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44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行道技术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大于300㎜,宽度不应小于1.0m。

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线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时行。

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压实方法与压实度要求:

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快后慢”,轻迹重叠,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对过湿土翻松、晾干,对于过干土均匀加水,使路基处于最佳含水量的±

2%的范围内开始碾压。

路基检验标准

一般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m)

点数

路基纵断高程(㎜)

-20+10

20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基中线偏位(㎜)

≤30

100

2

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

路基平整度(㎜)

≤15

路宽(m)

<9

用3m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

9—15

>15

3

路基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B

40

用钢尺量

路基横坡

±

0.3%且不反坡

4

6

外观要求:

路基应夹带、坚实、无明显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

1.4基层施工

1.4.1石灰土层

1.4.1.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原材料试验。

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和频率送检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2)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2、材料要求

(1)土:

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

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

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

土的有面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

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级配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试验决定。

(2)石灰:

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

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使用方法。

考虑具体情况,建议使用从袋装熟石灰、磨细的生石灰,不宜在现场消解块灰,必要时对熟石灰进行筛分处理(10㎜方孔)。

(3)水:

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土施工。

(4)参加料:

利用级配砾石、砂石等材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0.6倍分层厚度,且不大于100㎜,掺入量根据试验确定。

3、机具准备

(1)石灰土主要机械:

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装载机、水车。

石拌时选用强制式拌合机、路拌时选用路拌机、圆盘耙、铧犁等。

(2)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

蛙夯或冲击夯、四齿耙、双轮手推车、铁锨;

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筒等。

4、作业条件

(1)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3)恢复施工段的中线,直线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第10m设一中桩。

(4)相关地下管线的预埋及回填等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1.4.1.2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土基层施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有所不同,各有特点。

1、厂拌法

厂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运输、石灰土摊铺、粗平整型、稳压、粗平整型、碾压成活、养生。

(1)石灰土拌和:

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灰土比。

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的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

(2)石灰土运输:

采用有力覆盖装置的车辆进行运输,按照需求量、运距与生产能力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运输车按既定路线进出场,禁止在作业面上急刹车、急转弯、掉头和超速行驶。

(3)石灰土摊铺:

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

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

(4)粗平整型:

用推土机先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找出潜在不平整部位。

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

50㎜时)的面,用推土机整平,高程相差不大时(±

30㎜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平。

(5)稳压:

先用平地机初平一次,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可通过洒水和晾晒来调整含水量,等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

(6)精平整型:

人工标高高程点,平地机精平1—2次,然后检测调和五、平整度和横坡度,对局部细集料集中现象进行人工处理。

对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人工或机械松耕100m左右再进行找补。

(7)碾压:

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进宜进行试碾压,在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高后低”为宜。

注意事项有:

碾压时应重叠200㎜~300㎜,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

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压实3~5遍,然后根据压实检测结果确定振动压实的遍数,最后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静压1~2遍,最终消除轮迹;

在涵洞、桥头等难以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用蛙夯或冲击夯压实。

(8)接茬的处理:

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接茬处预留300㎜~500㎜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

宜避免纵向接茬疑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形,梯级宽约500㎜。

(9)养生:

压实成活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分层连续施工应在24小时内完成。

2、路拌法

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备料、拌和、摊铺、整型、压实、养生。

(1)备料:

将土料、石灰粉料运到作业面,按配合比采用方格法进行布料。

(2)拌和:

将过筛的土和石灰料先翻拌1~2遍,检测并调整含水量然后采用路拌机械翻拦,一般为2~3遍。

(3)摊铺、整型、碾压施工与厂拌法基本相同。

1.4.1.3特殊季节施工

1、雨季施工

(1)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石灰土结构层的施工。

(2)备用石灰及土堆宜堆成大堆,表面采用塑料布等覆盖,四周挖排水沟排水,防止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并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3)缩短摊铺长度,摊铺的石灰土当天成活。

2、冬季施工

(1)石灰土基层不应在冬季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

(2)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3)石灰土基层养生期进入冬季,应在石灰土内掺加防冻剂,如参加3%~5%的硝盐。

石灰土基层检验标准

人行路基大于或者等于90%,底基层大于或等于90%

检验频率:

每100m,做灌砂点2个。

范围

中线偏位(㎜)

≤20

100m

用经纬仪测量

纵断高程(㎜)

基层

15

20m

底基层

平整度(㎜)

≤10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次取最大值

宽度(㎜)

40m

横坡

厚度(㎜)

10

1000㎡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按茬平顺,无贴皮、散料。

1.4.2C15砼基层施工

1.4.2.1材料要求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砼基层施工。

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

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不得少于6h。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

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7d,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碎石

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

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按粒径9.5㎜~31.5㎜、粒径4.75㎜~9.5㎜、粒径2.36㎜~4.75㎜3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

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1.4.2.2砼基层施工工艺

在路面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施工中要防止在砼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接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避免形成裂缝、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确保基层的工程质量。

1、准备工作

(1)施工机械

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作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路面基层施工,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机械:

拌和机、自卸汽车、振动棒、振动梁、装载机、洒水车、水泥钢制罐仓。

这些机械数量至少要满足每个工点,每日连续正常生产及工期要求。

(2)底基层的检查与验收

1)底基层外形检查。

底基层外形检查内容有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底基层压实度检查、修补与验收主。

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

2、施工

(1)一般要求

1)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洒水湿润。

2)开始施工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支模板。

(2)混合料的拌和

1)开始拌和前,拌和厂的备料应能满足3d~5d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3)每天开始拌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正式生产之后,每1d~2d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合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4)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用自由跌落式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

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平次装料,避免混乱合料离析。

(3)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

运输车数量一定要满足施工需要,并略有富余。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如运输车辆途中出现故障,必须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必须予以废弃。

(4)混合料的施工

1)应将底基层或基层下层适当洒水湿润。

2)应检查施工机械各部件运输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

3)在应设专人消除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精集料“窝”,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5)养生及交通管制

1)养生方法:

应将草袋或麻布润湿,然后人工覆盖在基层顶面。

覆盖2d后,再用洒水车洒水。

在7d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14d内正常养护。

不得用湿黏土、塑料薄膜或塑料编织制覆盖。

上一层路面结构施工时方可移走覆盖物,养生期间应定期洒水。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2)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湿润。

3)基层养生期不应少于7d。

养生期内洒水车不得在砼基层上行驶。

4)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4、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一般要求如下:

砼基层施工应在甲方、监理共同监督下进行取样做试块,并立即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

1.5人行道砖铺设

1.5.1人行道铺砌前应放出中线或边线,或以路侧石为边线,并隔约5m左历测讣告一水平控制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

1.5.2测量放线以后,可按水平桩及中线(或边线)纵横挂线,然后每隔3~5m先铺一块作控制点,以后挂线在小间铺砌。

铺砌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或橡胶轻敲压平。

1.5.3铺后若发现联锁砖砖松动或高低不平时,严禁向方砖底塞垫碎砖石。

正确的做法是取起联锁砖砖,将垫层砂或砂浆重新夯实整平,然后再铺回方砖。

1.5.4砖砌好后,应用细砂扫填缝多次至砖缝饱满。

清扫多余细沙。

1.5.5铺砌后宜养护三天方许通行。

联锁砖铺砌后不许车辆驶上。

1.6路缘石安装及检验标准

机具加工石质路缘石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厚(高)

对角线长度差

外露面平整度

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规定时,不小于C30。

路缘石弯拉与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路缘石弯拉与抗压强度

直线路缘石

直线路缘石(含圆形、L形)

弯拉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强度等级

平均值

单块最小值

强度等级Cc

Cf3.0

≥3.0

2.40

Cc30

≥30.0

24.0

Cf4.0

≥4.0

3.20

Cc35

≥35.0

28.0

Cf5.0

≥5.0

4.00

Cc40

≥40.0

32.0

2、路缘石吸水率不得大于8%。

有抗冻要求的路缘石经50次冻融试验(D50)后,质量损失率应小于3%,抗盐冻性路缘石经DN25次试验后,质量损失应小于0.5kg/m2。

3、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长度

+5

-3

宽度

高度

平整度

≤3

垂直度

4、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观质量允许偏差

缺棱掉角影响顶面或正侧面的破坏最大投影尺寸(mm)

面层非贯穿裂纹最大投影尺寸(mm)

可视粘皮(脱皮)及表面最大损失面(mm2)

贯穿裂纹

不允许

分层

色差、杂色

不明显

(1)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

(2)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

路口处桩距宜为1-5m。

(3)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

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

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阴水。

(4)路缘石背后宜浇筑水泥混凝土支撑,并还土夯实。

还土夯实宽度不宜小于50㎝,高度不宜小于15㎝,压实度不得小于90%。

(5)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

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少于3d。

(6)沿路缘石安装控制线在下基层表面铺一层砂浆,以确保路缘石平面位置和高程准确。

(7)砂浆抹平后安放路缘石并进行勾缝,勾缝前对安放好的路缘石进行检查,检查其侧面。

顶面是否平顺以及缝宽是否达到要求,不合格的重新调整,然后再勾缝。

(8)路缘石铺设完毕后,质检小组对直顺度、缝宽、相邻两块高差及顶面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测,不合格路段重新铺设。

1.7人行道无障碍设计规范

1.7.1缘石坡道

1.7.1.1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4)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缘石坡道下口吭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1.7.1.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3)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m;

(4)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石缘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m;

(5)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

20。

1.7.1.3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2)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

12。

1.7.2盲道

1.7.2.1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

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变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

(4)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5)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1.7.2.2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m处;

(2)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m处;

(3)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m;

(4)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m,可根据道路宽选择低限或高限;

(5)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6)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规定。

部位

设计要求(㎜)

面宽

25

底宽

35

5

中心距

62—75

1.7.2.3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高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2)行进盲道的转弯处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3)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

(4)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等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

(5)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m。

2.1工期进度计划

(见附表1)

2.2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2.2.1充分发挥本企业从事相关工程施工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及拥有很强的机械设备能力和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优势。

中标后,选派有丰富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经验、科研开发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组成的精干、高效、整体功能强、运转效率高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组织实施。

2.2.2合同签订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雄厚,施工经验丰富,设备配套齐全,战斗力强的施工队伍上场,并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做好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办理交接桩,搞好复测,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搞好技术交底。

二是搞好物资准备,做好油料用量计划,疏通供应渠道。

三是抓好施工力量及时到位。

四是作好临时房屋、临时供电线路及其他临时工程的修建工作。

2.2.3加强管理,在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指导下,施工中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全方位有序协调,强化计划管理、网络管理、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

抓住关键工序,控制每个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工序搭接时间,提高施工速度。

2.2.4配备性能优良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做到机械设备齐全,配置合理,性能先进,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在施工中,科学地组织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和流水作业,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作好设备的用、保、修工作,组织好设备配件的采购、供应,配足常用易损配件,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进度的落实。

2.2.5根据工程需要,加强资金调度,工地专用帐号专款专用,前期工作可动用本企业自有资金,施工中加强资金管理和资金调度,确保重点工程的资金使用。

2.2.6作好施工中的技术保证工作,在接到设计资料后,立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抓紧时间进行技术交底。

设立技术攻关组,对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测试工作,杜绝发生技术性失误;

积极推广应用“四新”和开展“五小”革新工作,不断改进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