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08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docx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编写特点

1、优化教材知识结构。

(1)仍分两段(同义教):

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2)不同的是:

把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和认数结合起来,有利于对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不再分开教学。

2、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数感。

(1)创设丰富的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情境。

如体育馆、长江大桥、广场上的鸽子、空中气球、树林里的树、飞机、火车、轮船的速度及可载人数等。

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数,体会数在各方面的用处,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用生活中的用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估计意识,增加近似数的教学。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用木块数数(P68、P73),让学生在操作中领悟: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

整理万以内数位表,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

三、单元教学要求: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主要体现:

(1)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内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2)体会万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进行估计。

(4)会用万以内数表过具体事物的数量和交流信息。

2、突出教学的重点,切实解决难点。

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位等。

难点:

(1)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

(2)多位数中的数位的意义,以及十进关系。

(3)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五、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单元课时安排:

约8教时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一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

难点:

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

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

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

99加1是多少?

3、导入:

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板书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3)师:

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

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

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4)师:

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

 师提问小结:

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二课时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75 86 90 100 51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

这是多少?

请你读出来。

师:

这是几位数?

它的最高位是什么?

是哪位?

师:

怎样读这个数?

学生读,师板书:

读作:

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

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

怎么拨?

小组合作学习。

4、教师拨出580。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师:

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

引导小结:

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

6、师生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2、说一说:

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

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三课时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3,练习十五第5、6题。

       授课日期__年__月_日星期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2、 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

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 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的木棒多?

为什么?

其实比较数的大小。

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6○20    66○62     100○89     75○57

二、新课教学活动

出示教学例3:

 

(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

①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比较这两个数,谁大?

谁小?

为什么?

③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

①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学生说。

③它们一样大吗?

为什么?

(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

459○456   730○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②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

(5)小组讨论: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70页的第3题。

2、练习十五第4、5两题。

3、练习五的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四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

怎样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2、板书:

万以内数的认识。

齐读

3、教学例4。

(1)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2)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

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4、教学列5。

(1)观察例5图。

说说图上有多少个木块?

你是怎么发现的?

(2)一名学生拨出这个数其他学生画。

(3)学生讨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4)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6、数位顺序表。

学生做数位顺序表。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五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末尾,中间有0。

教学准备:

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569( ) ( ) ( )

(2)1998( ) ( ) ( )

(3)9997( ) ( ) ( )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368读作(   )820读作( )409读作( )500读作( )4758读作( )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三写作                 六百写作                  

   四百五十写作                  三百零六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写作              

二、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这些数怎么读、写呢?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

一千二百零六。

3、师:

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

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

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

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4、同桌拨数,读写。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六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六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 1059 5791 135

2、填空

( )个一是十。

(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 ),10个( )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

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

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

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理解题意。

独立比一比。

四、课外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867    7□00>7240     646 >6□2      □49>413  □21>201  4293>4□63      15+7<□+7    20-20÷5>□-20÷5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 (  )、(  )

(2)1720、1730、(   )、(   )、(  )

(3)5000、5100、(   )、(   )、(   )

(4)1360、2360、(   )、(   )、5360、(   )

(5)2130、3240、(   )、(    )、6570、(   )

(6)9999、8888、(   )、(   )、5555、(  )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七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七课时 近似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497、(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205   306    402

  (  )  <  (   )  <(   )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

”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

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思考:

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师小结:

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

(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2)师生小结:

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

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2)游戏规则:

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

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八课时教案

教案内容

再设计

第八课时  整百、整千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例9。

                        、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

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想一想:

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

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一共花多少钱?

各自进行并汇报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想一想:

(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也就是( );( )个千减( )个千是( )个千,也就是( )。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3、出示:

80+50=   130-50=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

4、出示900+600=  9000+6000=  1500-600= 1500-600=

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

5、 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认真看图,说说图意,自主提问解决问题。

四、展性练习

1、 你有几种填法?

(练习十七第5题)

2、 ○里填上“>”、“<”或“=”。

20+80○40+60             5800-800○3600-3000  

 130+70○200+20             700-90○700-80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