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39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2、竖提和竖弯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竖提和竖弯这两个笔画的书写要领。

2、写好“长、瓜、四、西”四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临写范字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竖提和竖弯的书写

三、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认识和学写竖弯。

1、提问:

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什么笔画朋友?

你认识他们吗?

(媒体出示竖折、竖弯、竖提)

2、谁能来说说你认识哪个笔画朋友?

3、引导学生观察竖提和竖弯,提问:

你觉得他们像吗?

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4、学生发言后,教师让学生一起书空,初步感受折和弯的不同。

引导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讲解竖弯的写法。

竖弯是怎么样写的呢?

(媒体出示:

放大的笔画)先写竖画,一直往下写,然后像圆滑梯的弯角那样,向右边画个小圆弧,然后写短横。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转弯处运笔稍慢,帮助学生看清楚。

6、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二)认识并学写竖提。

1、比较竖弯和竖提的异同。

刚刚我们和竖弯这个笔画交了朋友,同学们写得很好。

现在我们一起来请出竖提这个朋友。

(媒体出示)请你观察一下,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2、学生说后教师归纳:

竖弯和竖提都是先写竖,但是竖提的线条比较挺。

到提笔处稍稍顿笔,再右上方提笔,速度要稍快。

3、学生描红后继续练写,教师巡回检查和指导。

4、在学生练写的基础上,再看教师范写,边范写边强调要领。

5、学生继续练习。

自我评价后,教师选择几位学生的作业媒体展示,点评,肯定。

(三)指导书写汉字,巩固新学笔画。

1、出示“长、瓜、四、西”四个字,仔细观察这些字中的新笔画,说说新学的笔画朋友在哪里。

2、看看范字上面的笔顺,并按照笔顺现在桌上用手指写一写。

3、教师指导书写,以“长、四”为例。

(1)提问:

那位同学来说说“长”字四个笔画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

(2)教师归纳后指出书写要领。

学生书空。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4)展示反馈。

(5)“四”,字形呈扁框框,上宽下窄,两竖向内斜。

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笔顺规则是“先进入,后关门”。

第一笔竖要稍微向左下行笔,框内的撇和竖弯的起笔不要靠得太紧,四个笔画间隔匀称。

4、动手描描写写。

学生自己练习,同桌评价,教师个别指导示范。

描一个,写一个。

5、开展竞赛。

描描写写另外两个字。

看谁能自己独立观察“瓜”、“西”的写法,正确写好这两个字。

6、教师反馈学生的习字,媒体出示,学生评价后教师总结。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今天同学们又学习了两个新的笔画,初步掌握了竖提和竖弯的写法,不过要写得好的话平时还要多加练习。

2、课后自己练练,认真完成练习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13撇折和撇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撇折和撇点的形态特征,并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他们的笔画名称。

2、写好撇折和撇点。

知道撇折折笔后的横稍向上斜;撇点的撇要比撇折的撇直一点,撇与点形成的角度不能太小。

3、写好“云、东、女、母”,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重难点:

撇折和撇点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内容。

出示“长”、“四”,让学生说说写竖提和竖弯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在书桌上书空联系或纸上练一练。

2、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新的笔画朋友,媒体出示:

撇折和撇点。

请学生观察,并说说撇折和撇点哪个撇要写得斜一点,哪个撇要写得直一点。

(可用活动教具演示给学生看)前者斜,后者直。

3、笔画书写指导。

让学生在自己课本上描一描撇折和撇点,并注意观察每一笔的起笔和收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撇折是撇和横的连写,先写撇,至转折处略向左提笔,再顿笔后向右写稍斜的横;撇点是撇与长点的连写,先写撇,至收笔处折向右下轻轻落笔,再边写边顿笔。

4、强调:

我们在写字时一定要养成“一看二想三下笔”的写字习惯。

即先看清范字,再想想该怎么写好它,最后再下笔的习惯。

这样可以减少差错,少用橡皮,本子也自然整洁多了。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反馈。

7例字指导。

出示“云、东、女、母”,看看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画朋友在哪里?

再说一说他们的笔顺。

重点指导:

(1)“云”,上横短,下横长;再写撇折,撇从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叉处起笔,折后的横稍向上斜;最后写点,点的斜度正好和撇相向,形成左右对称。

(2)“女”,第一笔撇点起笔的撇不能太斜,否则与点形成的角度就太小了,第二笔撇的上部要与第一笔形成平行状,撇尖要和撇点的收笔处齐平,形成对称;第三笔为长横,位置在横中线偏上一点,但不能写得太靠上。

(3)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反馈。

6、自己练练,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表扬先进。

布置作业,提出希望。

课后反思

14、横撇和横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横撇和横钩两个笔画的不同形态,并根据它们的不同形态说出名称。

2、指导横撇的撇有短撇和长撇之分,短撇要写得有力,长撇要写得舒展;横钩的钩要写得饱满有力。

区别横撇和横钩的写法,特别是横撇的撇为短撇时与横钩写法的不同。

3、写好“又、鱼、皮、军”四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难点

横撇和横钩转笔时的写法及两种笔画的区别。

三、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放大的笔画卡片、写得不够平稳的样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撇点和撇折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练习写“女”、“母”两个字。

3、反馈,评议,小结。

(二)新授

1、媒体出示笔画横撇和横钩。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新的笔画朋友,他们是横撇和横钩。

2、媒体出示放大的笔画,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征。

3、出示撇为短撇的横撇,并向学生说明横撇有两种,即一种撇较长,一种撇较短。

4、让学生观察横撇和横钩的形态特征区别。

小结:

横撇和横钩不仅在形态上有区别,而且在书写方法上也是有区别的:

横撇的横稍短些,至收笔处稍顿一下,在写撇,速度较慢;而横钩的横较长,至收笔处顿笔稍重,钩要写得短促而有力,书写的速度比较快。

还要注意钩要往里钩,不能往下钩。

5、笔画书写指导。

(1)、我们现在来试着写写这两个笔画好吗?

学生尝试写。

(2)、学生写好两个笔画后,挑几名学生的练习媒体展示,先由学生评议,再教师点评。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学生矫正书写后,再进行展示,看看是否有进步。

6、例字书写指导,巩固横撇和横钩的写法。

(1)、出示4个例字读一读。

(2)、指导例字:

重点讲清以下几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又”,横撇和捺的交叉点正好在竖中线上,位置略低于横中线。

交叉后形成的倒三角形不要太大。

撇尖和捺脚基本持平。

“鱼”,第一笔为短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为横撇,横要写得短;中间是个田字,扁框框,宽的地方要比上面的鱼字头宽;最后一笔长横,要写得长一些但不要太斜。

“皮”,第一笔为横钩,横稍向上斜;第二笔为竖撇;第三笔为竖,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为横撇,横要写得短,撇是长撇但不要太长;最后一笔捺的捺脚和撇尖齐平,左右对称。

“军”,简要讲解。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博士信箱

教师朗读小博士信箱内容,让学生说说怎么擦橡皮才能把写错的字擦干净。

提醒学生写字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少写错,尽量少用橡皮。

(五)课堂小结,布置练习。

课后反思

15、卧钩和斜钩

一、教学目标

1.技能:

学习卧钩和斜钩的写法,掌握“心、戈”字结构。

2.认知:

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和斜钩形态以及“心、戈”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3.情感: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对书法笔画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卧钩和斜钩及“心、戈”结构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卧钩和斜钩弧度势态的把握,“心、戈”字的结构教学。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书法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横钩的写法,寻找横钩的倒影——卧钩、斜钩。

2.组织学生去“天鹅湖”旅行。

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爱心队、专心队、信心队和静心队,在《月亮船》的音乐声中,乘坐“心戈号”大船来到“天鹅湖”。

欣赏“天鹅舞”。

揭示课题。

(二)形象比喻,审美认知

1.形象比喻,初识形态。

提问:

卧钩、斜钩分别像什么?

(浮鹅、月亮、小船、镰刀、香蕉等)

2.观察比较卧钩、斜钩与浮鹅的形态,突出卧钩、斜钩的弧度势态。

(课件显示情景:

卧钩好像鹅浮水,斜钩更像鹅起舞。

提问:

卧钩与斜钩的弯度是怎样的?

(卧钩弯度大一点,斜钩弯度挺一点。

3.运用儿歌,掌握写法。

卧钩斜钩像浮鹅,(形态)

前者大弯后挺直。

(起笔与行笔)

钩随它笔尖峰短,

按下出钩快有力。

(收笔)

4.教师示范。

5.学生跟练,接着临写练习,教师巡视。

6.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学写“心、必、我、栽”字,寓教于乐。

1.“心、必”好比鹅戏水,形态有点扁而宽。

临写时对“心、必”字的结构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我、栽”斜钩宜挺拔,主笔舒展有精神。

临写时要做到突出主笔,把字写美。

3.给“心、我”找朋友:

心——怎,我——找,大家一起比一比,看谁写得最漂亮。

4.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教师要提醒学生时刻做到三点要求:

横平竖直,有粗有细,突出主笔。

(四)尝试书法创作,培养拼搏精神,体验成功乐趣。

1.欣赏我校学生发表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课件)

2.请大家再到“爱心岛”上去,摘来一颗“我有一颗中国心”,写成书法作品。

3.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三副佳作展示,送给各位老师。

(掌声激励)。

(五)碑帖欣赏,德艺教育。

1.欣赏碑帖。

(课件播放)

(1)参观“心、戈”字林,欣赏唐朝楷书大家欧阳询和柳公权的“心、戈”结构的字。

(2)讲一讲柳公权“笔谏”的故事。

(3)板书“心正则笔正”,并解释含义。

2.悉心教育。

送给学生一句知心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大家做事要有爱心、专心、信心和静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

(六)小结本课:

背诵儿歌,巩固卧钩斜钩书写要领。

表扬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小队。

课后反思

16竖弯钩和横折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竖弯钩和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他们的名称。

2、写好竖弯钩和横折钩。

知道竖弯钩和横折钩的转折处要写得圆转些,并与岀钩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横折钩的转折处要写得方直些。

3、写好“巴、七、门、力”四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重难点:

竖弯钩和横折钩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内容。

书写“心”、“我”,是否掌握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师指导,复习竖弯。

2、新授

出示竖弯钩和横折钩,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我们该怎么写好它们。

教师讲解:

竖弯钩是竖弯和钩的结合,同学们千万不要写成竖折钩,要注意转弯处圆转;横折钩是横折和竖钩的结合,写的时候要方直些。

3、学生练写。

现在自己本子上尝试写一写。

教师检查、反馈、

4、教师范写,并讲清要领。

强调:

竖弯处要呈圆弧状,要弯钩时,要注意弯后再向右写横,快到出钩处再向右上略提笔,然后向上出钩。

写横折钩的折笔时,注意用顿笔。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反馈、纠错。

6、例字指导。

“巴”,第一笔为横折,写在上半格靠左侧,横要写得稍斜,第二、三笔分别为竖和横;最后一笔为竖弯钩,竖弯钩尽可能向右伸展,超过横折的右侧。

可让学生观察放大镜中的“巴”字,特别注意,观察整个字向左移动及竖弯钩向右伸展。

“七”,共两笔。

第一笔横要写得稍斜,起笔在左下格,收笔在右上格;竖弯钩沿竖中线左侧起笔,垂直竖下,竖与弯钩长度基本相等。

“门”,第一笔为点;第二笔为竖,竖的起笔处要略低于点,第三笔为横折钩,横短折竖长,整个字略偏长。

“力”,共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横折钩的折竖稍向左斜,略显弧形,与撇相协调。

7、自己练练,教师巡回指导,反馈。

8、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17横折弯钩和横斜钩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学会横折弯钩和横斜钩的写法和相关字书写。

2、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笔画、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横折弯钩横斜钩,初步培养学生对书法笔画(线条)之美和结构之美审美能力,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横折弯钩和横斜钩”的笔法书写。

难点:

运笔的轻重、快慢、连贯,笔画的弧度把握。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快乐的写字课堂,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好朋友!

(课件出示)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欢迎吗?

二、笔画练习(课件出示笔画)

今天呀,喜羊羊和美羊羊给大家带来了几位笔画朋友,相信同学们对它们已经很熟悉了。

出示笔画。

小朋友们,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细心的小朋友也许发现了,它们两个笔画长的很像哦。

1、区别“横折弯钩”和“横折钩”

A、相同点:

它们俩什么地方长的像?

B、不同点: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

师小结并范写。

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横斜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行至出钩处,应向外略阔并稍停,再逐渐提笔出钩。

2、我们来描一描写一写。

师:

写字时要注意哪“三个一”?

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生描、写。

3:

展评:

ⅹⅹ写得怎么样?

哪个笔画写得漂亮?

还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

三、引导示范,合作练习(点击出示)

导入:

小朋友的笔画写得非常好,现在它们来到了生字宝宝中,你还能把它写得更漂亮吗?

(一)、指导书写“九” 

1.出示:

九用你的亮眼睛仔细观察:

九由哪几个笔画组成?

(渗透每笔位置)

师:

你觉得要把九字写端正、漂亮!

写好哪一画特别重要?

2、师范写:

请你仔细看,举起手指头仔细跟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九字:

第一画撇要稍长稍直一点,从竖中线的左边写起,第二画横折弯钩从横中线梢上写起,写到竖中线稍微过去一点顿笔往下折,弯钩部分的横要稍微长一点,然后顿笔向上勾出。

3、生练写:

师:

你能看着田字格的位置写一写吗?

在作业纸上描一个写一字,看谁写得比老师好!

注意运笔的提顿,重点写好横折弯钩!

 (师巡视指导)

4、师选几张典型作业展示讲评:

5、再练写两个。

师:

再仔细观察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写两个,你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6、小组评,推荐优秀的和你认为进步的展评

  师:

你觉得他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正确、端正、整洁、漂亮)

哪些地方不足?

怎样写会更好?

7、课中操:

小朋友们,写累了吧,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手指操

(二)、指导书写“飞”字

导入:

老师刚才带来一个字,可是这些笔画都弄乱了,你能来帮帮我吗?

1、出示笔画:

横斜钩、撇、点

   请你帮老师把字拼好,谁来帮忙?

指名学生拼。

2、真棒,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帮我把飞字送回它的家,行吗?

指名学生把“飞”放到田字格中。

渗透每个笔画的位置。

3、生描一描、写一写:

你有信心把小字写端正、漂亮的小朋友请坐端正!

描描写写。

4、师展示并随机纠正修改

5、再练写三个。

师:

好,我们把刚才出现的小问题改掉,再来写两个,一定会有进步的!

6、展评:

给自己的字评一评,能得到哪些星?

7、喜羊羊和美羊羊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秘诀:

学习小博士的话。

三、自主练习,掌握方法

1、师:

请你来认一认,这些老朋友也是哪个笔画的好朋友呀?

出示字:

几、风、壳、气

  2、师:

好,下面请你把这些字描一描写一写。

 (生写一写单个字。

 写好的小朋友还可以写一写词语宝宝!

四、互评自改,总结提高

1、小组评推荐参评。

2、师:

(选几位学生作品上台参展):

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哪些地方怎样写会更好?

(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优秀小书法家”)

3、师:

小朋友们,上了这节写字课,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生:

学会了怎样写字、写字进步了!

    师:

是的,只要我们认真去做每一件事!

你就会有收获!

就会感到快乐!

4、(出示画像)师介绍:

他叫(生读:

王羲之),是古时候的一位大书法家,他天天刻苦练习写字!

最后终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听了他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师:

对呀!

“提笔就是练字时”,(课件出示)我们“练字要持之以恒”!

希望小朋友们能像王羲之一样,坚持天天练字,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好吗?

课后反思

18独体字

(一)

横平竖直方正平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结构方正的独体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笔画匀称。

2、进一步掌握铅笔字的运笔方法,写好“正、止、开、井”四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运笔过程中如何做到横平竖直。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先让学生写一写带有横、竖、撇三个笔画的字,如“二、十、长”等。

比一比,谁写得漂亮、好看。

教师强调运笔方法:

以手掌侧翼为支点,腕关节运笔为主,指关节运笔为辅。

书写横向笔画主要用运腕;书写纵向笔画,主要运指;书写斜向笔画,腕指并用。

书写时要体现出提顿笔意。

2、新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字叫做独体字吗?

写好独体字有好多秘诀,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条秘诀:

(媒体出示:

横平竖直方正平稳)

那么我们在写字时怎么样才能做到横平竖直,方正平稳呢?

师生一起讨论。

3、我们还是来看看几个具体的字吧,看看是怎么样做到横平竖直,方正平稳的?

4、书写指导。

媒体出示学生所写的“二、十、厂”三个字。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写的字有否做到横平竖直,有没有轻重提按的笔意?

5、教师范写,进一步讲清要领,重点示范提顿用笔的变化。

横画:

起笔轻顿—轻提—慢慢顿笔,重顿回锋收笔。

竖画:

起笔轻顿—轻提—慢慢顿笔,重顿回锋收笔或慢慢提笔,出锋收笔。

撇画:

起笔轻顿—慢慢提笔,边提笔边行笔—出锋收笔。

6、学生练写,教师实物投影仪展示,讲评反馈。

7、例字指导。

“正”,提问:

哪一笔写在横中线上?

哪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第一横和最后一横哪一笔长?

长多少?

(约一倍)。

师描红范写,学生书空。

“止”,提问:

字的哪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哪一笔写在横中线上?

第一竖和第二竖之间有多少距离?

(相当于一个短横的距离)

8、自己练练,教师巡回指导。

9、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19独体字

(二)

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书写独体字时要主笔突出,要把主笔写得伸展一些,其他笔画稍收敛,才能把字写得主次分明,结构紧凑。

2、通过复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进一步掌握铅笔字的运笔方法,并能根据它们的书写要领,写好“世、言、申、年”四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重难点;主笔的运笔,伸展和紧缩。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顿用笔法。

让学生在自己纸上写写横折和竖折两种笔画,进一步掌握铅笔字的运笔方法,

2、媒体出示学生书写的横折和竖折,点评,反馈,小结。

3、提问:

这两个笔画是否有轻重提顿的笔意?

学生交流,教师范写。

强调:

横折,先写横,至折笔处向右下顿笔,然后再向下写竖;

竖折,先写竖,至折笔处略向左提笔,顿笔后再向右写横。

4、新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许多汉字都有一笔是主笔,有点是横,有的是竖,有的是撇,有的是捺,也有的是钩。

出示准备好的例子,进一步讲清什么是主笔。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横竖作为主笔的字。

5、例字讲解

“世”,三横三竖笔画间距要匀称。

第一笔横为主笔,写得稍长些,起笔在横中线下缘,收笔在横中线上缘。

“廿”部的两竖上宽下窄,两横和两竖相交形成的矩形略成正方形。

“言”,三横和“口”的上下两横笔之间间距要匀称。

第二笔的横为主笔,写得稍长些。

“口”上窄下宽,扁一些。

“申”,“曰”写得上宽下窄,扁一些,写在田字格正中间稍偏上。

中竖为主笔,写在竖中线上。

“年”,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横写得紧凑些,第五笔长横写得稍长些,写在横中线的下侧,三横间距要匀称;中竖为主笔,写得稍长些,写在竖中线上。

6、学生练写,教师指导,反馈。

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20独体字(三)

左右对称相对平衡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关于如何写好独体字的一堂汉字结构特点教学课。

是本册教材中继横平竖直,方正平稳,突出主笔,主次分明两节课后的又一教学内容。

“左右对称,相对平衡”是独体字的又一结构特点,也是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的一个重要规律。

我在教学设计时,安排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亲近规律”“拓展规律”“运用规律”这样几个版块。

“认识规律”、主要是理解什么叫左右对称。

依次出示了轴对称的动物、图形,建筑物,以及我们的校服等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左右对称这个概念。

“揭示规律”板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对规律认识的迁移,从图片认识规律的基础出发,来理解在汉字书写中的对称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揭示独体字中的左右对称规律。

具体做法是出示教材中的四例字,让学生观察后,说说哪些笔画是左右对称的。

“亲近规律板块,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性的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来写好教材中的几个例子。

让学生对左右对称的书写规律有了自己初步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通过教师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关于左右对称方面的鉴别能力。

“拓展规律”板块,兼顾了书法欣赏。

通过欣赏被誉为“楷书四大家”的欧、颜、柳、赵的作品,看看他们写的独体字以及合体字是怎样体现“左右对称,相对平衡”特点的。

告诉学生“左右对称,相对平衡”是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结体特点和审美取向。

也是我们写好独体字的一条秘诀。

古代好多书法名家都是用这样的规律来写好独体字的。

“运用规律”板块,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左右对称,相对平衡”的规律来写好教材中的的例字和教师结合语文教材另选的几个词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通过教师的反馈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左右对称独体字的结构特点;知道把笔画写在恰当的位置,并把互相对称的笔画写得匀称、平衡,这样才能把字写平稳。

通过观察分析例字的结体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模仿能力;写好例字“羊、灭、文、米”,做到左右对称,相对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掌握汉字“左右对称,相对平衡”的结体特点,并能灵活运用;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范写和教师范写相结合的示范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左右对称,相对平衡”结体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汉字结体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楷书四大家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悠久历史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力争上游,努力写好铅笔字的学习热情和学好书法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独体字“左右对称,相对平衡”的结体特点的掌握以及运用。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书写工具(铅笔、橡皮、红笔、纸)、小红花等小礼物。

分发教材纸,教师演示沿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