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40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docx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大班打击乐活动:

森林舞会

 

大班打击乐活动:

森林舞会

 

?

设计意图:

 

晨间活动时一直坚持做音乐海报,播放世界名曲。

本周我选择了贝多芬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走跑跑,纷纷议论这曲子叫什么名字,看到幼儿这么兴趣盎然,我设计了音乐节奏游戏《森林舞会》,本课用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感受用不同的力度、节奏,音型等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语言、人声、打击乐器等形式参与表现《土耳其进行曲》,感受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

 

2.尝试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手鼓,体验创造性演奏的成就感。

 

3.感知乐曲音乐形象,体验随音乐进行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森林背景图以及大象、刺猬、青蛙的形象;《土耳其进行曲》A段的音乐;

 

2.一块黑板,节奏标记若干:

○、~~~~、▲;

 

3.打击乐器——手鼓若干

 

4.围坐成圆圈方便游戏。

 

活动过程:

 

一、森立舞会真热闹!

 

(一)课件:

森林背景图,提问:

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森林)

 

师:

这个森林看起来怎么样?

小动物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森林舞会,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

 

(二)音乐游戏——快与慢:

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吧,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大狗熊、小乌龟……慢慢地在蹈舞,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猴……蹦蹦跳跳地舞蹈,让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

 

二、欣赏音乐主题片段,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一)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第一遍音乐欣赏:

大象、刺猬、青蛙也来了

 

师:

小动物们玩得真开心,突然他们发现还有三位小动物没有来呢,听听音乐猜猜他们是谁?

 

(根据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联想动物行走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猜测)

 

师:

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

 

幼:

我听到了很重的声音。

……

 

师:

那究竟是谁来了?

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

大象、刺猬、青蛙)

 

师:

他们正在赶往森林舞会的路上呢!

 

2.模仿三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及独特的声音

 

师:

大象会怎样走?

他走路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咚咚)小刺猬还在高高的山坡上呢,他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的下山呢?

(滚)滚动会发出什么声音?

(咕噜噜噜噜噜)能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现吗?

小青蛙呢?

(蹦蹦跳跳)

 

如:

大象——甩动鼻子——咚咚

 

刺猬——双手举起,手由上至下抖动——咕噜噜噜噜噜

 

青蛙——轻轻跳跃——呱呱

 

(二)音乐欣赏:

重点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1.感知音乐形象

 

第二遍音乐欣赏:

大象、刺猬和青蛙在赶往森林舞会的路上,听,他们来了。

 

师:

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出了谁的声音?

 

师小结:

一会儿有大象笨重的脚步声,一会儿有刺猬滚下山的声音,还有小青蛙跳跃的声音。

 

第三遍音乐欣赏:

那这次我们再来听一听,你先听到了谁的声音,接着是谁,然后又是谁。

 

2.分句欣赏并和幼儿共同设计图谱。

 

(1)用标记替换动物形象

 

出示三种标记——大圆点○、波浪线~~~~、小三角形▲,这3个标记就代表这3个动物朋友,你觉得它们分别代表谁?

将标记与动物配对:

 

如:

大象——○、刺猬——~~~~、青蛙——▲

 

(2)欣赏音乐第一乐句并设计图谱:

○○~~~~▲▲▲

 

(3)欣赏第二句并设计图谱:

○○~~~~▲

 

(4)欣赏第三句并设计图谱:

○○▲▲▲▲(重点解决青蛙的四声叫声)

 

(5)欣赏第四句并设计图谱:

○○~~~~▲(找一找第四乐句和第几乐句是一样的)

 

三、跟着音乐来演奏

 

1.嗓音打击乐(人声)伴奏

 

我们用三位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歌曲伴奏,好吗?

 

教师指图谱,孩子倾听,帮助孩子理解乐曲。

(出示图谱)

 

5333/5333/217654/345/

 

○○~~~~▲▲▲

 

人声:

咚咚咕噜噜噜噜噜呱呱呱)

 

5333/5333/217657/1----/

 

○○~~~~▲

 

人声:

咚咚咕噜噜噜噜噜呱)

 

1666/2777/2727/3131/

 

○○▲▲▲▲

 

人声:

咚咚呱呱呱呱

 

5333/5333/217657/1----/

 

○○~~~~▲

 

人声:

咚咚咕噜噜噜噜噜呱

 

(红色的代表高音)

 

(1)读一读:

用咚咚、咕噜噜噜、呱呱呱的声音朗读节奏谱。

 

(2)配一配:

听音乐,用嗓音为歌曲伴奏吧。

 

(3)演一演:

加上肢体动作表演律动。

 

(注:

只有图谱出示在孩子们面前,乐谱和人声都不要出现。

 

2.鼓乐演奏

 

(1)教师出示乐器——手鼓或者铃鼓,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演奏这个手鼓吗?

能演奏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

(幼儿探索)

 

如:

大象——拍鼓面、刺猬——五指在鼓面上来回滑动、青蛙——单指敲击鼓面

 

(2)手鼓演奏。

 

四、敲敲打打来放松

 

我们这个舞蹈还可以在好朋友的背上跳呢,大家一起向右转,找到小朋友他的后背了嘛?

这就是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跳个舞吧!

(播放音乐,孩子把同伴的背当成鼓面,为音乐伴奏,幼儿用到双手拍打、十指上下滑动、像敲门一样叩击)。

 

这样演奏一遍,你的后背有什么感觉?

(听着音乐按摩的感觉太舒服了)。

我们再为另一个朋友“按摩”一下吧。

(播放音乐)

 

现在很舒服了吧,我们出去活动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教学就如烹饪,会烹饪的人精心挑选主料,合理放佐料,这样的菜清爽可口、鲜美无比。

教学也必须适合孩子的口味,选好主料,再加上一点佐料。

我认真研究了教学的“主”与“佐”,在教学中贯彻了一个“味”字,使课堂非常精彩,让幼儿喜爱。

 

1.选材新颖,透着“鲜”味

 

《土耳其进行曲》是由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于1819年创作的。

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简单易于哼唱,且质朴而富有生气,能使人过耳不忘。

我认真分析这首乐曲,感受到这乐曲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如果能在音乐活动中将艺术性、教育性、游戏性都融合在一起,更全面、多感官地欣赏乐曲,效果一定更好。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欣赏古典乐曲的能力还不够,于是采用幼儿喜欢的动物角色,我给孩子三个音乐形象——大象、刺猬、青蛙,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操作,更好的理解乐曲。

 

2.活动过程,透着“戏”味

 

音乐游戏贯穿始终,把音乐形象放在游戏中自然引出,能瞬间抓住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尝试”,从猜测——动作——人声——乐器,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启发幼儿表达表达描述所欣赏乐曲的特点,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3.教学图谱,耐人寻“味”

 

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了孩子三个标记,让孩子们自主设计图谱,使以往老师自己设计的稍显复杂的图谱变得一目了然,更方便孩子练习人声节奏和打击手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在练习的时候明显轻松了许多,自己看图哼唱、模仿、演奏,直接参与到音乐中来,这样易学易记毫无压力,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很快地就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验着音乐,享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4.人声伴奏,充满“趣”味

 

充分欣赏音乐后,孩子们为三个动物设计了声音:

咚咚、咕噜噜噜噜噜、呱呱呱,用人声为乐曲伴奏,增添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轻松掌握节奏型,孩子们对用自己的声音为歌曲伴奏非常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了乐曲的整体节奏结构。

 

5.一“鼓”多玩,具有“韵”味

 

在乐器伴奏环节,我采用了手鼓,以往演奏乐器,老师会给孩子很多不同种类的乐器,并且统一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这节课中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用一种乐器,让孩子们探索不同的演奏方法,让幼儿的探索既带着目的同时又具有趣味性。

孩子们很快探索出好几种方法:

拍鼓面、五指在鼓面上来回滑动、单指敲击鼓面、拍鼓边、手掌等等,孩子们又根据各种方法演奏的不同音色来为歌曲伴奏,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最后将孩子的后背当成“鼓面”,孩子们围成圆圈,一个个趴在同伴的后面为同伴“敲打”放松,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很好的完成活动。

 

我们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打击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打击乐教育真正成为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应幼儿的音乐为客体,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