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92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射科主治医师35文档格式.docx

4.关于眼眶的描述,错误的有

A.眼眶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B.眶外壁由颧骨和蝶骨构成

C.上壁借额骨眶板与前颅窝分开

D.内侧壁最薄,由泪骨和筛骨构成

E.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

D. 

[解析]眼眶内侧壁主要由筛骨外侧板组成,其前后方小部分由泪骨和蝶骨组成。

5.X线检查慢性上颌窦炎最适宜的位置是

A.头颅正位

B.汤(Towne)氏位

C.瓦(Water)氏位

D.颅底位

E.头颅侧位

[解析]因为瓦氏位照片上,岩骨投影于上颌骨的下方,上颌窦显示清楚,若有炎症则可清楚显示。

6.有关颅中窝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上颌神经通过圆孔

B.动眼神经通过眶上裂

C.滑车神经通过卵圆孔

D.脑膜中动脉通过棘孔

E.眼动脉通过视神经管

[解析]滑车神经通过眶上裂。

7.不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是

A.颈内静脉

B.舌咽神经

C.副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E. 

[解析]舌下神经通过舌下神经管。

8.眼和眼眶CT通常扫捕的层厚是

A.2mm

B.5mm

C.10mm

D.15mm

E.20mm

B. 

[解析]眼和眼眶CT扫描,通常以5mm层厚连续扫描即可。

9.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X线平片

B.CT冠状扫描

C.CT横断扫描

D.矢状面重建

E.MRI

[解析]眼眶爆裂骨折是指外力作用于眼部软组织,将压力传入眶内,形成较薄弱的眶内壁、下壁向外突出的骨折,而眶缘无骨折。

常规采用HRCT,行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后者显示更佳。

骨算法键可清楚显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或粉碎性改变,软组织算法重建可显示眶内软组织的各种变化。

10.头颅外伤2天,CT显示蝶窦有气-液平面,颅内有积气。

可诊断为

A.急性筛窦炎

B.蝶窦炎

C.颅底骨折

D.化脓性蝶窦炎

E.额骨骨折

[解析]头颅外伤后,蝶窦出现气-液平面,颅内有积气提示颅底骨折。

11.哪种眼部异物CT不是首选检查方法

A.低密度异物

B.眼球壁边界的异物

C.金属异物

D.多发异物

E.细小异物

[解析]铝等轻金属、含有金属的矿石及重金属异物,X线检查即可发现。

12.鼻窦恶性肿瘤主要X线特点是

A.窦腔软组织肿块影

B.窦腔密度增高

C.窦腔扩大

D.窦腔骨壁破坏

E.面部软组织肿块

[解析]骨壁侵蚀性破坏是诊断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其中顶壁破坏在瓦氏位上可表现为窦顶线、眶下缘和筛窦向顶壁延伸的骨性边缘吸收、破坏,眶下孔也可消失不见。

窦腔骨壁破坏并向周围侵入,诊断恶性肿瘤并不困难。

1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耳结构

A.听小骨

B.咽鼓管

C.鼓室

D.前庭

E.乳突窦

[解析]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气房。

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

前庭属于内耳结构。

14.后组鼻窦是指

A.筛窦+蝶窦

B.筛窦+上颌窦+蝶窦

C.后组筛窦+蝶窦

D.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

E.上颌窦+蝶窦

[解析]鼻窦以其开口部位不同,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和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15.眼眶异物X线定位法,下列哪种最常用

A.手术切口标记定位法

B.多发性眶内异物定位法

C.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

D.生理学定位法

E.几何学定位法

[解析]眼眶异物X线定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手术切口标记定位法、多发性眶内异物定位法、生理学定位法和几何学定位法,其中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最常用。

16.女,5岁,耳鸣,常开口呼吸,睡眠时打鼾,鼻腔分泌物多。

X线检查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鼻息肉

B.扁桃体炎

C.腺样体肥大

D.鼻炎

E.鼻窦炎

[解析]腺样体幼年逐渐增大,10岁后开始萎缩,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临床症状有听力减退,耳鸣,开口呼吸,打鼾,并发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时有相应症状。

鼻咽部侧位片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广泛肿胀、增厚。

与本题图示相符。

17.眼眶外侧壁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

A.额骨眶板、蝶骨小翼

B.上颌骨额突、蝶骨和筛板

C.颧骨、颞骨

D.颧骨、蝶骨

E.额骨眶突、蝶骨大翼

[解析]眼眶外侧壁由颧骨和蝶骨构成。

18.眼眶内侧壁由哪些结构组成

B.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板

C.上颌骨、颞骨

D.泪骨、额骨眶板

[解析]眼眶内侧壁由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板组成。

19.正常双侧眼球突出度相差多少有病理意义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解析]正常双侧眼球突出度相差在1mm左右,如超过3mm则有病理意义。

20.下列哪些疾病可以使用X线作为初步检查方法

A.眼部阳性异物及其定位

B.眼球突出

C.眼部肿瘤

D.眼眶外伤

E.以上均可

[解析]上述疾病都可以将X线检查作为初步检查的方法。

21.腮腺良性肿瘤中以哪种最多见

A.腮腺血管瘤

B.腮腺混合瘤

C.沃辛瘤

D.腮腺脂肪瘤

E.腮腺淋巴瘤

[解析]腮腺良性肿瘤多见,占75%,其中以良性混合瘤最多,约占70qo,其次为腺淋巴瘤,而其他如血管瘤、淋巴瘤、脂肪瘤等少见。

22.颞骨骨折后出现眩晕、感音性耳聋、自发性眼震和面瘫,其最可能的骨折类型为

A.纵行骨折

B.横行骨折

C.青枝骨折

D.Y形骨折

E.凹陷性骨折

[解析]横行骨折线多起自后颅窝枕大孔,横过岩锥达中颅窝,止于颈静脉孔和棘孔等处,少数可穿过内耳道和骨迷路。

后者多导致面神经管和内耳损伤。

23.下列关于眼眶正位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鼻颌位后前45°

投照

B.鼻颌位后前23°

C.可显示一侧眼眶的所有结构

D.可以显示上颌窦

E.以上都不对

[解析]鼻颌位后前23°

投照,即改良柯氏位,此平片上可以对称显示双侧眼眶的大部分结构和额窦、筛窦,为检查眼眶的必用基本位置。

24.鼻窦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上颌窦

B.额窦

D.筛窦

E.直窦

[解析]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25.患者,男,23岁,患者自述后枕部隆起3年,枕部见一局部隆起,质硬,无活动,无明显压痛,无局部红肿热痛,拍片如下,最可能的诊断为

A.骨样骨瘤

B.骨软骨瘤

C.骨瘤

D.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血管瘤

[解析]颅骨骨瘤分为三型:

致密型、松质型及混合型,致密型表现为颅板呈半球状、乳头状和扁平状突起的边缘光滑的致密增白影。

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因生长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症状。

26.视神经管与头颅矢状面的夹角为

A.30°

~45°

B.45°

~50°

C.10°

~25°

D.20°

~30°

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视神经管与头颅矢状面夹角为30°

,平均37°

27.关于视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视神经是真正的神经

B.视神经有鞘膜,但其中无雪旺细胞

C.视神经鞘膜由软脑膜、硬脑膜及蛛网膜构成

D.视神经鞘膜存在蛛网膜下腔

E.视神经鞘膜存在硬膜下间隙

[解析]视神经不是真性神经,而是脑组织及其被膜的延伸,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合形成的纤维束。

28.颅骨骨瘤依据其结构可分为

A.致密型

B.松质型

C.混合型

D.致密型、松质型、混合型

[解析]颅骨骨瘤可分为致密型、松质型、混合型。

29.检查眼前部病变的投照位置是

A.视神经孔位

B.顶颏位

C.眼眶侧位

D.眼眶切线位

E.眼眶正位

[解析]检查眼前部病变的投照位置是眼眶切线位,可依据具体要求采用适当的角度投照。

30.观察鼻骨常规以哪种平片为主

A.鼻骨正位片

B.鼻骨侧位片

C.鼻颌位片

D.顶颏位片

E.眶下裂位

[解析]观察鼻骨以侧位片为主,侧位片上虽然双侧鼻骨重叠,但是能较好地显示鼻骨全长和相邻结构。

31.按骨折的好发部位可将上颌骨骨折分为三型,其中的Ⅲ型,骨折线不能穿过

A.翼突基底部

B.颧骨上部

C.眼眶内外侧壁

D.鼻嵴

E.上颌窦底部

[解析]上颌骨骨折中的Ⅲ型为:

骨折线横行穿过鼻嵴、眼眶内外壁、颧骨上部、直达翼突基底部,常伴有颅底骨折。

32.关于恶性泪腺肿瘤的X线表现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病灶边缘模糊

B.局部眶壁变薄、边缘光滑

C.眼眶轻度普遍性扩大

D.不规则虫蚀样破坏

E.泪腺窝骨壁结构模糊、吸收

[解析]泪腺恶性肿瘤可见病灶边缘模糊,泪腺窝骨质结构模糊、消失,眼眶可轻度普遍性扩大,局部骨质见不规则虫蚀样破坏,部分肿瘤见斑片状钙化影。

33.关于眼眶血管瘤,下列哪项正确

A.大部分瘤体由纤维组织构成

B.眼眶无明显病理改变可除外病变存在

C.眶内静脉石存在可确认眶内血管瘤

D.X线检查对血管瘤的诊断有定位、定量、定性价值

E.瘤体无包膜

[解析]血管瘤是以肿块形式生长的一种血管发育畸形,瘤组织主要由扩大的血窦和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间质构成,外有完整的包膜。

眼眶平片检查发现眶内静脉石可确认为眶内血管瘤的诊断。

仅有眶骨普遍扩大征仅提示肌锥内占位。

眼眶无明显病理改变不能除外早期或较小的病变存在。

CT增强前后扫描对眼眶血管瘤的诊断有定位、定量和定性的可靠性。

34.上颌窦开口于下列哪个鼻道

A.上鼻道

B.最上鼻道

C.中鼻道

D.下鼻道

[解析]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35.颞骨骨折以下列哪种类型多见

A.横行骨折

B.撕脱骨折

C.混合性骨折

D.纵行骨折

E.粉碎骨折

[解析]颞骨骨折以岩部骨折最常见,按骨折线与岩锥长轴的关系,可分为三型:

纵行骨折,占70%~8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

横行骨折占2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垂直;

混合型骨折,较少见,纵横骨折兼而有之,常有颅骨其他部位骨折。

36.患者,男,35岁,右眼外伤1天,眶面部肿胀,眼部疼痛,视物不清,X线片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眶外侧壁骨折

B.眶内壁骨折

C.右眶内异物

D.上颌骨骨折

E.正常眼眶

[解析]金属异物或不透光异物表现为高密度致密影,常规正侧位摄片可显示不透光异物的数量、大小、形态及其在眼眶内的位置。

37.额窦开口于

B.中鼻道

C.下鼻道

D.筛漏斗

E.蝶筛隐窝

[解析]额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38.观察上颌窦首选

A.柯氏位

B.瓦氏位

C.头颅正位

D.头颅侧位

E.颅底位

[解析]瓦氏位主要用以检查上颌窦。

39.以下不通过眶上裂的是

A.滑车神经

B.动眼神经

C.眼动脉

D.眼静脉

E.外展神经

[解析]眼动脉不通过眶上裂。

40.双45°

颞骨岩部轴位像,又称为

A.劳氏位

B.许氏位

C.柯氏位

D.斯氏位

E.梅氏位

[解析]双45°

颞骨岩部轴位像为梅氏位。

41.胆脂瘤最多见于下列哪种类型乳突

A.气化型乳突

B.板障型乳突

C.混合型乳突

D.与乳突类型无关

[解析]胆脂瘤最多发生于坚实型或板障型乳突。

42.患者,男,33岁,吞咽时感不适,咽痛,转头时疼痛显著,行X线片检查如下,可诊断为

A.右侧茎突综合征

B.颞下颌关节半脱位

C.颞下颌关节紊乱

D.环枢椎关节紊乱

E.颈椎病

[解析]茎突位于茎突孔前方,为颞骨的一部分,茎突尖位于颈内外动脉之间,吞咽神经行于茎突根部内侧,茎突长短不一,平均为2.5~3.0cm,可发生变异,若茎突过长、过粗或过度向内侧倾斜,可压迫神经和(或)血管,临床可有吞咽不适、异物感、咽痛等症状。

43.X线检查眶内不透X线异物的目的是

A.确定异物手术方法

B.提供更准确的检查方法

C.便于测量和计算

D.确定有无异物及大小、形态、位置

E.确定定位方法

[解析]X线检查能显示眶内不透光异物的数量、形态、大小及在眼眶内的位置。

44.下述鼻窦癌的诊断要点中,错误的是

A.多位于筛窦

B.软组织肿块

C.骨质破坏无硬化

D.蝶窦癌罕见

E.常伴有鼻窦炎

[解析]鼻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均为少见部位。

45.关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影像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A.单侧或双侧鼻窦受累

B.可有气液平面

C.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

D.窦腔密度均匀增高

E.窦壁黏膜增厚

[解析]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单侧或双侧鼻窦均可受累,窦腔密度均匀增高,坐位水平投照可见窦腔内有液气平,借助腔内气体可显示黏膜增厚;

慢性期可有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邻近骨壁增厚硬化。

46.关于过敏性上颌窦炎,下列影像表现哪项错误

A.鼻甲黏膜肥厚

B.上颌窦息肉

C.多个鼻窦受累

D.“气液面”较少见

E.窦壁骨质硬化

[解析]过敏性上颌窦炎的影像学表现为:

鼻黏膜肿胀,鼻甲肥大,可多个鼻窦受累,骨壁正常。

47.关于腺样体肥大,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A.多见于儿童

B.局部骨质无改变

C.可有上颌骨缩短,硬腭低、宽,牙列不整齐

D.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局限增厚

E.常合并慢性扁桃体炎

[解析]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见鼻咽顸后壁软组织影局限增厚,表面柔软光滑,局部骨质无破坏。

48.关于“中耳乳突炎”,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A.乳突气房密度增高

B.乳突房壁增厚、结构模糊

C.气房间隔骨质破坏或硬化

D.气房内充满肉芽组织

E.急性者常有胆脂瘤形成

[解析]ABCD选项均可见于中耳乳突炎,急性期不形成胆脂瘤,胆脂瘤多见于慢性中耳乳突炎。

49.围绕视神经周围的是

A.脂肪组织

B.少突胶质细胞

C.雪旺细胞

D.脑膜

E.无任何组织

[解析]视神经是特殊的脑神经,可看作是脑组织的延续,其表面的鞘膜为脑膜,蛛网膜下腔可沿视神经延续到巩膜。

50.关于翼腭窝的连通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向前上经眶下裂通眼眶

B.向后下经腭鞘管通鼻咽部

C.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

D.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

E.以上均对

[解析]翼腭窝的解剖关系。

翼腭窝是颞下窝向前、内的延伸,即蝶骨体、蝶骨翼突、上颌窦后壁、腭骨垂直板及颞下窝围成的小间隙。

翼腭窝内主要有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及其分支和血管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