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663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ppt

2018高考专题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

“准确”较为容易理解,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也就是说它们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它的三个条件是:

(1)统一的话题;

(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高考常常从补充语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一、简明、连贯、得体“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此点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查。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常常以排序题形式出现。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多以情景对话题方式出现。

(一)简明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啰嗦,不说多余的话。

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

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例1(重庆高考)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

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4分)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

为即将开始的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解析因为后面有“重庆马拉松赛”,这里可以承后省略;由于前面已经出现“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此处的“2011年重庆”可以承前省略;在此处与上文重复,显得赘余;“尚在安排之中”与“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

答案,语言表达简明“4法”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

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重点。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如:

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

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

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

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问题,把握了这个方向,就可以发现句是游离句。

因为它谈的是环保问题,删掉它,语言就简洁了。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必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如:

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办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可用“做”代替,同时去掉“来”字前面的逗号。

另外,“不必要的”多余,浪费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浪费”。

3避免含糊,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一些句子往往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因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

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添加语境法。

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可消除。

(2)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

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

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4)调整语序法。

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4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如:

市场管理员说:

“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

他们当中的多数是守法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了法律制裁。

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悬殊”就是相差很远的意思,“很大”可删去;“依法”和“法律”可任意去掉其中的一个;“任其”就有“让”的意思,与前面1的“让”重复,可删去“任其”。

(二)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主要有嵌入式排序、衔接式排序和无语境式排序三种形式。

高考多采用第三种形式作为主观题考查,其他两种形式多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

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BC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先通读所给语句了解大意,然后从局部入手。

第一空前有“在学校的日子里,我”,句说“我”现在要离开学校,符合第一空的要求,排除A项和B项。

第句“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中的“它”应指“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这句歌词,所以应该是。

排除C项。

此时可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

答案D,例3(2014新课标1卷)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BCD答案:

B,排列句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

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

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分析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的性质和作用,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

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

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群的开头,也有放在结尾的。

2抓思路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的排序题都采用此法,请大家结合以上例题认真分析。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

3抓标志

(1)关联词语的呼应。

即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抓标志是解答排序题的基本方法。

(3)关键词语、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5)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对于嵌入式排序、衔接式排序,我们还要注意所提供的语境。

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置上,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例4(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

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阶座凝香【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

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

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解答语句复位题的6个注意点1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

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2话题是否统一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

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

3前后是否勾连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

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思维清晰、层次井然。

4意境是否协调文段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

(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

5句式是否一致“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

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响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6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三)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

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

例5(2013大纲卷)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5分)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

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

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参考答案“一位”改为“一个”;“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也”改为“还”;“因为”改为“不过”;“况且”改为“而且”。

(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均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例6(2013安徽卷)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

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

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分)李华:

_路萍:

哟,红灯啊?

我没注意。

李华:

阿姨,您看,_路萍:

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

_路萍:

小伙子,你讲的在理。

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

谢谢您,再见【答案】:

示例:

阿姨,请问您刚才注意到那红灯了吗?

那儿亮着的是红灯。

红灯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着别人抢,会有危险的。

以后您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信号灯,不能闯红灯,这是对自己安全负责。

语言表达“得体”的6种技法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

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写恰当的文字,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例如:

“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使得中国距离建立空间实验站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记者采访公众,谈谈对此事的感想。

如采访对象是中学生,就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侧重谈未来憧憬:

“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要以此为动力,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科学家,让我们的探索太空科技走在世界最前列。

”如采访对象是中学教师,就应突出自己职业的特殊性,侧重谈理想任务:

“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鼓舞了中华儿女的士气,这表明中国的科技在飞速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

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等等。

这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

3把握语体,用语准确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

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

电影林则徐中的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有外商问:

“什么叫正法?

”中国官员答:

“正法就是杀头。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两种说法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4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

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

同样要到电视台应聘,假如你想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于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因为这几方面的能力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突出自己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相貌端庄等特点;因为主持人既要用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又要将个人形象展示在荧屏上。

5面陈转述,恰当运用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

面陈时,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相对简单一些。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谓等因素也变了。

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恰当表述。

6注意遣词,谦敬恰当好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用一句话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平辈的家人时冠以“家”,例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平辈或晚辈家人时则冠以“舍”,例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例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二、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

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不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

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的题目中。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用句式和语气等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感情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和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例1(2013四川高考)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6分)要求:

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

“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

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

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2(2013湖北高考)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

(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甲句)周萍(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

“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

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

理由充分、合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4分)参考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

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

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二)乙句更好。

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

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1恰如其分表情意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呢?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特定情境。

选择词语时要注意情境的制约。

所使用的词语都处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中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符合规则。

造句应依照一定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3)用语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旗帜鲜明观点清要做到语言表达“鲜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选用词语。

在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时,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之类不确定的词来表明观点与态度。

应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

选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时,要关注整个语境,根据表达时的不同态度与感情,选择词义的褒贬。

选择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时,要结合好语境,找到具有强烈效果、表达鲜明的词语。

(2)恰当选用句式。

可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也可以选用双重否定或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可以用来表达丰富的感情。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能使语言表达更鲜明,使语言独具特色。

借助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3语言生动有妙招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生动”呢?

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美。

即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段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对此,可从注重句式的错落有致或匀称和谐,以及词语的节奏感方面着手。

(2)绘画美。

选用词语要像画家讲究光影的明暗、色彩的浓淡、色调的冷暖一样,注重词语色彩的调配,创造出一种具有绘画美的语言艺术。

要放飞想象,注重炼字与炼意,使词语表述精准到位,语意明朗。

(3)建筑美。

具有建筑美的词语,富有立体感。

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可以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应用体验1根据下面的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超过70个字。

张先生和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爷爷想和年轻人聊天,结果三兄妹各拿各的手机玩,受冷落的爷爷说了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便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

这样的事情,每个城市都有发生。

这平常却戏剧性的一幕,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绪。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答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准确抓住新闻所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人们沉迷于手机而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此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还要阐明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

参考答案:

(示例)莫让手机伤害亲情。

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使用不当而伤害亲情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珍视亲情,要从放下手机,尊重并与亲人真诚交流做起。

2有消息称,广东惠州拟克隆奥地利某山区一个村庄。

奥地利某山区村民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

请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写一句话,表明各自的立场,要求表述鲜明、生动。

(每句话不超过25个字)支持者:

反对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整体理解材料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归纳观点;其次,观点要鲜明、突出,不能模棱两可;最后,要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支持者:

)中国复制我们的村庄是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

(反对者:

)中国复制我们的村庄就像画家抄袭了别人的画作一样。

【2010年安徽卷】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

_,_,_。

_。

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要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ABCD【试题答案】【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2012年安徽卷】19.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5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