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98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标准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简述应用意识的含义?

答案要点:

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2、简述行为动词“探索”的基本含义?

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3、简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应包括哪些内容?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可见,在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非常必要。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并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答案要点:

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简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体现?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立足激励原则;

(2)、关注人性原则;

(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2、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1)、第一学段(1~3年级);

(2)、第二学段(4~6年级);

(3)、第三学段(7~9年级)。

3、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内容是什么?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与实践。

6、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1)、情节不要太多;

(2)、环节不要太细;

(3)、问题不要太碎。

8、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2)、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

(3)、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

10、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1)课后备课;

(2)教学后记;

(3)教学诊断;

(4)反思日记;

(5)教学案例;

(6)观摩分析。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

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准”。

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发展,应予以承认。

不能再搞“一刀切”。

对学生发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发展的锁链,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3、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否则,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

例如:

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个运动的表格,然后要求学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并派代表发言,最后提出有关活动的纪律要求,提完要求后,再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廵视指导。

四、论述题

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

“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

“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

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

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

关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由此可见,考试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为此,小学数学发展性考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答: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新课程增加“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作用是什么?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3.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准”。

五、论述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六、案例

阅读下面案例,请你从自我反思的角度谈谈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节《可能性》教研课中,有一个老师让学生体验“哪种物体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的实践活动中,其中第四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白球的次数一样多,并且比摸到黄球的次数还多2次。

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虽然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们是一对矛盾体,犹如一副跷跷板:

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

动态生成的多了,主观预设的就没用了。

而我则认为:

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

“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有人认为: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

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

我觉得这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本子”,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改变,并由改革之初的热热闹闹的课堂形式逐渐走向有效的理性。

说明:

自己找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以下两位教师小结课堂教学的看法。

在一节数学课末的小结中,两位执教老师的设计分别如下:

王教师: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内容?

”“你们学会了吗?

”“你们学的开心吗?

施老师: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我认为施老师的小结好。

施老师用亲切的语气、协商的口吻,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

而王老师过多的关注了知识本身的结果,却少有关注知识获得的途径、方法、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

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

总之,努力让全体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更投入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1、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1)、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2)、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3、教学时要注意那几个问题?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的评估为主。

4、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具体要求要适当。

1、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设计和实施最有价值的数学。

(3)、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5)、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6)、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7)、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1)、合理分组。

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

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1、数学课程标准所制定的总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①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