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72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文档格式.docx

3、2

活动程序activityprocedures

遵循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3、3

问题解决性课题problem-solvingproject

小组针对已经发生不合格或不满意的生产、服务或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问题解决性课题包括现场型、服务型、攻关性、管理型4种类型。

a)现场型:

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服务、工作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现场环境等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b)服务型:

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益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c)攻关型:

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d)管理型:

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3、4

创新性课题innovativeproject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与方法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运用新的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4活动程序要求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4、1、1总则

问题解决性课题目标根据来源不同分为自定目标与指令性目标。

自定目标与指令性目标的课题在活动程序上有差异,如图2所示。

P

D否

C

就是

A

图2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

4、1、2选择课题

4、1、2、1选题来源

针对存在问题及改进对象,小组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

课题来源一般有:

a)指令性课题

b)指导性课题

c)自选性课题。

小组自选课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组织方针、目标的关键点;

——在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问题;

——内、外部顾客的意见与期望。

4、1、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要求应包括:

a)小组能力范围内,课题宜小不宜大;

b)课题名称直接,尽可能表达课题的特性值;

c)选题理由明确、简洁。

4、1、3现状调查

为了解问题的现状与严重程度,小组应进行现状调查:

a)把握问题现状,找出问题症结,确定改进方向与程度;

b)为目标设定与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c)对数据与信息进行分类、分层与整理;

d)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具有客观性、可比性、时效性与全面性。

4、1、4设定目标

4、1、4、1目标来源

根据所选课题,小组应设定活动目标,以掌握课题解决的程度,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课题目标来源:

a)自定目标。

小组明确课题改进程度,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目标;

b)指令性目标。

上级下达给小组的课题目标或小组直接选择上级考核指标作为目标。

4、1、4、2目标设定依据

小组自定目标可考虑:

a)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

b)顾客需求;

c)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d)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e)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4、3目标设定要求

目标设定应与小组活动课题相一致,并满足如下要求:

a)目标数量不宜多;

b)目标可测量;

c)目标具有挑战性。

4、1、4、4目标可行性分析

指令性目标应在选题后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目标可行性分析可考虑:

a)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b)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c)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5原因分析

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a)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进行原因分析;

b)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逻辑关系紧密;

c)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以充分展示生产问题的原因,避免遗漏;

d)将每一条原因分析到末端,以便直接采取对策;

e)正确应用适宜的统计方法。

4、1、6确认主要原因

小组应依据数据与事实,针对末端原因,客观地确定主要原因:

a)收集所有的末端原因,识别并排除小组能力范围以外的原因;

b)对每个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

c)依据末端原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影响程度判断就是否为主要原因;

d)判定方式为现场测量、试验及调查分析。

4、1、7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b)必要时,提出对策的多种方案,并进行对策效果的评价与选择;

c)按5W1H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注:

5W1H即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

4、1、8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对策表逐条实施对策,并对对策目标进行比较,确认对策效果与有效性;

b)当对策未达到对应的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的措施实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1、9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查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就是否完成;

b)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c)必要时,确认小组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1、10制定巩固措施

制定巩固措施,小组应:

a)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相关标准,如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

b)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4、1、11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小组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打算。

包括:

a)针对专业技术、管理方面与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b)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次活动课题。

4、2创新型课题

4、2、1总则

创新型课题按照图3所示的程序开展活动。

图3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

4、2、2选择课题

4、2、2、1选题来源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方法等无法实现或满足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运用新思维选择的创新课题。

4、2、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针对需求,借鉴查新不同行业或类似专业中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研制(发)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件、工具及设备等;

b)课题名称应直接描述研制对象;

c)必要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4、2、3、1设定目标

小组围绕课题目的设定目标,目标设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与课题所达到的目的保持一致;

b)将课题目的转化为可测量的课题目标;

c)目标设定不宜多。

4、2、3、2目标可行性分析

小组应针对设定的课题目标,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

a)将借鉴的相关数据与设定目标值进行对比与分析;

b)分析小组拥有的资源、具备的能力与课题的难易程度;

c)依据事实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

4、2、4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4、2、4、1提出方案

小组针对课题目标,提出方案应:

a)提出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方案,并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整理;

b)方案包括总体方案与分级方案,总体方案应具有创新性与相对独立性;

分级方案应具有可比性,以供比较与选择。

4、2、4、2确定最佳方案

小组对所有整理后的方案进行比较与评价,确定最佳方案:

a)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b)方案评价应用事实与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与论证;

c)方案确定方式包括现场测量、试验与调查分析。

4、2、5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b)按5W1H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4、2、6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b)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方案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应调整、修正措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2、7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完成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b)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2、8标准化

小组应对创新成果的推广意义与价值进行评价:

a)对有推广价值、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b)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4、2、9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小组应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打算。

a)从创新角度对在专业技术、管理技术与小组成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找出小组活动的创新特色与不足;

b)继续选择新的课题开展改进与创新活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见表A、1。

表A、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序号

活动程序

老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

其她方法

分层法

调查表

排列图

因果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树图

关联图

亲与图

矩阵图

矢线图

PDPC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

简易图表

正交试验设计法

优选法

水平对比法

头脑风暴法

流程图

1

选择课题

 

2

现状调查

3

设定目标

4

原因分析

5

确定主要原因

6

制定对策

7

对策实施

8

效果检查

9

制定巩固措施

10

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注1:

●表示特别有效,○表示有效。

注2:

简易图表包括:

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

附录B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项目、方法、内容及分值见表B、1。

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项目、内容及分值见表B、2。

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项目、内容及分值见表B、3。

评审项目

评审办法

评审内容

分值

质量管

理小组

的组织

查瞧记录

(1)小组与课题进行注册登记;

(2)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出勤状况;

(3)小组成员参与组内分工情况;

(4)小组活动计划及完成情况

10分

活动情

况与活

动记录

听取介绍交流沟通查瞧记录现场验证

(1)活动过程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开展;

(2)活动记录(包括各项原始数据、调查表、记录等)保存完整、真实;

(3)制定各阶段活动详细计划,每阶段按计划完成;

(4)活动记录的内容与发表材料一致。

30分

活动真实

性与活动

有效性

现场验证

(1)小组课题对工艺、技术、流程、管理、服务的改进点有改善;

(2)各项改进在专业技术方面科学有效;

(3)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可;

(4)无形效益得到验证;

(5)统计方法运用正确、适宜

30分 

成果的维

持与巩固

(1)小组活动课题目标达成,有验证依据;

(2)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或制度;

(3)现场已按新标准或制度作业,成果巩固保持在较好水准;

(4)活动成果应用于生产与服务实践,取得效果,其她相类似岗位、部门有推广与借鉴。

20分 

质量管理

小组教育

提问或考试

(1)小组成员掌握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内涵与活动程序;

(2)小组成员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与水平;

(3)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10分 

表B、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表B、2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表

序号 

选题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就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课题名称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调查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4)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目标设定有依据、可测量;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5分 

2 

原因

分析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3 

对策与实施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选择;

(2)对策按“5W1H”原则制定;

(3)每条对策在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就是否完成;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效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就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就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20分

发表

(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

(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5分

特点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

(2)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与效果。

表B、3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表

选题 

(1)题目选定有创新;

(2)选题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3)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提出方案

并确定

最佳方案 

(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独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

(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3)用事实与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与评价;

(4)用现场测量、试验与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方案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应调整、修正措施;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15分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成果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