地表水排出滑坡。

②夯填地表裂缝,以及后缘裂缝壁,以阻止地表水入渗地下。

2、地下水:

①在滑坡后缘修筑截水沟,切断其补给来源。

②针对出露的泉水和湿地等,做排水沟或渗沟,将水引出滑坡体外。

③滑坡体前缘,常因坡体内的地下水活动而松软、潮湿,引起坡体坍塌滑动,为此可做边坡渗流疏干,或做小盲沟,兼起支撑和疏干作用。

④整个坡面植树,加大蒸发量,保证坡面干燥。

第二章、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2.1.1业主提供的资料:

(1)《......环山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招标文件》;

(2)《......环山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总说明》;

(3)《滑坡治理平面图》;

(4)《......环山公路滑坡治理排水平面图》;

(5)《......环山公路滑坡治理(滑坡段)剖面图》;

(6)《......环山公路滑坡治理冠梁及人挖桩护壁》;

(7)《......环山公路滑坡治理大样图》;

2.1.2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J108-87)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

(14)《施工临时用点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6)《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2.2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所安排的施工工期、施工方法、设备、劳力配备,是为确保招标文件对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制的,所定工期,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等有关措施都是依据招标文件、设计说明及现场踏勘编制的。

(3)本工程必需按业主的要求、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规范进行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需做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成。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总平面布置

3.1施工准备工作

3.1.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具体有以下内容:

(1)图纸会审: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熟悉边坡环境、场区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和施工条件。

(3)做好各座标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的测量放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4)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图预算,它是材料计划编制、成本核算、进度拨款、工程结算,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5)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它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6)技术、安全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内容、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交底后施工人员认真反复学习,贯彻执行。

3.1.2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1)材料准备

①对主要建筑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分批进场,对各种材料的入库、检验、保管和出库应严格遵守公司质量文件的规定,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②植物材料的准备

按种植设计所要求的苗木种类、规格、数量编制苗木所需量计划。

需购买的苗木,提前选好供货商,选好苗木,签订供购合同;安排好运输、栽植方案。

③种植材料准备:

包括种植土、机肥、农药及生长剂等辅助材料,根据工程内容确定需用量,确定好货源,签订购买合同,据进度要求制订进场计划,组织好运输。

(2)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工艺的需要,编制施工机械使用计划,工程进度要求,确定进退场的时间,对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提前检修,保养好,对于需租赁的大型设备,提前签好租赁合同。

(3)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主要安全防护用品需用量按计划提前购买,并尽量多备一些,以防不时之需。

3.1.3施工现场准备

做好水电配置工作,保证场地“三通一平”,并在施工前按照业主、现场情况及施工需要搭建办公与生活临时用房及设施。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范围较大,施工面不规则,场地高低不平。

施工工序较多,且存在交叉作业。

需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设,选择最佳位置,以最优化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平面布置时,应尽量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的平面交叉作业,更好地利用场地,确保做到文明施工。

(1)设立现场领导小组,现场领导小组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办公室内备各工种进度控制图,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运转。

(2)现场临时设施的塔建,要安全、可靠,禁止在滑坡区上部增加附加荷载,具体布置时一定要考虑安全范围。

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有问题出现,需及时解决。

3.3临时用地表

临时用地计划用表见附表一

3.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一

第四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工期目标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总工期75天(不包括不可预见的非抵抗力造成的工期延误)为依据进行编制。

具体进度计划安排见附表2: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需后续资料补充)

4.2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附表二)

(1)施工准备阶段:

3天。

以接到中标通知书为准,签订合同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