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88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docx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

日本幕末乱事略记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由于工业革命的缘故国家力量有了翻天覆地的增长。

为了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西方列强开始要求东方国家开放门户,通商贸易。

我们国家因为盲目自大经历了“鸦片战争”沦为了半殖民地,日本同属于东亚国家,也被西方列强要挟。

不过,日本受到外国冲击的时间要比中国晚,又有了中国做榜样,所以变法图强的呼声很强,最后明治维新成功一跃成为了东洋强国。

我国后来也效仿之进行变法却失败了,大清灭亡了从此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动乱中。

究其原因,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度远没有中国的完善,地方上藩国的势力还是很强的,拥有独立的军政和财政管理权,日本的变法维新是从地方上开始试验的,从下到上由点到线终成一面,所以最后成功了。

相比之下,我国的变法是由上到下的,内部阻挠的力量很强大,最后失败了。

本文中简略的记述了日本自开国直到幕府灭亡的故事,希望给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带来一点乐趣。

一、幕府开国

德川幕府自从家康开府以来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幕府的境况是真正衰败了。

小农经济的崩溃,农民生活困苦,天灾流行造成大批农民起义。

到了1830年(天保年间),由于连年的灾害谷物歉收,米价飞涨,各地民不聊生,大阪下层小官吏大盐平八郎由于不满幕府无视人民困苦,领导人民起义攻击政府和富商。

这次起义虽然只持续了一天就被镇压了,可是各地争相效仿整个日本处于动荡之中。

幕府为了维护统治,决定改革政治,这就是“天保改革”,企图维护小农经济的现状,但是由于内部反对,这场改革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同时代的一些藩国也进行了藩政改革,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之中又以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肥前藩等外样大名的改革最成功,军政和经济都有了较大提升,这为以后倒幕建立了基础。

本来,虽然幕府的实力下降了,但是由于幕府的法度严密,利用参勤交代制度、公家法度、武家法度等制度钳制天皇和藩国,维护政治稳定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列强染指东方国家,旧的制度全被打破造成了这些国家内部巨大的变革。

先是大清国已经因为“鸦片战争”被列强打得丧失主权,这给日本以很大刺激,日本自从永宽年间“岛原之乱”后实行禁海锁国政策,只和中国、朝鲜、荷兰进行贸易来往,其他国家一概不予理会。

但是西方国家想要打开日本市场,首先是美国在嘉永六年(1853年)派遣海军少将培理率领四艘军舰来到江户外海准备向日本提交国书,要求解除海禁开放港口,通商贸易。

由于美国军舰外表被涂以黑漆,所以此事又被称为“黑船来航”。

当时幕府执政的是老中阿部正弘,阿部正弘根本就没有接受美国国书的意思。

他采取的手段就是置之不理,美国人认为不给幕府一点颜色看看,幕府是不会知道事态的严重性的。

于是在六月八日美国舰队以纪念独立日为名,将船上的百门大炮向天开炮,虽然只是空炮而已,但是声震如雷给幕府造成的震动还是很大的。

阿部正弘知道没有办法搪塞了,派人接受了美国国书,然后以需要考虑为名要求过一年再给答复。

培理少将同意了日本的条件,答应来年再来听取结果。

阿部正弘知道再这样置之不理也不是办法,在这一年间一定要就开国与否拿出个对策来。

于是和幕府官僚们进行磋商,结果是幕府内部分裂为两派,一派支持开国,一派反对。

大多数官员都是反对开国的,但是幕府高层多说是支持开国的,比如阿部正弘自己还有重臣井伊直弼。

他们的意思是,开国在所难免,与其向中国一样被打了之后再开国,还不如自己直接开国来得好,还能顺应潮流长长见识。

不过幕府中的保守派还是坚决反对,到底如何也就没有定论。

阿部正弘因为兹事体大不能定论,要求各地方的大名藩主们也发表各自意见。

结果各地藩主的意见除去开国,锁国又有攘夷的说法,就是把外国人都打出去。

阿部正弘虽然知道这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不过幕府也没有魄力的官员拍板,这个事情就这样拖下去了。

到了次年正月,美国军舰又一次前来,幕府举办了盛大宴会招待美国来宾。

最后在万分不愿意的情况下和美国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条约规定了日本开放港口,建立美国领馆,给予美国单方面最惠国待遇等。

美国和日本订立了条约后,法国、英国、俄国等国也要挟日本签订了各自条约。

日本的锁国政策算是被打破了。

日本内部为了开国问题认为幕府出卖国家主权巴结西洋人而痛恨幕府的的人大大增加了。

到了1856年(安政三年)美国人因不满条约的内容要求重新订立条约,这时候执政的已经不是阿部正弘了,是老中堀田正睦。

美方派遣公使哈里斯办理相关事宜,哈里斯请求先见一下日本将军德川家定。

本来幕府将军按照惯例是不会接见大使的,不过这次破例接见了。

哈里斯在见过将军之后,觉得具体事务还是和老中堀田正睦交涉的比较好。

按照美国人的要求是要修改条约增多开放港口,还要求日本给予美国治外法权,当然这是有伤国体的。

堀田正睦自然不愿以修改条约,这一下就拖了好几年。

这期间美国串联俄国、法国、英国、荷兰四国要求一起签订相关条约,利益均沾。

当然幕府不愿意背这个卖国的黑锅,于是决定现象天皇请命之后再签条约,就可以不授人口实了。

本来日本订立政策从来也是不让天皇管事的,这次堀田正睦自己亲自前往京都原指望天皇一准同意也就完事了。

谁知道这时在位的孝明天皇是一位非常保守排外的人,孝明天皇根本就不想开国,而且大多数公卿也不愿意签订条约。

公卿们联络了八十八位一起在朝廷上要求天皇不要同意,这就是有名的“廷臣八十八卿列参事件”。

孝明天皇正好就此为理由,对幕府的要求不予采纳。

堀田正睦没有办法,只好要求再过两年在签订条约,不过列强可不愿意再拖下去了,以战争威胁。

迫于无奈,幕府只好在没有天皇同意的基础上和五国签订了《安政五国条约》。

条约是签订了,不过幕府也把日本人民都得罪了。

本来如果不事先向天皇汇报这件事,自己做主也就罢了。

这次通过天皇可是没有拿到诏命就擅自和五国签订了条约,这是目无君上的表现,再加上这条约规定的内容也伤害了日本的主权独立和民族经济,就更招人痛恨了。

从这以后倒幕攘夷的思想就扎根在日本各地的藩主武士心里了。

二、安政大狱和樱田门外之变

为了平息国人和天皇的怒火,堀田正睦被迫引咎辞职。

以前在讨论开国与否时候,水户藩的德川齐昭、萨摩藩的岛津齐彬、越前藩松平庆永等人就以"尊王攘夷"为由不支持开国通商。

这时候听说幕府擅自和五国签订了条约,他们和幕府执政之间的矛盾那就更加激化了。

天皇也因为幕府不遵诏命的缘故发怒,甚至想要出家让位以此表示抗议,不过被手下公卿劝阻了。

就在幕府和各藩为了此事对立的时候,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死了,德川家定一向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也不太正常。

所以在他在位的时候幕府的高层就为他去世后的继承问题做了打算,早在阿部正弘执政的时候,就打算叫“御三卿”的一桥庆喜(本是德川齐昭之子,过继给一桥藩)接位,不过因为德川家定母子不喜欢一桥庆喜,这个念头也只好作罢。

这时以水户藩的德川齐昭、萨摩藩的岛津齐彬还有松平庆永等雄藩改革派支持一桥庆喜接掌将军之位。

保守派水野忠央、井伊直弼等人支持纪州藩的德川家茂即位,由于开国一事,堀田正睦下野,井伊直弼担任了大老一职,他派人活动京都的“关白”九条尚忠,在他的支持下拥立了德川家茂为第十四代将军,使得德川齐昭、岛津齐彬、松平庆永等人的想法落空了。

德川齐昭和松平庆永、德川庆恕等人不甘心失败,向井伊直弼发难,因为将军的继承权一向应由水户藩的藩主决定。

井伊直弼以退为进以将军的名义对三人进行打击,命令德川齐昭和松平庆永还有尾张藩主德川庆恕等人辞职引退,又更换京都所司代的长官为自己的心腹,意图控制天皇和公卿。

天皇不满于幕府的行为,在公卿的怂恿下给水户藩发出“密诏”要求水户藩联络其它各藩推翻井伊直弼的统治。

不过此事走漏了消息,井伊直弼决定先下手为强,逮捕了参与此事的梅田云滨、吉左卫门等人,兴起了“安政大狱”。

凡是反对幕府开国政策的公卿大名都遭到迫害,被迫自杀和处死的高级官僚有上百人,民间提倡尊王攘夷的志士有许多也遭到了迫害。

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长州藩藩士吉田松阴,吉田松阴感于时弊,在家乡开设私塾,教授“尊王攘夷、救亡图存”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

许多日后倒幕的干将如久坂玄瑞、桂小五郎、伊藤博文、高杉晋作、等人都曾经师从于他,他的门生被称之为“松阴门下”。

正因为如此,他被幕府处死,后来知名的倒幕干将“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也被流放了。

为此,井伊直弼更加不得人心,幕府和各藩镇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为井伊直弼被杀埋下了祸根。

因为井伊直弼实行高压政策,对内镇压对外妥协。

各地的“尊王攘夷”志士都非常痛恨他,他们在京都秘密筹划暗杀井伊直弼,由萨摩藩的藩士大久保利通回到藩国争取藩主岛津齐彬带兵上江户改组幕府,尊王攘夷。

虽然因为岛津齐彬病死而没有实现,但是暗杀井伊直弼的计划却照旧执行了。

参与暗杀井伊直弼的有水户藩志士关铁之介和萨摩藩的村至左卫门等十八人。

1860年3月3日上午八时左右,井伊直弼前往幕府议事,在樱田门外,被假装拦轿喊冤的藩士暗杀,先是被从轿子后面一枪击中大腿,他的卫士们与暗杀者展开了激战,由于没有准备,他手下的卫士多人被杀,只有二刀流剑豪河西良敬手持双刀斩杀数人后也被杀死,其余的都逃散了。

藩士们喊着:

“奸贼井伊直弼天诛。

”的口号将其斩首。

参与暗杀的十八人中大多数和井伊直弼的卫士搏斗而死,剩余负伤的也都自杀了,他们在怀揣的上书中说是为了扫除奸邪小人,巩固幕府。

井伊直弼逃走的卫士后来也都被勒令自杀了。

井伊直弼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一向是不好的,被认为是压制强藩,迫害进步人士。

不过究其实,井伊直弼也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他是最后一位试图恢复幕府权威,维护德川家族统治的实干家。

幕府末年流行的暗杀和天诛等恐怖手段就是从“樱田门外之变”开始的,幕府的执政在路上被人公然暗杀,它的威信更加衰弱,各地藩镇对于执掌政权的野心也蠢蠢欲动了。

三、和宫下嫁

井伊直弼被杀这在当时是大事件,在场旁观的人数有上百人。

可是旁观的人都发出:

“这是报应,活该!

”之类的言语,可见幕府和井伊直弼令人齿冷到何种地步。

接替井伊直弼执政的是久世广周和安藤信正,安藤信正接掌幕府大权之后,考虑到全国范围内的攘夷情绪,对井伊直弼的政策作出了调整。

他的对策是“公武合体”借助天皇的权威来维护幕府的统治,以此表示幕府政策的合法性。

为了向国人表达幕府执政是得到天皇首肯的,安藤信正打算让幕府和天皇联姻,让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迎娶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

1860年四月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和关白九条尚忠联名奏请天皇,请求将和宫下嫁给将军德川家茂。

起先,孝明天皇并不打算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德川家茂,便以和宫只有十五岁,而且已经许配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为由拒绝幕府。

同年七月份幕府老中联名向孝明天皇求婚,并答应会在十年内攘夷成功,从新禁海锁国。

孝明天皇本人对于幕府的态度一向是支持的,这时候难免动摇。

他向身边的御用侍从兼谋士岩仓具视征求意见,岩仓具视对孝明天皇说:

“幕府的实力早已衰亡,现在依靠幕府攘夷,就如谚语所说的用长杆敲落天上之星一般是徒劳的。

”于是,他建议孝明天皇将计就计,舍弃皇妹叫幕府去办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归怨于幕府,已收到笼络政权的目的。

孝明天皇经过考虑同意了他的观点,答应了幕府的求婚。

1861年10月和宫公主车驾前往江户,在德川幕府的历史上,迎娶公主的将军还是第一次,因此在路上的护卫规模是空前的,将近有三万人的队伍给沿途的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总算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公主终于安全的抵达了江户,等待着婚礼的举行。

随行的人员中就有孝明天皇的侍从岩仓具视,他此行是有专门的目的。

在和幕府老中安藤信正会面后,岩仓具视以流言幕府迎娶公主是为了作为人质为由,要求幕府出具一份奉答书,承诺绝不会以公主为人质要挟天皇,同时保证十年内禁海锁国。

安藤信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签署奉答书,承诺绝无以公主为质的意思并保证在十年内攘夷成功。

此举虽然是取悦天皇,但是十年攘夷明摆着是做不到的,此即使幕府作茧自缚之诡计。

就在幕府为此做准备之时,全国范围的自发攘夷活动愈演愈烈了,1861年1月15日美国公使馆的翻译官休斯肯被尊攘志士清川八郎刺杀。

1861年6月水户藩浪士有贺半弥等十四人袭击了位于品川东禅寺的英国领事馆,重伤两名英国人,杀死十九名日本卫兵。

为此,英国公使阿礼国对日本发出强烈抗议,使幕府遭受巨大的压力,幕府花费巨款赔偿道歉才将事态平息。

事后,水户藩遭到严厉申斥,这更激起了该藩藩士的不满,以大桥讷庵为首的志士策划对安藤信正进行暗杀,1862年2月13日他们在坂下门伏击安藤信正,由于安藤事先有所准备,刺杀行动没有成功。

此次事件被称为“坂下门之变”。

此次事件在日本造成巨大震动,幕府的虚弱再一次暴露在世人眼中。

为此就更急需借助天皇的名义压制不满情绪,遂于1862年3月11日为德川家茂和和宫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这是一次政治婚姻,1866年德川家茂即死,年仅二十一岁。

和宫公主出家为尼法号“静宽院”她在明治十年死去时年仅三十二岁,根本是不幸的政治牺牲品。

天皇和将军的联姻对于幕府执政的稳定起到了一点作用,不过,仍有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幕府将军逼迫天皇同意的,他们仇恨幕府的心依旧没有改变,所以收效甚微。

四、寺田屋骚动

     幕府两任执政被人暗杀一死一伤,幕府的境况被各藩藩主看在眼里,西南雄藩多有意思趁着幕府虚弱之便参与中央政权。

他们表面赞成幕府“公武合体”的口号,实际上是想和朝廷的公卿联合,利用天皇的权威压制幕府,改革幕政分享政权。

改变幕府僵化的体制,以便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首先提出这一策略的是长州藩的“直目付”长井雅乐,他于1861年4月向藩主毛利敬亲上奏一份条陈,提出“航海远略”一策。

他主张以日本现今武备实力无法做到攘夷,不如开国航海,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制度和兵法科学等等。

但是由于日本二百多年来的现状抛开幕府自主行事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应当在幕府的框架下实现“公武合体”达到开国图强的目的。

毛利敬亲赞赏长井雅乐的观点,把“航海远略”作为藩政对待,并且命令长井雅乐前往京都和江户向朝廷幕府进行游说。

幕府认为长井雅乐的策略既能帮助自己摆脱外交内政的困难,又维护了德川家“公武合体”大方向,于是委托长井雅乐在幕府和朝廷方面进行斡旋。

但是长井雅乐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首先在长州藩内部就与幕府合作与否就有歧义。

以吉田松阴门下久坂玄瑞为首的藩士认为长井雅乐的策略是屈服于幕府,这就违背了本藩一贯以来的“勤王”策略,他认为首先应当追究幕府自行开国和炮制“安政大狱”的罪责,其次也不该支持幕府压制天皇。

久坂玄瑞于1862年1月提出了著名的“草莽联合论”指出依靠腐朽的各藩和幕府自行改革是万难的,而今之势只有有志于国的草莽之士自行发动起来救亡图存。

是以当时的情况就是武士阶层分化,高层主张在幕府的现存框架下缓缓改革,中下层武士主张使用非常手段激烈改革。

除去长州藩的久坂玄瑞等人,各藩的下层藩士、乡士、脱藩浪人等也自发组织起来,通过暴力手段谋求推翻幕府,还政于天皇。

著名人物有土佐藩的武市瑞山和萨摩藩的有马新七等人。

武市瑞山本是土佐藩下层乡士,1861年6月他在江户与久坂玄瑞结为知己,歃血为盟,提出“堂堂神州,岂能受辱于夷狄”之语。

之后他组织“土佐勤王党”暗杀土佐藩执政“佐幕派”人物吉田东洋,操纵藩政。

由此长州藩和土佐藩成为尊攘派的核心,各地尊攘志士串联呼应,使用暴力手段尊王攘夷趋于高涨。

这时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受天皇委托,带兵前往京都维持治安。

萨摩藩乡士有马新七打算利用此一契机推举岛津久光为尊攘领袖,改革幕政。

他积极联络各地尊攘志士筑前藩浪人平野国臣,久留米藩神官真木和泉等人策划行事。

岛津久光本人是坚定的“公武合体”派不赞成激进的尊攘策略,是以有马新七等人推举他为尊攘领袖的想法落空。

有马新七等人不甘心失败决定自行举事,以萨摩藩有马新七为首三十七人,长州藩久坂玄瑞等二十人加上平野国臣、真木和泉等诈称三百人,暗杀支持幕府的“佐幕派”关白九条尚忠等公卿,拥立青莲院宫为将军。

此事消息走漏,岛津久光摄于幕府势力且身负京都治安责任,决定予以镇压。

他命令奈良原繁带领“示现流”高手大山纲良等八名剑术高手前往谈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予以斩杀。

上述九人来到萨摩藩船屋寺田屋,一言不合刀剑相向。

由于八人皆是剑术高手所以在损失一人的情况下杀死有马新七为首的六人,遣散了其余人等。

岛津久光因此受到孝明天皇嘉奖,御赐短刀。

此即“寺田屋骚动”。

岛津久光由此受到孝明天皇信任,借助天皇势力向德川幕府施压。

1862年7月他和朝廷敕使大原重德一起携带天皇诏旨,率兵前往江户命令德川幕府改革幕政。

命令将军和各藩藩主上洛朝见,任命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仙台藩、加贺藩等五藩藩主为幕府大老,分享权力。

命一桥庆喜为将军后见,松平庆永为幕府执政。

此即进一步架空幕府,削弱幕府势力。

至此打破了延续已久的交代参勤制度,幕府独裁至此名实皆无了。

五、强藩的分裂和“八一八事变”

      对于要求一桥庆喜做为将军后见的诏命,幕府不打算接受,甚至想要退回诏旨。

在岛津久光的扈从大久保利通的性命威胁下,幕府执政只得接受诏命条款。

作为交换幕府在京都设立了“京都守护职”一职,以便联络和控制公卿。

该职位有忠于德川幕府的会津藩藩主松平容保担任,至此,支持幕府温和改革的“公武合体”得势。

对此长州藩和土佐藩等尊攘派心存不满。

他们纠集在京都联络公卿希望得到天皇的支持。

此时长州藩藩主毛利敬亲害怕萨摩藩岛津久光支持的“公武合体”得势,自己和长州藩在政治斗争中被边缘化。

于是改为支持本藩藩士久坂玄瑞、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等的尊王攘夷政策,以期以此作为和萨摩藩反抗的筹码,他改变先前支持的“航海远略”政策,召回长井雅乐迫令其自杀。

长州藩的政策改为要求清算幕府开国和“安政大狱”的罪责,归权于朝廷的坚定“尊王攘夷派”。

至此,长州藩和萨摩藩都想争取天皇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幕府则寄希望挑拨两藩内斗,坐取渔翁之利。

长州藩藩士为了打击“公武合体”派的势力,号召在京都进行“天诛”。

大肆杀戮支持开国和公武合体的公卿和财阀。

武市瑞山则联络倒幕派公卿上书请求土佐藩藩主山内丰范带兵上京勤王,长州藩出于打击萨摩藩的目的对此大为赞赏。

岛津久光愤而归藩,支持“公武合体”的公卿也被迫下野。

尊王攘夷派开始掌握了权力。

尊攘派受到了鼓舞,野心开始膨胀。

打算以实际行动向国人证明攘夷的可行性,于是假借天皇权威命令幕府对外进行攘夷,幕府在明知道不是西方列强对手的情况下无奈同意攘夷。

1863年5月10日命令各藩自行攘夷。

首先对外开战的正是头脑发热的长州藩,久坂玄瑞命令炮击下关的美国商船和荷兰、法国军舰,遭到美国法国的报复,由于武器装备落后被大败,拆毁炮台多处,军队也被大量杀伤遭到大量损失。

长州藩感到认识到实力的不足,启用高杉晋作主持本藩军政。

高杉晋作早先曾经在中国考察,认识到不自强就会沦落到和中国一般下场。

于是注意吸收西方先进思想,他主持军政后建立“奇兵队”改革兵制,大量吸收农民和市民阶层入伍,改用西式武器使长州藩的军力大为增强。

与此同时,英国也和萨摩藩开战。

起先,英国商人理查森等人因为冲撞了岛津久光的行列,被杀死一人,重伤两人。

英国公使要求赔款道歉,岛津久光全部拒绝。

遂于1863年8月15日英国军舰对萨摩藩进行炮击。

由于萨摩藩有所准备只死了20余人,而英国舰队死者多达60人,不过萨摩藩被击毁数处,英国军舰撤离。

这之后岛津久光也认识到西式武器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派遣人员考察列强,并从英国进口大量西式快枪,成为诸藩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藩镇。

孝明天皇本人也受到了鼓舞,发出敕旨决定亲征攘夷巡幸大和。

形势朝着有利于尊攘派的方向发展。

幕府不甘心丧失政权,担任京都守护职的松平容保网络杀手近藤勇等人组建暴力宪兵组织“新选组”在京都剿杀尊攘派浪士。

7月5日发生了暗杀尊攘派公卿姉小路公知事件,长州藩指责这是萨摩藩藩士田中新兵卫所为,萨摩藩被免去皇门警卫的职责,为此长州、萨摩两藩的矛盾激化了。

是月,幕府强硬派小笠原行长企图带兵上京镇压尊攘派,因为幕府内部分歧而没有成行,尊攘派和幕府之间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孝明天皇自己虽然是一个狂热的攘夷派,但他对各种尊攘志士却不信任,他害怕一旦打到了幕府武士阶层没有了秩序对自己更加不利。

于是他暗中告知幕府尊攘派打算发动兵变推翻幕府。

幕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在八月十八日发动兵变利用萨摩藩和会津藩两藩的兵力将长州在京都的势力全部赶了出去。

长州藩主毛利敬亲父子被罢免官职,不许上京朝见。

公卿中支持尊攘派的三条实美等七人逃往长州藩。

京都的公卿和天皇有从新落入了幕府和萨摩藩手中。

此即“八一八事变”。

孝明天皇立即转向了幕府,称尊攘派“盲目行动失和于列国,妄兴倒幕之师并非自己意愿”将责任全部推向长州藩。

土佐藩藩主山内容堂为了向幕府示好,逮捕了武市瑞山并处死了他。

至此,形势又向着幕府方向发展了。

幕府丧失了它的霸权,长州和萨摩两藩就想要取而代之。

但是幕府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利用两藩的矛盾从中取利,天皇则向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摇摆不定。

这就是大乱时代人心不定造成的时局不定。

好像是又回到了三国时代,事急则一致对外,事缓则兼并于内。

只不过和三国不一样的是,最后吴蜀联合反而把魏给灭了。

六、池田屋之变和禁门之变

 幕府回光返照似的暂时恢复了元气。

萨摩藩也在“八一八事变”中得到了利益,孝明天皇赞赏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的忠勇,命令他于十月带领藩并一万五千人人上京参与国政。

岛津久光带领心腹谋士大久保利通、小松带刀等入京,各地雄藩藩主也被要求一同入京共议大事。

山内容堂、伊达宗城等大名相续入京。

岛津久光趁此机会向朝廷进言,要求天下大事付诸公议,国家政策由各藩藩主和幕府共同商议决定。

他的目的就是削弱幕府权力,为本藩谋取更多的实权。

1863年幕府的亲藩大名一桥庆喜、松平容保、松平庆永和外样大名山内容堂、伊达宗城、岛津久光等人都被授予“朝廷参政”之职,这样幕府和亲幕派把持了朝政。

1864年初德川家茂上京朝见,孝明天皇要求其公忠体国,带领各藩外攘夷狄,内安庶民。

这之后幕府将军又试图恢复自身权威,因此与各地藩主不和,西南雄藩藩主纷纷辞去参议职位,连表面上下一心的态势也维持不了。

长州藩毛利敬亲和尊攘派被驱逐出中央政权,当然也是不甘心失败的。

藩政遂为激进派久坂玄瑞等主持。

他们想要攻入京都,劫持天皇回到长州藩挟天子以令不臣。

就在他们为此做准备的时候。

京都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长洲藩的势力虽然被驱逐出去了,但是各藩零散的尊攘志士还集结在京都,他们密谋杀死“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在京都趁乱放火劫持天皇。

此事被松平容保的亲卫组织“新选组”得知,“新选组”成员大多是多摩郡“试卫馆”剑术高手,“试卫馆”属于“天然理心流”剑派,这是一种摒弃了华丽招式的犀利剑法。

“新选组”蒙受了松平容保豢养之恩,一心想要以死相报。

得知线索后他们搜查到三条小桥的池田屋,正值长州藩藩士木户孝允、吉田稔磨等二十余人在此地策划。

“新选组”四人冲上池田屋二楼和长州藩藩士进行武斗,高手冲田总司一人斩杀长州藩四人重伤一人,其余长州藩逃窜的在楼下被赶来的新选组队士斩杀俘获,只有木户孝允逃走了,此后京都的尊攘志士被一网打尽。

此即著名的“池田屋之变”。

消息传到了长州藩,藩内激进派受此刺激要求带兵进京劫持天皇,木户孝允和高杉晋作等强调兵力悬殊,师出无名不宜妄动。

藩主毛利敬亲不听,命令久坂玄瑞、真木和泉带领两千多人进京勤王。

幕府得到消息后联络萨摩藩、会津藩做好武装准备,1864年8月18日长州藩军队和幕府军队在京都展开激烈战斗,由于幕府事先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双方兵力悬殊,长州藩大败。

此一战役烧毁京都房舍两万八千余家,长州藩一度攻入皇宫御门,更用大炮轰击皇宫,因此被视为朝敌。

久坂玄瑞战败在公卿鹰司辅熙家自杀,真木和泉等十七人在天王山切腹自杀。

此一战役被称为“禁门之变”。

“禁门之变”后长州藩被视为朝敌,幕府借此机会准备消灭长州藩。

正在此时,英国、美国、荷兰、法国四国因为长州藩禁海的缘故,组成联合舰队炮击长州藩下关地区,破坏了下关炮台,大量杀伤长州士兵。

长州藩不敌向四国妥协,签订《下关协定》解除禁海,赔偿军费300万美元,由于长州藩无力支付,四国转而向幕府威逼,幕府无奈支付一百万美元,其余容后再还。

此后长州藩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形势岌岌可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