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088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四川蓬安县自来水公司

  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遗憾,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

知道自己够坚强,熬得过悲伤而幸存,丧失至爱而觉得自己并非残缺的男男女女,可以说都是完整的。

你已经历了最坏的境遇,而依然是完整的。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能如残缺之圆继续在人生之途滚动并细尝沿途滋味,就能达到其他人只能渴望的完整。

我相信这就是生命所能赋予我们的:

不求事事如愿,但求问心无愧。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不能做到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是不完整的

  B.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残缺的

  C.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不完整的

  D.知道自己足够坚强的人是完整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是道细节。

文段只是说“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出“不能做到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是不完整的”,A项属于无由推断。

  B.C项则属于主观臆测,文段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不能等同于“残缺”;文段也没有涉及现实生活中不完整的人的比例,故C项“大多数”说法不准确。

由文段第二句可知D项说法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领导人下台只是欧债危机的一个后果,并非医治危机的良药。

欧洲依然在艰难,并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但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盟友已经,唯一有实力施以援手的是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挣扎形影相吊

  B.踯躅焦头烂额

  C.突围自顾不暇

  D.徘徊分身乏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由“艰难”二字可排除

  B.D两项。

根据文中“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可知,欧洲作为一个地域圈,在被欧债危机包围的情况下,选用“突围”不仅与“外界”遥相呼应,并且能突出欧洲所做的努力。

  “形影相吊”表示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形容非常孤单,与语境不合,排除选项A。

所以本题答案为C。

  第3题:

某环保局对超标排放污染物质的某化工厂做出了罚款的处罚决定,在化工厂履行了该处罚决定3个月后,环保局又以同一事实对该厂做出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决定,此行为违反了()原理。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

】对行政主体来说,确定力表现为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随便改变其行为内容,或就同一事项重新做出行为。

  “一事不再罚”就是行政行为确定力的表现。

  第4题:

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某单位组织了合唱、象棋、羽毛球三项活动。

在该单位的所有职工中,参加合唱活动有189人,参加象棋活动有152人,参加羽毛球活动有135人,参加两种活动的有130人,参加三种活动的有69人,不参加任何一种活动的有44人。

该单位的职工人数为()。

  A.233

  B.252

  C.321

  D.5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根据题意有:

189+152+135-(130+69×3)+69=P-44,解得P=252。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对于发展相当于信任对于()

  A.开放了解

  B.稳定隐瞒

  C.全面信赖

  D.竞争合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竞争是发展的有利条件,信任是合作的有利条件。

A项,开放能够促进发展,了解能够促进信任,但是前后对应顺序不同。

B项,稳定是发展的前提,隐瞒则会破坏信任。

C项,全面与发展之间是描述关系,信任与信赖之间是近义关系。

第6题:

我国()工程已走在世界前列。

  A.航天

  B.电子

  C.生物

  D.土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如航天、电子、生物工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标志性科技成就。

故选ABCD。

  第7题:

个人恩怨可以__________,但对__________民族大义的酸甜苦辣,不能集体失忆。

  尤其对后人不能只给锦衣美食,不给精神滋养。

须知,“一个民族,最__________的莫过于不知道自己的历史”。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忘记、记载、危险

  B.忘却、承载、悲哀

  C.遗忘、倾注、痛苦

  D.忘怀、饱含、可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句中的“酸甜苦辣”指代的是民族的历史记忆,描述这种记忆中所附着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用“承载”比较合适。

  “倾注”、“饱含”一般与“感情”、“心血”等搭配。

用在这里不妥,排除

  C.D。

最后一空中,一个民族不知道自己的历史,应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但这仍是一个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不见得就会有现实的“危险”。

排除A。

故本题答案选B。

  第8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

  ()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实践阶段

  D.证实阶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9题:

城下之盟:

屈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汗牛充栋:

辛苦

  B.噤若寒蝉:

寒冷

  C.吹毛求疵:

武断

  D.锦衣玉食:

奢华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10题:

\t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

  A.人格健全

  B.思想内容健康

  C.情绪乐观稳定

  D.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

  E、智力正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1题: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的共同点是()。

  A.都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

  B.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一帆风顺,未遇挫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毛泽东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是毛泽东在“城市中心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受挫后,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实践证明,无论是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由此可知D选项错误,其他选项都正确。

  第12题:

应当说,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是新闻发言人制度未来大势所趋。

然而,纵观现实,尽管问责风暴愈演愈烈,但公众叫好之后又心存疑虑。

黑砖窑撤职官员复出,瓮安撤职官员也复出,复职原因语焉不详;各地出台的领导问责办法,标准不统一,理由千差万别,面临着“有法却似无法”的尴尬;在操作层面,民众对官员是否问责以及问责力度的评判,缺乏应有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有学者就曾公开表示,如果无理、无据、无程序,那么问责制度本身可能就需要被问责。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A.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是大势所趋

  B.新闻发布工作需要建立对称责任制

  C.公众对问责制度心存疑虑

  D.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需要规范程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意图推断题。

本段首句承认建立新闻工作问责制的必要性,引出议论主题;接下来转折,并通过问责制的弊端引出公众对新闻工作问责制的疑虑,最后作者借学者之口表达了问责制度本身尚待完善的观点。

A项、C项断章取义,B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

文学批评中有句老话叫“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论其世,才能知其人其文。

  接受美学有条重要原则叫“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文本相融合时,才谈得上理解接受,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时而异,故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讨论作品的接受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

  B.不同时期的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C.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D.讨论作品必须考虑作者所处时代及作者的经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由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引出接受美学的“视野融合”原则,最后得出结论:

  “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可知,A项的“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与此相符。

D项说的是“知人论世”,

  B.C项表述无中生有,均可排除。

本题答案为A。

  第14题:

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但民间的财富和购买力并没有一些媒体所__________的那么大。

低迷的股市使中产阶级的人数__________,处于跌势中的房价在普通民众眼中仍显高昂。

要提振中国的内需市场,关键是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做到真正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渲染锐减藏富于民

  B.宣传减少为民服务

  C.报道骤减执政为民

  D.传说递减为民敛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可知最后一空填“藏富于民”最贴合文意。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5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A项正确。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

  C.D两项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B项错误。

故选B。

  第16题:

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___________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___________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探究、忽略

  B.考证、违背

  C.推敲、违反

  D.苛求、背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先看第一空,句中是指对历史细节真伪的判别,“推敲”多用于文字的斟酌考虑,排除C:

  “苛求”是指过分要求,只能说苛求细节的真实性,不能说苛求细节的真伪(真假性),排除D。

再看第二空,与后文的“尊重史实”相对应,前文说的应是不能背离基本的历史史实,“违背”恰合句意.当选。

本题答案为B。

  第17题:

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就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传来证据的是()。

  A.甲致乙重伤所使用的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B.公安机关勘验杀人现场时发现的插在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

  C.医生魏某转述的被害人在临死前向他讲述的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

  D.证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迹,从犯罪现场走出的证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传来证据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间接获得的证据材料。

A项的鉴定结论、B项中的匕首、D项证人的证言都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属于原始证据;只有C项魏某的转述来自于被害人的陈述。

是间接获得的,属于传来证据,故答案选C。

第18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9题:

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是()。

  A.立春—谷雨—惊蛰—清明

  B.立夏—夏至—小满—小暑

  C.立秋—处暑—白露—寒露

  D.立冬—大雪—冬至—大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的二十四个节候。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据此,排序有误的是AB项。

本题正确答案为AB。

  第20题:

染发剂含有的20多种化学成分中,有近10种能引起人体细胞突变而__________皮肤癌、血液病,因此劝君慎染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成

  B.造成

  C.导致

  D.引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造成:

培养成功,导致;导致:

使产生,促成;引起:

  

(1)起身;

  

(2)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

  第21题:

以下不属于龋病一级预防的是

  A.口腔健康知识讲座

  B.局部用氟

  C.改善饮食结构

  D.窝沟封闭

  E、防龋涂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2题: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侵占罪的一项是()。

  A.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

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

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

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B.丙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键盘上胡乱敲击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见此情景,丙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C.乙到一家餐馆吃饭离开时忘记将钱包带走,包里有现金5万元,但餐馆的服务员拒绝将钱包还给乙

  D.张某知道刘某的小孩被他人绑架,刘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刘某身后。

某日,见刘某将一塑料袋埋在桥洞下,在刘某离开后,张某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题干对侵占罪的定义可知,A项中的存折属于乙某的遗失物而非遗忘物,故排除;B项中丙取走的钱不属于他人交给自己保管、遗忘物或埋藏物,不符合定义,故排除;C项餐馆服务员将他人遗忘物据为己有,并且拒不归还,符合侵占罪的定义;D项中张某明知刘某将现金埋下而故意挖掘得到,不是通过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属于盗窃罪而非侵占罪,故排除。

故选C。

  第23题: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

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渗透、排挤

  B.结合、无视

  C.渗透、轻视

  D.结合、限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个空格应与“融合”相对应,选“渗透”比较恰当:

第二个空格对应“漠视”,选“轻视”较为适合,故正确答案为C项。

  第24题:

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1600元的资金再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

2,单价和为80元。

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篮球数量多于25个,那么学校购买的排球数最少有几个?

()

  A.6

  B.8

  C.9

  D.1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需先求出篮球和排球的单价。

根据“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

第25题: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6题: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

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

  “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故选C。

  第27题: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大漠孤烟、长城烽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江河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无不引人人胜。

就资源而论,文物古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果处理得不好,破坏了文物,也破坏了旅游资源,就会两败俱伤。

因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由此可推知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内容是()。

  A.保护文物的原因

  B.如何保护文物

  C.怎样发展旅游业

  D.保护文物和旅游业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尾句表明一种观点——“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后文应具体谈保护文物的措施,即“如何保护文物”。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8题:

由1-9组成一个3位数,3位数肯定有数字重复的组合有多少种()

  A.220

  B.255

  C.280

  D.22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9题: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_____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妄自菲薄

  B.妄自尊大

  C.夜郎自大

  D.无知妄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妄自尊大:

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

夜郎自大:

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无知妄说:

指没有根据、不合实际的虚妄的话。

根据句意,首先排除“妄自菲薄”和“无知妄说”。

再看

  B.C,由感情基调可知,这里强调诗人的宏伟抱负,用“妄自尊大”合适。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0题:

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

这种学习是()

  A.派生类属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见“派生类属学习”定义。

  第31题:

鸡蛋一般不能洗了以后存放,是因为()。

  A.易被细菌侵入变坏

  B.易变软

  C.易破

  D.会带走鸡蛋中的养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鸡蛋结构为核心区的蛋黄、外围的蛋清、外面的蛋壳,这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蛋壳外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蛋白质膜,这层膜非常薄,颜色透明,以至于肉眼无法分辨,它的作用就是阻碍外界细菌侵入鸡蛋。

如果清洗鸡蛋,不仅洗掉了鸡蛋表面的灰尘,也会洗掉鸡蛋的保护膜,导致细菌侵入,鸡蛋坏掉。

  第32题: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

此书规模之__________,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__________,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__________,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宏大精准周全

  B.恢宏精确周密

  C.庞大精到周评

  D.宏伟精妙周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宏大”的意思是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

  “恢宏”的意思是宽阔、博广。

  “宠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序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宏伟”意为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文中针对“此书的规模”,应该用“恢宏”来装饰更符合语意。

故选B。

  第33题:

  “启蒙”是“启蒙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思想意蕴的代名词,在其本质意义上,启蒙首先是指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冲突;其次,它“主要不是一种政治运动”或者说是一种超越政治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

康德指出: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严格地说,它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全新人格的觉醒。

这段话意在说明()。

  A.

  “启蒙”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

  B.

  “启蒙运动”包含了重要的政治内容

  C.

  “启蒙”意味着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

  D.

  “启蒙”意味着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表述与原文相悖;C项表述片面,只体现了启蒙一个方面的意义;D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并未在启蒙和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4题:

  《水浒》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35题:

侦探:

线索:

结论()

  A.医生:

病情:

诊断

  B.交警:

违章:

罚单

  C.裁缝:

针线:

衣服

  D.学生:

复习:

成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侦探通过线索得出结论,线索与结论之间有着推断关系。

A项医生通过病人病情得出诊断,符合此规律,

  B.C.D项均不符合。

故选A。

  第36题:

某男,65岁,糖尿病十余年,半年来项部近发际处,经常出现红肿块,灼热疼痛,出脓后即愈合,触之突起根浅,服用消炎药,无明显效果,常口渴唇燥,舌红苔薄,脉细数。

中医诊断

  A.有头疖

  B.无头疖

  C.蝼蛄疖

  D.疖病

  E、粉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