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86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docx

王峰煤矿矿井工程概况

第一章矿井工程概况

 

1.1矿井概况

1.1.1交通位置

王峰井田位于陕西渭北煤田韩城矿区东北端、桑树坪矿井田之西北侧深部、黄河之西岸,行政区划归属陕西省韩城市王峰、枣庄、林源三乡管辖。

矿区交通便利。

国铁西~侯铁路经韩城市从矿区东部通过,现有的下桑铁路专用线全长12km,终端已达桑树坪矿装车站。

京~昆(明)公路、108国道从矿区通过,韩(城)~宜(川)公路横穿本井田中部。

矿井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总体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227.9m,最低海拔标高+380.0m,区内最大相对高差847m。

本区绝大部分为山梁、山峁,沟谷蜿蜒曲折、纵横交错。

基岩大片裸露,沟谷呈“V”字形,属渭北黄土高原地貌。

1.1.3水系及主要河流

黄河在矿区东部自北而南流过,发源于宜川常年流水的凿开河由西向东横贯井田后注入黄河,两侧尚有较多季节性流水冲沟。

1.1.4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59.7mm,蒸发量1300mm;年平均气温13.5℃,最高42.6℃,最低-14.8℃;最大冻土深度420mm,最大积雪厚度160mm;风向以东北风为主,最大风力9级,一般2~3级,平均风速2.5m/s。

根据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73)兰震字064号文件,确定韩城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但实地考查证实,当地震波进入基岩山区后衰减较快,在距离山前大断层2km(指直线距离)以外的基岩山区烈度可按七度考虑。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1.5主要自然灾害

本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及崩塌(滑坡)。

1.1.6矿区煤炭生产概况

韩城矿区开发历史久远,矿井自1958年开始兴建,1970年随着西韩铁路的恢复上马,先后建成属韩城矿务局的5对大中小型矿井,改革开放后开采浅层露头煤的地方小煤矿也大批涌现。

本世纪初,因资源枯竭或安全问题,绝大部分小煤矿已经关闭,局内两对中小型矿井也进行了破产改制。

现尚保留经过改扩建的下峪口、象山及桑树坪3对大型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为4.80Mt/a。

韩城矿业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高热、高灰熔点的优质动力煤和优质配焦瘦精煤,产品除供应韩城电厂外,多远销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部分出口日本。

目前全公司下辖16个二级矿、厂和控股公司,其中生产矿井3座,此外有1.20Mt/a的选煤厂、0.2Mt/a的焦化厂、10000t/a的高岭土厂和2×12MW煤矸石发电厂各一座;并在西安和渭南分别有煤矿安全仪器厂和煤矿专用设备厂各一个。

截止到2008年底,全局拥有总资产总额27.72亿元,固定资产26.88亿元。

2008年生产原煤4.04Mt,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

生产的发电动力煤和冶炼瘦精煤远销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部分出口日本。

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全国煤炭百强企业和陕西省60家优势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省十大经济明星企业”、金融资信为AAA级。

1.1.4水源和电源

1.水源条件

矿井生产、生活水源,在矿井建设期间可就近取用凿开河浅层水;在矿井生产期间,初期井下涌水量不足时,可取用距离6.5km的桑树坪矿井下奥灰涌水作补充,该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经软化消毒处理后可满足需要;后期当本矿井下排水量增大并满足需要时,可完全利用本矿井下水软化消毒处理后回用,水处理站建于副井工业场地。

因此矿井供水水源基本可靠。

2.电源条件

韩城矿区用电网地处渭南地区电网韩城供电区,现有110kV变电站5座,分别为:

龙门、下峪口、马村、苏东、芝阳,变电容量为221.5MVA。

陕西省电力公司拟在韩城下峪口建设330kV禹门变电站,计划2010年投运。

330kV禹门变电站投运后,将新建禹门至下龙搭接点段线路,禹门至下龙线作为下峪口变电站的备用电源,可提高韩城矿区北区矿井的供电可靠性。

根据现有电网情况,王峰矿采用110kV供电,两回110kV电源一回引自规划中的禹门330kV变电所,另一回引自下峪口110kV变电所。

 

1.2井田地质及水文条件

1.2.1井田地质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第四系。

煤系覆盖层多以泥质岩类为主,厚度沿凿开河由井田东部的350m向西渐增至750m,而两侧山地又普遍高出河谷200~400m,覆盖层总厚度达700~1000m。

本井田构造简单,地层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沿走向和倾向伴有舒缓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在桑树坪井田一般5~8°,本井田3~7°,一般5°左右。

(1)断裂构造

桑树坪井田在生产过程中常发现断距一般1m左右、最大者7.8m的小型正断层,长度一般较小。

西高渠详查区仅在深部(未划在井田内)上院村附近见有一条断距最大10m的正断层,其走向N73°E,倾向SE,倾角72°,断层带宽0.5m。

(2)褶皱构造

桑树坪井田内有较大的褶皱构造5个,起伏幅度一般在50m左右。

(3)层滑及挠曲构造

桑树坪井田生产中发现层滑构造较发育,是本区小型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的主要原因。

挠曲构造在桑树坪井田浅部11号煤层中较为发育。

主要表现为局部地段煤层倾角急剧增大,在短距离内又恢复如前。

挠曲构造在西高渠详查区内下压幅度较小,一般1m以下,最大者3m。

本井田距离韩城大断层较远,水平构造应力相对降低,故上述小型断层、层滑及挠曲构造已大为减弱,褶曲构造则更趋平缓。

1.2.2水文地质条件

1.2.2.1地表水

井田位于韩城矿区北端深部,地表沟壑纵横,仅凿开河常年流水,其它沟谷属间歇性小溪,出露于河谷的泉水多为下降泉。

凿开河流域面积较大,地面冲沟发育,坡降大,易于产生山洪,地面设施需确保防洪要求。

由于井田内煤层埋深大,覆盖层多为泥质岩类,故地表水对井下开采影响微弱。

1.2.2.2井田主要含水层

根据含水层岩性及充水空间的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三种主要类型。

分述如下:

1.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2.裂隙水

裂隙水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的砂岩裂隙之中,主要含水层有:

煤系及上石盒子含水层组、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中三叠统坊纸组含水层。

各砂岩层间被泥岩、砂质泥岩所隔,构成复合含水层。

由于砂岩的含水性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所控制,根据钻探所取岩芯,裂隙不发育,从而决定其富水性弱。

3.岩溶~裂隙水

岩溶~裂隙水赋存于奥陶系石灰岩,从浅部桑树坪矿井及钻孔资料可知,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具有不均一的特点。

从整体来说,地下岩溶发育随深度增大而减弱。

但根据桑树坪矿井奥灰抽水试验,水位基本稳定于+380m标高不变,说明奥灰岩溶水体巨大,导通条件属良好。

1.2.2.3井田主要隔水层

本区隔水层主要有第四系粉砂土、亚粘土隔水层;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石炭系泥岩、粉砂岩隔水层。

1.2.2.4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

1.冲洪积层潜水

一般分布在凿开河一带,由于含水层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强,因此河水与潜水关系密切,即当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洪水期则河水补给冲洪积层水,另外大气降水的一部分可直接渗入第四系黄土中。

2.砂岩裂隙承压水

井田内出露的含水层接受降水沿露头处的补给及通过黄土间接渗入,但因区内沟谷密布,降水渗入后,大部分以渗流或泉水的形式泄流于凿开河及其它沟谷中,只有小部分沿倾向流向深部。

由于煤系地层及上覆含水砂岩与隔水岩层交替互层,加之岩层平缓,断裂也不发育,从而阻止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河水亦不补给煤层上覆含水层组。

3.根据桑树坪井田已有资料,证明浅部奥陶系灰岩水与黄河有密切的水力联系。

虽然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在本井田埋藏很深,但它与邻近区域同属一个不均质统一含水体。

1.2.2.5井田充水因素

1.矿井生产冒裂带影响范围内的含水层将成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但主要为静止水,水量少。

2.本区奥灰水静水位标高为+380m,当煤层在奥灰水位以下开采,距奥灰水的距离较近,又未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时,会发生底板透水,即奥灰岩成为充水含水层。

1.2.2.6奥灰水对开采的影响

1.山西组2、3号煤层

根据西高渠详查区地质报告,奥陶系石灰岩顶面至3号煤层底板间的一般厚度为60~70m,最薄54.32m(134号孔),最厚97.72m(159号孔),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为主,并有K4、K3两层稳定砂岩层,奥陶系灰岩顶面有一层6~9m铝土泥岩,据此,按阻水系数1.5划定井田深部开采边界为-150m,同时按阻水系数1.0校核第一水平开采边界为-20m是比较安全的。

煤层带压开采的可采性分析详见表1.2-51。

2.太原群11号煤层

奥陶系石灰岩顶面距11号煤层一般7~12m,最薄5.55m(136号孔)。

由于隔水层厚度小,故判定井田内11号煤层暂不能开采。

1.2.2.7矿井涌水量

根据地质报告,本井田煤系顶板裂隙含水量较浅部矿井低,结合桑树坪矿井涌水量180m3/h左右、工作面最大涌水量50m3/h左右的实际情况,考虑本矿井下煤层距离奥灰较近、底板涌水量有可能增加的因素,设计预计王峰井田开采3号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350m3/h,最大涌水量为500m3/h。

 

1.3工程地质概况

1.3.1工程地质概述

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的王峰乡南侧。

矿井工业建筑场地因为没有相应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工程均是假定在地基情况良好的条件下设计的,可能会产生工业场地存在不适于建筑的风险,地基条件不好就要进行地基处理,相应的投资就会增加,待业主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后,需根据报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以及该部分投资的调整。

1.3.2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矿建(构)筑物考虑7度抗震设防,主斜井井口房,副立井井架,副立井井口房,副立井提升机房,日用消防水池,日用消防水泵房,通风机房附属变电所,救护队、主斜井井口房附属10/0.4kV变电所,变电所,110kV变电所、35kV变电所及室外架构等属于生命线工程的工程,抗震设防属重点设防类建筑,简称乙类,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1.4矿井设计概况

1.4.1井田范围与储量

王峰井田位于陕西韩城矿区东北端。

行政区划隶属于属陕西省韩城市王峰、枣庄、林源三乡管辖。

根据韩城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井田范围,井田东以3煤+140m等高线与桑树坪井田相接,西以3煤带压安全开采标高-150m等高线为界,南以下峪口井田南边界延长线为界,北以桑树坪井田北边界延长线为界。

井田走向长约19.5km,倾斜宽约5.6km,面积为97.7km2。

井田内获得煤炭总资源储量991.85Mt,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566.56Mt,可采储量为366.31Mt。

1.4.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矿井年工作日330d。

井下实行“四六”工作制,每天4班作业,3班生产,1班检修。

地面实行“三八”工作制。

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h。

根据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及本井田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及采掘工作面配备等因素,结合井田的实际情况,对经分析比较,推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Mt/a。

2.矿井服务年限

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考虑1.4的储量备用系数,矿井服务年限为65.4a,符合规范要求。

1.4.3井田开拓

1.井田开拓方式

推荐的主工业场地位置位于桑树坪矿铁路装车站西侧,辅助工业场地在井田内王峰乡东南侧,井田开拓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推荐方案:

矿井投产时布置主斜井、副立井、中央回风立井和措施立井,主斜井布置在矿井主工业场地内,主斜井为缓坡斜井,倾角6°,斜长3119m,再通过2~3°的井下胶带联络运输大巷(L=1863m)与一水平大巷连接,装备1400mm胶带输送机,该井筒可行走胶轮车进行施工检修,同时为保证施工和生产安全在主斜井井底附近设置一措施立井。

在辅助工业场地设置副立井和中央回风立井,副立井深度525m,净直径8.7m,选用1台Φ5×4型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装备1个特制双层加宽加长罐笼和1个窄罐,负责材料、设备、人员、矸石及大件的提升任务;中央回风立井垂深504m,净直径7.5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见图1.4-1。

矿井共划分为二个水平,一水平标高+50m,在3号煤层底板岩石里布置三条大巷,即南北两翼辅助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二水平标高-70m,通过主、副暗斜井延深到-70m水平,同样在3号煤层底板岩石里布南北两翼大巷进行开采;井田共划分33个盘区,其中一水平为17个盘区。

2.水平划分

根据井田倾斜宽度,结合主、辅助运输设备能力,设计本井田划分为两个水平,工作面主要采用倾斜开采,各上、下山阶段斜长一般为1200~1700m,设计第一水平标高为+50m,开采范围为+140~-20m、第二水平标高为-70m,开采范围为-20m~-150m。

由于矿井瓦斯高,3煤厚度较大,煤层及顶底板松软、巷道难维护,而且有突出危险,故设计一水平沿走向布置3条大巷,即轨道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及回风大巷,3条大巷均沿3煤底板砂岩布置,考虑奥灰突水威胁,大巷底部距离奥灰顶面不得小于40m。

另外,考虑到本矿井通风量较大,在2煤沿底板沿走向布置1条回风大巷以利于2号煤层回风。

3.盘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根据井田走向与倾向长度、煤层倾角及主、辅助运输设备能力,设计井田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南翼上下山划分共10个盘区,北翼划分7个盘区;二水平南翼上下山划分共10个盘区,北翼划分6个盘区。

因受褶曲及倾角变化影响,具体划分后的各盘区倾斜长度一般为1200~1700m,原则上山盘区斜长略大于下山盘区,走向长度在南一、北一盘区为2200m左右,其余盘区一般为3000m左右。

除南一、北一盘区按走向布置外,其它盘区在完善水患治理情况下,为减少通风运输环节及距离,均应尽可能按倾向布置。

因一水平下山地处一级高温区,故首先投产盘区位于一水平上山,当上山盘区推进一定距离、且降温设施具备后再开采下山盘区。

首采的南一、北一盘区为走向上行顺序回采,其它盘区均为倾向顺序回采。

首采盘区内2号煤层仅局部可采,厚度多在0.26~1.35m之间,平均厚度0.6m左右,为了尽快解放3号煤层,并达到瓦斯预抽的效果,故设计初期盘区开采2号煤层和3号煤层。

盘区接替顺序为先上山后下山、由近及远顺序进行。

4.井筒

(1)井筒用途、布置、装备

根据开拓布置,矿井共布置4个井筒,即主斜井、副立井、中央回风立井和措施立井。

1)主斜井:

主斜井井筒用于矿井煤炭提升兼进风。

净宽度5.6m,净断面21.3m2,倾角6°,长度3119m。

井筒内一侧铺设B=1.4m宽强力固定胶带输送机,另一侧用于无轨胶轮车检修。

主斜井除井口风化带段采用混凝土砌碹外,均采用锚网喷支护。

见图1.4-2。

2)副立井:

副立井井筒用于全矿井人员、材料、设备、大件、矸石的提升及进风。

根据进风量要求设计井筒净直径Φ8.7m,净断面59.4m2,井筒深度525m,井筒装备1对1.5t特制(1寛1窄)双层4车多绳罐笼,采用φ5.0m落地式多绳绞车提升。

井筒装备采用DF20冷弯方管罐道与罐道梁。

井筒内还敷设有排水、消防洒水、压风管道及动力、通信电缆,并预留降温制冷管路。

井筒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

见图1.4-3。

3)中央回风立井:

中央回风立井用于矿井初期回风兼安全通道。

井筒净直径Φ7.5m,净断面44.2m2,井筒深度504m,井筒内装备有玻璃钢梯子间及瓦斯抽放管道。

井筒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

见图1.4-4。

4)措施立井:

措施立井是为加快施工速度而布置的一个临时立井,井筒净直径Φ5.5m,净断面23.8m2,井筒深度390m。

见图1.4-5。

(2)井壁结构

1)井筒施工方法

由于井筒检查钻还未施工完毕,根据矿区生产经验,表土及基岩风氧化带采用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砌碹支护,斜井井筒基岩段采用挂网锚喷支护。

主斜井井筒表土段采用明槽开挖法施工,基岩段和立井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

2)井壁结构及厚度

由于没有井筒检查钻资料,设计暂按普氏公式计算地压、按薄壁圆桶公式计算井壁厚度,待施工井筒检查钻后再详细计算并进行调整。

经计算,主斜井井筒在第四系、第三系及基岩风化带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500mm,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为150mm;副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厚度1000mm,基岩段井壁厚度700mm;中央回风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厚度850mm,基岩段井壁厚度550mm;措施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混凝土结构,井壁厚度500mm,基岩段井壁厚度400mm。

各井筒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上。

5.井底车场及硐室

(1)井底车场形式

根据已确定的矿井开拓布署、井下大巷的运输方式、主副井相对位置关系等,从利于井底调车及硐室维护等方面考虑,设计推荐井底车场采用立式环形布置,以+50m水平标高为井底车场标高。

(2)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车场内设有双轨空、重存车线、双向进、出车调车线以及等候硐室、人车场、消防材料库、蓄电池机车检修充电硐室、中央变电所、中央排水泵房、管子道、中央水仓、大巷胶带机头硐室及变电所、1、2号煤仓及装载硐室等有关硐室及巷道。

此外在北翼轨道大巷西侧设有井下爆破材料库等。

井底水仓由内水仓和外水仓组成,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水仓总长度400m,净断面10.8m2,有效容量按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并有一定的富余系数。

水仓采用机械清理方式。

井底设2个煤仓,直径8.0m,其中2煤煤仓容量为2100t,3煤仓容量为2000t。

井底车场各大型硐室基本位于煤层底板的岩石中。

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中,除井底车场连接处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胶带机头硐室、煤仓及装载硐室、中央水仓、泵房及变电所等采用混凝土支护外,一般采用锚喷或锚网喷支护,局部尚可增加锚索。

1.4.4盘区巷道布置及主要装备

1.采煤方法

根据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及主采的3号煤层为厚煤层的特点,推荐采用长壁大采高综采采煤工艺,为了开采解放层,解决3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同时布置1个2号薄煤层综采工作面。

共装备4个综掘机和2个普掘掘进工作面,用于矿井大巷及回采工作面顺槽的掘进。

2.工作面主要设备:

主采的3号煤层主要设备:

采煤机:

MG650/1630-GWD型,装机功率1630kW,截深0.8m,牵引速度0~15.3m/min,采高2.5~5.2m,牵引方式为电牵引,额定电压3300V,频率50Hz。

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为MG650/1630-GWD型,设计长度245m,运输能力1500t/h,额定电压1140V,功率2×400kW

转载机:

能力1500t/h,功率200kW,额定电压1140V。

破碎机:

能力2000t/h,功率200kW,额定电压1140V。

液压支架:

ZY8640/25.5/55型,掩护式,支撑高度2.55~5.5m,工作阻力8640kN,支架中心距1750mm。

顺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带宽1200mm,运量1500t/h,运距2211m,PVG1600,功率3×280kW,电压等级1140V。

3.巷道布置

根据井田开拓部署,初期开采的南一、北一盘区为走向布置,后期盘区视水患情况,考虑减少通风运输环节及距离,应尽可能改为倾向布置。

考虑到井下分采分运,另外初期南一、北一盘区为避免工作面通风相互干扰,2、3号煤层分别布置盘区上山。

由于奥灰突水威胁,胶带联络大巷距3煤底板较近,故3号煤层中仅布置轨道运输上山与回风上山,2条上山均布置在3号煤层底板砂岩中。

2号煤层中布置轨道运输上山、胶带输送机上山及回风上山,3条上山基本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

即初期盘区上山共5条,上山间距为40m,上山两侧护巷煤柱40m。

盘区工作面基本垂直于上山布置,轨道运输顺槽与轨道上山为平交交岔点连接;胶带顺槽以大约10°坡抬头跨越轨道上山,3煤胶带顺槽与胶带联络大巷、2煤胶带顺槽与2煤胶带上山间均采用溜煤眼连接;回风顺槽与回风上山连接。

见图1.4-6。

为采用“Y”形通风以提高工作面通风量和解决瓦斯排放、抽放问题,在盘区边界还布置了回风尾巷,尾巷可随采面的前进而逐渐延伸。

尾巷护巷煤柱40m。

工作面顺槽均沿煤层底板布置,顺槽间距为25m;顺槽横贯间距200m左右,区段宽度为270m。

4.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巷道断面以运输设备外形尺寸、行人及安全间距确定,并按通风需要进行校核。

根据巷道布置、煤层厚度及瓦斯情况,+50水平轨道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回风大巷及胶带联络大巷均位于3号煤层底板砂岩中,2煤回风大巷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3煤轨道运输上山及回风上山布置在3号煤层底板砂岩中;2煤轨道运输上山、胶带输送机上山及回风上山基本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

上述巷道均采用半圆拱形断面,以锚网喷支护为主,遇破碎带局部加设钢筋梁及锚索或采用金属支架与锚喷复合支护。

2煤轨道运输顺槽、胶带顺槽及回风顺槽基本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为半煤岩巷,采用矩形断面,锚网梁及局部锚索支护;3煤轨道运输顺槽、胶带顺槽及回风顺槽基本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采用矩形断面,锚网梁及局部锚索支护。

在工作面前方25m内的顺槽中,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以承受因工作面采动而增加的移动支撑压力。

开切眼断面较大,采用锚索+锚杆+金属网联合支护。

各种巷道断面尺寸及支护方式见表1.4-1。

 

表1.4-1巷道断面一览表

序号

断面及编号

支护材料

净断面

(m2)

掘进断面

(m2)

1

+50水平辅助运输大巷

锚网喷+锚索

20.1

23.0

2

+5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

锚网喷+锚索

17.8

20.0

3

+50水平回风大巷

锚网喷+锚索

21.2

23.0

4

+50水平胶带联络大巷

锚网喷+锚索

21.3

23.7

5

2煤回风大巷

锚网喷+锚索

12.7

13.9

6

大巷横贯

锚网喷+锚索

12.7

14.3

7

2煤辅助运输上山

锚网喷+锚索

12.7

14.7

8

2煤胶带输送机上山

锚网喷+锚索

12.7

14.3

9

2煤回风上山

锚网喷+锚索

12.7

13.9

10

3煤辅助运输上山

锚网喷+锚索

17.8

20.6

11

3煤回风上山

锚网喷+锚索

17.8

19.5

12

2煤辅助运输顺槽

锚网+锚索

10.0

10.9

13

2煤胶带输送机顺槽

锚网+锚索

10.0

10.9

14

2煤回风顺槽

锚网+锚索

10.0

10.9

15

2煤工作面开切眼

锚网+锚索

15.0

16.1

16

顺槽横贯

锚网+锚索

7.5

8.3

17

3煤辅助运输顺槽

锚网+锚索

15.0

16.1

18

3煤胶带输送机顺槽

锚网+锚索

15.0

16.1

19

3煤回风顺槽

锚网+锚索

15.0

16.1

20

3煤工作面开切眼

锚网+锚索

20.4

21.7

21

顺槽横贯

锚网+锚索

13.6

14.7

5.盘区硐室

盘区内的硐室主要有变电所、胶带机头硐室等。

为保证盘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