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89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docx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

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

主)新农村新发展,新南屯新希望

副)石碑坪镇石碑坪村新南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路边结满了串串紫红色的葡萄,摇摇欲坠的挂在枝头上,接受了大雨的洗礼,葡萄上沾着晶莹的水珠,在太阳照射下,异常耀眼。

迎面扑来阵阵泥土的芳香,感受着竹影沙沙摇曳的声音,青山绿水如画卷般闯入眼帘,楼房成群,不知道是来到了梦境,还是天堂。

这就是新南屯的一派幽雅清新的景象。

新南屯位于石碑坪镇的西北面,距209国道约2公里,全屯总人口1052户人,233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住上了新房子,路过门口,看到坐在晒坪上有的人们在悠闲的聊天,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着和谐的画面,谁也没想到新南屯过去的样子;过去的新南屯都是因为太差了,生活条件不好,当国家建设新农村、新发展的时候,新南屯群众依靠政府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才造就了新南屯的新貌。

小标)翻天覆地新生活

民们称为“历史房”,每幢新房子附近都有陈旧的历史房,它见证了过去与现在的差别。

从此成为了新南屯最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现在的新南屯沟渠相通,道路相连,树木成行,绿荫成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有位村民说道:

“有女不嫁新南屯”。

如今,新南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村都后悔说:

“为什么自己不是新南屯的人”说着便裂开了嘴,笑了。

小标)站在新起点,要当排头兵

乡村新貌孕育了新南屯的风情,新南屯村民们的文化、修养、素质也因此提升了。

新南屯对200平方米的文化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利用文化室开设妇女学校。

成立了(柳州市第一个)农家书屋,国家出版总署赠书2000余册,并举办了“农村书屋”揭牌仪式。

在文化室的正前方修建了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广场),广场上还修建了舞台,据悉,柳州歌舞团、柳州各城区表演团等,都到此表演过。

并舞台后修建了文化墙,文化墙的上方展示了新南屯的规划图,并在下方写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室整洁、管理民主”20个大字,昭示着新南屯人民幸福美好的将来。

村里还在文化广场的两侧,分别建设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排球场和(一条健身路径)。

吃过晚饭,村民们三三两两的来到这里,体验着健身运动带来的乐趣。

(村电影放映队)时常会带来新电影,在(科技文化广场)上放映;每当放映时,500平方米的广场上座无虚席。

这样的电影放映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休息时间。

新南屯还利用镇内部刊物《花果之乡》开辟新农村建设宣传窗,及时报道石碑坪镇新农村建设的好思想、好事迹、好经验、好典型,形成了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小标)把酒话黄昏,人约竹影后

酒好客驻车,花香蜂自来。

竹叶沙沙的声音就着风吹过,挂在竹叶尖上水滴,随之滴落,落在布满竹叶的水泥路上;竹林旁的荷塘透过竹间的缝隙,忽显忽隐,雨后的竹林显得格外清幽高远。

漫步在雨后新南屯的竹林小道上,仿佛置身于画间。

任谁也想象不到,这片竹林,在开始新农村建设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垃圾遍地、蚊虫满天、臭气刺鼻,村民拴牛和囤放杂物的地方。

有关部门结合新南屯的自然条件,按照“一条主线、五个重点”来打造农村绿化休闲点,主线就是贯穿该屯南北的主干道,五个重点就分布于两侧。

并发动村民治理脏、乱、差,平整场地、摆放了石桌石凳,修建休闲路径,打造成一个集休闲、烧烤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青青的草地、绿绿的竹林、蜿蜒的小径、整洁的石桌石凳和漂亮的围栏,完全是一幅城市小公园的模样。

新南屯里的三角街,现在是村民休闲、休息、聊天的好去处。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过去曾是个三不管地带,脏乱差的程度堪比垃圾场。

新农村建设后,屯里的卫生保洁队、治安巡防队、绿化养护队和文化宣传队都对它倍加关照,三不管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留在这的不再是杂物、垃圾,而是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素有“花果之乡”美誉的新南屯,全村种有西瓜、香瓜、枇杷、芒果、龙眼、葡萄、蜜桃、柑橘等水果,人们可以春看桃花喜雨、夏摘仙桃枇杷、秋赏竹林滴翠、冬品蜜橘红柿。

新南屯现俨然我市的一个城市后花园。

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可以来到这里,呼吸芬芳的竹香,品尝鲜甜的水果,感受满眼的苍翠,体验新农村的新变化。

小标)像阳光一样幸福的生活

阳光透过树丛,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

鸡舍里,满园的鸡或在树下散步,或相互追逐嬉戏,这里没有一般鸡舍里常有的臭味,有的只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鸡。

“我的鸡舍是不臭的”村民梁仕华扬起头,无比自豪的说着自己的鸡舍。

他的鸡舍,作为柳北区党员大培训土鸡养殖示范基地,从(2007)年开始采用北京阳光生态生物公司的技术,运用益生菌的水搅拌饲料,喂养鸡。

采用这样的方式养鸡,鸡不容易感染上病,鸡的存货率由以前的80%—90%,上升到现在的95%,且喂养时没有用到抗生素的药品,可谓是绿色产品。

正因为这样,他的鸡销路一直都很好,一年差不多要卖1万多只鸡。

在陪同参观时,他的手机时常有客人打电话进来,向他定鸡。

“生意太好时,常常供不应求”。

他想扩大鸡舍的规模,一年养殖2-3万只鸡,并注册商标——幸福阳光。

新南屯在发展农业中,因势利导,积极推行“都市农业”种养模式,调高、调优、调特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庭院经济,培育形成了猪、鸡、蔗、果等支柱产业。

特别是在葡萄种植方面,先后分5批组织当地村民到附近县、市参观,大力引进京亚、巨蜂、贵妃葡萄等新品种,将葡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亩扩大至现在的1350亩,形成规模种植,既满足市民的观光需求,又可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

村民们采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种上了油葵,自己炸油。

每家每户都吃上了天然的绿色食用油。

此外,还利用市农科所先进的农业技术资源带动农民发展新型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小标)我们是新农村的主人

新南屯里的乡民们都很淳朴,中午时分,走在新南屯的道上,记者路过一家的门口。

屋子里正在吃饭的人,会放下碗筷,很热情招呼一起吃。

饭后,村民们拿出自家种的葡萄,让你品尝;在吃葡萄时,你的身边会多一样以前农村家里很难看到的东西——垃圾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也在耳濡目染中逐步养成了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并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垃圾随地扔、杂物随便放、污水随意倒的现象,纷纷在自家门口设置了垃圾筐、庭园中种上了花草等等,扮靓房前屋后,使农村像城里一样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新南屯投入资金74.77万元(其中市财政拨款54.77万元,区配套20万元),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

借着春节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家过年的时机,(2007)年从大年初三开始各队就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按划分好的路段进行屯内支路、入户路和主干路的修建,村里呈现一派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和景象,有的村民甚至工作至凌晨2点多钟,有的村民还自筹资金,请机械进场帮忙。

就连一旁不懂事的小孩,都帮大人们把水泥袋划开,方便大人们的拿取。

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不搬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拆房、不负债、不搞形式主义”的原则,立足自身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随着新农村宣传工作,在新南屯的广泛深入,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全镇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村民热情高涨,共计为新南屯的新农村献言献策96条。

新农村的建设,人改变了环境,同时环境也改变了人。

小标)奔向幸福的领头羊

“这里的路很平,很干净”来自美国的农业专家(卡尔)笑嘻嘻的说着。

他去过印度、古巴,中国的河北、山东等地,他没有想到农村可以这样的平整、干净。

他和中国科学院教授一行三人,由柳北区政府请来,推广“汉优”水稻种植的专家。

新南屯已不知是第几次迎来这样的专家了,村领导按照“一教(技术人员教)、二带(政府帮带、示范户帮带)、三主动(主动走出去学、主动请进来教、主动靠上去帮)”的路子,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

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理顺思路,增强信心;通过召开动员会、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出版宣传栏、播放专题片、深入农户进行思想发动等工作,使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解民之惑、启民之智、聚民之力,让农民“想干、会干、敢干”,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通过举办“实用人才培训班”,开展“五星户”评比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测量土质、讲解种植技术,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带动农民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

半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860人次,安排外出参观学习270人次,印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9种3万余张,播放电影17场。

村里的一切变化都要归结于新南屯村委主任的带领,记者采访村民得知,他已经连续做了10年三届的村主任,今年又当选了,他做事各方面深得人心,他总是不计报酬帮村里的人,当记者采访陈主任,他说道:

“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我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优秀的带头人、科学为民的实施方法……在一系列促因的推动下,新南屯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的框架逐步形成。

傍晚,夕阳的余辉照射在新南屯的路上,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悠哉悠哉从竹影中穿梭而过,夕阳也照射在了他的身上,把他镶成了金边,画面定格在那一刻。

明天的太阳也会从这里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