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37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定时训练2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尽逐诸正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等,天下大权一归于忠贤。

明年,逆党梁梦环复劾文言。

大中坐三千,矫旨俱逮下诏狱。

乡人闻大中逮去,号泣送者数千人。

比入镇抚司,酷刑拷讯,血肉狼籍。

其年七月,狱卒受指,与涟、光斗同夕毙之。

庄烈帝嗣位,赠太常卿,谥忠节。

(选自《明史•魏大中传》,有删改)

①夤(yin)缘:

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②苞苴(jū):

馈赠的礼。

③忠贤:

魏忠贤。

④鸿胪:

官署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朝士不

能得南星意,率怨大中率:

全都

B.狱方急,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狱:

案件

C.故事,鸿胪报名状无批谕旨者故事;

旧例

D.与光斗等交通文言交通:

沟通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大中为人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数奉使,秋毫无所扰②大中素疾之,一切裁以典制③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事多咨访⑤櫆亦言中旨不宜旁出,大中乃复视事⑥大学士魏广微结纳忠贤,表里为奸,大中每欲纠之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大中出身贫寒,严于律己。

他对家境贫寒毫不在乎,考中举人,对家人换新衣的做法很反感;

他当官不带家眷,上朝时锁上家门,不让别人来打扰。

B.魏大中得罪权贵,遭到报复。

他和阮大铖不和,阮大铖就弹劾他,诬陷他作奸谋利,在魏忠贤的操控下,事件一波三折,当时魏大中差点不能赴新职上任。

C.魏大中在与魏忠贤等奸臣的斗争中失利。

杨涟弹劾魏忠贤,魏大中声援,魏忠贤很恼怒。

魏忠贤的私党魏广微指使别人借故弹劾魏大中,最后魏忠贤大权独揽。

D.魏大中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获殊荣。

他受人陷害,被定罪带走,同乡人听到这个消息几千人来哭送;

他在狱中受严刑拷打,死后追赠太常卿,谥号忠节。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长现代汉语。

(10分)

(1)明日,鸿胪报名面恩,忠贤忽矫旨责大中互讦未竣,不得赴新任。

(5分)

翻译:

(2)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尚未有以罪也。

翻译: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5.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三)语言文字表达.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川南地区首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填补了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川南地区的空白,并可将川南地区的历史______2000年。

②没有思想的解放和统一,就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步调;

不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就迈不开前进的______。

③外交部声令:

中国公民在国外公共______勿大声说话。

A.回溯步子场所B.上溯步伐场合

C.回溯步子场所D.上溯步伐场合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___

金融危机。

②我们优化“五老”资源,使之成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优势,着重抓好培育、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工作,努力______关心下一代的舆论氛围。

③美联储伯南克表示美国经济______复苏______表现仍疲软。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央视新闻频道负责媒体宣传的梁蕊莉女士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央视新闻频道的质量,加快______性、新闻性,目前,央视新闻各大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正在秘密改版。

②原本这是一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她却偏偏喜欢好好______一番。

③不要逃避和______,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A.时效琢磨推脱B.时效斟酌推脱

C.实效斟酌推托D.实效琢磨推托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初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做了______,揭露了原告备受家庭暴力虐待的事实。

②在昨天媒体日的采访中,麦迪曾表示,自己今天会来到训练场。

然而,这次麦迪又一次______了,训练自始至终,他就没有出现在训练场上。

③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认为,两岸故宫各有特点,______总的说来,北京故宫文物不仅数量上远远多于台北故宫,精品______多于台北故宫。

A.申述 

食言 

但/也 

B.申述 

失言 

不过/更

C.申诉 

D.申诉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公司已经收购了某公司,请大家尽快做好 

和管理工作。

②这家大型购物商场,环境优美,宣传也多,可是经营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 

商场得做一下市场调查,找出

原因。

③这项任务非常艰巨,我必须抓紧时间干, 

早一点完成任务。

A.接收 

看来 

尽量 

B.接收 

可见 

尽快

C.接洽 

D.接洽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9号中午达北京,将就建立中日两国青年企业家交流机制和增强两国在开发3G手机的技术合作等议题与中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其访华的目的是 

自己的执政地位。

②这所艺术学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 

特点和 

优势。

③伊斯梅尔认为,此次美国撤军对伊政治、经济,特别是安全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 

有机会, 

有挑战”。

A.稳固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B.稳固 

鲜明/明显 

既/又

C.稳定 

D.稳定 

既/又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看到中国的崛起,有人不免产生联想,昔日德国的野心会在中国再现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今天的中国不能与100年前的德国相提并论。

B.“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C.“邹东深呼吸”乡村游的营销已全面展开,不仅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还制作了乡村旅游手绘攻略图,游客可以按图索骥,尽览邹城乡村美景。

D.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

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1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⑥在上个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D.⑤④③⑥②①

1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0个。

(4分)

五一小长假三天,南京车市史无前例的火爆,大家担心南京要实行机动车限牌,所以跑去抢购。

记者专访了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希。

他明确表示,南京绝对不可能像杭州那样突

然限牌,因为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对限牌有明确规定:

限牌与否必须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即便审议通过限牌,也必须提前30天向社会公告。

“这个地方性法规,就是给南京市民吃一颗定心丸,大家没必要因恐慌而导致不理智消费。

”他说,即使南京要限牌,也会提前30天发公告,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购车。

第二周定时训练

参考答案:

1.D(解析:

D项,交通:

勾结。

2.C(解析:

①表明魏大中严于律己,不扰民;

④表明魏大中有才有德;

⑤说魏大中恢复处理政事)

3.B(解析:

“阮大铖就弹劾他”与原文不符,应是阮大铖嘱咐傅樾弹劾魏大中。

4.

(1)第二天,魏大中到鸿胪报名面君谢恩,魏忠贤忽然假传圣旨指责魏大中互相揭发的事没有完结,不得赴新职位上任。

(5分:

补主语、“矫”“讦”、“竣”各1分,通顺1分。

(2)魏忠贤得到奏疏十分恼怒,假传圣旨严词斥责,还没有加罪。

疏、切、让、未有各1分,通顺1分)

5.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6.【答案】B【解析】“上溯”是沿水逆流而上,也借指推想到以前的时期,“回溯”是往上推求和回想。

该句是说采玉的历史从现在向过去推算到汉代以前,用“上溯”恰当。

“步子”和“步伐”一个用于口语化的表达,一个用于书面语,原句是书面语,故应用“步伐”。

“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供活动的处所,这句用“场合”更符合意境。

7.【答案】D【解析】“应付”和“应对”都有对人对事采取适应和处置的措施的意思。

“应付”除了有“敷衍了事”的意思外,侧重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应对”有“答对”的意思,如“应对如流”,在面对某种情况所采取的适应

和处置的措施时,也可称为“应对”,如“应对眼前复杂形势”。

原句重在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相应的措施,用“应对”恰当,用“应付”词义较轻,体现不出主动性。

“创造”有创立新事物的意思,侧重于在实践中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造出新东西;

“营造”有经营、建造的意思,“营造”既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如营造建筑工程、营造森林、营造铁路等,又可以用于抽象事物,有目的地制造气氛,如营造良好的环境。

原句是营造氛围,没有创立新事物的意思,所以应用“营造”。

“即使/也”和“尽管/但”,前者表示让步的假设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原句强调经济仍疲软,从句意来看,用表转折关系的“尽管/但”较适合,况且,经济有所恢复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假定情况,用“即使/也”不恰当。

8.【答案】A【解析】“实效”意即实际的效果,“时效”即时间短,效率高,显然提高“时效性”才能突出新闻新的特点,所以①句应选“时效”。

“琢磨”和“斟酌”都有考虑之意,但“琢磨”是指仔细体味其中深意,“斟酌”是指考虑文字、事情等是否妥当,所以②句应选“琢磨”。

“推脱”意指不

肯承担责任,而“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所拒绝的不一定是责任,所以③句应选“推脱”,同时也照应文中的“责任”。

9.【答案】A【解析】“申述”指全面细致地叙述和说明(观点、理由、情况等);

“申诉”有两个含义:

一种是公务员和政党、团体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另一种是诉讼当事人或一般公民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司法部门提出重新审理的要求。

显然,“申诉”是有关诉讼判决的词语。

该句没有涉及到当事人或原告律师对判决或裁定不服,要求重新审理,只是讲原告律师详细讲述当事人的情况,故应用“申述”。

“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信,“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句子讲的是安守信用,因而应用“食言”。

第三句从句意判断是转折关系。

因而横线处应填“但/而”。

10.【答案】A 

【解析】“接收”指收受,接纳;

“接洽”指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

两者所指事物不同,我公司已经收购了该公司,不存在需要洽谈有关事项,只是说明要“接收”过来。

“可见”是可以想出。

“看来”是表示预料。

“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尽快”是指尽量加快。

如果用“尽快”,就与“早一点”重复,用“尽量”强调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

11.【答案】D【解析】“稳固”和“稳定”都可以作形容词和动词,都有平稳不动的意思。

但是,“稳固”指事物安稳牢固,常与“基础”“地位”搭配;

“稳定”指事物固定和安定,没有变动,如“情绪稳定”等。

“明显”指事物的性状显露,使人感到明晰突出的意思。

“鲜明”表示分明而确定的意思,多与“立场”或“主题”搭配。

该句写学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应分别与“鲜明”和“明显”搭配。

“虽然/但是”表转折,“既/又”表并列,“机会”“挑战”是并列关系,所以用“既/又”。

12.B(解析:

A项,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B项,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不能用于形容改变很大。

C项,按图索骥:

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根据语境,此处指按照攻略图寻找景点。

D项,堂而皇之:

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

13.D(A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

B重复赘余,去掉“突然”。

C项成分残缺。

“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的习惯;

14.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项。

解析:

横线上所填的句子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④⑤,其中④讲的是“战略”,⑤讲的是“措施”。

第二个层次是③⑥,讲的是产量,其中⑥是对③的具体说明。

第三个层次是①②,讲的是“意义”,其中①讲的是对中国的意义,②讲的是对世界的意义。

这样,六句话就形成了“采取战略措施——促使产量提高——产生巨大意义”三个鲜明的层次。

据此,横线上的六句话应排列为④⑤③⑥①②.

15.(5分).南京不会突然限牌

【参考译文】

魏大中,字孔中,浙江嘉善人。

自学成为生员,读书磨练品行,后来跟着高攀龙学习。

家境赤贫,心胸却十分开阔。

乡试中举,家里人为他购置新衣服、新帽子,他气愤地把它烧了。

考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官行人。

多次奉命出使,丝毫也没有扰乱地方。

天启元年(1621)

提拔工科给事中。

杨镐、李如祯已被判处死刑,因为有佥都御史王德完说话,大学士韩火广立即草拟诏书减除他的死刑。

魏大中很气愤,上疏极力争论。

诋毁王德完晚节不保,完全丧失了做官的美德,言词牵涉到韩火广。

皇帝为之责备魏大中,而王德完更加愤恨他。

说先前没有推举李三才,魏大中怀恨在心。

二人互相攻击,多次上疏,韩火广也引咎辞职。

御史周宗建、徐扬先、张捷、徐景濂、温皋谟,给事中朱钦相支持王德完,轮流上疏议论魏大中,很久才平息。

第二年与同事周朝瑞等人一起两次上疏弹劾大学士沈翭,语言涉及魏忠贤、客氏。

等到讨论“红丸案”,极力请求杀方从哲、崔文升、李可灼,并且追论郑国泰陷害东宫太子的罪行。

态度严厉、言词恳切,宦官小人都非常畏惧他。

太常少卿王绍徽一向跟东林党人过不去,钻营谋求巡抚的职位。

魏大中讨厌这个人,特意上疏请求斥退他,王绍徽最终自动离职。

魏大中又被提升为礼科左给事中。

这时国家抚恤者假冒滥行,每位大臣死,他的兄弟儿子巴结权贵请求封官拜爵,没有得不到满足的。

魏大中一向厌恶这件事,一切都按照典章制度办理。

天启四年(1624)他被提升为吏科都给事中。

魏大中当官不带家属,只带二个奴仆烧火做饭。

自己上朝就锁上门,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

有一个地方官吏拿着财物来贿赂他,被他检举揭发了。

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进魏大中的门。

吏部尚书赵南星得知他的贤能,遇事多去向他咨询。

朝廷中人不能得到赵南星的喜欢,全都怨恨魏大中。

而这时与东林党作对的人大多被赶出朝廷,就更加对赵南星等人恨之入骨,东林党人中间,又各自以地方的不同划分派系。

魏大中曾驳斥苏州、松江巡抚王象恒在抚恤官吏家属方面的问题,山东在言路做官的都十分愤怒。

等到驳斥浙江巡抚刘一火昆,江西人也很不高兴。

给事中章允儒是江西人,尤其嫉妒成性,唆使同事傅魁利用汪文言发难。

汪文言是歙县人。

刚当县吏的时候,聪明灵巧有谋略,很有豪侠气。

于玉立派他到京城刺探情报,花钱买了监生,用计谋破坏齐、楚、浙三大派系。

观察到东宫太子的伴读王安是个知书达礼的贤才,一心一意地结交他,跟他谈论当代士人的德才品级。

在光宗、熹宗之交时,外廷倚重刘一火景,而王安居内宫,先后实行各种利于国家的政策,汪文言往来出力很大。

魏忠贤杀死王安后

,府丞邵辅忠于是弹劾汪文言,剥夺他监生的职位。

赶出京城后,又逮捕下狱,最终减除了他的罪行。

更加与公卿们交游,门外来往的车马络绎不绝。

大学士叶向高起用他为内阁中书,魏大中以及韩火广、赵南星、杨涟、左光斗跟他来往,迹象十分明显。

正好给事中阮大铖跟左光斗、魏大中有仇,于是跟章允儒商量计策,嘱咐傅魁弹劾汪文言,并且弹劾魏大中相貌丑陋,为人阴险,表面一套,实际又一套,跟左光斗等人勾结汪文言,谋取私利。

奏疏递上去,魏忠贤非常高兴,立即下诏逮捕汪文言。

魏大中此时正好升任吏科,上疏极力辩解,下诏同意他上任。

御史袁化中、给事中甄淑等人相继替魏大中、左光斗辩解。

大学士叶向高因为举荐任用汪文言,也请求引罪辞职。

形势很危急,御史黄尊素对镇抚刘侨说:

“汪文言不值得可惜,不能由这件事祸及到士大夫阶层。

”刘侨点头同意。

口供没有牵连到其他人,汪文言受廷杖,剥夺职位,受此案牵连的人无罪。

魏大中于是遵旨上任。

第二天,鸿胪寺报名答谢皇帝恩赐,魏忠贤忽然假传圣旨指责魏大中互相攻击没有结束,不能够担任新职。

按惯例,鸿胪寺报名的情形没有不被批复的,整个朝廷都很惊讶。

傅魁也说皇帝的圣意不能更改,魏大中这才重新上任。

不久,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大中也率领同事上疏说:

“自古皇帝身旁的奸臣,并不能直接危害国家。

有的忠臣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告诉皇帝,而皇帝还不觉察,这才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魏忠贤狐假虎威,拉帮结派,先是杀死王安在内宫树立淫威;

然后驱逐刘一火景、周嘉谟、王纪在外廷树立淫威;

最近还杀死三个外戚亲贵的家属在三宫树立淫威,极力勾结保姆客氏,伺候陛下饮食起居;

到处安插傅应星、陈居恭、傅继教等人,窃取朝廷的消息。

真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所以杨涟不惜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极力向陛下陈述。

当今魏忠贤的种种罪状,陛下全都揽在自己的身上,代他承担责任。

恐怕魏忠贤之所以能够发号施令,就是因为出自魏忠贤之手的缘故,而杨涟的上疏,陛下尚且没有来得及阅读吧?

陛下贵为天子,把三宫嫔妃的性命全都交给魏忠贤和客氏,怎不让人寒心。

陛下说宫禁之中严守机密,外廷怎能知晓。

枚乘有一句话,说:

‘想叫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

没有做了事情别人不知道的。

又说把身边的人赶走了,皇帝将会被孤立起来。

陛下的身体,大小臣属都拥护爱戴,何必依靠魏忠贤?

假使魏忠贤、客氏一天不离开,恐怕宫中左右都是魏忠贤、客氏的人,不是陛下的人,陛下真正在上面被孤立了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