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97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杭州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知识.docx

《杭州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知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知识.docx

杭州知识

杭州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

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中文名称:

杭州

外文名称:

HangzhouCity

别名:

杭,临安,钱塘,杭城,武林等

行政区类别:

副省级市,省会城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省

下辖地区:

8个市辖区,2个县,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

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318号

电话区号:

0571

邮政区码:

310000

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南沿,钱塘江下游

面积:

16596平方公里

人口:

870.04万(2010年)

方言:

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西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千岛湖,url灵隐寺,河坊街等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火车站:

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南站等

车牌代码:

浙A

地区生产总值:

7,011.8亿元(2011年)

人均生产总值:

78,156.5元(2011年)

市树市花:

市树:

香樟,市花:

桂花

现任市长:

邵占维

著名学府: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杭州城标

  杭州市(本地吴语读音(IPA):

愂tsei)简称杭,中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和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处杭嘉湖平原南缘,拥有约2300年的建城史,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

西子湖、钱塘江、千岛湖以及周边丘陵构成了杭州的山水美景。

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东南第一州”之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西子湖之美。

活跃的多元化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教育使杭州成为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市花:

桂花

  市树:

香樟

  城市精神: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自然资源

杭州市

本数据来源于XX地图,最终结果以XX地图数据为准。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

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

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

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

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

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3.7%。

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

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气候特点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

杭州位于浙江省

品质高楼

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

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

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

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历史沿革

  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

美丽西子湖

”,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

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

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

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

清波门

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

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隋书·地理志》记述:

“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吴越国西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府于杭州。

当时的杭州称西府,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

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

“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

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

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

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南宋行宫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

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

南宋临安图

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

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行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

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

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

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

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废府设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

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

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

杭州人口有续增加。

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

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

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

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

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

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

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

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近代杭州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

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设立滨江区。

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萧山市和余杭市,同时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与杭州市原6个区一起构成一个新杭州,调整后的杭州新市区由原来的6个区增加到8个区。

城市人口

人口总量

  杭州市的常住人口为870.04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

钱江新城

年共增加182.17万人,增长26.48%,年平均增长2.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35.44万人,占27.06%,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4.27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4.17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7.03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7.2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88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

  人口为177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841人;具有小学文化

街道一瞥

程度的人口为2266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周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2.41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37.27万人,占73.2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77万人,占26.75%。

人口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常住人口(万人)

上城区

34.46

下城区

52.61

江干区

99.88

其中: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1.07

拱墅区

55.19

西湖区

82.00

滨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90

萧山区

151.13

余杭区

117.03

桐庐县

40.64

淳安县

33.68

建德市

43.08

富阳市

71.77

临安市

56.67

行政区划

  杭州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

街道细节

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

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82个街道、88个镇、30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67个街道、29个镇,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位于江干区的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杭州市的中央商务区[1]。

  上城区 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6.2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清波街道惠民路3号,邮编310000。

辖6个街道:

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

  下城区 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文晖路1号,邮编310004。

辖8个街道:

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晖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石桥街道、东新街道、文晖街道。

  江干区 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庆春东路1号,邮编310002。

辖6个街道、4个镇:

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

  拱墅区 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台州路1号,邮编310015。

辖10个街道:

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桥街道、大关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半山街道、康桥街道。

  西湖区 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浙大路1号,邮编310013。

辖9个街道、2个镇:

西湖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转塘街道、留下街道、蒋村街道、三墩镇、双浦镇。

  滨江区 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西兴街道,邮编310051。

辖3个街道:

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

  萧山区 面积1420.22平方千米,人口118.53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北干街道金城路685号,邮编311200。

辖11个街道、17个镇:

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临浦镇、义桥镇、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浦阳镇、进化镇、瓜沥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党湾镇、益农镇、新街镇、宁围镇、所前镇、闻堰镇。

  余杭区 面积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临平街道西大街33号,邮编311100。

辖14个街道、6个镇:

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五常街道;乔司街道、崇贤街道、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仓前街道、良渚街道、运河街道、仁和街道、中泰街道、塘栖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径山镇。

  桐庐县 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邮编311500。

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

桐君街道、城南街道、旧县街道、凤川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乡。

  建德市 面积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邮编311600。

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富阳市 面积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号,邮编311400。

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富春街道、东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桥镇、受降镇、场口镇、常安镇、万市镇、洞桥镇、胥口镇、新登镇、渌渚镇、灵桥镇、大源镇、常绿镇、龙门镇、里山镇、永昌镇;环山乡、湖源乡、上官乡、渔山乡、春建乡、新桐乡。

  临安市 面积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邮编311300。

辖5个街道、13个镇:

锦城街道、锦北街道、锦南街道、玲珑街道、青山湖街道;板桥镇、高虹镇、太湖源镇、於潜镇、天目山镇、太阳镇、潜川镇、昌化镇、龙岗镇、河桥镇、湍口镇、清凉峰镇、岛石镇。

  淳安县 面积4427平方千米,人口45.3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千岛湖镇新安北路18号,邮编311700。

辖11个镇、12个乡:

千岛湖镇、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汾口镇、大墅镇、梓桐镇、中洲镇、文昌镇、石林镇、枫树岭镇;屏门乡、浪川乡、安阳乡、王阜乡、里商乡、金峰乡、瑶山乡、宋村乡、鸠坑乡、左口乡、富文乡、界首乡。

民生社保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5元,比上年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760元、财产性收入2587元、转移性收入10321元,分别增长12.7%、18.2%和16.0%,经营性收入1607元,下降2.6%。

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2642元,比上年增长12.0%。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1辆、空调器212台、移动电话211部、家用电脑110台、微波炉74台、淋浴热水器103台。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比上年增长1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125元,增长18.1%。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2.5平方米。

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2辆、空调器120台、移动电话230部、家用电脑51台、微波炉34台、淋浴热水器81台、洗衣机78台、电冰箱93台。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547.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

  社保福利

  年末全市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540.4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8.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20万人;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779.02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6.33万人),增加25.46万人;参加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77.53万人、355.28万人、254.38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33.55万人、40.33万人、25.85万人。

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47806套、建筑面积583万平方米,竣工48963套,建筑面积62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主城区公开销售经济适用房7833套,建筑面积50.99万平方米;推出公共租赁住房4158套;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3035户,实现对城镇低保标准2.5倍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31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为1048元/月,分别比上年提高210元和168元。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253所,比上年增加36所,床位33154张,收养人员18021人,分别增长37.2%和2.3%。

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33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71099人。

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为96.5%和99.9%。

开展第十一次“春风行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4720.26万元。

民族宗教

  杭州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散杂居。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畲、回、满、蒙古、壮、苗、朝鲜、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瑶、彝、佤、水、维吾尔、白、达斡尔、藏、黎、塔塔尔、傈僳、纳西、锡伯、俄罗斯、等27个民族,总人口526.04万人。

除汉族以外的26个少数民族人口13,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5%。

杭州各少数民族一般讲汉语,用汉名、服饰、生活习惯等亦与汉族大致相同。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宗教。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

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城北堂,笕桥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

  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灵隐山半山巢枸坞);道教——抱朴道院;伊斯兰教——4000人,凤凰寺等;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

圣母无原罪大堂;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所处于1952年10月成立后,贯彻执行我国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开展反帝国爱国运动;近行社会主义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帮助各爱国宗教团体办好宗教事业,落实好政府对宗教的各项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不情之请付义社会相适应。

近年来,杭州市宗教界爱国人士在抗灾救灾、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及捐款资助伤残人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成绩斐然,为杭州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民俗文化

  钱江(国际)观潮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钱江(国际)观潮节。

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2]。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3]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

西湖博览会

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

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为纪念这场首开中国博览业先河的展会,2000年,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办西博会。

到目前,西博会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4]。

教育事业

  杭州市属高校6所(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