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58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备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准备课

教学目标:

通读单元教材,感知单元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根据你已有的学习经验,当你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把你的好方法、好习惯与大家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这样一些要点:

浏览课文,这样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习,这样学起来能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就留给同学们自己来初步感知第一单元,一会儿会有大量的时间留给你,留给你做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学习要求1、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最快的速度知道它的读音并做上记号。

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既要读清楚又要读迅速。

2、教师总结评价(主要从方法和速度上予以关注,特别关注差一些的学生。

3、通读完本单元的课文后,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很好,读文章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对文章的初步印象,因为每个人读的时候关注的内容不同,所以感受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读文章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5、接下来,老师要问一问,在通读完以后,有没有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想再读一读,回味回味。

6、出示学习要求2:

选1-2个地方再读一读,回味回味,想一想,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准备和同桌交流。

7、同桌交流。

方法,先读后说。

8、全班交流。

9、老师小结:

回顾刚才的两个学习要求,我们发现,我们先是整体的读获得初步印象,然后选择一个地方深入地读,使这个印象更加清晰和深刻,这就叫有点有面,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建议同学们在平常的阅读中试一试。

10、在刚才通读和精读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学习要求3,你认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

11、共读单元导语。

12、总结:

今天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整体地了解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将是我们未来两个星期的学习任务,在了解了单元主题和单元内容以后,老师给你们做如下建议:

l、了解郑振铎、叶圣陶、贺知章、朱熹,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l、课后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选择难度适宜的读一读,增加自己的阅读面。

2、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你留心观察,认真记录,为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做准备。

三年级下期第一单元由《燕子》、《古诗二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组成,它们抓住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选择了燕子这一活泼可爱的春的使者的形象切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语言的美好,把语文与自然和谐地交融,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陶情冶性,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定下了一个基调:

发展语言能力,培养人文情怀。

 从内容上说,这组文章从动物、植物、景物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自然是美好的。

 从形式上说,本单元有名家散文经典、古诗,不同的形式也蕴含着共同的语言特点,那就是语言准确、优美。

在呈现文本的同时,教材辅之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图文并茂,增加了形式上的美感。

教学设计:

基于这样一些特点,教学本单元时,有如下设计:

1、整体感知单元主题。

充分发挥教材主题组元的特点,在课堂上留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要求会通读课文,初步知道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通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印象,老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本单元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使学生学得明白,学得有兴趣。

这是一种新的课型,老师们可以大胆尝试,如果有效,可以继续探索完善。

2、美文美读。

利用本组教材的内容及语言优势,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与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

3、语言积累。

积累的形式有读背抄,可以分层要求,重在效果检查。

如果有可能,还可与自主八分钟结合搞一次小小的朗读展示会。

4、资源拓展。

关于春天,有很多美文、美诗、美画、美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加以拓展。

对本单元出现的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学家老师应该做必要的介绍,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

5、读写结合。

这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条规律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很充分,教学时,要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迁移综合起来考虑,时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画心中的美景,提倡平时的小练笔,这样划整体为部分、划难为易,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继而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课时安排:

 《翠鸟》                                3课时              

《燕子专列》                          3课时

《路旁的橡树》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

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

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抓住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一主题,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单元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2、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单元课时安排:

11-13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

《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

《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

《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故事的趣味,

并从中受到启发。

3、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4、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通顺,意思连贯。

教学重点: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正确读54个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教学难点:

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学习本课有顺序,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检阅》一课,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出出真情实感的。

教学《争吵》一课,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

学习《绝招》一课,知道“我”和小伙伴们是怎样比本领和练本领的。

学习课文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口语交际“叫你学一招”,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尽量把事情说具体,为习作打好基础。

习作。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习作要求自己的本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和体会,把过程写具体,逼到真情实感。

别忘了写完以后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三篇课文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本组内容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以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教学中,要树立专题意识、整体意识和整合意识,从内容、目标等方面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整体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依据单元内容之间的整合性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

单元学习目标:

1、会认25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4、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

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4、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想象力。

5、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6、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7、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8、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第1课时:

单元导读课(导语+课文浏览)

第2、3课时:

《可贵的沉默》

第4课时:

《妈妈的账单》+读读背背《游子吟》+展示台

第5、6课时:

《它是我的朋友》+我的发现

第7、8课时:

《七颗钻石》+拓展阅读《星星银元》

第9、10、1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第12课时:

日积月累+单元小结整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二、单元整体设计: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

掌握要求掌握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6、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7、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8、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写下来。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5、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6、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写下来。

五、课时安排

《太阳》       2课时                

《月球之谜》   2课时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课时

《果园机器人》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3课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 “世界是大家的、各国人民是一家”这一主题选入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  本组围绕着,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篇篇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意。

《太阳是大家的》以此为题,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一面五星红旗》蕴含着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赞美。

课文中的我尊重、热爱国旗的表现,换来他人对“我”的尊重。

  《卖木雕的少年》本文通过写“我”在非洲南部想买一个木雕,但因为过重无法购买,卖木雕的少年看“我”是中国人,特意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而且不收钱的事,歌颂了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

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单元总体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会写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世界人民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各国人民之间要相互关爱,世界才会更和平、稳定、发展。

单元教学设计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3、在每课的教学末尾,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延伸开去,联系自己的经历过或读过的各国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悟世界和平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单元教学时间

25《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26《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

27《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在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

《古诗两首》:

《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

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

调查→除害→开渠。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

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

进行角色表演。

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女娲补天》:

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

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

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

《夸父追日》:

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

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

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单元教学时间

  29 古诗两首…… …… …… …… ……2课时

30 西门豹…… …… …… …… ……2课时

31 女娲补天… …… …… …… ……2课时

32 夸父追日…… …… …… ……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 …… …… …… ……3-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