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文档格式.docx
《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面团发得如水一样四溢的时候,从面盆中挖出来放在案板上,掺进面粉盘成一团,软硬适度,就可以揉馒头剂子上锅蒸了。
做大馍的过程非常简单,在蒸好的馒头上均匀敷上一层生面,在最顶端放上一颗红枣,放入锅中再次蒸熟就行了。
如此多次重复,一层层地敷上去,一层层地蒸熟,可以根据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馍来。
我儿时,曾经见过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带的大馍,用一大块红绸布包裹着,大馍放在一个直径二尺的玉米秸秆做的锅盖上。
这种大馍另有一名,叫“馍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样的粮食给老岳父送来了。
做枣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个个称之为“面剂子”的长条,然后用面剂子盘成一个个的圆圈,中间放上一颗红枣,就像是莲花瓣中坐着一位富态的佛爷。
最后,通过揉搓、挤压等方式把众多“莲花瓣”连接起来,放入蒸锅中蒸熟,一个漂亮的枣花子就可以出锅了。
枣花子多种多样,做法不一,我说的是最基本的做法。
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带的超级大馍,老丈人当然要回赠更大的枣花子了——也要如锅盖一样大,除了一个个的“莲花瓣”,里面还有“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花样。
这个时候,枣花子就不叫枣花子了,而是叫“枣山”。
因为新女婿送来的是一个“馍山”,老丈人回礼一个枣花子岂不显得小气?
因为枣花子是回赠给晚辈专用的礼物,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叫“要饭的不要枣花子”,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意思,穷人要穷得有志气,即使讨饭也不愿做晚辈。
枣花子是一种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性格中那种不屈的犟劲!
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篇二
【热热闹闹的畲乡年戏】
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农村,有个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就是每逢新春佳节,必要大唱年戏,气氛既热闹又喜庆。
我不太懂戏,但是喜欢看热闹。
记不清从几岁开始,爷爷就带我去看戏,他总是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让我“站”得比大人还高,这样就能够清楚地看到戏台上的演员。
当然,我不懂戏文,总是将眼光四处扫荡,搜寻自己爱吃的炒花生和炒葵花籽,每次都乐此不疲。
后来我渐渐长大,无法再坐在爷爷的肩膀上看戏,于是,每年我都从家里搬条长凳,早早去戏场,为爷爷占个好位置。
在龙冈畲族乡农村,谁家有喜事,就会安排唱年戏,整个村子就会立即欢腾起来。
每当唱年戏时,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听着本土的乡音,本土的曲调,不亦乐乎。
左邻右舍也会拿着凳子去看戏,看戏时,村里老人和小孩的位置最好,通常安排在戏台的正前方。
早些年,村里生活单调,每逢唱戏是大事,村里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戏台前。
后来,有了电视、网络,再加上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戏台前不再有往年的热闹,唱戏的场次也有所减少。
这几年,随着传统年俗的回归,年戏的场次又多了起来。
龙冈畲族乡年戏的采茶戏很有名,分为单头戏、三脚班戏和半班戏。
唱腔和表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在龙冈畲族乡农村简陋的戏台上,唱戏的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穿起戏服就能登台演戏。
因为经常演出,所以不用提前排练,只要大家聚在一起,锣鼓声一响,就能演上十天半个月的。
他们演的才子佳人、王侯将相,随着鼓点来去穿梭,水袖如云,走马灯一样,着实让观众沉醉其中。
戏台上有戏,戏台下也有戏。
典型的畲乡年戏台前的画面是这样的:
老人边抽烟边谈论着戏里的事,女人们叽叽喳喳地聊着一些趣事,小伙子们趁着看戏的机会搭讪喜欢的姑娘,小孩们就扯着大人衣角,要买这买那……犹记得,爷爷每次看戏都很投入,看到忘情处会跟着哼唱。
随着戏里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他的脸上也随之显现出喜怒哀乐来。
高兴时,哈哈大笑;
悲伤时,默默无声。
仿佛把戏文的内容、情节全写在了脸上。
其实演戏也好,看戏也罢,都是为了感受那份热热闹闹的年味。
龙冈畲乡年戏,一般从年前两三天开始,一直到元宵节,历时半个多月。
过了元宵节,众乡亲就得开始谋划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并准备春耕了。
这个时候,一年的年戏才正式宣告结束,这也意味着,“年”过完了。
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篇三
【一样的相思,不一样的春节】
小时候,春节团圆,在我眼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直到去外省求学、工作,才对春节团圆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2001年,我在江西上大学,第一次经历了春运。
在挤满旅客的绿皮火车厢里,我坐在靠走道的座位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有的旅客用蛇皮袋装着行李,几乎快把蛇皮袋撑破;
没买到相邻座位的小情侣四处央求他人换座;
四五个结伴回家的好友拿出酒、花生,在小桌板上摆起了“宴席”。
一位抱小孩的大姐走到我身边,轻声对我说:
“同志,能不能让我坐在你边上休息一下?
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实在抱不动了。
”我立马把座位让给了大姐。
在交谈中得知,孩子的父亲在上海工作,她留在老家,这次要在上海转车,去北方的婆家过年。
“回一趟家这么累,为啥还要回去?
”我不禁问。
“春节咋能不回家呢?
回家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是甜的。
”大姐不假思索地回答。
是啊,春节回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路程即使艰辛坎坷,也阻挡不了人们回家团圆的心。
20XX年,我到贵州遵义参加扶贫工作。
春节前夕,扶贫工作队集中休假返沪,我购买了回上海的机票,只需2个半小时就可以回到相距1600多公里远的上海。
刚到机场,我就被一位中年男人叫住了,他身后还跟着老人和七八岁的小男孩。
“你好,同志,你是要回上海吗?
我母亲和侄儿要去上海,可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进安检以后怎么走,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带他们进去?
”我同意了他的请求。
候机的时候,老太太告诉我,自己和孙子是去上海过年。
我很诧异:
“别人都是年轻人回老家过年,你们怎么反过来呢?
”“我儿子在上海工作十多年了,这几年自己做了一点小生意,春节的时候订单多,忙得走不开,索性我带着孙子去上海过年。
”老人笑着回答。
老人还告诉我,多亏交通发达,以前去上海要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放假的时间全浪费在路上了,有时儿子都不回家过年,现在有了飞机,春节团圆就更方便了。
是啊,国家的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方式从绿皮火车升级到了高铁、飞机,也改变了人们过春节的形式。
2020年的春节,我的一个朋友,因为防疫工作的需要,不仅没有回家过年,还放弃了春节假期,坚守在生产防疫物资的一线岗位上。
在拜年的电话里,他对我说:
“等抗疫胜利了,还是得回家看看,不回家过年,心里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是啊,不回家过年,缺的是团圆。
中国人的春节,是跨越艰难险阻后的团圆,是感受国家日新月异变化的窗口,是守护万家灯火背后的奉献,一样的相思,不一样的春节。
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篇四
【热热闹闹的春节】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
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
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
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
什么味道这么香?
哦!
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
走进厨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吗?
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
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
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
“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
除夕真热闹!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
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
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
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
“短信真是开心果呀!
”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
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
“闺女爱花,小子要炮。
”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
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
过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篇五
春节将至,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接新的梦想。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上的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孩子一年中最最盼望的节日。
新气象
红彤彤的灯笼、红红彤彤的门联、红彤彤的横幅、红彤彤的年画,哇,世界就因为这无处不在的红,而变得焕然一新。
走在大街上,每所房子的门窗都被主人精心装扮得格外漂亮,所有装饰品呈现出来的“红”都透露着欣喜愉悦,既醒目又美观,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喜庆的氛围,让人精神一怔,心里也被这如火的红“烤”得暖暖的。
就连路上的行人也精神十足,身着崭新的衣服,脚踏舒服的新鞋,脸上荡漾着友好的微笑,浑身上下散发着自信和蔼的气息。
想必在正月里,这样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了吧。
团圆饭
在所有春节的习俗中,团圆饭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之一。
原因不仅仅是可以尝到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家人们在老家欢聚一堂。
要知道,对于一个家人们都早出晚归的孩子来说,这种时光可比金子还宝贵!
厨房中飘出阵阵菜香,餐厅中央摆着一张大红圆桌,外公外婆正为晚饭而在厨房与餐厅之间进进出出,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围坐在圆桌旁边谈笑风生,我则与妹妹们一起玩耍,小小的屋子充满了欢乐。
我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乐开了花,是啊,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
放烟火
吃过团圆饭后就开始了我们小孩最喜爱的每年必备节目---放烟花。
此时天色已晚,漆黑的夜幕笼罩大地,叔叔拿起一个小型、不会飞上天的烟火,放在后院中央,然后掏出打火机,慢慢伏下身,小心翼翼地点起火,放到烟火引线上一碰,接着立马转身就跑。
在他身后,烟火爆发出明亮的花火,那些花火高高喷起又落下,那么迅速,吓得原本站在院子里的我一怔,反应后立刻跑到台阶上用手捂住脸。
可却还是因为好奇心而张开一条手指缝,偷偷地用喜悦敬畏的目光欣赏着烟花喷出又落下,颜色变化无常,伴随着大家惊喜的感叹声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直至火光越来越小,越来越弱,最终熄灭,没入了黑暗之中。
这是,我才会放下手,意犹未尽地看着烟花绽放的地方,仿佛烟花还会重新绽放。
然后,我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屋子,一个箭步拿到烟花盒子,再从里面拿出一个递给叔叔:
“再放一个!
再放一个!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时间流逝,年画不在那么崭新,团圆饭不在吃得那么频繁,烟花也落下帷幕,生活又回归了平静。
但那些美好回忆却一直印在我脑海了,使我一直向往着、期待着下一个的春节的到来。
2021过年集体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作文9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