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47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

单元目标

科学概念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饲养一种小动物。

●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

●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动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意识,能爱护自然环境下的小动物。

●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单元重点:

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

单元难点: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单元课时:

7课时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9 月23日——9月27日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7日——10月11日

教学

内容

2-1、寻访小动物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3、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1、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2、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2、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小动物在哪里活动?

我们怎样观察它们的活动?

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1.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像一个三年级学生那样寻访调查一下、估计一下学生能发现哪些小动物,他们在活动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思考一下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2.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树、一个小花坛、一平方米草地,甚至是一个栽有植物的花盆,仔细观察这个范围里的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做成卡片备用。

3.设计几种不同样式的简单的调查记录,必要时供学生参考。

4.考虑一下学生在校园内外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寻访调查活动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准备好教学对策。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

“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

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

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

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

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

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

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

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课堂练习:

1、我们在寻访时应该做到安静、细致,不打搅小动物。

()

2、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必须把小动物抓在手上才行。

()

3、观察小动物时,我们不能伤害

它们。

()

4、树洞里可能有小动物,我们可以将手伸进寻找。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14日——10月18日

教学

内容

2-2、蜗牛

(一)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

重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教学

难点

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

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

2~3只蜗牛、1个放大镜、1条树枝、1条线、1块玻璃、1个饲养箱。

教师准备:

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我知道的蜗牛

1、师:

检查学生带蜗牛的情况。

2、师:

你们在哪里能找到蜗牛?

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

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

3、生:

交流。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师:

我们要来观察蜗牛,要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

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

重点观察头部,观察蜗牛的眼睛、触角和嘴。

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

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2、生:

自主观察蜗牛。

在观察的过程中,把自己观察的蜗牛画在上面,也像教科书上一样,标上名称。

写上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时它的反应。

3、生:

交流汇报。

4、师:

(板书)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腹、尾三部分。

蜗牛的头部有眼睛、触角、嘴。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1、师:

观察蜗牛的运动可以与观察蜗牛的身体合起来观察。

2、师:

(提示问题)蜗牛有脚吗?

蜗牛的脚是怎样的?

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试一试,让蜗牛在玻璃、树枝和线上爬行。

3、生:

观察蜗牛的运动。

4、生:

交流汇报。

四、饲养蜗牛

1、师:

教科书第28页最后提供了饲养蜗牛的方法。

其中有一张图上是一个饲养箱,另外一张图上是一个广口瓶,上面蒙上纱布,这个饲养瓶学生基本上能完成,所以要求学生都能自己做个饲养瓶,开展养蜗牛的活动。

2、生:

读教科书第28页饲养蜗牛的方法。

2、师:

教科书要求每天观察蜗牛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将观察的情况记在科学记录本上。

作业:

回家继续观察蜗牛并做好记录。

蜗牛—基本形态: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

其体外有一个坚硬的贝壳;贝壳螺旋分数层,由顶层到底层有规则的变大,有各种颜色和斑纹。

整个体躯长圆锥形(尾端略细尖),柔韧,休息时缩藏于贝壳内。

头部具口、眼和触角。

口位于头部前下方。

二对触角在头部前方,一对较小的称前触器,较长且粗的一对称后触器,眼生于后触器的顶端。

生殖孔生于近头部的右侧,呼吸孔和排泄孔和肛门位于体躯中部背面的贝壳口。

体下是纵贯头尾且宽阔的腹足,腹足下面有能分泌白色黏液的腺体。

体躯和腹足的背面、侧面有各种颜色和斑纹。

板书设计

2、蜗牛

(一)

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腹、尾三部分。

蜗牛的头部有眼睛、触角、嘴。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14日——10月18日

教学

内容

2-3、蜗牛

(二)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

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建立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特征的认识。

教学

难点

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

教学

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

2~3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师准备:

与学生相同。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发现和经验

1、师:

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2、生:

汇报自己的发现。

3、师:

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蜗牛吃黄瓜,傍晚活动很活跃,有时候“睡觉了”等。

4、师:

蜗牛“睡觉”了,怎样让它醒过来活动?

(把蜗牛放入常温下的水中,使其活动。

二、观察蜗牛吃食

1、师:

观察蜗牛吃食,最好选用饿了1~2天的蜗牛,要提前准备好。

2、师:

蜗牛怎样吃食物?

3、师:

把正在爬行的蜗牛轻轻放到菜叶上,静静地等待蜗牛进食。

这时候蜗牛不一定会马上吃菜叶,利用等待的时间。

4、生:

讨论“怎样观察蜗牛吃食?

蜗牛长有牙齿吗?

5、师: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进食。

6、师:

观察蜗牛吃其他食物的环节,可以选用另一个蜗牛进行观察,方法同上。

在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教科书上。

7、生:

汇报交流。

三、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

1、师;在观察蜗牛吃食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有的蜗牛排出粪便了,蜗牛从哪个部位排出粪便?

它的粪便是什么样的?

蜗牛的吃食和排粪便是它的生命活动中很重要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蜗牛才能生存和生长。

2、生:

观察蜗牛的排泄。

3、师:

观察蜗牛的呼吸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你们能找到蜗牛的呼吸孔吗?

4、师:

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让蜗牛扭动身体,然后观察蜗牛壳顶部位置,随着蜗牛的活动,每间隔10多秒钟,蜗牛的气孔会打开成一个小洞,可以明显地看到蜗牛的呼吸。

5、生:

观察蜗牛的呼吸。

6、生:

汇报交流。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师:

小节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

关于蜗牛的生活还可以观察哪些?

2、师:

提醒学生:

要让学生把在饲养中的更多更新的观察记录在表格中,或者写成科学日记。

表扬认真饲养和观察记录的学生,经常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作业:

观察蜗牛,做好记录。

养殖蜗牛的建议

在干燥的食物上用喷雾器喷3─4下,蜗牛的食欲会有明显的变化,或是把较厚、大的食物切成较小、薄的,蝸牛也会很喜欢吃。

蜗牛养殖箱中,尽量多放些土,不要放入枯树叶,因为在养了近一个星期后会发出臭味。

每日可在养殖箱内均匀喷洒小水珠2—3次,蜗牛就会出来活动,箱子内也可以放置树枝,以利蜗牛攀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21日——10月25日

教学

内容

2-4、蚯蚓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

重点

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

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

准备

每组:

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

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

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

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

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

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

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总结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特点: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呼吸: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神经系统:

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而准确的反应。

(没有眼,体表有大量感光细胞,前端特别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21日——10月25日

教学

内容

2-5、蚂蚁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

重点

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

难点

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

准备

每组:

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

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寻找蚂蚁

1、师:

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蚂蚁?

2、生:

汇报。

3、师:

在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蚂蚁。

你们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4、师: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师:

注意安全、注意守纪、注意观察。

2、师:

分小组进行观察蚂蚁。

3、生:

按所分的小组观察蚂蚁。

4、生: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5、生:

(提出)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6、师:

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7、师:

(关注)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师:

“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生:

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师: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师: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三、交流发现

1、师:

交流观察蚂蚁的发现。

2、生:

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3、师: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5、师: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备注:

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作业:

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蚂蚁吃什么食物?

蚂蚁怎样运动?

蚂蚁的群体关系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28日——10月1日

教学

内容

2-6、金鱼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

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

准备

每组:

2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

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师:

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生:

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师:

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师:

金鱼的身体是怎样的?

身上长着什么?

它是怎样运动?

把它画下来。

2、生:

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3、生;汇报金鱼的身体长着什么?

(关注金鱼的鳞片和鱼鳍,这是鱼类特别明显的特点。

4、师:

(适时告知学生)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5、生:

汇报金鱼怎样运动?

(用鳍帮助游泳)

6、生:

(画图)把自己观察的金鱼画P36页的书上。

7、师: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生:

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生:

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师: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

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

(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生:

学生观察并记录。

5、师:

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

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生;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师:

蚂蚁和金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生:

汇报

4、师:

讲述:

蚂蚁的特点:

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三节,长着6只脚,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

金鱼的特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

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

都是活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

6、生:

填写维恩图:

把上节课学的蚂蚁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金鱼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把他们相同的特点写在相交的地方。

7、师:

(小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继续观察金鱼

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

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作业:

写一篇观察金鱼的日记。

板书设计

金鱼的特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

教学反思

备注:

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

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

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

时间

 10月28日——11月1日

教学

内容

2-7、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

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

难点

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

准备

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的图片;四种动物特征的图片。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个案添加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动物?

2、生:

汇报。

3、师:

(板书)蜗牛、蚯蚓、蚂蚁、金鱼。

4、师:

这些动物怎样运动?

遇到危险时会有哪些反应?

食物有哪些?

怎样繁殖后代?

5、生:

汇报。

6、师:

(板书)

蜗牛

蚯蚓

蚂蚁

金鱼

运动

用腹足爬行

身体伸缩爬行

用脚爬行

用鳍游泳

反应

缩进壳内

身体收缩

逃跑

逃跑

食物

菜叶等绿色植物

枯叶等

小虫、甜食等

小虫等

繁殖

产卵

产卵

产卵

产卵

8、师:

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9、师: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0、生:

讨论交流后汇报。

师概括:

动物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生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