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93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冲刺.docx

第五章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冲刺

2Z105000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2Z105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2Z10501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0标准体系构成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的总体结构及内容(参见教材P180)

(1)体系的总体结构: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

总要求-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是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行事故控制的开端。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的特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各类组织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0系列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被各类组织普遍采用,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用于建立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作为其认证的依据。

其建立和运行过程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的结构系统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

(2)标准强调了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规

(3)标准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从而要求组织不断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水平。

(4)标准的内容全面、充实、可操作性强,不仅要求组织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而且要求组织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度。

(5)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强化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增强劳动者身心健康,提高职工的劳动效率,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6)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将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竞争

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l.《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标准体系构成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2.《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的总体结构及内容

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同,区别在于“策划”中的第1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强调“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而环境管理强调“环境因素”

3.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

(1)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被各类组织普遍采用,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用于建立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作为其认证的依据。

(2)标准在市场经济驱动的前提下,促进各类组织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达到实现环境目标的目的。

(3)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的是PDCA动态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

(4)标准着重强调与环境污染预防、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5)标准注重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灵活性。

(6)标准具有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原则

(1)标准的实施强调自愿性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2)有效的环境管理需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3)标准着眼于采用系统的管理措施。

(4)环境管理体系不必成为独立的管理系统,而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

(5)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环境污染预防。

(6)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必须有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的参与。

2Z10501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一、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1.建设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

●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考虑和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2.建没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目的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二、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

建设工程一方面受到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工程规模、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作业环境和空间有限等复杂多变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比较复杂。

2.多变性

一方面是项目建设现场材料、设备和工具的流动性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项目不断引入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等变化因素,以及施工作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并处在动态调整的不稳定状态中,加大了施工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难度。

3.协调性

项目建设涉及的单位多、专业多、界面多、材料多、工种多,就要求施工方做到各专业之问、单位之间互相配合及协调性。

4.持续性

项目建设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前期决策、设计、施工直至竣工投产,诸多环节、工序环环相扣。

前一道工序的隐患,可能在后续的工序中暴露,酿成安全事故。

5.经济性

一方面由于项目生产周期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必然使施工单位考虑降低工程成本的因素多,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赀用支出,导致施工现场的健康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管理者必须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性作出评估。

6.环境性

项目的生产手工作业和湿作业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条件差,工作强度太,从而对施工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环境污染因素多。

三、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1.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2)施工企业在其经营生产的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3)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做好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

(4)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

注意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划分

(5)应明确和落实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费用、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等各项费用。

(6)施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在现场工作期间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7)现场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离,配备紧急处理医疗设施,使现场的生活设施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采取防暑、降温、保温、消毒、防毒等措施。

(8)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识别并评价危险源及风险;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编制并实施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结果验证;

持续改进相关措施和绩效。

2.施工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教材287)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困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2Z1050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领导决策

2.成立工作组

3.人员培训

4.初始状态评审

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7.体系文件编写

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个层次。

体系文件的编写应遵循“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的原则。

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了解)

1.管理体系的运行

(1)培训意识和能力

(2)信息交流

(3)文件管理

(4)执行控制程序

(5)监测

(6)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7)记录

2.管理体系的维持

(1)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施工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2)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

(3)合规性评价

合规性评价分公司级和项目组级评价两个层次进行。

项目组级评价,由项目经理组织

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

2Z105020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2Zl050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二、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原则

(1)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适用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体系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各项目的实际加以充实

(5)企业应加强管理和指导

三、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和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

(2)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制定检查和考核办法

(3)明确总分包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负责,服从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4)项目的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项目大小配备专(兼)职安全人员。

建筑面积1万m2以下的工地至少有一名专职人员;1万m2以上的工地设2~3名专职人员;5万m2以上的大型工地,按不同专业组成安全管理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严禁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可不再审查,延期3年。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3.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对重大隐患可以责令暂时停止施工。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1)企业领导的安全教育

(2)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的安全教育

(3)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

(4)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5)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

(1)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

(2)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操作证,并准许独立作业。

(3)取得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市。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3)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具体指公司、项目、班组三级。

①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领导组织实施

②项目级安全教育由项目级负责人组织实施

③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2)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叫的安全教育

①企业(或工程项目)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教育

②当组织内部员工发生从一个岗位调到另外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困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3)经常性安全教育

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

5.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1)安全技术措施

(2)职业卫生措施

(3)辅助用房问及设施

(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四年一次;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对于以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深基坑

●地下暗挖工程

●高大模板工程

8.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是指不符合生产安全要求,极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致使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对于已经公布的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不得继续使用此类工艺和设备,也不得转让他人使用。

9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进行登记提交的资料,应包括:

(1)生产方面的资料

(2)使用的有关情况资料

10.安全检查制度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2.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生产设施主要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

13.全预评价制度

14.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

⏹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Z05022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2.第二类危险源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

3.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类:

(1)人的因素;

(2)物的因素;

(3)环境因素;

(4)管理因素。

2.危险源识别方法

(1)专家调查法

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

(2)安全检查表(SCL)法

三、危险源的评估

风险等级评估表表2Z105022-l

风险级刷(大小)后果(f)

可能性(p)

轻度损失

(轻微伤害)

中度损失

(伤害)

重大损失

(严重伤害)

很大

V

中等

II

极小

I

表中:

I-可忽略风险;Ⅱ-可容许风险;Ⅲ-中度风险;Ⅳ重大风险;V-不容许风险。

四、风险的控制

1.风险控制策划

对已经评价出的不容许的和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进行优先排序,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或管理方案。

对于一般危险源可以通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

2.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

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

(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3)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

(4)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

3.风险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

(2)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

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2Z105023安全隐患的处理

一、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

施工安全隐患,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给生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的不利因索,一般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不当等。

1.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

(1)冗余安全度处理原则

单一隐患设置多道防线

(2)单项隐患综合处理原则

要从人、机、料、法、环境五个方面考虑

(3)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

(4)预防与减灾并重处理原则

(5)重点处理原则

(6)动态处理原则

2.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

(1)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

(2)做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4)跟踪验证

二、施工安全隐患的防范

1.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主要内容(了解)

2.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一般方法

(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

(2)对施工机具进行有序监管,投人必要的资源进行保养维护;

(3)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2Z10503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

2Z10503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编制应急顶案的目的,是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确保按照合理的响应流程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1.综合应急预案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

2.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基坑开挖、脚手架拆除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

3.现场处置方案

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而制定

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了解)

2Z1050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实施和奖惩。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

⏹应由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

⏹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

⏹评审人员应当包括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施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备案

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1)施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关奖惩

施工单位应急预案术按照水办法规定备案的,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Z105033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一、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1.按照安全事故伤害程度分类

(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日;

(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日。

2.按照安全事故类别分类(了解)

3.按照安全事故受伤性质分类(了解)

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阻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原则

必须实施“四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3)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事故报告的要求

1)施工单位事故报告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建设主管部门事故报告要求

(1)建设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