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85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8.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如锸、锄、镢、镰、犁等。

这反映了当时

A.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B.冶铁业的规模宏大

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D.南北经济平衡发展

2.《吕氏春秋·上农》载: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

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A.加强农业管理B.增加财政收入C.保障百姓安居D.稳定社会秩序

3.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

这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生产方式

C.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D.耕作技术的根本改变

4.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土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由此可见当时

A.妇女社会等级相当高B.棉纺织技术十分发达

C.“男耕女织”分工取消D.纺织业经济地位重要

5.宋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其制品“质薄腻,色滋润”,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

据此可知宋代

A.彩瓷产品的工艺精美  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

C.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制瓷技术水平较高

6.明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机工和机户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C.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7.右图是根据清朝前期广东海关税收收入情况所绘制的示意图。

该图表明清朝前期

A.对外政策的改变B.对外贸易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衰退  D.经济重心的南移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这一现象导致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9.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賽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

“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

”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10.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

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酿酒业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1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12.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

据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13.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新时期,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C.雄厚的工业基础  D.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14.“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中共中央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了公私合营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阶段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些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解决农村人地矛盾  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16.1984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完成了政社分离,建立了9.1万个乡(镇)政府,同时设立了92.6万个村民委员会。

发生这一变革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B.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广泛实行

17.下图为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深化B.全球化趋势加强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思想进一步开放

18.意大利航海家支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

“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

这主要说明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

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之命  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

1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

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等。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一系列新国家的建立

C.欧洲人移民到美洲  D.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2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与此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21.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

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冲击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认可  D.推动了苏俄工业化的进程

22.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D.用行政手段管理

23.“大萧条”给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了重创,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累。

”这一现象反映了

A.苏联经济模式的先进性  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没落

C.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D.两种制度合作时机成熟

24.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

罗斯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稳定社会秩序  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

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  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

25.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B.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资本家放弃对企业所有权  D.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结果

26.解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A.扩大政府财政支出  B.增加政府经济干预

C.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D.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27.美元与黄金的关系经历了从二战后初期的“挂钩”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脱钩”。

这一变化说明了

A.美元不再是国际支付手段  B.美国与其同盟国关系破裂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瓦解  D.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衰落

28.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发现欧洲走向联合有历史和现实因素、有客观和主观因素、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总之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欧洲和平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一研究侧重运用的原理是

A.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论  B.历史合力论

C.生产力的根本动因论  D.历史矛盾论

29.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的经济援助,以稳定欧洲经济,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

据此可知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一体化  B.欧美平等贸易伙伴关系的形成

C.战后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D.欧洲联合与美国形成竞争关系

30.下列图片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经济合作组织的标识。

这些组织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这-趋势是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C.新旧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激烈  D.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

31.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仅占3.72%。

2014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B)的建立,为未来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了另外个救援主体。

AIIB 的建立

A.确立中国货币的主导地位  B.有效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C.推动多边金融体系的形成  D.消除各国贸易保护主义

32.右图是漫画《新柏林墙》。

该漫画表明

A.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C.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发展D.全球化加大了贫富差距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33题14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2分,第36题14分,共52分。

33.(14分)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商业的繁荣联系在一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

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

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东京城城市繁荣的表现。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8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各种观点

人物

国别与身份

观点

罗伯特·骚塞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很难想象有一个地方比曼彻斯特还要“贫困”。

在如此拥挤的街道中,所有用砖刷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

它们之中的繁华建筑,有的大如修道院,却没有它们应有的古朴、美丽和圣洁。

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

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

——1829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

英国自由派议员

人活得更长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条件与衣服,以及医疗条件。

而这些方面要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

区分制造业和农业所产生影响的方法就是当你站在山坡上,看着一间农舍和一个工厂,你觉得哪个更加美丽。

——1830 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

法国思想家、历史学家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漢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 年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发言

问题:

(1)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4分)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8分)

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年),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重要经历如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

1872年,詹天估随清政府招收的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

但是,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

1919年,詹天估作为中国代表,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但收效甚微。

临终前,詹天佑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经历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1.0版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化。

从资本走出国门,到处落地、到处开花、到处殖民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成熟和定型,都属于全球化的1.0版。

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进入2.0版,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升级版,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服务的。

新自由全球化首先在西方登场,其后向世界扩张,这一波全球化的浪潮最终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宣告崩溃。

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3.0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发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意味着“多中心崛起、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贏”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

中国与世界》

(1)概述全球化1.0版的形成过程。

(6分)

(2)与全球化1.0、2.0版相比,概括全球化3.0版的新发展。

(4分)

(3)简析“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全球化发展的意义。

(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D

C

B

C

A

D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C

C

A

A

D

C

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B

A

C

D

B

A

B

题目

31

32

答案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33题14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2分,第36题14分,共52分。

33.(14分)

(1)表现:

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店铺经营的专业化;瓦子出现增强了城市生活的娱乐性;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特征:

数量多,网络化分布是周边村落的商业联系纽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生产的专业化。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

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4.(12分)

(1)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了环保、卫生生活、精神、文明、人性等;研究者受国别、阶层、身份、学养等影响,考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也不同。

(4分)

(2)示例:

赞成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菜的观点。

理由是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为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

(观点2分,理由6分)

35.(12分)

示例1

情节:

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

历史现象:

这情节反映出近代中国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

概述: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政府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开平煤矿等一批民用工业。

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评价:

一方面,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示例2

情节: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历史现象:

清末新政

概述与评价:

示例3

情节:

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

历史现象:

中国铁路近代化的艰难

概述与评价:

示例4

情节:

詹天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

历史现象:

实业救国

概述与评价: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36.(14分)

(1)形成过程:

全球化1.0版的形成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与掠夺使北美洲、大洋洲卷入世界市场,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世界市场进步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分)

(2)新发展全球化由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单模式向开放包容的全球化发展;中国由全球化的追随者转而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

(4分)

(3)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有利于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