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83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x

福建古田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福建古田一中2019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前须知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请在规定的位置写上班级、姓名、座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晰。

④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那么不得分。

⑤违反以上①或③规定者均酌情扣5至1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题2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槊上(shuò)姊妹(zǐ)老躄(bì)戮力攻秦(lù)风声鹤唳(1ì)

B.覆校(xiào)戢士(jí)晡食(bū)赐之彘肩(zhì)麾兵使却(huī)

C.泾州(jīng)窜名(cuàn)社稷(jì)瞋目而视(chēn)毋从俱死(wù)

D.击柝(tuò)封识(shí)姁姁(xǔ)潸然流涕(shān)拊楹而歌(fǔ)

2.以下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良家子劝之(鼓舞,鼓动)②以逞其志(满足)

B.①会陛下之意耳(迎合)②安夷然(平静)

C.①叔父建中兴之业(复兴,由衰而兴)②便为敌手(力量相当的对手)

D.①以铁骑蹙而杀之(迫近,逼近)②融驰骑略陈(攻打)

3.以下各句中加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亏)②领行营节度使(代理)

B.①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巡视)②又以其间伐晋也(乘机)

C.①晞一营大噪,尽甲(披上铠甲)②以逞其志(满足)

D.①非其私昵,谁敢任之(放纵)②沛公起如厕(去、前往)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领(率领)行营节度使②率以货(钱财、货物)窜名军伍中

③戒(警戒)候卒击柝卫太尉④今尚书恣(纵容,放任)卒为暴

⑤吾未晡食(指午饭)⑥督责(催讨、索取)益急

⑦太尉判状,辞甚巽(谦虚)⑧乃我困(围困)汝

⑨能为公已(使……止)乱⑩手注(喂,灌)善药

A.②④⑥⑧⑩B.①③④⑤⑨C.②④⑥⑦⑨D.①④⑥⑧⑩

5.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①臣请入,与之同命②那么与斗卮酒

D.①因击沛公于坐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译:

我假如不忠于君主、为国家谋利益,有天地为证(一定受到天地的惩罚)!

B.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C.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译:

(段太尉)把自己骑的马卖掉,买来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明白。

D.吏以此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译:

官吏将这事报告了朱泚,朱泚叫人取下大绫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记还保存着。

【二】名句默写(共8分)

7.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8分,每题1分)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3)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4)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5)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6),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三】经典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6分,每题3分)

(甲)孟子曰:

“乃假设其情,那么能够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假设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

’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

‘天生蒸民②,有物有那么。

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

’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明白乎!

故有物必那么;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

(乙)孟子曰:

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①蓰:

五倍。

②蒸民:

众民。

③彝:

常。

8.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美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怎么说受“命”的支配。

9.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的理解。

(二)中外文学名著阅读。

(共14分)

10.以下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甘果瓦六岁就成了孤儿,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

他当过兵,做过修士,当过学徒。

这一切都失败后,决定去当一个诗人。

后来遇上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在他的教诲下,甘果瓦有了一些学识,同时写作了一些圣迹剧。

〔《巴黎圣母院》〕

B.甘果瓦是一位落魄诗人,愚人节演出的这出圣迹剧是他的得意之作。

他本来以为这出剧能赚点钱,好去付还自己欠下的六个月房租,但是这出剧演得极不顺利,观众也没有什么兴致。

结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巴黎圣母院》)

C.1482年1月6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

(《巴黎圣母院》)

D.克洛德不争气的弟弟假设望又油腔滑调地前来讨钱,这次克洛德坚决不给了——即使他扬言要去做乞丐。

因此,假设望加入流浪汉队伍中。

在攻打圣母院时,他弄到了码头的卸货梯,并第一个踏上了扶梯,然而被伽西莫多把梯子和人一起向广场上摔去,摔死了。

〔《巴黎圣母院》〕

11.以下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克洛德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弗比斯,直到他们幽会的小旅店。

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出,把匕首往弗比斯的身上刺进去,鲜血四溅。

(《巴黎圣母院》)

B.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她死刑。

这激起了巴黎流浪人的愤慨,因此他们深夜攻打圣母院要搭救她。

伽西莫多不明真相,在教堂里奋勇抵抗。

克洛德趁乱骗出爱斯美拉达。

国王下令镇压流浪人,致使圣母院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巴黎圣母院》)

C.百合花看到山羊脖子上的一个绣花小荷包特别好奇,就问爱斯美拉达那是什么,爱斯美拉达只是郑重其事地说那是她的的隐秘;百合花趁爱斯美拉达不注意,把山羊引到房角,解下荷包,把其中的东西倒在地板上,才发明里面装的是关系到爱斯美拉达身世的一只小鞋子。

〔《巴黎圣母院》〕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踪她。

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

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

刚巧皇家卫队通过,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巴黎圣母院》)

12.以下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焦大从小跟着贾府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将主子背了出来。

自己挨饿,偷东西给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可谓是劳苦功高,因此老祖宗对他是另眼看待。

〔《红楼梦》〕

B.鲁肃邀关羽赴宴,企图讨还荆州。

关羽明知是计,单刀从容赴会。

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事,关羽假醉推托,借故离席,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

东吴众将迫于鲁肃受制,不敢出击。

关羽登上自己的船,才放鲁肃,鲁肃吓得魂不附体。

《三国演义》

C.“到了这时,瑞珏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

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

”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

觉新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家》〕

D.当欧也妮看到查理写给巴黎朋友的诀别信后,决定把自己近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

查理在同意这笔财产时感激涕零,他也把装有母亲肖像的梳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

此后查理决定到海外经商,临行前,欧也妮和查理恋恋不舍,流泪,海誓山盟。

查理走后,欧也妮对他苦苦思念,每天早晚她都要打开那个梳妆匣把叔母的肖像端详一番。

(《欧也妮·葛朗台》)

13.按文学名著的内容填空。

(5分)

(1)杜牧《赤壁》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

诗中所写的战役是,涉及到的两个要紧人物是和。

(3分,每空1分)

(2)贾府中的“四春”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应是(不要写出姓氏)

、、、。

(2分)

【四】古典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12分,每题3分)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

“耕田之利几倍?

”曰:

“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曰:

“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曰:

“许多。

”曰:

“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能够遗世。

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

故往说之曰:

“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能够有秦国。

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

“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

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君之存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说有能够一切①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

“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得归。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阳泉君曰:

“然。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

“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

假设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

“吾楚人也。

”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

王使子诵,子曰:

“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王罢之。

乃留止。

问曰:

“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许多。

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使边境早闭晚开。

”王以为然,奇其计。

王后劝立之。

王乃召相,令之曰:

“寡人子莫假设楚。

”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养邑。

(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①说有能够一切:

犹言有一条权宜之计。

1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疾:

疾病

B.一日倍约,身为粪土倍:

违背

C.君之骏马盈外厩盈:

充满

D.诸侯皆致养邑致:

献出

1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截了当表现吕不韦谋略的-组是()

①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②听吾计事,求归,能够有秦国

③说秦王后弟阳泉君④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⑤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⑥使边境早闭晚开

A.①②⑨B.②③⑤C.①③④D.④⑤⑥

16.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吕不韦以商人特有的敏感,看到了公子异人以后的价值,确定他的投资策略:

扶立国家君主,掌握国家政权,泽遗后世。

B.吕不韦对秦国的政治现状、异人的家庭状况作了具体分析,深思熟虑,倾力辅佐公子异人,实施他的投资计划。

C.吕不韦洞察到华阳夫人的潜在需求,游说阳泉君,说服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立其为子嗣,促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

D.吕不韦预期到情况的变化,巧妙安排,运筹得当,靠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实现了自己荣华富贵的梦想。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二)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

还赶得上。

18.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特别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19.“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

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4分〕

(三)读下面的诗歌,后面的题目(7分)

登多景楼①

[南宋]刘过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②富贵羞。

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

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③舟。

【注】①多景楼:

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南宋名将韩世忠等曾在这一带击败金兵。

尾联“西风战舰”即指此事。

②诸公:

指投降派。

③使客:

求和的使者。

20.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写诗人登上多景楼远望,眼前之景宏伟壮阔,但因大宋山河破碎,不禁愁绪满怀,无限感慨。

B.颔联写“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诸公”媚敌求荣的无耻,表达了诗人悲恨交加的思想感情。

C.颈联写诗人因怀人在北固山多景楼借酒浇愁,看到广阔的中原地区,内心对收复失地又充满了盼望。

D.本诗写景的笔墨极简省,重在抒写诗人感慨,沉郁悲壮,其风格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相近。

21.尾联“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要紧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

即缺题。

因诗题缺失,后人编诗时标以“阙题”为名。

22.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23.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②。

风含翠筿③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49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②百花潭:

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

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

“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

”③筿(xiǎo):

,细小的竹子。

24.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25.“狂夫”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么样刻画“狂夫”形象的?

(4分)

【五】规范作文(7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依照要求作文。

(70分)

“喧嚣”的常用义为“声音杂乱,不清净”。

面对今天越来越喧闹纷乱和骚动不安的股市、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特别多人认为用它来概括当今世界和当前生活的特点十分恰当。

而面对喧嚣,人们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耐人寻味:

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躲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还有人……

请以“面对喧嚣”为题目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一篇许多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晰。

……………………………………………………………

作文提纲

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基础选择题(共12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阅读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题号

8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2

答案

【二】名句默写

7.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8分,每题1分)

(1)既见复关,。

(2),余不忍为此态也!

(3)青泥何盘盘,。

(4)问君西游何时还?

(5)东船西舫悄无言,。

(6),蓝田日暖玉生烟。

(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三】经典阅读

9.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的理解。

(3分)

13.按文学名著的内容填空。

(5分)

(1)诗中所写的战役是,涉及到的两个要紧人物是和。

(3分,每空1分)

(2)贾府中的“四春”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应是(不要写出姓氏)

、、、。

(2分)

【四】古典诗文阅读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19.“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

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4分〕

21.尾联“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要紧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23.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4分)

24.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25.“狂夫”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么样刻画“狂夫”形象的?

(4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

B项,覆校(jiào);C项,毋(wú)从俱死;D项,封识(zhì)。

2.D.解析:

略:

巡视。

3.D.解析:

任,承担。

4.C.分析:

①领:

代理。

③戒:

命令。

⑤晡食:

指晚饭。

⑧困:

使处于困境、险地。

⑩注:

敷,涂。

5.D.解析:

D项的“因”均为介词,“趁着”之意,其后均省略宾语“之”。

A.①副词,将,将要;②连词,表让步,尚且。

B.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却。

C.①介词,同,跟;②动词,给。

6.A.分析:

应译为:

我假如不只亲附忠于君主、为国家谋利益的人,有天地为证(一定受到天地的惩罚)。

7.

(1)载笑载言

(2)宁溘死以流亡兮(3)百步九折萦岩峦(4)畏途巉岩不可攀(5)唯见江心秋月白(6)沧海月明珠有泪(7)亦足以畅叙幽情(8)虽一毫而莫取

8.C.解析:

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可能懂得大道呀!

因此事物必定有法那么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9.例如一: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同时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假如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例如二:

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假如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

10.D.解析:

克洛德因假设望扬言去做乞丐而再次屈服了。

假设望率先攻上了圣母院,被伽西莫多扒去全身披挂,倒提双脚,甩了两圈后摔死了。

11.C.解析:

是一位小姐趁爱斯美拉达不注意,把山羊引到房角,荷包里面装的是一组写在小黄杨木上的字母,山羊用它们排出了弗比斯的名字。

12.C.觉新是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

瑞钰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去分娩。

13.

(1)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4.A.解析:

疾:

勤苦、勤劳。

15.B.解析:

①是说公子异人的状况;④是说子傒有资格继承王位和士仓的辅佐,是吕不韦谋略的依据,而不是直截了当表现吕不韦的谋略;⑥是异人对父王的建议。

16.C.解析:

“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有误,原文是赵国送回异人。

17.陛下没有派遣一个使臣去抚慰他们,我担心他们都有怨恨之心。

18.C.解析:

诗歌中只是暗示胜利之日可待,选项的说法系无中生有。

19.“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

“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大方的胸襟。

(4分)

20.C.解析:

诗人“对酒当歌”,“怕上层楼”,伤痛无望之极。

21.例如:

要紧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中“西风战舰”与“使客舟”形成鲜亮的对比,马上英勇抗击外族入侵的英雄壮举和卑躬屈膝的卖国行径进行对比,对媚敌求荣的无耻行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答出对比手法、设问手法给1分。

(如答借事抒情、联想,言之成理也算对)结合诗句分析出诗人的悲愤、无奈的感情给3分)

(这是一首大方悲壮的抒情诗,虽名曰登楼却不用浓墨重彩来写景,仅有的一点景只只是是作为引发心中情感的酵母。

尽管多景楼是江南名楼,但金瓯破缺,景多也就愁多,诗人巧妙地将楼名拆开重组,以抒发深沉的感慨。

颔联乃全诗精华,“不尽长江滚滚来”,流的是千古英雄血泪;“两岸青山相对出”,遮的是误国奸佞羞耻,悲壮与愤激交织成的对句令人凄怆。

颈联虽无“中原北望气如山”的豪壮,却也有“眼中何处是神州”的感慨,诗人“对酒当歌”,“怕上层楼”,伤痛至极。

尾联先借回忆写出当年抗击金兵的壮举,再联系当前沿江迎送求和使节之凄凉景象,不由悲从中来,诗人对朝廷不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已失望至极。

22.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23例如: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特别远的地方。

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全诗大意是说,山道弯弯,伸向白云深处;春意浓浓,沿着清溪流淌。

清清溪水,常有落花漂过;阵阵花香,随溪中流水飘向远方。

这种风光,何等浓丽。

而友人住处,门朝山路,那样的寂静,没有尘世的喧嚣;柳掩书斋,多么幽雅,正宜山中隐居。

在这空山密林之中,每当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洒在衣襟上,清辉熠熠,这又是何等的舒适潇洒。

全诗写景生动,抒情质朴,表现了自甘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畅适胸怀。

24.同意。

“含”字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有爱怜之意,富有情趣;(1分)显示出诗人清静和愉悦的心境。

(假设答显示诗人的达观心态也可)(1分)

25.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形象。

(2分,关键词“贫困潦倒”“放达乐观”各1分)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