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811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④C60的式量是720。

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

本题向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

①什么是单质?

什么是化合物?

用定义判断一下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②C60、金刚石、石墨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③C60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④怎样计算物质的式量?

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就能找出本题应选择的正确答案。

由定义可知: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对比C60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是单质,题中①的叙述是错误的。

C60、金刚石、石墨都是仅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结构不同:

C60有类似足球的结构,金刚石晶体是正四面体,石墨晶体则是层状结构。

结构不同、性质必然不同。

所以它们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题中②的叙述正确。

C60是近年来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奇特的大分子,在C60中掺以少量某些金属后具有超导性,它可用于制造良好的超导材料。

题中③的叙述正确。

由此也启示我们,不能只埋头死记课本知识,应该关心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信息。

根据C60的化学式可知,它的式量为60×

12=720,题中④的叙述正确。

4、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B)冰和干冰

(C)水和水蒸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A)

根据定义: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A)氧气和臭氧是由同一种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因此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式为H2O;

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化学式为CO2;

他们都是化合物。

(C)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同一种物质而状态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碳和氧组成的化合物。

5、无定形碳有多种,它们的用途也有不同,请把下列左右两栏中相关的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炭黑黑火药的成分之一

焦炭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物质

木炭黑色橡胶制品的成分之一

活性炭冶金工业中冶炼生铁所用

焦炭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物质木炭黑色橡胶制品的成分之一

活性炭冶金工业中冶炼生铁所用

通常称为无定形碳的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几种无定形碳的性质和用途如下表。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把木炭粉、硫黄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率混合,就可以制得黑火药。

6、以下关于木炭的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填编号)。

(A)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

(B)木炭燃烧只可能生成一种产物

(C)一位同学高温灼烧一包黑色粉末,出现亮红色的物质,他推断这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D)档案材料用碳素墨水笔填写比用圆珠笔写好

(B)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稳定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如题中(A)、(D)就是对其稳定性的利用

2、可燃性:

单质碳在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而氧气的量充足与否,会影响产物不同。

C+O2

CO2(空气足量)

2C+O2

2CO(空气不足量)(B)不正确。

3、还原性:

单质碳在高温下,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CuO+C

2Cu+CO2↑CO2+C

2CO

7、在化学反应2CuO+C

2Cu+CO2↑中,得知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是剂。

而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反应,是剂。

氧化还原还原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得氧情况

失氧

得氧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本身性质

具有氧化性

具有还原性

本身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常见物质

O2、CuO、Fe2O3

C、CO、H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从“得失氧”或“化合价升降”两种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表。

8、往下图所示仪器中,倒入充足的二氧化碳,沿烧杯壁倾倒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和_____性质;

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______。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

解析:

当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沿烧杯壁倾倒时,二氧化碳气流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烧杯内空气下而上的排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一般情况下,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9、欲将二氧化碳气体里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杂质除去,可让气体通过()

(A)石灰水(B)水(C)炽热的炭层(D)灼热的氧化铜

除杂质时应该利用杂质和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时,应该注意:

(1)除杂质时不应引入新杂质。

(2)选用的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3)杂质跟试剂反应后的产物应容易和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根据上述原则,分析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

可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则其中一氧化碳被氧化铜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

10、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它()

(A)易燃(B)是还原剂(C)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化合,使其失去吸收氧气的能力

一氧化碳有剧毒,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化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化合,使血液的带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机体急性缺氧,所以人吸入一氧化碳,就会因为缺乏氧气而死亡。

11、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

(A)N2(B)CO2和N2(C)CO2和CO(D)N2和CO

这类题一定要看每步反应掉什么气体,结果又生成什么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除掉原有的CO2的气体,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掉原有CO气体,又生成了新的CO2气体,而N2在通常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剩余的气体是CO2和N2.

1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A)CO密度大于CO2(标准状况下)(B)两者的溶解性相同

(B)CO具有还原性,CO2没有(D)CO的毒性比CO2大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CO2

CO

物理性质

色、态、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发生反应:

CO2+H2O→H2CO3

(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有可燃性、还原性,有毒

不跟水发生化学发应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是碳的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在组成上,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

它们在组成上不同。

碳元素的化合价也不相同,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为+2价,它的化合价即可升为+4价,又可降低为0价。

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是碳的最高正价。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碳的化合价只能降低,变为+2价或0价。

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13、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B)都具有还原性

(C)都具有可燃性(D)都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和氢气性质比较如下:

①物理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性,氢气没有毒性。

14、用氢气、木炭粉、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分别与质量相同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消耗的氢气、木炭粉、一氧化碳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1∶1∶1(B)1∶3∶14(C)1∶6∶14(D)2∶1∶2

首先写出三种物质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①H2+CuO

Cu+H2O;

②C+2CuO

2Cu+CO2;

③CO+CuO

Cu+CO2

题中的条件是CuO质量相等,可将①③反应方程式各项都乘2得:

(2)①2H2+2CuO

2Cu+2H2O;

4

12

③2CO+2CuO

2Cu+2CO2

56

所以氢气、木炭粉、一氧化碳的质比为4∶12∶56=1∶3∶14

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小块,⑤收集气体.下列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制取气体时,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之后,向瓶内放入小块石灰石或大理石,盖好双孔胶塞,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收集气体。

16、某学生打算用下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请指出该学生在设计中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画出正确的实验装置图。

原实验设计有以下几处错误:

(1)气体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体中,将使所生成的CO2从漏斗口逸出。

应当把长颈漏斗末端插入液面以下。

(2)气体发生装置中导气管不能插到液面以下,导气管口只要稍露出橡皮塞下方一点即可。

这样才能使生成的CO2沿导气管顺利导出并将发生装置内的空气排尽。

(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因为CO2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生成H2CO3。

应当根据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正确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检查实验装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即所选择的药品能否达到制取气体的目的);

(2)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装配是否符合要求;

(3)所采用的收集方法能否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检验装置顺序一般从发生器装置到收集装置。

17、碳酸钙和碳酸氢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那些变幻莫测、神奇美丽的溶洞就是由此而来的。

关于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都能溶于水中

(C)都能发生分解反应(D)都能跟酸发生反应

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钙有一种性质,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CaCO3↓+H2O+CO2↑这两种物质都能与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18、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CaCO3(B)H2CO3(C)CO2(D)CH4

人们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如CH4等,而一般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如水、氯酸钾、氧化铜、硫酸锌等等。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等少数化合物,虽然它们也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19、今有A、B、C、D、E五种装置(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请按下列要求回答:

(1)写出①—⑤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相连接;

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相连接;

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应选用______和______装置,实验完成时的现象是______。

(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长颈漏斗

(2)A、CE、DE、C

(3)A、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及试管里固体变红。

(1)掌握常见仪器的图形与名称。

(2)制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密度比空气大,故制取装置选A,收集装置选C;

制氢气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密度比空气小,故制取装置选E,收集装置选D;

制二氧化碳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密度比空气大,故制取装置选E,收集装置选C。

(3)C+2CuO

2Cu+CO2,反应现象:

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的物质。

20、有一不纯的一氧化碳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现提供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每种都有若干个),若用来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CO2已除尽。

请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达到上述①─③的目的,请用各装置接口的代号、表示出正确的连接顺序。

(1)除去水蒸气

证明混有CO2,除去CO2和确认CO2已除尽

(2)c、d(或d、c)→e、f→e、f→b、a

注:

e、f至少用两次、可以用多次。

该题是有关气体的除杂问题。

有一不纯CO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

如果仅仅要求除去这两种杂质,并不困难。

本题的难度体现在综合要求。

解题的关键之一是审题。

“现提供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每种都有若干个),若用来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CO2已除尽”。

题中这一段说明两个问题。

(1)提供的是三种装置,而且每种都有若干个。

即有若干个甲装置,若干个乙装置,若干个丙装置。

言外之意就是,可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甲或叁个乙或两个丙,也就是为了达到题设的目的,连接几个甲、乙、丙装置都可以。

(2)提供的装置要完成三项任务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CO2已除尽。

缺一不可。

审题无非是把题看明白,把题中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字,每一个图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看明白,弄清它们的涵义和意图。

整个题的意图明确之后,才可着手解题。

甲装置盛有浓H2SO4,浓H2SO4有吸水性,常作气体干燥剂。

因此中装置的作用非常明显,用来除去水蒸气。

丙装置盛有石灰水,兼顾三个作用。

用于除去CO2,是利用石灰水能与CO2反应;

生成CaCO3沉淀和H2O,用于证明CO2的存在和确认CO2已除尽,是利用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来达到“证明”和“确认”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甲装置只用一个(或一次),而且要放在整个实验的结尾。

其连接顺序是b、a。

丙装置要用两个。

两个丙装置彼此相接,即e、f—e、f,前一个可以兼顾两个作用,即“证明”和“除去”,后一个的作用是“确认”已除尽。

当然为了达到除去CO2的目的,丙装置还可以叁个甚至多个相连使用,但至少用两个。

在此基础上,正确连接顺序,自然就产生了。

这里必须提醒一点,在“证明”混有水蒸气和CO2时,先使气体通过乙装置,还是先使气体通过丙装置。

当然是前者。

否则气体先通过石灰水,就有可能携带水分子。

当气体再进入乙装置,既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也很难说明,这些水是原来CO中混有的水蒸气正确连接顺序是:

21、写出物质发生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CaOCaCO3CO2C

Ca(OH)2CO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①CaCO3

CaO+CO2↑

②CaCO3

CaO+CO2↑

③C+O2

CO2

④CaO+H2O→Ca(OH)2

⑤CO2+Ca(OH)2→CaCO3↓+H2O

⑥2CO+O2

2CO2

⑦2C+O2

2CO

要想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转换关系,首先要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然后进行归纳整理。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CO+O2

2CO2;

CO+CuO

Cu+CO2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氧化性:

C+CO2

2CO;

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③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CaCO3

CaO+CO2↑④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Ca(HCO3)2

CaCO3+CO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