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885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练习粤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分钟训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

本题考查物质变化过程和本质。

酒精挥发,由液体变成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氧气液化,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状态变化;

矿石粉碎,属于物质形状变化;

钢铁生锈,则由铁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

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红磷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本题考查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B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必须铺上细沙或水,否则会炸裂集气瓶。

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

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

登山或飞行时由于高空缺氧而需要提供氧气;

氧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进行新陈代谢。

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A.河水清澈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D.河边空气好

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

C

30分钟训练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

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性质及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

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

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

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

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

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 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蜡烛的熔化则是蜡烛受热超过了它的熔点所导致的;

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然后进行仪器的拆卸和清洗。

5.以下哪个过程能正确地表示工业中大规模生产氧气的过程()

A.二氧化碳

氧气

B.空气

液态空气

C.

+

D.

工业制备氧气常用空气液化法。

B和C只适合实验室制备氧气;

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过程,但不适合氧气的工业生产。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B.夏季食物腐败

C.秋季山林着火D.冬季河水结冰

金属生锈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

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氧呼吸的结果;

秋季山林着火则是山林中干燥的树木与氧气反应;

河水冬季结冰则是水的物理变化,与氧气无关。

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夹持木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

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

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

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做燃烧实验,夹持的工具一般选择坩埚钳。

整个过程集气瓶用玻璃片覆盖,防止氧气逸出。

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坩埚钳 石灰水变浑浊

(2)外焰 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

8.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完成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

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_____________。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试剂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进行。

若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选择A装置;

若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选择B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来进行。

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选C,反之选D;

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则选E。

(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氧气 氢气 BC 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B;

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

(3)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3.2制取氧气

1.氧气制备方法:

最早:

英人卜利士力加热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仙丹)制得。

现今工业:

①分馏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氧气的发现和工业制备方法,属于了解内容。

氧化汞(红粉) ①液化空气 ②电解水法

2.氧气制备实验:

注意事项:

瓶内水位略高于长颈漏斗末端,避免_____________。

广口瓶内_____________有空气,_____________气体不收集;

将_____________,用手压住漏斗口,每次加入双氧水不可太多,以免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

本题考查过氧化氢分解法制备氧气的实验原理。

产生的氧气逸出 残存 反应刚开始产生的 塞子塞紧 太快 排水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是一种缓慢氧化

C.红磷易发生自燃

D.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

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身属性,不可改变。

水能够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使火焰的温度迅速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动植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属于氧化反应,也可说是缓慢氧化;

红磷着火点很高,不容易发生自燃,白磷则容易自燃,因为白磷的着火点很低;

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发光,但可以发热。

2.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

A.①②③B.③④⑤

.①③④D.②③⑤

氯酸钾直接加热,很难分解;

二氧化锰加热不分解,无法产生氧气。

故②⑤不可能。

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反应都很剧烈

B.反应时都发光、放热

C.都属于氧化反应

D.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三者的共同点都是与氧气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

大量氧气的制备即工业制备氧气,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A、B都是实验室制备少量氧气的方法;

D无法得到氧气。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

速率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上我们一般要求加快反应速率,在其他领域则需要用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速率;

如食品的防腐、橡胶的防老化等领域。

3

.小兰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

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本题旨在探究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方法。

用题给实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低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一是红磷不足量;

二是装置漏气;

三是未等瓶内气体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

这三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出问题,所测O2体积分数都会低于1/5。

因此,应从这三方面去检查失误原因,切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再做实验。

因木炭燃烧产生的是CO2,CO2填充了所耗O2的体积,瓶内气体压强基本不变,实验目的更难达到。

所以用题给实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时,所选可燃物应满足两个条件: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燃烧的产物是固体。

4.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生了爆炸,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A.管受热不均匀B.气体发生装置漏气

C.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性杂质D.加热温度太高

由于加热时体系温度比较高,且产生了大量氧气,只要有可燃物,就可能发生爆炸。

5.实验室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氧气外,还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注: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反应速率)

(2)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这里用稀溶液)

(3)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温度/℃

反应程度

Fe2O3

Al2O3

CuO

MgO

开始反应

47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

540

350

545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在以上物质中选用催化剂,最好用()

A.Fe2O3B.Al2O3C.CuOD.MgO

本题考查氧气的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能够改变(一般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不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表格得知:

选择催化剂最佳依据是在条件最低但催化效果最好。

6.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该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由此可肯定该气体的物理性质中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或者是难溶于水;

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要

求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

(1)难溶于水 

(2)比空气重

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使用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可将可燃性气体引燃,这时躺在防护工事里的人即使未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油炸弹在爆炸后大量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得防御工事中的士兵窒息死亡。

汽油炸弹在爆炸后大量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得防御工事中的士兵窒息死亡

8.氧气的收集方法有:

①____________法;

②____________法

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①排水 ②向上排空气

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改正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错误分析:

对固体加热,应该使得试管管口向下倾斜,以防止固体中含有的水蒸汽冷凝

后回流,炸裂试管;

导气管管口应该紧贴橡皮塞,不应该伸入试管太长;

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不能使用焰心加热;

铁夹不应该夹在试管的中部,而应该夹在离管口

处;

导气管应该深入到集气瓶瓶底,不应该在集气瓶瓶口。

(1)①酒精灯 ②试管 ③铁架台 ④集气瓶

(2)①应该使得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导气管应拽出一部分 ③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④铁夹应该夹在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⑤导气管应该插入到集气瓶瓶底

10.如图所示:

(1)写出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室制取氧气,应将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__(只填排空气法)连接(填字母代号)。

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1)①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2)A D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可燃物 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

2.灭火的原理: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速率。

(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

(2)生产 运输 使用 贮存

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

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

①隔绝空气 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1)隔绝空气

(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4)隔绝空气

(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6)隔绝空气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燃烧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故易于熄灭。

3.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用水灭火,主要是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4.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D.碳氢化合物

煤气如果不完全燃烧,容易大量残留而导致煤气(CO)中毒。

A

5.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图所示。

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

“取火”就是让易燃物燃烧,而燃烧必须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故“钻木取火”就是利用钻与木头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

木头与钻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木头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酒精即使加入了水,仍然可以燃烧,比如日常生活中饮用的白酒,含30%—65%的水分,仍能够燃烧,所以不能用水来熄灭酒精燃烧的火灾;

投入冰块可以降温,但冰不是常备物品;

酒精燃烧时如果用扇子扇会越烧越旺;

湿布或沙子则可以有效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2.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山林大火一般需要制造隔离带,使得大火与易燃物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3.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燃烧影响很小。

而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

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高原上空气稀薄,燃料燃烧较缓慢;

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煤点燃比柴草困难,速度也慢。

4.(经典回放)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A.寻找丰富的制氢原料B.探索廉价的制氢方法

C.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D.研究氢气燃烧后产物的处理技术

氢气作为新能源,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

①制取H2的原料为水,来源广泛;

②产热量高;

③生成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

但氢能源现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其关键原因是:

一没有找到廉价的开发方法;

二没有获得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因此,攻破这两道技术难关,是今后开发氢能源的重要课题。

BC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着火点,如果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

缓慢氧化只有使热量的积累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自燃一定由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导致的;

剧烈燃烧比爆炸缓慢,爆炸在瞬间完成。

6.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自燃B.硫磺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

白磷自燃是由于白磷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