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895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docx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

大班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小男孩和妈妈的对话中,初步感受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

  2、激发幼儿好奇好问以及对自然界不变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白天、黑夜、雨的循环、春夏秋冬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蓝天图片,问:

看到蓝天你会想到什么?

  2、有一个小男孩,他也眼巴巴地看着蓝天,他又会看到什么呢?

  3、我们一起来说说:

它到哪里去了?

  二、感知理解

  1、第一小节:

小男孩问妈妈白天到哪里去了。

  

(1)你们知不知道白天到底到哪里去了?

  

(2)师简单:

白天过去了,夜晚来到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白天又来到了。

  2、第二小节:

雨到哪里去了。

  

(1)小男孩问妈妈雨到哪里去了?

你们猜妈妈会怎么回答?

  

(2)小男孩还会问问题吗?

他会问什么?

  (3)这次他问云到哪里去了?

谁来帮妈妈回答?

  (4):

雨飘落到地上,太阳一晒变成了水蒸气,许多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又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又变成了雨。

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原来它们就好像刚才说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都在跳一个又一个圆圈舞呀)

  3、三小节:

四季。

  

(1)出示春天画面,小男孩说:

可我总觉得这个时候会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你猜他觉得是什么不见了呢?

真的不见了吗?

它到哪里去了?

而妈妈又会怎么回答他呢?

  

(2)请幼儿分小组与同伴讨论讲述最后一段。

  (3)分享交流。

  4、完整讲述故事。

  三、拓展想象

  1、小男孩还在不断地问妈妈问题,那么他还会问些什么问题呢?

  2、你们还知道哪些也是循环的?

  3、呀,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了。

大班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

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

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

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

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

(引导幼儿学习:

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

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

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

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

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

  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

融化垂柳嫩蔚蓝

  3.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2.请家长双休日带幼儿去野外郊游,观察春天的景象并拍照,或搜集春天的图片;带幼儿植树,播种。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弹琴,幼儿唱歌: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2老师:

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

刚才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

教师说:

“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

  5.再次感受诗歌: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

(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搜集到的图片。

教师可将拍的照片分给没有资料的幼儿。

  

(2)师: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哦,春天来了,那么小朋友们觉得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变暖和了,很舒服)?

你们出去玩了吗?

都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

  7.提问:

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小河怎样说?

  

(2)桃花怎样说?

  (3)垂柳怎样说?

  (4)燕子怎样说?

  (5)禾苗怎样说?

  (6)农民伯伯怎样说?

  8.幼儿讨论:

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

  教师小结: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

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

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9.为诗歌起名:

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10.描绘春天:

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1.组织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出来,大家互相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游戏场景(呼啦圈当鼠洞,沙包当粮食),请3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

  2、大绘本、小绘本、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抓老鼠",引出"边界"。

  1、幼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2、幼儿讨论讲述游戏规则:

小猫睡觉了,小老鼠出洞偷粮食,猫大叫,老鼠逃入洞中,小猫抓未逃进洞中的老鼠。

  3、幼儿再次游戏。

  4、教师提问:

为什么小猫不去抓逃入洞中的老鼠。

  5、幼儿自由回答,引出"边界"。

  6、教师小结:

呼啦圈就好像是老鼠洞口是小老鼠家的边界。

  二、出示图画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边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阅读?

(想)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当与幼儿交流。

  三、幼儿自主创编想象阅读。

  1、有一种动物迫不急待地想来告诉我们它的"边界",出示狼的一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图二"一只狼向狼一家打招呼图片",引导幼儿阅读。

提示:

"为什么狼的朋友要站在那么远来打招呼?

"引出狼"边界"。

模仿狼打招呼的动作。

边出示图一背景,边操作小图卡,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讨论狼是怎样划"边界"的。

  3、依次出示河马、狐狸、园丁鸟图片,边操作,边将其放入适当背景图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它们家边界是什么。

模仿图中一些有趣情节。

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小结。

  四、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边界,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边界"?

(想)

  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去寻找更多"边界",结束第一课时活动。

  活动反思: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它的教学价值就开始被一层一层抽剥。

但不可否认,文本的内在初衷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时代视野和历史厚度的文本,它那震人心魄的力量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

学生阅历尚浅,稚性正盛,面对文本往往犹如面对冰冷的字碑,达其理而难通其情,因此出现了隔阂和强自说愁。

  在《树边界》的教学中,我便饱尝了这样一次情理未相生的遗憾。

大班语言教案篇5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中提出:

对幼儿进行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然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爱国之情"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些初步的感受,如:

每周升旗活动。

但是还是有一些抽象。

利用国庆节的活动,运用亲身经历感受祖国的美丽富强,增强爱国热情。

大班幼儿对教师及同伴的言谈话语持有兴趣,带有亲近感并参与谈话。

是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结合国庆节的节日教育活动,开展《国庆见闻》这一谈话活动,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加强爱国情感。

鼓励幼儿搜集照片,资料。

发现和大家一起谈话的快乐,学会与别人谈论的方法及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围绕话题,较连贯、流畅地谈论自己在假期最有趣的事情。

  2、倾听他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养成不打断别人讲话的好习惯。

  3、初步尝试图书制作。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幼儿能积极大胆表示自己看法。

  教学难点:

  幼儿在表达过程中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尝试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使用基本的轮流交谈规则。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图画纸、彩色笔,订书器。

  录音机、小话筒。

  幼儿国庆节旅游外出活动的照片,家长帮助记录的口述日记。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幼儿带回的照片,图片、口述日记布置照片墙。

  经验准备:

  放假前和家长沟通,做好假期的外出准备,帮助幼儿拍照,做好口述日记。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师生一起欣赏照片墙,引出谈话话题:

"你们看,国庆节大家都去各地游玩,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怎样?

你们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一听"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帮助幼儿回忆假期里有趣的事情。

  二、幼儿围绕中心主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边欣赏照片两人一组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说趣事,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的美丽风景,风土人情。

  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交谈,提醒幼儿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插嘴养成轮流说话习惯。

  三、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提升孩子谈话经验。

  1、教师运用比较照片的方法引导幼儿谈论风景的美丽。

  教师分别请幼儿讲给大家听,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最美?

看大家是否听懂。

如果听不懂,为什么。

引导幼儿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顺序、条理清楚,才能让大家听明白。

  2、【游戏】:

我是讲解员。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时间的顺序,把一件事情讲给大家听。

  教师帮助提示幼儿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心情怎样来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师随时记录幼儿的谈话内容。

  3、【游戏】:

我是小记者。

鼓励幼儿用现场采访的形式谈话交流,增强兴趣。

老师随时把幼儿的谈话录音,引发幼儿大胆表达。

  4、【游戏】:

我是小作家:

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谈论的事情画在图画纸上,教师帮助记录简单的文字。

全体幼儿的绘画装订成一本图书《国庆见闻》投放到阅读区供大家欣赏。

  教学评析:

  本次活动通过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逐层递进,并通"讲解员"、"我是小记者"、"我是小作家"的小游戏引导幼儿专注倾听,轮流交谈等不同方式,表达个人想法,活动的价值在于乐意听、愿意说、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让爱国主义的情感从小植于幼儿心田。

  活动中幼儿会用合适的语言习惯和同伴交流,会在集体中发言,但态度还有些拘谨,少数幼儿还有抢话的现象,老师运用提示语言:

别人说的时候你该怎样听,怎样才是尊重别人,认真听也能学到很多本领。

来帮助引导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归纳提炼幼儿的经验,理清幼儿的思维。

提升谈话的水平。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大班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幽默、风趣的情节内容,初步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

  2、知道要从小认真学本领,长大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活动重点: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内容

  难点:

讨论故事的有趣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对换节》、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

  “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节日?

你喜欢过什么节日?

  2、听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根据故事内容名字猜测

  “你们知道‘对换’是什么意思?

对换节里谁和谁对换的?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3)、回忆故事内容

  “对换节里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3、小组讨论,找出故事中有趣的故事内容

  

(1)、幼儿边看图书边听故事录音

  “找一找,对换节里大人们过得怎么样,小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2)、小组讨论

  “你们认为故事哪些地方十分有趣?

为什么?

  (3)、讨论分析故事内容

  “对换节里,爸爸妈妈高兴吗?

他们在干什么?

  “对换节结束了,小朋友们在想什么?

”(讨论)

  4、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从小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感谢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

大班语言教案篇7

  活动背景

  冬天到了,小朋友和大人都穿上了厚厚的大衣、棉衣,换上了冬装。

那小动物又是怎样过冬的呢?

它们都有哪些活动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班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越来越强,孩子们也迫切地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在冬天里的一些活动:

小动物怕冷吗?

有棉衣穿吗?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符合冬天季节里有关动物活动的主题教育,利用大班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小动物的认知,进一步让孩子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习性。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小花狗找朋友》内容。

  2、了解冬眠的动物。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哪些是要冬眠的动物。

  活动准备

  1、故事内容图片

  2、录像:

冬眠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教师:

冬天到了,下雪了,小朋友,你们喜欢干什么呢?

  2、教师:

小花狗也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滚雪球的游戏,这不,它去找好朋友玩了。

  二、欣赏故事《小花狗找朋友》。

  1、教师讲述故事《小花狗找朋友》,幼儿欣赏。

  2、教师:

小花狗去找谁玩滚雪球?

小刺猬、小黑熊有没有和小花狗玩?

为什么?

小刺猬、小黑熊在冬天里睡一个冬天的觉,不吃东西,会不会饿死?

为什么?

  三、讨论:

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冬天里冬眠?

  四、观看录像:

冬眠的动物

  教师播放录像,请幼儿观赏。

  延伸活动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冬眠的图片、海报和资料。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是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来组织活动。

孩子们都乐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主人。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一些动物习性的认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

孩子不仅在语言方面的到提升,通过和同伴、老师的交流分享,更是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我觉得这次的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为了这个活动的开展,我特意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开拓了视野,把有用的知识传播给孩子。

同时让孩子一起来享受探索科学的乐趣。

让孩子了解了一些自己从未知道的知识,如冬眠的小动物身体里藏着厚厚的脂肪,一个冬天不吃东西也没关系,不会饿死。

  还有很多的知识我必须去学,也有许多的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去探索,这样我才能做到知识的引航者。

大班语言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照片:

拥抱的孩子,朋友之间的礼让,上课的时候。

  活动过程:

  一、导入1.照片-拥抱,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拥抱)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暑假小朋友很长时间没见面,见了面很亲热)

  

(2)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哪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我们都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二、展开1.开学了,小朋友都长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诗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赏诗歌

  你们再听一听,

  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

  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3.借助课件-照片,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诗歌里是怎样说的?

  上课时是怎样做的?

  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念诗歌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结束1.你们喜欢诗歌里的大班的小朋友吗?

为什么?

  2.你们现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诗歌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开学了,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

  从现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听过老师讲课吗?

  来!

看我上课多认真,举手发言动脑筋。

  小妹妹,你会穿衣服吗?

  来!

我帮你把衣服穿整齐;

  小朋友,你会做玩具吗?

  来!

我折一个小纸球送给你。

  老师老师您别夸奖我,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因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大班语言教案篇9

  活动背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春风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吹醒了野许多冬眠的动物,青蛙开始“呱呱叫,像是在说“春天来了”,燕子随着春风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用草和树枝搭成崭新的窝,成了我们的新邻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我们可以轻快地和春天赛跑了。

  活动目标

  1、认识春天的特征。

  2、热爱春天。

  3、理解”春天”内容,学习”吹绿”、“吹开”等词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春天的植物、动物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春天的特点后,对春天的仿编。

  活动准备

  准备春天的一幅画(略)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散文的名字,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图上是什么季节.

  2、和幼儿一起读散文一遍,教师提问,春天到来的时候发生发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幼儿如果回答不全,引导幼儿认识到,因为小草和树上的嫩芽是绿色的,所以散文里说:

“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启发幼儿思考:

春天里还有什么是绿色的?

  3、游戏:

“表演春天”。

让幼儿扮演散文里的“青蛙”、”燕子”、”小朋友”

  4、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在放学的路上观察树木和小草有什么变化,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只能说到简单几点,对不明显特征掌握不够,创编、仿编有困难,活动结束后,在散步和春游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特点.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2、这一堂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既有幼儿喜欢的散文诗,又有春天的图画,所以生动形象,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活动目标。

大班语言教案篇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演故事。

  2.知道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PPT、白纸、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说一说-欣赏故事-小制作

  

(一)说一说请幼儿回忆并讲讲自己曾遇到的一些不开心的事。

  当你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办呢?

你都会用哪些方法使自己变得开心起来?

  

(二)欣赏故事幼儿欣赏PPT,并听故事录音。

  老师播放故事的第一部分(从"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小树",到"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风儿轻轻吹过,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

不开心小树又是怎么样的?

下雨了,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

不开心小树呢?

为什么蚯蚓和小鸟也不喜欢不开心小树?

  老师继续播放故事的第二部分(从"冬天的晚上"到"最后)。

  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不开心小树变得开心之后,大家都是怎么对待它的?

  (三)小制作:

不开心小树指偶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

将白纸涂上绿色,剪成细长条状,粘贴在长方形白纸上,在纸的一端画上不开心的表情,另一端画上开心的表情,再将纸环形地粘起来。

  幼儿制作指偶,教师巡回指导。

  请几位幼儿戴上不开心的小树指偶,尝试跟录音磁带表演故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