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52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钻孔和灌浆Word格式.docx

(3)钻孔岩芯取样试验成果;

(4)本章第14.8.6、14.9.4、14.10.6和14.11.6条的质量检查记录;

(5)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11.1.3.3完工验收资料

承包人应为钻孔和灌浆工程的完工验收提交以下资料:

(1)灌浆工程的竣工图;

(2)钻孔和灌浆的各项试验成果;

(3)钻孔岩芯取样试验的岩芯实物、柱状图和摄影资料;

(4)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5)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完工验收资料。

11.1.4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92;

(3)《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4)《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

(5)《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SDJ204—81;

(6)《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DL5006—92;

(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11.2材料

11.2.1说明

承包人应负责采购、运输、储存、保管钻孔和灌浆所需的全部材料。

每批采购的水泥、外加剂、掺和料和化灌材料等,均应符合有关的材料质量标准,并附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

每批材料入库前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验收,承包人应及时将检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11.2.2水泥

(1)应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选用灌浆用的水泥品种。

用于回填灌浆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

用于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

用于坝体接缝灌浆和钢衬接触灌浆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525#。

(2)帷幕灌浆和坝体接缝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

当坝体接缝张开度小于0.5mm时,对水泥细度的要求为通过71μ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2%。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有权指示承包人采用细水泥或超细水泥等特种水泥,承包人不得拒绝,其引起的变更应按本合同《通用合同条款》第39条规定办理。

(3)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不应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

11.2.3水

灌浆用水应符合JGJ63—89第3.0.4条的规定,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11.2.4掺合料

经监理人批准,承包人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黏性土、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各种掺合料质量应符合SSSL62—94第2.1.6条规定,其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

11.2.5外加剂

经监理人批准,承包人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以及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其它外加剂。

各种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SL62—94第2.1.7条规定,其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11.2.6化学灌浆材料

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选用化学灌浆材料,并应符合本章第11.11节的有关规定。

11.3设备

11.3.1钻孔设备

(1)承包人在地下洞室及其它封闭区域中使用气动钻孔设备时,应带有消音器和除尘装置,不得使用内燃机驱动的钻孔设备。

(2)钻机和钻头应酬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选用,帷幕灌浆的钻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

固结灌浆可采用适宜的钻机和钻头钻进。

(3)取岩芯的各类灌浆孔、检查孔、抬动变形观测孔以及声波测试孔等的钻孔应采用回转式钻机,按孔径要求采用金刚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不得使用碾砂钻头。

(4)使用的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设备,水泵的工作压力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选定,并应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有足够的供水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5)承包人应准备足够的流量计、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及阀门等备品。

11.3.2灌浆设备

(1)承包人提供的灌浆泵性能应与灌浆液的类型和农度相适应,其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灌注纯水泥浆液应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

(2)承包人应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及灌浆泵排浆量相适应,并应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制浆液前应在现场进行试运行。

(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亦应安装压力表。

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前应进行率定,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核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4)灌浆塞应与采用灌浆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胶塞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卸除。

(5)灌浆压力大于3MPa时,应配置下列灌浆设备和机具:

1)高压灌浆泵,其压力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20%;

2)耐蚀灌浆阀门;

3)钢丝编织胶管;

4)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应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2.5倍;

5)孔口封闭器或专用高压灌浆塞。

(6)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进度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制浆站应配备除尘设备,当浆液需掺加掺合剂或外加剂时,应增设相应的设备。

(7)化学灌浆时,应采用监理人批准的化灌专用制浆机和灌浆设备。

(8)所有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均应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正常,并应配有足够的备用设备。

电力驱动的设备,应在接地良好并经确认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方可使用。

11.4钻孔

11.4.1说明

(1)钻孔的孔位、深度、孔径、钻孔顺序和孔斜等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批示执行。

(2)在钻孔过程中,应进行孔斜测量,并采取措施控制孔斜,孔斜应符合本章第5.4.2条的规定。

(3)钻孔结束,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经监理人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1.4.2灌浆孔的钻孔

(1)灌浆孔的开孔孔位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帷幕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2)钻机安装应平整稳固,钻孔前应按监理人指示埋设孔口管,钻孔方向应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钻孔时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3)灌浆孔的施钻应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

(4)垂直或顶角小于5°

的帷幕灌浆孔,其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表11-1规定的数值:

帷幕孔孔底偏差值表11-1

孔深(m)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许偏差值(m)

0.25

0.5

1.15

1.5

对于顶角大于5°

和深度大于60m的帷幕灌浆孔,其孔斜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进行。

固结灌浆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1/40孔深。

(5)所有帷幕灌浆孔均应全孔测斜。

承包人应采取可靠的防斜措施,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应及时纠偏,或采取经监理人批准的其它补救措施。

纠偏无效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报废原孔,重新钻孔。

11.4.3勘探孔、检查孔和排水孔的钻孔

(1)勘探孔及灌浆检查孔的孔位应按监理人的指示确定。

(2)灌浆检查孔的孔底偏差要求与灌浆孔相同,其它各类钻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小于1/40孔深或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3)除监理人批准外,在排水孔周边30m范围内(或监理人指示范围内)的灌浆孔尚未灌浆之前不得钻进排水孔。

(4)排水孔钻进过程中,如遇有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岩体等特殊情况,承包人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并按监理人的批示进行处理。

若钻进中排水孔遭堵塞,则应按监理人指示重钻。

11.4.4钻孔取芯和芯样试验

(1)勘探孔、灌浆先导孔、观测孔、检查孔以及监理人指示的其它钻孔,应预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2)芯样的最大长度应限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补磨损,应立即取出。

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1m或大于1m的钻进循环,岩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以后依次减少50%,直至50cm为止。

如果芯样的回收率很低,应更换钻孔机具或改进钻进方法。

(3)在钻孔过程中,应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人。

(4)承包人应根据监理人指示,以钻取的岩芯和混凝土芯乾地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和成果提交监理人。

(5)承包人应对每盒或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并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一并提交监理人。

(6)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承包人应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

11.4.5钻孔保护

施工图纸所示的所有钻孔,承包人应妥加保护,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任何因承包人的过失造成扫孔或重钻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11.5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11.5.1说明

(1)承包人应在灌浆前,对所有灌浆孔(段)进行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2)在岩溶、断层、大裂隙等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区域,其帷幕灌浆孔的裂隙冲洗,应按监理人指示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的方法进行。

11.5.2冲洗

(1)灌浆孔均应进行冲洗。

承包人应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

裂隙冲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2)冲洗压力:

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

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

(3)裂隙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且总的时间要求,单孔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

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4)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5)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11.5.3压水试验

(1)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承包人可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2)简易城市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2附录A执行。

(4)基岩固结灌浆的检查孔应按SL62—94附录A的规定进行压水试验,检查孔的数量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5%。

11.6灌浆试验

11.6.1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56天,承包人应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送监理人审批。

(2)灌浆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11.6.2浆液试验

(1)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1)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

2)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

3)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4)浆液的沉淀稳定性;

5)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

6)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7)监理人指示的其它试验内容。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灰比以及掺合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11.6.3现场灌浆试验

(1)承包人应根据工程的建筑物布置和地质条件,选择地质条件与实际灌浆区相似的地段作为灌浆试验区。

(2)根据灌浆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或按监理人指示选定试验布置方式、孔深、灌浆分段、灌浆压力等试验参数。

(3)在每一灌浆试验区内,按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指定的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承包人应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检查孔的单位吸水率、单位耗灰量等的试验资料,并将灌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4)不得在帷幕灌浆线上进行灌浆试验。

11.7制浆

11.7.1制浆材料称量

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

水泥等固相材料应采用重量称量法。

11.7.2浆液搅拌

(1)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黏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

(2)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

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min;

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0s。

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4h。

(3)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加入减水剂和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应大于1200r/min,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强水泥浆液的搅拌,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2h。

11.7.3集中制浆

(1)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0.5∶1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流速应为1.4~2.0m/s,各灌浆地点应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制使用。

(2)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的应视为废浆。

11.8帷幕灌浆

11.8.1一般要求

(1)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30m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2)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中断、串孔、冒浆、漏浆、孔口涌水、吸浆量大等情况时,承包人应按SL62-94第3.8节的要求处理,并应将处理方案报送监理审批。

11.8.2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1)灌浆压力应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确定,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

(2)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边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中排孔的灌浆;

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行进行下游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上游排孔的灌浆,每排应按分序、分段施工。

(3)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

大于6m时,按监理人指示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4)帷幕灌浆段长度采用5~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大于10m。

(5)进行帷幕灌浆时,坝体混凝土和基岩的接触段应先行单独灌浆并应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不得大于2m。

(6)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塞应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处,以防漏灌;

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

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7)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对该段宜采取补救措施。

11.8.3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1)应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11.8.4灌浆结束标准

(1)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灌注时间相应减少为30min和60min,灌浆即可结束。

(2)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群孔灌浆不大于0.8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3)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11.8.5灌浆孔封孔

(1)每个帷幕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灌浆孔才能进行封孔。

(2)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或“压力藻浆封孔法”。

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11.8.6灌浆质量检查

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岩基帷幕灌浆的质量检查,其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11.8.6.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应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浊试成果等评定其质量。

(2)按监理人指示布置检查孔,其钻孔位置应选在:

1)帷幕中心线上;

2)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钻孔偏斜过大的部位;

5)灌浆情况不正常以及分析认为帷幕灌浆质量有问题的部位。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4)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承包人应在灌浆结束后7天或监理人指示的时间内,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指定检查孔位置。

(5)帷幕灌浆检查孔应按本章第5.4.4条的规定提取岩芯。

(6)帷幕灌浆的封孔质量应逐孔进行检查。

(7)帷幕灌浆压水试验合格标准:

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

再以下各段的合格率应为90%以上;

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0%,且不集中,则灌浆质量呆认为合格。

否则,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11.9地下洞室灌浆

11.9.1一般要求

(1)本节规定适用于地下洞室的洞顶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

(2)地下洞室的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固结灌浆应在该部位的回填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

(3)灌浆结束后,应对往外流浆或往上返浆的灌浆孔进行闭浆待凝,待凝时间不少于24h或按监理人指示的时间控制。

(4)灌浆时应密切监视衬砌混凝土的变形,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应按设变形监测装置,定时进行监浊并作好记录。

11.9.2回填灌浆

(1)在素混凝土衬砌中的回填灌浆孔,可采用直接钻孔的方法;

在钢筋混凝土衬砌中的回填灌浆孔应采用在预埋管中钻孔的方法,孔深深入岩石10cm,并测度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2)遇有围岩塌陷、溶洞、超挖较大等情况时,应由承包人制定特殊灌浆措施,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3)回填灌浆应按划分的灌浆区段分序加密进行,分序序数和分序方法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4)回填灌浆的压力和浆液水灰比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确定。

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0.6(或0.5)∶1的水泥浆,二序孔可灌注1∶1和0.6(或0.5)∶1两个比级的水泥浆。

空隙大的部位应灌注水泥砂浆,但掺砂量不应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5)回填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

(6)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承包人应及早恢复灌浆,中断时间大于30min,应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应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

(7)灌浆结束后,应排除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浓浆全孔封堵密实和抹平,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埋管应割除。

11.9.3固结灌浆

(1)固结灌浆孔的钻孔应按施工图纸指定的孔位采用风钻或其它型式的钻孔机械进行钻孔,孔深和孔向均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

(2)地下洞室的固结灌浆应按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示,按分序加密的原则划分灌浆单元,对水工隧洞的固结灌浆应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遇有地质条件不良地段,可增为三序,但需经监理人批准。

(3)灌浆压力应按施工图纸所示和监理人指示选用。

灌浆方法、浆液变换标准、河浆结束标准和封孔等应参照本章第5.8.2条至5.8.5条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11.9.4灌浆质量检查

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地下洞室灌浆质量的检查,其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14.9.4.1回填灌浆

(1)回填灌浆质量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

灌浆结束后,承包人应将灌浆记录和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确定检查孔孔位。

检查孔应布置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

检查孔的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5%。

(2)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应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1的浆液,在规定压力下,初始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即为合格。

否则,应按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3)灌浆孔灌浆和检查孔钻孔注浆结束后,应采用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填密实,并将孔口压抹平整。

11.9.4.2固结灌浆

(1)固结灌浆质量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试验采用单点法,按监理人要求进行岩体波速或静弱性模量测试,并将测试成果提交监理人。

(2)固结灌浆压水试验检查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

灌浆结束后,承包人应将灌浆记录和有关资料提交给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的孔位。

检查孔的数量不应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否则,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3)岩体波速和静弹性模量测试,应分别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或28天后进行,其孔位的布置、测试仪器的确定、测试方法、合格标准等,均应按施工图纸的规定和监理人的指示执行。

11.10混凝土坝接缝灌浆

11.10.1一般要求

(1)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应按高程自下而上分层进行。

拱坝横缝灌浆应从大坝中部向两岸推进;

重力坝的纵缝灌浆应从下游向上游推进;

当兼有横缝和纵缝时,灌浆施工顺序应按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指示进行;

陡坡基岩上的坝段,其灌浆施工顺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但需经监理人批准。

(2)各灌区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进行灌浆:

1)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必须达到施工图纸规定值;

2)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龄期不得少于6个月,在采取有效措施下,也不得少于4个月;

3)除顶层外,灌区上部应有9m厚混凝土压重,其温度已达到施工图纸规定的混凝土灌浆温度;

4)接缝的张开度不应小于0.5mm;

灌区密封,管路和缝面畅通。

(3)同一高程的纵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