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32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岸爆破挤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本海区的潮位特征值如下(基面为85高程基准面,下同):

平均高潮位0.58m;

平均低潮位-0.66m;

大潮平均高潮位0.76m;

大潮平均低潮位-0.82m;

小潮平均高潮位0.38m;

小潮平均低潮位-0.48m;

平均高高潮位0.81m;

平均低高潮位0.34m;

平均低低潮位-0.86m;

平均高低潮位-0.47m;

平均涨潮历时5h39min;

平均落潮历时6h11min。

(2)潮流

根据海流观测资料分析,本区海流主要由潮流和风海流组成,其中潮流占绝对优势,属非正规半日潮流。

本拟建工程水域潮流以旋转流为主,各层水流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各测站大潮平均最大潮流与最大可能潮流是一致的。

平均最大潮流强的站、层其最大可能潮流亦强。

流速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递减,具体见表。

大潮平均最大潮潮流流速、流向分布表

单位:

cm/s

站号

层次

表层

中层

底层

流速

流向

1

6.9

230

10.1

282

7.7

260

2

6.8

207

10.6

257

9.4

259

3

14.6

247

15.0

252

13.0

3.2地质条件

西护岸临时护岸外侧约15m范围区域因临时护岸推填挤淤已形成淤泥隆起,淤泥顶标高现场实测约+1.00m,西护岸黏土层顶标高及需爆炸挤淤清除的淤泥层厚度详见下表。

序号

断面里程

粘土层

顶标高(m)

爆炸挤淤

排淤厚度(m)

西2+997

-18.28

19.28

西3+247

-20.57

21.57

西3+497

-20.51

21.51

4

西3+747

-18.33

19.33

5

西3+997

-17.47

18.47

四、西永久护岸爆炸挤淤参数设计

4.1线药量计算

式中

——线布药量(kg/m),即单位布药长度上分布的药量(kg/m)。

——炸药单耗(kg/m³

),即爆除单位体积淤泥所需的药量(取0.23kg/m³

)。

——爆破排淤填石一次推进的水平距离(最大4m)。

——计入覆盖水深的折算淤泥厚度(m);

4.2一次爆破排淤填石药量计算

式中Q——次爆破排淤填石药量(kg);

——线布药量(kg/m),即单位布药长度上分布的药量。

——爆破排淤填石的一次布药线长度(50m)

4.3单孔药量计算

式中Q1——单孔药量(kg);

Q——次爆破排淤填石药量(kg);

m——次布药孔数(17);

——爆破排淤填石的一次布药线长度(50m);

a——药包间距(3m);

计算得:

断面

里程

线布

药量

(kg/m)

—次爆破排

淤填石药量

(kg)

单孔

药量(kg)

17.7

884

52

19.8

1020

60

17.8

17.0

816

48

注:

因单块炸药重量为4kg,施工中单孔药量一般取计算药量的4的整数倍数。

4.计算结果统计

本工程爆破参数的计算按“控制加载爆破挤淤置换法”的计算方法并按试验段的施工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后,综合得出。

西护岸侧向爆炸挤淤参数表

抛填参数设计

堤顶爆前抛填标高(m)

+3.8

堤顶爆前抛填加载标高(m)

+5.3—+5.8

一次处理长度(m)

50

爆炸参数设计

药包间距(m)

单孔药量(kg)

见上表

药包埋设标高(m)

距淤泥底1/3淤泥厚度位置

药包平面位置(距堤头前泥石交界)(m)

1~2

一次爆炸药包个数(个)

17

一次爆炸用炸药量(kg)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

5.1施工流程图:

爆破挤淤施工流程图

5.2施工准备

5.2.1施工公告

经公安局对爆破设计审查同意后,我部与业主在作业区域张贴施工公告。

施工公告内容:

工程项目名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爆破地点,爆破次数,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各种信号及其意义以及发出信号的方式、安全措施等有关注意事项。

5.2.2施工现场清理与准备

(1)爆破作业前,应对施工现场和其它项目进行清理,完成与爆破作业无关的工作;

准备现场药包临时放置场所。

(2)在爆破作业地段、必须设置明确的工作范围标志、并安排警戒人员。

(3)进入爆破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要佩戴胸标或臂标,爆破员应随身携带“爆破作业证”复印件。

(4)施工作业期间,严禁与爆破作业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3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设立施工水准点及辅助施工基线,水准点及基线应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且通视好、便于控制的地方。

同时,据此设立施工标志、水尺等,并根据设计施工图进行放样,设立抛填标志,用彩旗在抛填范围施工特征处及边线处设立爆炸挤淤边线标尺,以便组织爆炸挤淤作业施工和效果判定。

5.4药包制作埋设

5.4.1爆破器材的选择

(1)根据防水、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需要,炸药采用袋装乳化炸药。

为保证药包重量误差和使用方便,药包按设计单药包重量在炸药厂定做。

(2)传爆器材采用导爆索。

为安全传爆,要选用每米含炸药重量不小于11克的导爆索。

(3)起爆器材采用8#工业铜质瞬发电雷管。

分段起爆时,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分段段差不小于200毫秒。

(4)本分项工程所用火工品采用民爆公司配送制,同时委托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火工品库代为保管。

5.4.2爆破器材的使用

(1)药包制做

①药包制作要在公安局及相关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加工。

②药包起爆体用导爆索制作。

导爆索的两端用防水胶布密封,将一端按15cm长“之”字形折叠5~6折,防水胶布绑扎两道,形成起爆体,用木制炮棍将其插入袋装药包的中心,袋口用麻绳扎紧。

(2)导爆索网路

①导爆索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搭接处用电工胶布绑扎结实,禁止打结或打圈。

②导爆索切割用快刀加工,两端应用防水电工胶布进行密封防水。

③导爆索支索与主索的传爆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90度。

④起爆导爆索应采用两发同厂、同批号的并联电雷管起爆,电雷管的聚能穴应朝向导爆索的传爆方向。

爆破网路图详见右图。

(3)雷管的使用

①选择同厂、同批、同型号的两发8#铜质电雷管并联起爆。

②做为起爆雷管的两发电雷管应在连接网路前用雷管测试仪测量,选择电阻相等的两发为一组。

③非电导爆管雷管分段起爆时,用于激发导爆管的电雷管的聚能穴方向应与导爆管传爆方向相反,并用胶布绑扎好。

5.4.3起爆网路

爆破挤淤施工的起爆网路比较简单,首先用导爆索加工成起爆体放入药包中,然后将药包埋入泥中一定深度处,同时将导爆索引出水面,并与主导爆索相连(并联),主导爆索可用单股或双股,最后用电雷管起爆。

5.4.4插药工艺

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本工程采用直插式装药设备(如下图所示)。

用直插式装药机械进行布药。

采用该种装药设备施工工艺简单,挖掘机行走部分为履带装置,对堤顶面的平整度要求较低,机械定位速度快,布药效率高。

本工程将布药机放到堤头修筑布药平台后布药(如下图),布药前必须先经插杆试插到合格深度后方可正式装药、插药:

爆填布药机(液压直插式)岸上布药示意图

5.5堤身首次侧爆施工

为确保西临时护岸边角落底,为后续跟进抛填、侧爆施工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对一次施工段(50m)范围内西临时护岸边线进行整体侧爆。

侧爆前在西临时护岸外沿约4m范围内压载1.5-2m高的石料。

单包药重量与对应施工里程侧向爆炸挤淤单孔药量相同,药包布设间距3m。

药包距围堰边线泥石交界面1~2m距离埋设,药包埋设标高为对应施工段距淤泥底1/3淤泥厚度位置。

经过整体侧爆后,临时围堰底脚较为稳固、密实。

现场需对围堰坍陷位置进行补料找平。

5.6堤身侧向爆炸挤淤抛填施工

5.6.1堤身侧向爆炸挤淤

(1)抛填采用20m³

自卸车进行石料的装运,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平。

(2)严格控制陆抛石料质量,堤心石填料采用10~100kg块石,石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饱水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未风化,不成片状和无严重裂痕,块石应有良好级配。

为保证爆炸挤淤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块石质量,严禁采用不合要求的石渣进行爆填。

(3)西永久护岸采用侧向抛填的方法,即沿着原有西临时护岸边线按垂直于堤轴线的方向向外侧进行抛填。

抛填进尺达到抛填参数要求后,实施爆炸。

如此按“抛填—爆炸”循环进行,达到西永久护岸设计断面。

抛填高度按+3.8m控制,爆炸挤淤施工前堤头4m范围内需压载1.5m~2m块石,约25车。

5.6.2堤身循环侧爆

(1)堤身施工采用整体(50m范围内同时实施)爆炸挤淤推进的方法,首次进尺根据临时护岸堤侧淤泥固结情况并结合西永久护岸26.356~28.088m堤心顶宽在2.4m~4.1m范围内调节,后续每次进尺为4m(如图所示)。

抛填进尺达到要求后在围堰边线泥石交界面1-2m距离布药。

单药包重量按施工段断面确定,药包间距3m,计17个药包。

根据布药参数,选择高潮位时实施,装药器靠近堤身1~2m进行钻孔装药作业,布药前必须先经插杆试插到合格深度后方可正式装药、插药,并进行爆破。

爆后按照设计标高进行补填。

(2)为保证排淤效果,在堤侧布药的同时在堤身两端各布置一个药包,单药包重量同本施工段侧爆药量,药包布置在堤端中部,距泥石交界面1-2m。

爆炸挤淤堤

顶宽(mm)

首次推填

步距(m)

插药标高(m)

27175

3.2

-12.0

27183

-14.0

27330

3.3

27013

3.0

26679

2.7

(3)推填作业时,现场测量控制人员必须随时经常性得按照事先布设的推填步距控制标志对施工段推填边线进行测量、校核,严禁超步距推填。

(4)完成堤心爆填后,抛石体前端下陷,形成前伸“石舌”,在“石舌”上进行二次抛石,经爆填→抛石→爆填多次循环,抛石堤头不断向前推进(如图所示)。

每次爆填后按设计抛填参数及时进行补高、补宽后对堤身断面进行测量,探明堤身断面轮廓线及泥石交界位置。

根据测量结果,对堤身不足断面进行补抛、补炸直至达到要求。

爆破排淤填石侧向推进断面示意图

(5)根据试验段爆炸挤淤堤身断面轮廓线探摸发现,最后一次爆破后需形成设计要求的堤身下部轮廓,在爆炸挤淤施工前堤头推填步距需增加1m。

即实际施工推填步距为2.4m~4.1m+4m+4m+4m+4m+4m+5m。

六、质量控制

6.1抛填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抛填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爆破挤淤填石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爆炸挤淤填石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单元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填石底面标高

设计仅有标高

要求时

-1000

每一断面(每500m一个断面,且不少于三个断面)

2~3

钻孔检验

设计既有标高又有土层要求时

+1000

泥面处堤身边线

每一断面(每10~20m一个断面)

用水深测杆检查

6.2爆破施工布药参数控制标准

①药包制作及布放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

单药包药量Q(kg)

±

0.05Q

药包平面位置(m)

<0.3

药包埋深(m)

0.3

②每炮准爆率不应低于90%,如不能满足,应重新补爆一次或减少下一炮的进尺量。

③相邻两炮抛填进尺与设计进尺之差不应大于1m。

如果单炮堤头爆炸进尺超出设计规定的长度范围,下一炮应及时缩短进尺,保证连续三炮的堤头爆炸平均进尺不大于设计进尺。

6.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领导小组,参加人员有项目总工程师及各工段长,使质量保证措施始终能够落实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施工人员。

6.3.2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和研究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根据设计意图和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工艺,充分讨论,精心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6.3.3在施工前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技术人员充分了解、熟悉工程地质环境情况、施工工艺及流程、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顺利进行。

6.3.4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均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

同时,对于专业性强的工种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全员技术素质。

6.3.5认真作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做好完整的记录。

堤头抛填要有专人负责计量与指挥协调,药包制作与布设要有专业工程师实施现场监督和指导,爆破前后要对堤身断面进行认真测量。

6.3.6每次爆破施工后,要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抛填统计资料、爆炸参数和爆前爆后断面测量结果,对爆填效果做出分析评估。

6.3.7技术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施工资料与数据,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测结果或可能出现的土层变化情况,对施工参数做出必要的调整。

6.3.8爆破施工应加强与项目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联系,以便在施工技术方面得到广泛的支持与合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6.3.9爆破施工技术人员应加强与抛填施工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协作,保证抛填施工满足爆炸处理施工技术和质量的要求。

6.3.10起爆时间应尽量选择在高潮的时间,高潮的时候淤泥上覆盖一定的水深可以稀化淤泥使石头更容易下沉,从而达到最好的置换淤泥效果。

6.4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下图。

6.5采用以下方法,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进行质量检测

6.5.1自沉和爆沉累积计算法:

根据抛填断面及每炮爆前爆后测量结果,估算堤身落底深度。

6.5.2根据应用自沉和爆沉累积计算法的结果,结合每炮抛填石料质量与方量记录,估算堤身落底深度和宽度。

6.5.3钻孔探摸法:

直接探明抛石体置换淤泥的落底状况。

以揭示抛填体的厚度、混合层厚度。

钻孔应通过抛石体并深入下卧持力层不少于2m,以判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6.6工程验收标准

6.6.1验收时应提交各项施工记录,包括:

单药包重量、药包数量、药包位置、施工水位、布药起始及结束时间、起爆时间、抛填石料记录和其他应记录的资料。

6.6.2施工期与使用期内,堤身不得出现滑移。

6.6.3其他相关项目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七、安全、环境控制

7.1爆破安全

7.1.1爆破安全分析

爆破施工是一种特殊作业,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完成爆破施工作业,达到工程目的的同时,必须控制因爆破作业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包括地震波、冲击波、飞散物及噪音等对周围人员、建筑物、机械设备和船舶的危害。

7.1.2地震波

爆破地震波是指爆破时炸药的一部分能量转换为地震波,从爆源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经过介质达到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动,其震动强度随着爆心距的增加而减弱。

根据国家技术标准《爆破安全规程》和交通部行业标准《爆炸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技术规程》的规定,爆破地震的地震速度不得超过建筑物的地面安全振动速度。

主要类型建筑物地面安全振动速度按下表取用。

主要建(构)筑物类型

安全振动速度

(cm/s)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一般砖房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重力式码头

5~8

水工隧洞

10

6

交通隧洞

15

爆破地震速度V应按下式计算:

Q1/3

α

R

V=K·

(cm/s)

(1)

式中R:

距爆破点距离(m),

Q:

一次同时起爆药量(kg),如分段起爆则为最大段的药量。

K、α为与爆破地震安全距离有关的系数、指数,与爆区的地质、地形条件和爆破方式有关。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按下表取用,本工程取K=450、α=1.65。

爆破方式

爆区地质

爆破挤淤填石

K

α

天然岩石地基

400

1.35

抛填强夯地基

500

1.43

抛填石料地基

450

1.65

依据以上公式、数据和距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可计算得出一次同时起爆的最大允许药量(见下表)。

距离

100米

150米

200米

250米

300米

350米

V=5.0cm/s

280Kg

945Kg

2240Kg

4375Kg

7560Kg

12005Kg

V=2.0cm/s

52Kg

178Kg

423Kg

826Kg

1427Kg

2267Kg

V=1.0cm/s

15Kg

50Kg

120Kg

234Kg

405Kg

643Kg

由于本工程爆区周围2000米内无建筑物。

最近的临时工作间也大于500米。

所以震动速度按V=2.0cm/s计,齐爆药量不大于2000kg,可以确保安全。

7.1.3冲击波

爆破冲击波是指爆破时炸药的一部分能量转换为水中或空气中的压缩波,其传播规律也是随爆心距增加而强度减弱。

由于本工程施工的爆破药包埋于泥下,单药包重量小,故空气冲击波的危害可以不作考虑。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确定如下:

陆上人员、机械:

350米

木船:

240米

铁船:

150米

游泳:

1300米

潜水:

1500米

鱼类养殖:

2000米

7.1.4飞散物

爆炸处理软基施工时,个别飞散物的距离与装药量、装药深度及覆盖水深等有关。

鉴于本工程单炮药量情况及考虑环保所形成的爆炸施工环境,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本爆破现场个别飞散物的距离可控制在300米以内。

本工程堤头爆填及两侧爆填时最小安全距离取为400米,故能保证安全。

7.1.5噪音

本工程爆破施工药包深埋泥下,具体施工中采用微差控制爆破技术故声响不大;

而装药过程中的机械噪音更低,其影响可以不作考虑。

7.2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目标:

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为零,一般人员伤亡事故为零,人员轻伤事故为零。

机械伤亡事故为零。

7.2.1爆破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切实行使安全管理与监督职能。

7.2.2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正式爆破施工作业前进行现场爆破试验,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计算取得K值和α值,进而更合理地设计爆破参数。

7.2.3为保证施工安全,尽可能降低对施工区周边单位正常作业的影响,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由项目部成立爆破指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有关(施工和周边)单位的警戒事宜,如有突发事件发生应及时上报监理、业主等有关单位。

7.2.4警戒:

起爆前派出交通船,进行海上警戒。

各警戒点必须事先勘察设定,并有专人负责。

警戒点之间要互相通视,保持密切联系。

爆破警戒开始后,要同时发出视觉和声响信号,告知有关人员、机械设备、航行或停靠的船只等,取得配合,及时撤至安全地带。

7.2.5爆破施工后由专职爆破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解除警戒。

7.2.6夜间或大雾时不得进行爆破,雷雨时必须停止爆破。

7.2.7火工品的购买、运输和使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理》和《爆破安全规程》及当地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

7.3防台措施

得到台风预报,项目部应统一按排爆炸处理单位和抛填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7.3.1尽快进行侧爆填,并在台风达到48小时内停止抛填;

7.3.2重大机械设备撤离至安全区。

八、施工进度控制

根据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西护岸永久护岸爆炸挤淤工期为2014年8月20日至2014年9月30日。

按照每月工作天数计算,有效施工工期为41天。

西护岸永久护岸三分部标准段长度1100m,现场拟安排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每工作面每次施工段长度50m、按2次“抛石-爆炸”循环完成一施工段,为满足工期要求,需每天实施一次循环作业。

根据试验段施工经验总结现场布药能够在推填堆载后一小时内完成,每天施工循环的次数由推填堆载速度控制。

西护岸永久护岸三分部爆炸挤淤回填总方量约66万m3,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