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99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奖金管理办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奖金管理办法.docx

《奖金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奖金管理办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奖金管理办法.docx

奖金管理办法

奖金管理办法

□员工出勤奖金办法

(一)本公司为奖励员工出勤,减少请假,恪遵公司规章,特订定本办法。

(二)出勤奖金按点计算,每点20元,每月计分30点(600元)凡本厂员工(包括契约工)在厂工作每出勤1天给予1点。

(三)凡员工于当月份内请假者,不论事病假均按下列标准扣减奖金。

1.请假一天扣7点(140元)。

2.请假二天扣14点(280元)。

3.请假三天扣21点(420元)。

4.请假四天扣30~31点(600~620元)

(四)全月份不请假,且轮休不超过2日者另加给全勤奖金8点(160元)凡请假旷工(包括1小时)或轮休超过2日(逢有法定假日的月份得增加为3日)及星期日固定休息人员均不加给。

(五)兵役公假、婚、丧、生育假:

1.身家调查、点阅召集、后备军人召集等出勤奖金照给。

2.动员召集教育召集及奉派受训20天以上者不予给点。

3.婚、丧、生育假所请假日不予给点(如跨月者其全勤加给的8点只扣1次)。

(六)公伤与国内公差出勤奖金照给。

(七)旷工:

每旷工1天扣10点(4小时以内扣5点,超过4小时按1天扣点)。

(八)当月份请事病假累计4小时以内奖金不扣,超过4小时按1天扣点。

(九)为顾念员工确患重病必须住院(限公立或劳保医院治疗,情节特殊,其住院期间经取得医院证明者得予从轻扣点,即每住院1天扣发奖金5点,其余门诊仍按本办法第3条的规定计扣奖金。

)

(十)星期例假及轮休、特休:

1.常白班员工星期例假日或排定轮休日奖金照给,但被指定加班而不到工者扣奖金10点。

2.已排轮休的人员除轮休日外如有不上班者应一律请假否则视作旷工。

3.特别休假必须于前一天下午5点钟前提出申请经核准者,出勤奖金照给,事后(包括当天)申请者不准,视作事假论。

4.应休未休的特别休假在年限届满后均按现支日资的1.6倍发给奖金,但中途离职者不予发给。

(十一)本办法经核准后公布实施,未尽事宜得随时修改。



□全勤奖金给付办法

(一)本公司为使员工勤于职务,提高生产效率起见,特订定本办法以资奖励。

(二)凡本公司生产线作业人员(领班除外),守卫人员及长期临时性生产工作人员适用本办法。

(三)本奖金每季颁给一次,其给付日期为次月20日。

(四)凡当季内未请假(包括年休假),迟到及早退者,按下列标准给予全勤奖金:

1.月薪:

按当季最后一个月的月薪÷30天×6天。

2.日薪:

按当季最后一个月的日薪×6天。

(五)颁发奖金前,人事部将名单送厂长核阅后公布。

(六)新进人员如到职日恰为当季第1日者,奖金自该月份起计算,否则于次季第1日起计算。

(七)当季服务未满3个月而离职者,不予计算奖金。

(八)停薪留职期间不适用本办法。

(九)本办法经呈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

□从业人员年终奖金发给办法

第一条依据本办法依据本公司人事管理规则第39条订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一)本公司从业年终奖金的发给,悉依本办法的规定办理。

(二)本办法所称从业人员以本公司编制内的人员为限。

顾问、聘约人员、定期契约人员、临时人员均不适用。

第三条奖金数额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金数额视公司当年度的业务状况及个人成绩而订(如附件一及附件二)。

第四条按实际工作月数比例计算的范围从业人员在年度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年终奖金按其该年度内实际工作月数的比例计算(服务未满半个月者以半个月计,半个月以上以一个月计)。

(一)准给特别病假或公伤假者。

但因执行职务奋勇负责而致伤害,经专案签准其请假间得予发给的公伤假除外。

(二)非受处分的停薪留职者。

(三)中途到职者。

第五条发给前离职从业人员于当年度年终奖金发给前离职或受停薪留职处分中者,不予发给。

但退休、资遣人员服务已满该年度者,不在此限。

第六条发放日期每年度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金于翌年1月20日发给。

第七条奖惩的加扣标准从业人员在当年度曾受奖惩者,年终时依下列标准加减其年终奖金。

(一)嘉奖1次:

加发1日份薪额的奖金。

(二)记小功1次:

加发3日份薪额的奖金。

(三)记大功1次:

加发10日份薪额的奖金。

(四)申诫1次:

扣减1日份薪额的奖金。

(五)记小过1次:

扣减3日份薪额的奖金。

(六)记大过1次:

扣减10日份薪额的奖金。

第八条请假旷职的扣减标准从业人员于年度中曾经请假或旷职者,其当年度的年终奖金依下列标准计扣的(以元为单位)。

(一)病假1日扣减半日份薪额的奖金。

(二)事假1日扣减1日份薪额的奖金。

(三)婚假1日扣减1/4日份薪额的奖金。

(四)丧假1日扣减1日份薪额的奖金,但因承重祖父母、配偶等丧亡请假在5天以内者,每日扣减1/4日份薪的奖金。

(五)产假1日扣减半日份薪额的奖金。

(六)旷职1日扣3日份薪额的奖金,旷职半日扣1.5日份薪额的奖金。

第九条奖金提拨凡符合本办法第4条规定,工作不满1年者,其奖金按实际工作月数比例提拨。

第十条扣款处理依本办法规定扣除的款额应缴回公司。

第十一条实施及修订本办法经经营决策委员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附表6.5.1各公司年终奖金核发标准

表6.5.1

达成率

奖励标准

100%以上

3个月(同特别休假在14天以内者加发1个月份奖金)。

95%~100%未满

2.5个月(同上)

90%~95%未满

2个月(同上)

85%~90%未满

1.5个月(同上)

85%以下

1个月(同上)

附表6.5.2从业员年终奖金核发标准

(一)利益目标达成率在85%以下,奖励标准1个月者,不分考绩一律以1个月计算。

(二)利益目标达成率在85%以上,奖励标准1个月以上者,其超过1个月的部分(不含特别休假在14天以内者所加发1个月的奖金),依下列核发基数计算。

表6.5.2

考绩等次

核发奖金基数

120%

100%

80%

40%

(三)凡符合“年终奖金发给办法”第四条规定,工作不满一年者,采实际工作月数比例提拨。

(四)依“年终奖金发给办法”规定扣除的款额应缴回公司。

(五)年终奖金发给标准自发布的日起实施。



□从业人员各项津贴给付办法

第一条依据本办法依本公司人事管理规则第三十九规定订定。

第二条津贴支给标准本关系企业所属从业人员的各项工作津贴给标准规定如下(见表6.5.3,表6.5.4):

(一)加班津贴(单位:

元/时)

(二)轮值与夜勤津贴(单元:

元/时)

(三)驾驶员每月加班津贴最高不得超过700元。

(四)出纳人员职员津贴每月定为150元。

表6.5.3

薪级

临时加班津贴

例假日加班津贴

说明

1000以下

5.5

4.5

(一)临时(例假日)加班津贴=临时(例假日)加班时薪x临时(例假日)加班时数。

(二)加班时数全月不得超过46小时,但特殊情形经核准者例外。

(三)科长级及助理管理

(工程)师(含)以上人员不发给加班费。

1001—1300

7

6

1301—1600

9

7.5

1601—2000

11

9

2501—2500

13

10

2501—3000

14

11

3001—3500

15

12

3500—4000

16

13

4001以上

17

14

表6.5.4

项目

夜勤津贴

例假日值日津贴(全日)

夜班

中班

助理管理师

助理工程师以上

管理员

工务员以下

值夜津贴

津贴

20

7

100

80

40-100

说明

(一)值日者由公司供应中餐券一张,值夜者供应晚餐券一张。

(二)值夜津贴视实际工作情形,于上表范围内由各公司自订。

第三条特殊工作环境津贴特殊工作环境津贴由各部门视实际情形订颁实施,并向经营决策委员会报备。

第四条实施及修改本办法经经营决策委员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

□年终奖金发放核计细则

(一)为酬本公司员工一年来的辛勤,特订定年终奖金发放细则。

(二)本公司正式员工年终奖金的发放核计悉依本细则办理。

(三)凡员工于当年10月1日(含)以前升正者,均予办理其计算方式自升正的日起为计算日期,并照表6.5.5规定核计。

表6.5.5

升正服务月数

奖金天数

备考

3个月

7天半

1.本表所指月份以足月计

6个月

15天

2.奖金包括职务加给

9个月

22天半

12个月以上

30天

(四)凡于当年度年终奖金发放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加发奖金:

1.记大功1次,加发相当30天薪津的奖金。

2.记小功1次,加发相当10天薪津的奖金。

3.嘉奖1次,加发相当3天薪津之的金。

4.表扬1次,加发相当1天薪津的奖金。

(五)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减发奖金:

1.记大过1次,扣减相当30天薪津的奖金。

2.记小过1次,扣减相当10天薪津的奖金。

3.申诫1次,扣减相当3天薪津的奖金。

4.警告1次,扣减相当1天薪津的奖金。

5.旷(工)职者照天数计,每旷1天扣减奖金2天,不足1天者照1天计。

6.凡年度内请事病假(合并计算)达15天者扣减奖金15天,达30天者扣减奖金30天。

7.迟到早退(合并计算)每满3资,扣减奖金1天。

(六)服务未满1年者,事病假照比例折算。

(七)本年度内有功与过两种纪录者,得予抵销或抵减。

(八)本细则所指奖惩等纪录,适用于当年度,不得跨越年度计算。

(九)凡在当年度奖金发放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发年终奖金。

1.辞职或解雇者。

2.资遣者。

3.停薪留职者。

4.其他原因中途离职者。

(十)凡顾问、试用、临时等人员一律不发年终奖金。

(十一)年度的计算由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十二)服役复职人员,其当年度的奖金以复职的日起算,不足3个月者不发。

(十三)本细则呈奉总经理核定后实施。



□直线单位经营绩效评核办法

第一条为协助各直线单位(包括服务中心)了解其每月的经营损益情形,并藉评定其当月份的经营绩效,以作为年终考绩及年终奖金红利计算标准的主要依据,特订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公司各直线单位依本办法评核其经营绩效时,应填报“直线单位经营绩效评核表”。

第三条绩效评核表中的评核项目及得分计算方式如下:

(一)单位总编制人数:

1.单位总编制人数系指单位内全体人员(包括单位主管、营业、服务、总务、业务、会计及仓库等人员)。

2.单位内的营业人员每人平均销货额不足9万元或服务人员的平均服务收入未达其前6个月的平均服务收入基数者,则不论其总编制人数多少,一律不予给分。

3.本项得分的规定如表6.5.6:

表6.5.6

编制总人数

得分

7人以下

1

7人以下

0

9人以下

0.5

11人以上

1

13人以上

1.5

15人以上

2

17人以上

2.5

20人以上

3

(二)每人平均销货额:

1.每人平均销货额一律依编制人数计算,唯遇编制人数增编时,为顾及事实,新编人员在2个月内,每人以5万元计算。

因产品分发而致超编的人员亦比照新编人员计算,每月5万元,未满1月者比例折算。

2.因储训分发而致超编的人员,超编期间以1个月为限,期满应予纳入正式编制。

并视同扩编。

在最初2个月内仍以每人每月5万元计算单位平均销货额。

3.每人平均销货额的计算公式如绩效评核表上所示。

4.每人平均销货额的得分规定如下:

9万元以下者零分;9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得1分;超过10万以上,每增加达1万元,则加得分一分。

惟平均销货额达14万元以上者,每增加1万元,则加得分两分。

5.凡遇估回旧商品时,其销货一律依实收价计算。

6.新成立单位视地区的市场环境及购买力,由业务部提供调查资料呈执行副总经理予以核定A或B级。

A级:

新成立3个月内,凡营业人员平均销货额在9万元以上时,则就其超过部分乘以1.5倍后再核算得分,第6个月以前,就其平均销货额9万元以上部分乘以1.2倍后再予核算得分,第6个月以后则视同其他单位。

B级:

新成立单位3个月内,凡营业人员平均销货额9万元以下,则就总销货额乘以1.2倍后再予核算得分:

如其平均销货额在9万元以上时,则除其比照上述乘以1.2倍外,其超过部分再乘以1.5倍后,再予核算得分;第3个月至第6个月中,如其平均销货额在9万元以上时则就其超过部分乘以1.5倍后,再予核算得分第6个月至第9个月内,凡平均销货额在9万元以上时,则就其超过部分乘以1.2倍后,再予核算得分;第9个月以后视同其他单位。

7.分公司总务人员(即为现有的总务员及练习生、工友(扣除一名工友后),但营业人员编制在13名以上者扣除2名)其余人员每名一律折合营业额5万元计算。

(三)每人平均销货额成长率:

1.凡上月份平均销货未达9万元者,而本月份已超过9万元,则其成长率一律依其超过9万元部分除以9万元计算。

2.每个平均销货成长率的计算公式如绩效评核表上所示,其得分规定如下表:

(四)每人平均贡献额:

每人平均贡献额的计算方法为各单位该月份的损益总额除以当月份单位总编制人数(包括单位主管、营业、服务、总务、业务、会计及仓管等人员)计算的其得分规定如表6.5.7:

 

表6.5.7

本月人得分均销货

成长率

上月人

均销货额

—2分

—1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9万以下

-3%以下

0

9万以下

-5%以下

-3%以下

10%以上

20%分上

30%以上

40%以上

50%以上

11万以下

-10%以下

-5%以上

5%以上

15%以上

25%以上

35%以上

45%以上

13万以上

-15%以下

-10%以下

3%以上

10%以上

20%以上

30%以上

40%以上

15万以上

-20%以下

-15%以下

1%以上

5%以上

15%以上

25%以上

35%以上

17万以上

-25%以下

-20%以下

0

3%以上

10%以上

20%以上

30%以上

1000元以下者零分;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得1分;超过2000以上每增加达1000元者,则加得分1分;反之,每上平均贡献额若为负数,则每负1000元扣其得分1分。

(五)月底应收帐款比率:

1.凡未依照会计办法规定作业而越区交货,经裁定拨补实绩时,则其帐款仍留原开发票单位,并由其负责收款:

如系依照会办法规定作业而代开发票者,则该笔交易的帐款得随实绩拨补。

2.营业人员向客户收取票据缴付货款后,遭致退票所形成有“问题票据”,在未另作处理之前,一律视为未收的应收帐款。

3.应收帐款比率的计算,一律四舍五入,不计小数点。

4.应收帐款比率的计算公式如绩效评核表上所示,其得分规定如

表6.5.8:

表6.5.8

月底应收帐款比率

得分

10%以下

7.5

15%以下

6

20%以下

4.5

30%以下

3

35%以下

1.5

40%以下

0

50%以下

-1

55%以下

-2

60%以下

-3

70%以下

-4

70%以下

-5

(六)本月倒帐总额的扣分规定:

单位内发生的倒帐,经提报核准赔偿的当月份,其该笔交易的金额在当月份总营业额的0.25%以下者不扣分;超过0.25%以上未达0.5%者,则扣得分总分一分;超过0.5%以上每增加达0.25%者,则加扣得分总分一分。

唯上述倒帐金额如经悉数索回时,则于索加当月份追回原所扣分数。

(七)平均服务收入成长率:

1.分公司的平均服务收入成长率得列为评分项目,惟各单位第一次平均服务收入成长率计算,应以其前6个月的平均服务收入为基数,并就其超过此基数部分除以此基数计算。

2.新成立单位如成立时间未达6个月者,其基数由服务部提供资料转呈执行副总经理核定。

3.凡上月份平均服务收入未达第1次计算的基数者,而本月份已超过该基数时,则其成长率一律依其超过基数部分除以基数计算的,其得分如

表6.5.9:

表6.5.9

成长率

得分

50%以上

5

40%以上

4

30%以上

3

20%以上

2

10%以上

1

10%以下

0

-15%以下

-1

-20以下

-2

(八)“奖励商品”销售奖励:

1.‘奖励商品”另定。

2.凡销售“奖励商品”者,其销售额除并入前述各项成绩的计算外,另予特别奖励,增加主管的绩效分数。

3.“奖励商品”的得分以每人平均5000元为计分单位,凡单位内每人平均‘奖励商品’销售额每增加达5000元者,给予得分0.5分

4.每人平均“奖励商品”销售额一律以营业人员编制数为计算基础。

(九)每月经评核后,依得分的高低,分别选出分公司及营业部的第一、二、三名颁给奖金奖励,惟若前三名的单位,其每人平均销货额未达12万元或月底应收帐款比率超过40%以上者,则给奖名额即视同出缺处理,不另递补,奖金金额如表6.5.10:

表6.5.10

名次

奖金

1

$2000

2

   $1000 

3

$500

(十)经评核结果,如遇得分相同时,则其名次的前后,依每人平均销货额决定,唯若每人平均销货额亦同时,则依单位编制人数的多寡决定。

第四条绩效评核表及其附表(直线单位费用明细表)中所列各项科目的名称、定义及有关规定如下:

(一)损益表部分:

1.销货收入:

各单位迄月底止的服务收入外的发票总金额(包括国外标及实绩拨补)。

2.销货成本:

即底价总数的80%(供应营业部以83%计算)。

3.销货毛利:

即销货收入减销货成本。

4.免费保养成本:

即销货收入的3%(用以分摊库存、试用中、及免费保养期间内的产品调整及叫修)。

5.供应品(耗用与附赠):

即销货报告上当月份的供应品附赠及耗用总额。

(原销货报告中仅有附赠栏而后应在备注栏加填耗用明细,并依最底价核算其价)。

6.销货净毛利:

即销货毛利减免费保养成本、供应品等称。

7.营业费用:

即营业人员(包括营业主任及外务人员)所发生的下列诸费:

(1)汽车诸费:

凡营业人员汽车、机油、过桥费、过路费、租用汽车以表演商品的费用等皆属。

(2)旅费:

凡营业人员计程车资及营业员因业务需要所支付的差旅费称。

(3)公共关系:

凡营业人员因业务上应酬需要所为的支出属。

(4)薪工津贴:

指营业人员的薪资及津贴(包括本薪、机车津贴、交际津贴、成交奖金、各项加给及值班费等)。

(5)坏帐:

凡帐款尾数无法收回或倒帐确定时公司所损失的部分属。

(6)名片:

凡营业人员所印名片的费用属。

8.营业利益:

即销货净毛利减营业费用后的余额称。

9.服务收入:

(1)免费保养拨入:

即单位内销货收入的3%属,服务中心以各单位的营业收入的3%属。

(2)合约及叫修收入:

即单位内迄月底止服务所开发票总金额。

10.服务成本:

服务收入的50%称。

11.服务毛利:

服务收入减服务成本后的余额称。

12.服务费用:

凡服务人员所发生的下列各项费用属。

(1)汽车储费:

凡服务人员所支的汽油、机油、过桥费、寄车费等皆属。

(2)旅费:

凡服务人员所支的计程车资及服务人员因服务的需所支付的差旅费属。

(3)公共关系:

凡服务人员因服务需要所付的交际费用属。

(4)薪工津贴:

指服务人员的薪资及津贴(包括本薪、机车津贴、绩效奖金、加给及值班费等)。

(5)坏帐:

凡帐款尾数无法收回者属。

(6)名片:

凡服务人员所印名片的费用属。

(7)工具:

凡单价在100元以下的工具购置费用属。

13.服务利益:

即服务毛利减服务费后的余额。

14.营业及服务总利益:

即营业利益加服务利益的和称。

15.管理费用:

凡营业费用及服务费用外所发生的费用属。

(1)汽车诸费:

凡营业及服务以外人员所支付的汽机油费等。

(2)旅费:

凡营业及服务以外人员所支付的计程车或差旅费属。

(3)运费:

装载货物所支付的费用属。

(4)文具用品:

日常所用的文具纸张费用属。

(5)清洁费用:

支付清洁公司清洁打腊的费用属。

(6)邮费:

凡邮寄函件及包裹所发生的费用属。

(7)电话费:

凡因业务需要使用长途电话及市区电话所发生的费用属。

(8)电报费:

凡因业务需要拍发电报所发生的费用属。

(9)电力费:

凡用电所支付的费用属。

(10)自来水费:

凡用自来水所付的费用属。

(11)修理费:

凡汽车修理及保养等费用属。

(12)人事广告费:

凡刊登招募启事的费用属。

(13)报章杂志:

订阅报章及杂志所支付的费用皆属。

(14)固定薪资:

凡营业及服务以外人员的薪资皆属。

(15)公共关系:

凡营业及服务以外的人员所支付的交际费属。

(16)税捐:

指营业税及印花税的费用。

(17)什支:

其他不属前述科目所支付的费用属。

(18)上列各项费用中

(1)、

(2)、(14)、(15)、(17)等项,各营业部必须填报,其余费用均由总务部统一支付,惟各营业部若有自行支付的情事时,则应予列入;分公司在上述费用中除12项由人事部刊登部分可免例外,其余各项均应填报。

16.本期损益:

即本期营业及服务利益减除管理费用后的余额称。

(1)经营分析部分:

本栏数字一律根据损益表栏各项数字,就所标示的符号填写计算的,惟地区经列级者,其‘每人平均销货’(仅限此栏)应自行依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第六款的规定换算调整。

(2)自评栏:

本栏一律由填表人根据损益表及经营分析栏各项经营成果自行评核。

(3)得分栏:

由填表人根据本办法所定的计分标准自行计算各项得分。

(4)复核栏:

本栏由业务部复核计算。

(5)绩效评核表的表人为本公司的营业主任、服务中心主任、营业单位主管及服务中心主管:

唯因事实限制,服务中心主管及主任仅需填写该表中的服务损益及服务经营分析栏即可;各营业部则仅需填写表中的销售损益及销售经营分析栏即可。

(6)绩效评核表仅营业单位主管列入评分竞赛,营业主任、服务主任及服务中心主管等不列入评分竞题,可不必填写得分栏。

(7)本表应于每月3日前寄送总公司业务部复核后转呈上级作为当月份结帐用。

第五条本办法由业务部呈请总经理核准公布后实施,修订时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