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98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docx

最新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名师优秀教案

[中学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_(人教版_七年级_八年级_九年级_全)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_(人教版_七年级_八年级_九年级_全)中国古代史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是发现原始人群最多的国家)

1(原始社会(北京人的出现到禹时期结束)?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能够制造工具,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屋

?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谷子)、白菜等,住着半地穴房屋,在陶器上刻上符号

?

华夏族形成:

黄帝(人文初祖)和炎帝是古来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

禅让制:

尧舜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是原始社会中一种民主的制度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夏、商、西周时期

?

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同时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分封制:

为巩固政权,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和平民分

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

青铜器: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青铜器,商国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代表作,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举世闻名2.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春秋争霸:

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楚庄王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三家分晋)

?

春秋时期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农耕进一步推广?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是世界上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

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发动变法,使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秦国“国富兵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3.中华文化

?

甲骨文: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医学:

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文学: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代表作《离骚》

?

百家争鸣:

a春秋时期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言论被整理成《论语》;老子《道德经》;兵家孙武《孙子兵法》b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秦)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朝

?

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

巩固统一:

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后推行更简单的隶属思想上,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军事上,修筑长城,修筑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2.西汉、东汉

?

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

文景之治(汉初):

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经济上铸造五铢钱

?

汉武帝大一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上创办太学

?

两汉经济:

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

与匈奴关系: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促进汉匈关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

建立西域护都意义:

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秦汉文化

?

造纸术:

西汉时期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

天文: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动仪

?

医学:

东汉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后尊称他为“医圣”

?

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传入中国。

土生土长的道教东汉兴起

?

《史记》:

司马迁写,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艺术: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和

1(三国时期

?

赤壁之战,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

?

吴国船队曾到达夷州,加强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民族大融合

?

北魏:

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孝文帝改革:

a迁都至洛阳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c官员及家属必须传递汉族服饰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e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f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g学习汉族的立法,崇拜孔子作用: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文化

?

数学:

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7位?

农学:

贾思勰著有《齐民要素》?

书法:

王羲之《兰亭序》

?

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

?

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

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主持者,隋炀帝。

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

隋炀帝暴政是导致隋灭亡的主要原因2(唐朝

?

唐朝建立者唐高祖,晋阳起兵,都城长安?

贞观之治唐太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之治唐玄宗

?

长安城内有市和坊,市坊分开,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科举制度

?

诞生: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是设置进士科,标志者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性人物

?

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隋唐民族、对外关系

?

与吐蕃: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

与回纥:

今维吾尔族的祖先

?

与日本:

隋朝时,日本派隋使到来;唐玄宗去日本宣传唐文化

?

与天竺(今印度):

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

?

科技:

赵州桥,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文学: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祖籍太原

?

艺术: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宋

?

北宋建立: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2(经济中心南移(三国时期开始,北宋完成)?

制瓷业: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景德镇成为制

瓷业重心

?

商业: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元朝

?

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

元朝建立:

元世祖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都城)

?

南宋的文天祥积极抗元

?

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

行省制: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

民族关系:

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意大利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行记》,广为流传(详见世界古代史古代文化传播、现代史新航路开辟)4(宋元文化

?

活字印刷: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指南针:

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被制成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

资质通鉴:

司马光,编年体通史,记载从战国到五代历史

?

艺术: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朝

?

加强中央集权表现:

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官员选拔八股取士;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

郑和下西洋:

达到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取得了澳门的居住权2(清朝

?

加强中央集权表现:

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意义: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的民族英雄。

后清朝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

?

雅克萨之战:

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地区没,后打败沙俄

?

《尼布楚条约》中俄: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西藏管辖措施:

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称号;确立了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平定叛乱:

乾隆下令调兵调伐,平定大小叛乱结果:

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

?

清朝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嗒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

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南至南海诸岛

3(明清经济、文化

?

丝织业:

景德镇市明代丝织业中心?

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期以后,苏州地区在纺织部门

?

闭关锁国: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4个通商口岸,后将关闭3港,只开广州一处做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

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

医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医学巨作

中国近代史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1.虎门销烟(1839)

?

背景:

a清末腐败b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侵略

?

林则徐:

民族英雄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1840-1842)

?

导火线: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起止时间及事件:

1840年英国挑衅到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

?

关天培:

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顽强抵抗英国军队(民族英雄)

3.《南京条约》(1842)

?

内容: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主要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和英国商定

?

性质:

中国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根本原应:

鸦片战争后,列强要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

起止时间:

1856年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

后果:

半殖民地程度加深,领土被占领,圆明园被烧

2(罪行

?

俄国占中国土地

a《瑷珲条约》1858年范围: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割让领土最多)

b《北京条约》1860年范围: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

?

镇压太平军:

a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b1860年中外勾结成立洋枪队,华尔统领c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第3课收复新疆(1875-1878左宗棠,1881曾纪泽)

1.失

?

1856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

?

英国、俄国乘火打劫

2.收

?

1875-1878年左宗棠(民族英雄)收复新疆意义: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1881年曾纪泽与俄国谈判收回伊犁3.固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

原因:

日本企图称霸世界,矛头指向中国?

起止时间及事件:

1894年黄海大东沟战役到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

在黄海大东沟战役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壮烈牺牲

?

日本袭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马关条约》(1895)

?

时间:

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进行谈判,签署《马关条约》

?

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

?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原因:

镇压义和团

?

时间及发动者: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由西摩尔率领,1900年8月攻入北京

2.《辛丑条约》

?

时间及国家: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辛丑

条约》

?

内容:

a赔款4.5亿两白银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

意义:

a给中国人民增加了严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洋务:

西方技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到到90年代)?

原因: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阻止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

代表:

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

军事主要成就: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1865年)、福州船政局(最南)

?

民用主要成就: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

教育主要成就:

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后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外交、军事、科技人才2.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积极: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消极:

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此具有局限性

第7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1.戊戌变法(1898年)

?

背景:

1895《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公车上书),后创办《万国公报》传播新变法,后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

时间:

1898年6月到9月

?

内容: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才;(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文化)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

地位:

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第8课辛亥革命(1911,孙中山)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

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

?

中国同盟成立大会(1905年8月,东京):

a选举孙中山为主席b推翻清朝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的革命纲领

?

政治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同盟会成立意义: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同盟会创办了《民报》,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释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到1928年)?

武昌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

?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

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结果:

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1928年中华民国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

第9课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时代的曙光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哲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后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传播创造了条件

?

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

?

时间:

1919年5月4日

?

地点:

由北京到上海

?

要求: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领导人:

陈独秀、李大钊

?

意义:

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

时间及地点:

1921年7月上海

?

党的纲领:

(目标)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

领导机构: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意义: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北伐战争(1926-1927)

1.中共合作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2.中共合作发展:

1924年创办中国国民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教处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3.中共合作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统一全国,蒋介石为总司令

?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中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4.中共合作结束(四一二反革命叛乱,1927.4.12)

?

时间及时间: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

标志: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

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后,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

时间及地点:

1927年8月1日(建军节由来)南昌

?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

目的: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起义军占领南昌后,为何南下广东:

a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原因:

支持他们的人多)b南昌敌人力量强大,无法立足

?

八七内容:

(1927年8月7日)通过了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

?

时间及领导人:

1927年9月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

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

农村建立根据地原因:

a城市中敌人强大b农村群众基础好c井冈山地势险要,有利于革命力量的保存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会师,后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

4.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1936)1.长征(1934-1936)

?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进行战略转移

?

时间:

1934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标志开始)、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标志结束)

?

四渡赤水(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遵义会议(1935.1)

?

时间及地点:

1935.1遵义

?

内容:

肯定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确立了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

肯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

意义:

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背景:

国内政局动荡,国外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的步骤

?

时间及地点:

1931年9月18日沈阳?

导火线:

柳条湖事件

?

后果:

a4个月内,东三省沦陷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c中国社会主义矛盾改变

?

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

日本加速侵华,国民党内部分化?

事件、地点及人物: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

?

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血染卢沟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

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逼近,企图占领华北

?

时间及背景:

1937年7月7日,北平?

抗日英雄:

佟麟阁、赵登禹

?

结果:

a7月底平津沦陷b全面抗战开始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工农红军改变成八路军、新四军,赶赴抗日战场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

时间及地点:

1937年12月

?

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