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35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典型易错讲解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3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D

NO2

浓硝酸

NaOH溶液

A中干燥氨气的碱石灰为固态,应装于干燥管中,不可用洗气瓶,氨气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HCl气体,B正确;

C中生成的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中NaOH溶液能与NO2反应,致使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

3.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

A.a—a′→d—d′—e    B.b—b′→d—d′→g

C.c—c′→d—d′→gD.d—d′→c—c′→f

由盐酸和大理石制CO2气体,气体中混有HCl和H2O,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装置①作洗气装置时,应长进短出;

制取氨气时的药品不能选择氯化铵,因为加热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处反应重新生成氯化铵;

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要伸入溶液中;

由于氨气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很小,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

5.下列四瓶气体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6.(2013年诸城月考)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混合物,而C2H5OH和H2O互溶,A项错误;

装置②a口进气可收集H2、NH3等气体,b口进气可收集CO2、Cl2、HCl、NO2等气体,B项正确;

NH3或HCl不溶于CCl4,可防止倒吸,C项正确;

碱石灰可吸水但不与氨反应,倒扣漏斗可防倒吸,D项正确。

7.要组装一套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在设计了如下五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④③D.①⑤④②③

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

从下向上,从左向右。

首先固定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

把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不漏气,再加液体反应物开始反应,制取气体。

8.在实验室中可按如图所示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HCl   B.Cl2   

C.CO   D.NH3

图示装置收集气体R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

R为NH3。

9.下列各装置中,夹紧②、③、④中的弹簧夹,并做相关操作,会漏气的装置是(  )

A.对装置①,手移去后,导管中水面与烧杯水面相平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对装置④,上移a管后,a、b两端液面形成了一段稳定的高度差

对装置①,手移去后,导管中水面与烧杯水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否则水应该倒吸入导管中;

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下降;

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长导管内液面不会上升;

对装置④,上移a管后,a、b两端液面形成了一段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a、b两端液面不会形成一段稳定的高度差。

10.下列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甲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故A项正确。

乙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在乙装置p导气管口处放置一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放热会导致乙装置带支管的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可将q管口插入水面以下进行验证,故B项正确。

丙中外管Y受热充分,KHCO3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内管X中,无气体产生,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能有二,可能是K2CO3的热稳定性好,不分解,也可能是K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故C项不正确,应该在外管Y中盛放K2CO3,内管X中盛放KHCO3,便可排除K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的可能性。

丁中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内管管壁有一小孔,二氧化硫可以扩散至内管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项正确。

11.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了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乙酸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③⑤B.②⑥

C.③⑤D.①②④

②加入KNO3溶液后不再产生H2,会产生NO气体。

④Na2CO3溶液会与H2SO4反应生成CO2,既消耗H2SO4又会使H2不纯净。

⑤CCl4在下层,使稀H2SO4与锌粒接触。

⑥浓氨水会与H2SO4反应。

1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烧瓶中与B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硫酸,B为亚硫酸钠,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D.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该题就同一装置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氨气这三种气体的制备方法。

A选项制备的是SO2,该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

B选项制备的是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

C选项制备的是NH3,但是Al(OH)3沉淀在氨水中不溶解,C错误;

仪器D较粗的部分可以防止溶液倒吸,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0分)气体是物质聚集状态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实验室或工业上经常需要制备气体。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一些装置。

(1)上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不能得到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利用B装置和下列提供的试剂,能制备的下列气体有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

所用试剂

SO2

NaHSO3(固)+H2SO4(浓)

Cl2

MnO2(固)+HCl(浓)

H2S

Na2S(固)+H2SO4(浓)

O2

Na2O2(固)+H2O

(3)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NO2,所需仪器如图所示,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

制备NO2时,烧瓶中装少量铜片,从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硝酸,烧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铵加热不能用于制备氨气,因为它分解生成的氨气与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

C装置试管口向上,可能会造成试管炸裂;

B装置符合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

H2S气体不用浓H2SO4来制取。

(1)AC 

(2)SO2、O2

(3)d e c b 防止E中的溶液倒吸入B中 NaOH溶液 铜片和浓硝酸剧烈反应,放热;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得到绿色溶液,铜片逐渐溶解

14.(14分)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和MnO2等)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备氯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用Na2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并检验氯气。

供选用的实验试剂:

a.Na2O2、b.浓盐酸、c.碱石灰、d.NaOH溶液、e.淀粉-KI溶液、f.CaCO3、g.石蕊试液、h.饱和NaCl溶液,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导管、蒸馏水略):

(1)写出用Na2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2)下列装置组合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需考虑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时残留有害气体的处理)。

组合

制备装置

净化装置

检验装置/试剂

尾气处理装置

⑦/e

⑧/g

⑤/e

⑧/e

(3)尾气经处理后仍有较多气体排出,其主要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成员建议用双氧水代替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更好,请你给出两条合适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同意将Na2O2与浓盐酸的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之一?

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过氧化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得到氯气。

(2)装置④和⑥中分液漏斗内和圆底烧瓶内的压强相等,与③相比,浓盐酸更能顺利流下,装置⑥还有进气管,可通入空气排尽装置中残留的氯气,因此制备装置优先选择⑥;

装置①和⑤都可以用于洗气,但是⑤还能起安全瓶的作用,装置②中常装有碱石灰等物质,不能用来净化氯气,除尽Cl2中所含的杂质应优先选择⑤;

可用淀粉-KI溶液检验氯气的存在,采用⑧比较合适;

最后使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采用①比较合适。

(3)过氧化钠可直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4)借鉴问题(3)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会吸收氯气,过氧化氢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量较少等。

(5)过氧化钠与浓盐酸反应的杂质之一是氧气,难以分离,实验室不宜采用此法制氯气。

(1)Na2O2+4HCl===2NaCl+Cl2↑+2H2O 

(2)D (3)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4HCl===4NaCl+2H2O+O2↑) (4)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或产生等量的Cl2时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凡合理答案均可) (5)否 产物不纯且难以分离

15.(14分)(2013年惠州调研)图Ⅰ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和干燥气体的装置:

(1)甲同学用图Ⅰ装置、铜和浓硝酸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

①B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N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③将收集满NO2的烧瓶密封浸入冰水中,烧瓶中气体颜色变浅,则下列反应:

2NO2(g)N2O4(g) ΔH________0(填“>

”或“<

”)。

(2)乙同学用图Ⅰ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往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Na2O2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D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

①实验中D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和收集方法以及气体相关性质的验证。

(1)Cu与浓HNO3反应可以制得NO2;

NO2与水能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NO2与N2O4之间存在一个平衡:

2NO2N2O4,浸入冷水中温度降低,颜色变浅,则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向为放热反应,ΔH<

0。

(2)从图Ⅰ装置中,可以制得NH3和O2,NH3和O2在图Ⅱ的装置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NO易被氧化:

2NO+O2===2NO2,故D中的红棕色的气体是NO2,氨气表现出的是还原性。

(1)①Cu+4HNO3===Cu(NO3)2+2NO2↑+2H2O ②向上排空气法 ③<

 

(2)①还原性 ②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

16.(14分)(2012年全国)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气体制备原理的分析能力、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1)甲酸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制取CO:

HCOOH

CO↑+H2O。

(2)CO通过反应管时与混有的CuO反应,CuO+CO

Cu+CO2,因此尾气中含有CO、CO2,可以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3)反应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2,然后关闭漏斗开关后,最后熄灭酒精灯1,是为了防止从CuO中还原出的Cu在高温下被氧化为CuO。

(4)根据CuO―→Cu Δm=16,则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

80=1.0g,则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5)①Cu和CuO都能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Cu与稀硫酸不反应,CuO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可将浓硫酸加水稀释变为稀硫酸,然后再溶解样品,过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即为铜的质量,从而测定铜的质量分数。

②该反应为稀硫酸与CuO的反应:

CuO+H2SO4===CuSO4+H2O。

(1)HCOOH

CO↑+H2O 

(2)样品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O、CO2 (3)cab (4)80% (5)①将浓硫酸稀释;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

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②CuO+H2SO4===CuSO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